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兩棲客

Writer sit at home : 迷茫的筆者,鍵人
正文

“9-11” 線外的中國領土與,人

(2016-07-13 21:17:23) 下一個

九段線外麵的中國領土與,人

  九段線,或稱十一段線,劃分南中國海疆界。乾隆年間,在這條9-11虛線外的南洋婆羅洲,不第秀才羅伯芳建立了一個大清國的海外子民國,蘭芳大統製共和國(1776年~1886年),通常簡稱蘭芳共和國。這不僅是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之間存在於南洋婆羅洲(現印度尼西亞稱加裏曼丹島)上的海外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也是亞洲曆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

  說起最早的現代共和製國家,很多人都會追溯到1776年成立的美國,實際上,就在美國獨立的同一時期,華人曾在世界第三大島——東南亞的加裏曼丹島西部建立了一個蘭芳共和國。作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製國家之一,蘭芳共和國攜手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長達107年,直到19世紀末才由於國小力弱被荷蘭殖民者所滅。

  明清之際,受到國內戰亂的影響,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很多人被迫前往海外謀生或躲避戰亂。他們中的很多人來到了南洋的婆羅洲(今印度尼西亞的加裏曼丹島)從事農業或礦業生產。當時,婆羅洲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極為惡劣,但在華人的積極開拓下,當地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此地。

  1772年5月,一個名叫羅芳伯的中國人踏上了婆羅洲的土地,他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婆羅洲的曆史。羅芳伯出生於乾隆三年(1738年),是廣東梅縣石扇堡人。羅芳伯自幼胸懷大誌,而且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是個文武全才。1772年,已經34歲的羅芳伯因屢次鄉試不第,對仕途徹底灰心,於是帶領一批客家青年漂洋過海,經虎門到達婆羅洲西部的坤甸。

  最初,羅芳伯在當地以教書為生。很快,他發現婆羅洲的華人缺衣少食、夜無居所,生活十分困苦。於是,羅芳伯決心要為改變人們的生活而努力。

  由於當地盛產黃金,羅芳伯就著手組建了“采金公司”,開發金礦。金礦的開采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進了經濟發展。此後,羅芳伯的名字不僅在華人圈子傳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聽到也會肅然起敬。

  解決了溫飽問題後,羅芳伯又開始處理安全問題。當時,島上社會治安極為混亂:土匪橫行、海盜稱霸,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土著首領則束手無策。對此,羅芳伯先是團結華人,組織“同鄉會”,繼而聯合婆羅洲的蘇丹,迅速平定了蘭臘、萬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盜。在戰鬥過程中,羅芳伯出色的組織能力、勇敢的戰鬥精神令同伴們極為欽佩,大家一致推舉他為領袖。軍事上的勝利提升了羅芳伯的政治影響。平息了盜匪後,羅芳伯的聲望如日中天,為他日後建立共和國提供了必要條件。當時羅芳伯率領的部隊已經有三萬多人,平定叛亂後,又有二十多萬當地人主動歸附。當地蘇丹也表示臣服,要將王位讓給羅芳伯,但多次被他拒絕。最終在蘇丹的一再勸說之下,羅芳伯雖然表示可以接受政權,但決不答應做國王。

  1777年,以東萬律為首都的“蘭芳大總製”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

  其實,當時華人在東南亞建立的國家並不是隻有蘭芳共和國一個。據不完全統計,除了蘭芳外,還有其他十餘個華人國家。蘭芳的曆史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國之一。

 在國家政治製度上,蘭芳實行共和體製。國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工農兵”一體,部隊平時分散在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全國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至於“國之大事,皆谘決眾議而行”,類似於後來普遍實行的議會製。在國家領導人的產生上,蘭芳結合中國古代的禪讓製,創立了禪讓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形式。上任領導在去世或下台前,推薦下屆領導,但其能否出任大總長則需要多數公民讚同。

  羅芳伯當了18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年病逝。臨終前,他推薦同樣具有文韜武略的江戊伯做下屆總長,後經選舉,江戊伯果然成為繼任領導,並出色地繼承了羅芳伯的未竟事業。後來,蘭芳共和國又用同樣的辦法產生了多任領導人。

  經受了幾千年帝製傳統熏陶的華人,到海外後為什麽會建立起一個共和製的國家?其建國,僅比美國晚一年。羅芳伯這些人,都是滿清國的平民百姓,因為在故鄉太窮,不得已下了南洋。雖然飄泊海外,但仍然是滿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墳墓祠堂,以及親友家眷,都在國內。他們如果自立為王,對滿清皇帝來說,仍然屬於反叛。抄家挖墳毀祠堂的事皇帝是幹得出來的,甚至還會派兵出海,進行征伐。所以,羅芳伯他們不敢自立為王。

  事實上,羅芳伯建立蘭芳國後,在華人圈裏根本不敢稱為國,隻能稱為蘭芳公司,或者蘭芳大總長。這當然有害怕告發的原因在內。所以在剛剛建國時,羅芳伯就派人回國,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為此,羅芳伯鬱鬱而終,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當時羅芳伯等人想要歸順清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想找到一個強大的靠山。當時的東南亞並不平靜。荷蘭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不斷在印尼諸島進行侵略擴張。荷蘭殖民者一直對蘭芳共和國虎視眈眈,並不斷派兵侵擾。羅芳伯等國家領導人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小國的力量,很難抵抗荷蘭殖民者,隻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鎮住荷蘭人。蘭芳的這一舉措起到了一定效果。羅芳伯向清朝稱藩的願望雖然未能實現,但清政府最終同意與蘭芳共和國開展貿易。蘭芳也借助此點,向外製造假象,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此舉果然唬住了荷蘭人,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對,他們不得不停止對蘭芳的騷擾。

  不過,清朝政府很快走向了衰敗。1840年與1856年的兩次鴉片戰爭,暴露了大清帝國的腐敗無能。由於清朝屢次敗給西方列強,荷蘭人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於是荷蘭人趁著1884年中法戰爭之機,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人民在大總長的領導下,一方麵全力進行抵抗,另一方麵火速派人請求清朝派兵支援。但此時,清朝自身的統治已搖搖欲墜,根本顧不上去援救這個海外“棄民”所建立的國家。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裝備又與侵略軍相差很遠,蘭芳共和國終於被荷蘭殖民者滅亡。不過,由於害怕清政府做出反應,荷蘭當時還不敢公開宣稱已經滅亡蘭芳,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國家以便進行統治。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後,荷蘭才正式宣布對蘭芳地區的占領。蘭芳大總製共和國總長府舊址。

        羅芳伯家鄉背山靠水,綠葉成陰,風景絕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Red_Blue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中國抗戰時期,斯大林宣布解散共產國際,目前為止沒有人再吆喝這個事情
Red_Blue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raybay' 的評論 : 共產國際的目標實現英特納雄耐爾,翻譯成中文:環球同此涼熱
graybay 回複 悄悄話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生活在地球上,建議我黨將地球宣布為中國球. 更進一步,把宇宙宣布為中國宙.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下一個自古以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