時光

與過去重逢,和現在相遇
個人資料
等等看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愚園深處(1)

(2019-11-13 13:14:48) 下一個

從地鐵二號線中山公園站出來,雖然不是高峰時段,卻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點點的陽光,透過厚厚的雲層,即使不戴墨鏡甚至不用手搭涼棚,也能用眼睛直視片刻。朝右望去,不遠處,一幢高樓,逆著陽光,屹立在那裏,那裏是落成不久的Raffles大廈,而在它之前很久的時候,我剛剛得知,那塊地,疑似是曾經的聖約翰大學校園一部份,聖約翰大學,外公曾經求學的地方,他在那裏讀書,於那裏畢業,他和緊靠著聖約翰的愚園路休戚與共,那一刻,心裏不由暗暗慶幸,聖約翰的大部份遺跡包括群樓基本還是得以保護完好,才能讓後輩們在華政探尋觸摸到先輩曾經的青春足跡。

僅以此係列,作為對外公的緬懷,也對我自小生活的地方一個久別重逢的整理和記錄。我想,外公如若有知,必會欣慰,因為終於有一天,不再耐不下心去聽一些典故的我,終於可以靜下心認認真真地去了解這條路的曆史,認認真真寫下這條馬路的一些被塵封的往事。

而促成我特意數次認真探訪這條路上各條不同弄堂的另一個外因是某一天聽朋友說,有朋友去上海,特地說想去愚園路看看,於是當朋友陪著朋友在愚園路上時,發了個極短的信息:站在愚園路上想到你。讀到信息的那一刻,心裏滿懷感動。對愚園路沒有回憶和太多感情的外國遊客都會在有限的行程裏特意造訪,而我這愚園路的曾經的小孩卻似乎並不比遠方的遊客對愚園路了解得更多。思鄉之情帶著隱隱的複雜情緒在那一刻突然泛濫,那早已熟背於心的街道和已經陌生的店家,還有在銀行門前無比熟悉的帶著S形的馬路,還有愚園路路史陳列館,一一浮現於眼前,生於斯長於斯自以為再熟悉不過的愚園路,卻有著那麽多不同尋常不為所知的故事。

愚園路,迥異於其他一些知名小馬路,她很低調,這從許多洋房別墅都隱藏在弄堂深處甚至是弄堂的橫支弄可見一斑,馬路上看似平淡無奇,隻有梧桐,店家和弄堂入口,可一旦進入弄堂,卻往往是別有洞天,而弄堂裏還經常套著弄堂,一些別墅就這樣七彎八拐地隱藏在弄堂深處,盡量的富不外露,像極了真正有資本的人,基本不會因為深怕別人不知道而去刻意營造顯富來增加自己在別人眼裏的所謂虛無價值,生活的本質是給自己過的而不是隨時現給外人甚至陌生人看的。

而不同的弄堂還經常能通往其他的弄堂或馬路,這樣的特殊建築方式,也讓這條路有了不同尋常的優勢,得以在不同時代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各種或巨大或深遠的作用。可以這麽說,集那麽多不同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於一體的馬路,這在上海,不敢說唯一,卻一定是罕見。

這條從未更名過的馬路,是上海市政府多年前定下的永不拓寬的64條馬路之一,她是一條集愛國,政治,諜戰,經濟,人文於一體的曆史之路,更是一條見證了近代風雲曆史的馬路。這條路上的幾乎每一條弄堂,現在多是優秀曆史建築或者曆史保護建築,它們承載著著屬於不同時代的各自精彩。

今年是愚園路建路一百年,那些曾經的風雲人物和曆史往事,雖已隨著時代的腳步漸行漸遠,但卻終於,在愚園路的路史陳列館裏,得到了銘記和永生。

愚園路的得名來源於路的最東端,曾經名噪一時被外人稱作富甲王侯的某富商於光緒十六年建造的私家花園愚齋,從寥寥的照片看,愚齋內假山亭閣,小橋流水,百花爭豔,更有辜鴻銘先生的英文德文詩碑石刻,隻是遺憾於幾十年裏的數度易主,愚齋目前已無據可查其確切方位,隻知在愚園路最東段,常德路南京西路範圍內,而辜鴻銘先生的碑刻也已不見蹤影,實為憾事。

愚園路因而由此名演變而得。之後隨著法國梧桐,西式洋房的不斷出現,愚園路成了當時紳士洋行買辦等名流匯聚之地。

時間追溯回1900年,時值風起雲湧反對慈禧太後之時,7月26日,在愚園召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以國會命名的會議,這就是在中國近代史上短暫的中國國會。

中國國會的發起人唐才常,和譚嗣同並稱為瀏陽二傑,清末維新派領袖人物之一,在日本結識了流亡的康有為,唐才常1899年回國,之後與康有為梁啟超密議欲用武力推翻慈禧政權,擁護光緒皇帝重新執政。他遍邀上海名流八十多人出席中國國會的第一次會議,與會者包括容閎,章太炎,嚴複,汪康年,期間,容閎被推舉為會長,留英學者嚴複為副會長。之後,容閎起草了中國國會對外宣言,不認滿洲政府有統清朝之權,欲在複起光緒皇帝。而章太炎在會議中因堅持對滿洲人士不可同室議政而憤然易服剪辮,也因此,章太炎成了曆史上剪辮易服第一人。

盡管唐才常創立的中國國會與通常意義上的國會差別巨大,但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之後,唐才常組織成立的自立軍起義,這場介於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間的全國性起義,雖以失敗告終,但卻具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和作用,它使革命派得以醒悟也讓改良派分流。

之後由柳亞子牽頭,蔡元培,廖仲愷,魯迅,曹聚仁,何香凝,李叔同等重要成員組成的資產階級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多次會議,也在愚園召開。由此可見,愚園未能得以妥善保留實為憾事,那是一筆怎樣的財富損失。

而在此事件裏不得不提到的是由日本歸國的保皇黨重要人物之一,康有為。康有為在人生的最後六年,在愚園路購下十畝地皮大興土木,建造了一座私家花園,取名遊存廬,也就是後來眾所周知的康公館。公館內,臨街的二層樓被開成了天遊學院,主建築則為中西合璧二層小樓十間房,樓內客廳舞廳餐廳臥室一應俱全。另在庭院裏建了一座古色古香外竹內木的竹園,這成了康有為經常聚集文人雅士,招待宴客之地。公館內還挖有一小湖可以泛舟,上架兩座木橋,而庭院內種有1200多株樹木,包括從日本運至上海的400株櫻花,從蘇州買來的400株桃花,還有開綠花的梨樹,紫藤和葡萄棚架立於湖邊,並養有孔雀,猴子,麋鹿,而500尾大金魚,則在水裏自由遊弋。

康有為晚年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待在遊存廬內與海內外學者名士交往,畫家徐悲鴻劉海粟是他的拜門弟子,書畫大師吳昌碩以及曾居住於同條馬路的教育家蔡元培均是遊存廬的座上賓。而他對弟子梁啟超格外關愛,曾先後在梁家急需用錢之時,慷慨資助5000銀元,約合如今人民幣三十多萬給梁啟超及家人。所以,之後二人因政見不合而分道揚鑣,雖是情理之中但卻也令人唏噓。

然而,在康有為70歲的時候,也正值北伐軍所向披靡之時,為避北伐軍鋒芒,康有為不得不決定帶著全家離開上海前往青島,按之後康同璧的日記:先君離滬時,親檢遺稿,巡視園中殆遍,曰:我與上海緣盡矣!其落寞惋惜之情,溢於言表,而就在康有為到達青島不久,卻突然辭世。他去世後,學院即刻關停,但遊存廬還持續了三年左右的時間,直到1930年,家族繼承人為償還債務被迫將該產業出售給興業銀行,但興業銀行卻用這十畝地,將原有的康公館拆了個一幹二淨,隨之建起20幢小樓,成了現今的愚園新村,又一個巨大的遺憾之作。

如今,雖然弄堂還在,但卻早已人去樓不再。而人生幾十年,無論曾經多麽的叱詫風雲,卻終究在曆史長河麵前,成為永恒不變的滄海一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4)
評論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愚園.' 的評論 : 好開心又看到一位愚園路的鄰居,而且還是以愚園為網名,令人過目不忘。想起去年一位網友的建議,如果未來某一天能夠有個愚園路群就好了,到時可以一起回憶曾經的愚園路故事。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wtree' 的評論 : 真是抱歉,這會兒才剛剛發現您的留言。看來愚園路有著我們共同的記憶和懷念,永遠的愚園路,謝謝您的留言,問好鄰居!
愚園. 回複 悄悄話 愚園路,前半生的生養的地方,閉著眼睛也知道的每一幢每一天房子弄堂.
yewtree 回複 悄悄話 想念愚園路 我的老家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ting' 的評論 : 親愛的素婷,請你原諒我,我居然剛剛才突然看到你的留言!
看到你的第一段,我就認為你就是阿拉上海人呀,特別親切。
原來素婷自小就有這樣的經曆,真好,其實相處融洽,是說說容易做起來不易,不但需要開放的心懷適應不同地方的各種不同習慣,而且還需要很強的適應能力,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麵,帶著很多的莫名親切,為你們點讚!你這三字總結得真精辟,我覺得拎得清也是做人一個挺重要的能力吧。
熱烈握握爪,你提到的這些食品,很多也是我小時候很愛吃的,而且特別欣喜的是,這些食品絕大多數至今不但都還在,而且有些還漂洋過海到了世界各地,我經常會支持一下滿含我童年記憶的國貨產品甚至介紹給外國朋友,她們中的幾位後來也會跟著我一起買,那是一種真心喜歡。
你說到的大學英語老師,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覺得那時候,無論是西南聯大還是聖約翰或是其他類似院校,他們致力於培養的,不但是學術,更有很多精神層麵的熏陶和培養,所謂潤物細無聲,這從他們當年的教科書就能看出一二。那時的很多有識之士更崇尚的是精神,而非專注於物質層麵,你說到的儒雅正直睿智等這些特質,沒有一個和物質有關,我個人覺得這是和求學的院校風氣,或者說是一個院校的culture息息相關。我很幸運,得以從小耳濡目染一些,但終究還是因為少不更事和年輕,錯過很多吧,所以,需要現在的不斷提醒督促自己。
謝謝你素婷,你讓我在此刻思鄉,也讓我在不經意間,回望曾經歲月,抱抱親愛的素婷,周末愉快!
Suting 回複 悄悄話 等等寫得真好! 儂曉得哇:盡管不是上海寧,阿拉有上海情結哦。O(∩_∩)O。

我成長的環境屬於勞改司法係統,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上海人居多。從記事起我的小夥伴們,同學,老師,鄰居,媽媽爸爸的同事們等都不乏有因出身,家庭,政治等原因而迫那裏工作生活的上海人。那樣的環境大家都惺惺相惜,但大家還是喜歡和上海人打交道-“拎得清"。

五香豆,山核桃,大白兔奶糖,豆沙蛋黃月餅,綠豆糕,泡泡糖等,一有機會母親就會讓回上海探親或出差的同事或熟人代購這些美味零食,哈哈哈。。。美好的回憶。

"聖約翰大學 外公曾經求學的地方"也是我大學時期最欣賞的一位英語老師年輕時曾求學的地方:儒雅,正直,睿智的文人--令人敬佩。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親愛的夏溪,好驚喜看到你,好久沒見啊,有著小小的想念。:)
愚園路故事和曆史太多,所以當時寫的時候真是千頭萬緒,感覺越寫越多,如果你能一起寫,那就太好了!我們或許可以相互補充,把這條路的曆史,故事和心情感悟盡可能多地呈現出來。
謝謝夏溪,感恩節快樂呀!
xiaxi 回複 悄悄話 好久沒見等等了,你發這文的時候我很久沒進城,錯過了。
等等妙筆生花,讀著佳文感覺很親切,很熟悉的馬路。哪天來興致了,也跟你一篇。
等等感恩節快樂!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雲同學,太感謝啦,這就飛奔去看!看你的歡樂表情,我怎麽已經開始有點忍不住笑了!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從一叔園子裏趕過來為了告訴你一聲,看到你家小美和一叔家機器人寫的詩了。哈哈哈哈哈。。。。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土豆同學,你的話讓我突然想起我一位師姐的話,她說她現在每次回去,似乎成了一個過路的遊客,不知道和你的忘卻上海有否相似之處。其實,無論是忘卻或是銘記,那些記憶就在心裏,而忘卻有時是為了更好的銘記,記住那些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雲同學,看到你觀摩看圖說話的心路曆程,真把我笑翻了!不帶你這樣的,我覺得你們幾個可以開個相聲館,保證業績可嘉,到時我天天坐第一排捧場。
看來我沒理解歪,反正現在一看到巧立名目的巧取豪奪,打土豪分田地就氣不打一處來,陳先生的帖子我隻要看到總會跟讀,他寫的很多文章很不錯。
如此看來,你當時已經走在愚園的舊址上了,你牛吧?!靜安寺和愚園路基本可算作隔街相望,下次有機會你去走走啊,隻是那裏相比以前的安靜,現在已經算有點嘈雜了,政府鼓勵私家車的發展,造成了條條馬路車滿為患,但你隻要走進弄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雖然歲月流轉,但時空卻在那一刻為你停滯。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歡迎二郎隨時蒞臨考察,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這也是我在相遇的回評裏寫下的隱隱擔憂,如何在保留和開發這對矛盾裏取舍,想到幾條永不通公交車的小馬路,我想,這也是當時的決策者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還原曾經的原貌所做的努力吧。
聖約翰的老人們相繼離世,他們帶走的,更多的是一個時代應有的精神,一種絕不是靠物質堆砌出來的人文精神,可隨著他們的陸續離開,這些精神也就可能不複存在或者說,再也不容易回來了。
好吃驚現在還有打樁模子,這好像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啊,富春小籠以前好像是個飯店還什麽的,但樣貌我記得。
先前忘了說,我下一篇是寫到錢老的,當時想什麽都擠在一篇裏,第二篇就是我這篇裏單列出去了。
非常感謝你的鏈接,我周末會認真看完,下一篇裏可能會談點感想什麽的。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bdf480101euol.html

有個畫家老爺叔寫過暢園後麵的江蘇路285弄,原先登在上海文學,都是有趣的鄰裏八卦,算是時代變遷的折射吧,你細細看或許能撿回些兒時記憶,雖然有些代溝。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再進來繰繰邊,聖約翰這樣的大牌,有曆史底蘊國際知名度,別說樓盤爭相用來抬身價,像後來建的醫院也都換上聖約翰附院的牌子,曆史一下多了一百多年。愚園路那一片,現在注入文化風情元素,光鮮時尚,畫廊展廳高檔咖啡館,作為觀光還不錯,不過爺叔阿姨們還是喜歡幫襯像富春小籠那樣的本幫店:)說到銀行,西邊那家也還在,員工換了一茬又一茬,門口的外匯打樁模子依然在崗,都有十廿年了,模子們與櫃台關係好,敬業便民,周末休息。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看著幾代人的變化,其實我心裏有種“忘卻上海 忘卻上海”的念頭,:(((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土豆同學,我剛剛才看到了那篇劈腿文,但是在真照中很費了一番力氣才找到了那雙劈叉的腿,經過我一番分析為什麽先是沒有找到腿(按你的話說是假劈腿),是因為那雙腿上穿了黑褲又虛化的很厲害,再說腿還特別繃得直,所以我看成是牆麵的貼腳線了,看半天都是半截身子一雙手臂,好在我還算聰明,找啊找到了一隻虛化得像一隻粽子的黑腳,這才延伸出來劈叉的腿。我這小眼神啊!哈哈~~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你的回答好,一下子讓這個乞丐家後代翻身後不可一世的例子有了更加現實的意義。剛才看了陳和春先生的一篇文章,也說到民主黨一眾政客斂財的貪婪。
以後我要是去上海也要走一走愚園路,感受一下那裏幽靜的弄堂,再照一照那裏的斜陽。我記得我去過靜安寺,是不是已經到過愚園路?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土豆與一叔真是文學城裏的一對活寶,太讓人歡樂了。加油啊!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跑?跑哪兒去??這麽多上海姐姐妹妹在幫襯你,你還想去看北平阿姨的假劈腿啊,:)))
firstunc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你以為我真不懂啊?我幫儂講,麻栗子毛栗子麽講清爽,去立壁角.
我再給你解釋高級版本:一叔香勿寧(一叔很香豔勿接近否則不安寧),請你吃上海特產"毛栗子"(毛主席親手種的栗子)再加"五香豆"(五裏飄香的豆,不是屁味,把上海寧都鎮住了)
上海寧大聚會,俺聽不懂外語,跑了。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覺曉,很驚喜看到你啊,是的,這次的確超認真,就想把這條路的故事盡量多地發現和還原,覺得很值得。
謝謝你的補充,這一段我之前不知道,你的閱讀範圍真廣,讚一個!看到你寫下的四明人創葺的愚園很好奇,不知和愚園路上的四明別墅有否關聯,原來愚園裏也養有觀賞動物,這和康有為的遊存廬又有相似之處,是否那個年代,那條路上的公館都會有這樣一個流行呢?很有趣的發現。
康有為抵達上海時,先租了房子安頓一家老小,然後再找建公館的地址和地皮,如果是在他晚年的幾年,更多的可能性應該是在愚園路的遊存廬,而盛宣懷的房子也就在和愚園路很近的銅仁路上,所以很方便走動,謝謝你這些細節補充。
愚園路真是條非常奇特獨特的馬路,各界各路不同人士住在這裏,為一個叫曆史的長河,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和篇章,當越深入去了解,就越會愛這條馬路。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西相遇' 的評論 : 好開心看到你相遇!真羨慕你徜徉在秋日的愚園路。那裏除了建地鐵二號線時輕微小改了一下,基本沒怎麽動,而近些年靜安長寧兩區的盡力維護還是很有成效,真希望類似的馬路保留得越多越好。看到你說覺得可能有大資金入場,心情有點複雜,在如何保留的基礎上進行開發這對矛盾裏,其實最考驗的當屬執政者的眼光和智慧了吧。
我們真的有緣奧,從南京西路到愚園路再到虹橋一帶令人流連忘返的古家具店,多少重合的足跡啊!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一叔,笑死我了,一百年是挺長的,所以要維護好也真不易。那我就繼續用那奇妙的能生出兩朵喇叭花或者兩朵狗尾巴花的筆來寫出愚園路或驚險或離奇或溫暖的故事們吧。
我也覺得自己可以做一個很真誠的推廣者,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要不我再自封個“中美民間友好大使”吧,哈!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雲同學呀!你又發現了什麽好玩的啊,但聽你的描述,我怎麽覺著乞丐家有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覺?唉,我又發散性跳躍思考到現在民主黨的那幾個候選人,慷國家之慨,卻罔顧國家長遠的前途和命運,拿著我們納稅人的錢,為選民編織花裏胡哨的蜘蛛網,來達到他們自己需要的目的,這哪還像原來的民主黨應有的樣子啊!額,我是不是說歪了?:)
那天走在曾經的康公館遺址,陽光特別好,弄堂特別靜,我浮想聯翩,不斷猜想著哪個方位會是他的庭院,哪裏會是小河泛舟架兩橋之地,而那個大花園會不會有點像莫奈的花園。小時候一直經過的地方,卻原來隱藏著那麽深遠的往事。但多麽遺憾,一個頗具曆史價值的公館,卻完全沒能保留下來。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對不起呀葉子同學,這篇文原先隻想寫一篇,寫著寫著發現一篇不夠,接著覺得千頭萬緒,該以事件劃分還是以時間還是以人物歸類或是弄堂歸類,反正至今也沒想明白,就這麽先寫著吧,所以,特別希望可以有你們不斷的補充和指正,我想這會是一段很有趣的探索旅程。
哈,對奧,給一叔栗子紅燒肉吃。覺得對愚園路的保護的確不錯,不然,年久失修而使那些曆史淹沒就太可惜了,想到平遙古城,據說維護經費比較少導致保護力度相對弱,我一位設計師朋友甚至用了風雨飄搖來形容,真希望這幾年情況有好轉。
我小學以後就隻有一些周末和寒暑假在那裏了,所以和市西中學無緣啊。市西中學門前茂密的梧桐太美了。葉子,我們和上海,一定會彼此不相忘。你每次回去都會去到愚園路,那麽都在愚園路上不時走過的我們,會不會曾經擦肩而過而不知呢?!要知道,有緣的人總會相遇。:)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鹿蔥,好特別的名字,喜歡。是啊,上海有許多很值得記錄的往事和地方,真想在未來有時間的時候,可以走到所有有曆史有故事的地方,一個一個地走下來再寫出來,那就太美了。謝謝鹿蔥來訪留言,熱烈握握爪!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雲同學,我覺得土豆同學是個很貪玩的小寧,就想到處找樂子,就如他偏不給補充指正我的文,就想著哪裏可以找點樂子貧一下:(。我已經讓他寫五萬字或者五十萬字的讀後感了。:)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感謝城市曆史學家二郎同學補充指正。我當時看到Raffles是聖約翰舊地這個說法很吃驚,因為在它附近有個樓盤也說是在聖約翰的原地上建起來的,因此取名就叫聖約翰名邸,所以我當時寫的時候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用了疑似來表達不確定,等下次有機會回去時繼續考古。聖瑪利女校應該就是市三女中的前身吧?!
是啊,聖約翰最最年輕的畢業生今年也應該90了,這樣一批老人,曆史的親曆者,越來越少,sigh!
你又給我們補充了現在愚園路的趨勢,airbnb的確會是一個吸引人的選項,就如你說的,對曆史有興趣的一定會喜歡並且選擇這裏的民宿。現在上海的房價已經很高,覺得想要拿下那裏一棟樓的代價絕對應該已經不單單是多少錢這一個問題了,可能單買部份房間還是可以有滴。
愚園路應該是老馬路裏保護得不錯的,外觀上變化也不大,許多弄堂都被標識曾經住過的人物和簡單介紹,做得很細致,我記得最沒有改變的就是在靠近四明別墅的那家銀行,幾乎沒怎麽變,關鍵是還是銀行,未作他用,門前那條彎彎的S形路的樣子,每每看到,都讓我回到那童年時代的記憶。
謝謝你的推薦,下次一定去試試,:)我去過那裏的玫瑰上海餐廳?大致名字,據說評價不錯,但冰草沙拉很讚是我對那家餐廳的唯一印象。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土豆是一個上海懐寕!看把一叔這個北方佬給扁的,我覺得憑一叔那聰明的腦袋瓜肯定能聽懂葉子的上海話,給土豆那麽一翻譯簡直了!:)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土豆同學,你就貧吧,我知道禾苗同學始終是個好同學,我聰明吧?!
我早就有免疫力啦,因為這些年聽過我朋友們太多類似的隨口調侃玩笑話,不是針對愚園路,而是泛指包括上海的蘇州的北京的都有,我全然不當真還跟著一起貧一起說笑,關鍵是他們沒去過這些路或者不了解,所以看來我這麽寫下愚園路還是很有意義的,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愚園路和它的故事。
土豆同學,作為一名深諳曆史的資深上海人,你怎麽也不說點感想啦故事啦之類的給補充補充指正指正,罰你寫五萬字的讀後感好不好啊?!:)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翩翩葉子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一叔香勿寧,竟把愚園路說成"破街道",當心等等請你吃上海特產"毛栗子"再加"五香豆"。

估計一叔叔看不懂,我無償翻譯一下吧:一叔香勿寧,(意為:一叔鄉下人,沒見過世麵,土包子,劉姥姥,等等),竟把愚園路說成"破街道",當心等等請你吃上海特產"毛栗子"再加"五香豆",(意為:你就等著等等(此等等為人名即博主)在你腦門上敲幾下,敲法是:食指和中指並攏並稍稍彎曲,用第二段關節骨敲;另外五香豆還有不許放屁的意思)。

翻譯完畢,不用謝了。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愚園路新裏老洋房外牆粉刷過看起來都不錯,不過裏麵幾經易主早就人事已非,大多是使用權房,包括代管代租教產等五花八門,最近市府出台使用權房限購政策,那一帶近名校名醫院,老爺叔老阿姨手裏有閑錢的都喜歡白相老洋房,有的是自住過癮頭,有的放租或做airbnb,不少國際友人也來捧場,群租的也有,岐山村錢老故居都不能幸免。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來福士那塊以前是紡織工專,再以前是聖瑪利女校,來福士有許多餐館,那家譽八仙港式粵菜不錯,其他的就要碰運氣了,說到聖約翰,最晚的畢業生健在的都過九十了吧。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上海兜兜轉轉都有故事,好!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菲兒,幫忙搶沙發,今天有事,回家晚了。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一叔香勿寧,竟把愚園路說成"破街道",當心等等請你吃上海特產"毛栗子"再加"五香豆"。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等等好,終於等來等等的大作,厲害,。你的文讓我對愚園路長知識了,更喜歡了。謝謝等等。

每年回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可以不去,但愚園路是一定要去的。我去先生的家愚園路靜安寺是必經之路。今年走在路上,我還在想,這裏有等等小姑娘以前的足跡呢。等等,你不要是市西中學出來的。

我三月份回去,,愚園路雖然馬路不很寬,但也蠻安靜的,有些地段,特別是靠近靜安寺那邊馬路二邊都是鮮花,早春三月的上海看上去春意盎然。記得有一年,我們一家四口從我家出發到先生家,剛吃過又肚子餓了,就在靜安寺一家飯店裏吃了東西。當時想對兒子們說,以前沒有你們這二個小句逗之前,你們爸爸媽媽在這裏打江山出沒於此的。

唉,對上海真的有感情,我忘不了上海,上海已經忘了我們了。現在隻好在等等的博客裏憶上海了。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剛看了乞丐家後代翻身得解放的豪言壯語,又看到了你描寫的“遊存廬”文人雅集之所---康公館。公館內小湖可泛舟,架小橋,有400櫻花,400桃花,還有綠花梨,有紫藤和葡萄架,養孔雀,猴子,麋鹿和500尾大金魚。這民國年間一時乞丐一時康公館的,落差有點大。但我自然是更喜歡你筆下的愚園路康公館了!
firstuncle 回複 悄悄話 寫的有文化,一個破街道被你描述的妙筆生花,都想去看了。上海旅遊局應該聘你做局長。
東西相遇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等等,帶我們走進愚園路,想不到愚園路有這麽多的故事。前幾天經過那裏,很多咖啡館,象是有大資本,很有規模的開發,有點新天地的影子,隻是集中在一條街上。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這篇讓我想到盛佩玉回憶錄裏提到去鄰居康有為家募捐,康頗為嘮叨不少,可惜盛宣懷的孫女聽不懂廣東話。不知是不是康的這處住宅?
愚園路不算是小馬路,名字來自愚園,光緒年間四明人創葺。我是按照手邊的《上海掌故》,上海辭書出版社條目,供你參考。《光緒上海縣續誌》也有愚園路記載。約1920年被拆。原來愚園裏有孔雀、猩猩等,蠻有意思。
我老師家原住在那裏,老師的外公章宗祥買下的小洋樓給女兒的。愚園路是名人多。二年前我走一遍,它算是上海變化較小的馬路。
等等你做了很多功課,真用功,繼續。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你好快手啊菲,我還在改改改,好久不發文都感覺生疏了。好開心啊你也去了愚園路,真親切!先替葉子同學謝謝菲,你的新頭像好漂亮呀,喜歡!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替葉子搶個沙發,愚園路我們這次也去了,等等寫得好!:)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