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遺傳基因普通,爸爸一米七,我不到一米六,但我本著鍛煉身體的目的,從兒子5歲起就開始帶他參加各種運動,可以說在各種運動中打醬油打了8年, 頻率是一周四到五種運動,每種一次。我鼓勵孩子的口號是have fun。沒想到孩子就奔著fun去了,可以去上課,但堅決不參加比賽,也每種運動堅決不參加兩次,最多一次。
在如今體育競技如此卷的情況下,一周一次肯定是出不了成績的,但我也知道太早專業化也弊大於利,何況孩子的先天條件也沒有優勢,have fun就have fun吧,至少鍛煉的身體,調整了心情,所以我還是堅持一周五天接送各種業餘運動班吧。
去年夏天迷上星戰,反複看後,想學擊劍,於是9月份開始報了一個擊劍俱樂部少年班(12歲-17歲),每周一次,每次2小時,孩子由於喜歡還能堅持。從今年開始教練鼓勵孩子們參加省裏的tournament,由於孩子性格有點完美主義和懦弱,怕輸,盡管喜歡擊劍但還是不想報名,於是錯過了前兩個月的比賽,但他答應教練下一次報,於是昨天參加了三月份的tournament,在一個敞亮的運動場,全省擊劍俱樂部齊聚一堂,青少年運動員能來的都來了,怕比賽打擊孩子本來就脆弱的自信心,我和老公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送兒子到比賽場地。
報了兩個年齡組比賽(年齡小的可以往上報),一個U15,一個U13。上午15歲組開賽後,孩子一下被打蒙了,他才開始發育,雖然跟十二三歲同齡人比算高的,但跟15歲男孩比(都是人高馬大的白人),他最矮,而且練的時間最短,別人都練了好多年。於是一下被淘汰了。教練(一個白人小夥)和我都反複鼓勵他,說,沒關係,比輸了爸爸帶你去吃大餐,比贏了就留下來繼續比(淘汰賽),教練笑著說都是贏(both win)。中午帶著孩子出去賺了一圈,因為時間不夠,在一個咖啡店坐了一下,大贏孩子下午比完了再去吃大餐。
下午參加13組比賽,孩子一下子成為這組最高的,大家水平也都差不多,我在現場始終注意報請管理,保持笑容,展示笑肌),教練非常耐心,像保姆一樣跟著孩子,孩子慢慢的放鬆了,走出了早上的陰霾,發揮不錯,最後活得了這個組的第二名,獲得一枚漂亮的獎牌。更大驚喜還在後麵,比完賽,俱樂部總教練領著一個老頭走過來介紹,這是省隊總教練,說我兒子半年能這樣的成績非常不錯,問有沒有興趣參加省隊,以後每周除了俱樂部訓練以外,再來省隊訓練一次(兩小時),我當時還擔心兒子拒絕,因為他以前不同意任何一周兩次的運動,我不敢吱聲,結果看他點了頭,我鬆了口氣。後麵就是談具體時間和要帶的東西,後來老頭還問他有沒有從事別的運動,他說還打網球和籃球,老頭開玩笑的說,網球和籃球都不是運動,擊劍才是。
在體育管饑腸轆轆地耗了一天(由於第一次參加沒有經驗,沒有帶午餐),最後終於happy ending。
傻兒子一直帶著那個獎牌,晚上我帶他去朋友家聚會,他還帶著給別的小朋友看。
好吧,不管專業化前路怎樣,現在算是個開始,最壞的結果就是完全不行,老是失敗,那也是個好結果,因為一鍛煉了身體,二習慣了失敗,以後不再害怕失敗。(算是挫折教育吧)
題外話:
我個人分析為啥這麽容易進省隊,原因如下:
1. 我們這個省是加拿大中部窮省,沒有多少華人,沒那麽卷,比賽現場就我們一家華人。
2. 擊劍是小眾運動,競爭沒那麽激烈。
3. 加拿大升學不需要體育加分,所有運動都跟升學無關,不帶名利,參與全憑興趣,教練都很無私和nice,家長也需要不計功利的投入。
回複 '忘記你忘記我' 的評論 : MB省,華人3萬多,大概都去彈鋼琴去了(家家有鋼琴,除了我家),女孩都去跳舞,男孩打籃球,踢足球的比較多,打冰球的也有。
---------------------------------------------------------------------
草原三省,我們算是鄰居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