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中美貿易戰漸入尾聲 美國的下一張牌是台灣(組圖)

(2019-04-06 14:38:15)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22631 次)
 

中美貿易談判已經進入最後的博弈,雖然雙方仍存在分歧,但是相互加征關稅的行動已經停止,大局已經緩解。然而,中美博弈並不會結束,美國似乎已經轉移了目標。




博爾頓稱中國在台灣海峽“挑釁”,2018年曾有傳聞稱他將訪問台灣 (圖源:VCG)


4月3日,美國在台協會(AIT)首次承認,自2005年起,包括美國陸海空三軍以及海軍陸戰隊在內的現役美軍就已進駐AIT,而AIT的新址也會按此進行安保。

針對中國大陸軍機3月31日越過台灣海峽中線一事,美國國務院、國防部、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以及國會兩黨多個議員皆發表了聲明和言論,認定這是北京的“挑釁行為”。

4月10日是美國《與台灣關係法》立法40周年,眾議院近期更是提出了兩個跨黨派支持台灣的決議案。繼《台灣旅行法》之後,國會可能進一步加強對美台官員互訪方麵的鼓勵。

實際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已經在對台政策上有所“出格”,他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在多個國防和國家戰略文件中凸顯台灣問題的位置,台灣當局也回應地相當熱烈。從以上一係列近期動作來看,美國正在軍事、政治和對台關係立法上不斷試探台灣問題的紅線。

台灣問題遠比貿易赤字更易利用

中美貿易戰的背後,是中美兩國結構性矛盾的爆發,也是特朗普政府用外交上的強硬掩蓋內政困窘的需要。即使中美達成貿易協議,這兩點也沒有改變,中美必然在其他方麵展開博弈,而特朗普還會繼續麵臨民主黨的不斷掣肘。

為什麽下一步美國對華博弈的痛點最可能是台灣?因為和中美貿易戰相比,挑動台灣問題隻要適度,則不僅代價更小,而且在外交上的政治效益還可能更大,這還不算促進對台軍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另外,中國在處理台灣問題時,必然會用最為審慎的態度對待,麵對應對的工具箱更難抉擇。

特朗普發動中美貿易戰,從開始就爭議巨大,來自商界、農民和農業州的抱怨不斷,這也一度成為了反對黨和輿論對他政策抨擊的根據之一。而關稅戰對中美乃至世界經濟也本身就是極度危險的,從2018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也可知,這不隻是對中國的打擊。

 



蔡英文借大陸軍機越過中線事件繼續發揮,這已經成為她的一大選舉策略 (圖源:中央社)
 
4月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都發布了貿易問題拖累全球增長的預警。WTO指出,中美貿易約占全球貿易的3%,而汽車貿易約占全球貿易的8%,如果今年美國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征汽車關稅,對全球貿易將有更壞影響。

中美貿易戰成本過高,對特朗普國內政治同樣有壓力。而台海問題完全不同。從國會對加強和台灣關係上的積極回應,就可知這對白宮來講是一個很容易獲得共識的話題。不僅如此,作為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台灣也是中共對領土主權問題的最痛處,任何一點動作都可能引起軒然大波。

更重要的是,美國在台灣幾乎無需挑動,台灣當局就會隨著美國起舞。這一點從蔡英文不斷稱讚台美關係比之前更為緊密,就可以看到。台灣的弱點既容易成為美國的武器。

美台都急於抓住的一根“稻草”

為何此時美國更可能去選擇挑動台灣問題?如果從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版圖來看,美國傳統盟友中,最願意也最需要美國展現支持的,現在就是台灣。

曾經和美國配合最緊密,在南海問題上發聲最多的菲律賓,政策已經轉向務實。在近期菲律賓抗議275艘中國船隻“包圍”中業島(菲律賓稱帕加薩島)的風波中,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仍然反對和中國對抗,還稱中國導彈“7分鍾就到達馬尼拉”。其他南海聲索國在這種轉變下同樣更傾向於和中國共同開發南海,南海行為準則已經在去年達成單一磋商文本草案。
 
另一邊,和中國有領土爭端的日本在去年和中國關係明顯轉暖,首相安倍晉三實現首次的正式訪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今年內訪日,雙方顯然已經實際上擱置了釣魚島爭端,都不願這個分歧成為合作的阻礙。

在2017年因為洞朗對峙而深受考驗的中印關係也已經回暖,莫迪在2018年密集訪華釋放了相當強烈的信號。在這一係列地區政治的變動中,美國不可能不感到壓力,曾經在亞太地區占有絕對領導地位的美國,也在考慮如何遏製中國的影響力

從整個地區看,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是最為複雜,也最獨特的,台灣在麵對大陸時不止要考慮自身利益,更是不得不被兩岸的曆史淵源和製度現狀,以及“獨統”這一敏感問題的羈絆。這決定了在其他國家選擇和中國握手言和的同時,台灣仍可能繼續和大陸對抗。蔡英文每每渲染大陸的威脅,反而在台灣獲得更多的支持率,這個政治紅利是她不可能放棄的。在今天,亞太最樂於緊靠美國的是台灣,美國最樂於利用的也是台灣。
台灣牌不斷被翻出的必然性

歸根結底,美國會選擇繼續攪動台海風雲,最終仍是為自身利益的考慮。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改變,全球經濟東升西降的趨勢已經形成,未來一段時間之內亞洲都將是全球增長繁榮的最大引擎。與此同時,美國和中國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雖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已經不及二戰之後的頂峰時期,但是這個地區是任何一個大國都不可能輕易放棄的地緣重點。

無論是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重返亞太”或是“亞太再平衡”,還是特朗普如今提出的“印太戰略”,都說明美國對這個地區的重視程度,在南海不斷強調“航行自由”,在台灣問題上斥責大陸“改變現狀”,其實真正的目標是維護美國在亞太僅剩的權威,這不僅關係到美國地緣政治格局,也關係著美國鞏固自身的海上霸權。

美國不斷被打出台灣牌,是在地區內乃至世界維持其權威的必然選擇。隻是,對於中美兩國,台灣問題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美國也不得不去考慮北京維護主權的決心,在貿易協議上能夠有所退讓的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加之陸台之間的經濟和文化往來都已經相當緊密,美國的這張牌奏效多少還是個問號。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