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華人le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所熟悉的早期人民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

(2021-06-19 03:12:38) 下一個

我所熟悉的早期人民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我最有印象的一件事是解放軍進村。我村到處都是“小山嶺”村子就藏在這些“小山嶺”之中,村子除了“小山嶺”圍繞外左右兩邊還有兩條曲折小河,我們村子通往外處隻有兩條小路,路口就在兩條河邊上,河邊各建有一座城門,村民要經過城門沿著小河邊小路走繞過小河後才能出村,舊社會在兩個城門都備有“家生”防土匪進村“打民夥”搶劫。

我第一次見到軍人是在解放軍進村隔天早上,解放軍進村那一年大概是50年至51年的一個晚上(那年我的年齡是五、六歲左右),一支部隊在村人全然不知的情況下進了我村。這天一早我和往常一樣出門想上“山”玩耍,(農村小孩習慣性一早起床到處跑到處找東西玩,這些活運我也不例外),誰知一開門見到的和平時完全不一樣,路邊整整齊齊睡著一排排穿著綠色衣服的人,每隔沒多遠還有一個人站著,(我雖然在民國年代出生,但由於我村地處遍避從來沒見過軍人,連國民黨兵也沒見過)。這些穿著綠色衣服的人原來就是傳說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我印象中當年解放軍對村民非常好,從進村時不擾民就可以看出,他們能可睡在路邊也不進民房。其實我村很多祠堂和一些沒有人住的空屋,(空屋是移居海外或港澳的家庭留下的)。這些祠堂和空屋解放軍為何當時不進住,就是進去睡也不算擾民吧?部隊進村幾天後才在一塊荒廢的農田用竹幹加稻草搭建起一個大草棚,我記得第一次看電影就是在這個大草棚。幾天後才三三兩兩分別入住祠堂和空屋,同時利用一間大祠堂做飯堂。

地主樓房大空房多,地主樓住的軍官家屬最多。我記得我家門前一塊空地,天天都有軍官家屬在空地做飯,農村人那見過這種“大場麵”,每天一到做飯時全村到處飄著菜飯的香味。天天看見號兵跑上“小山嶺”吹號進餐。解放軍進駐後由於部隊要通車,就在城門內側河邊架了一座木橋,木橋不大隻能免強可以通過吉普軍,木橋是用七、八根大圓木搭建上麵放上板,這座橋遇見打台風河水暴漲就會被水衝走,我小時候就遇到過多次,有時大圓木隻剩下一、兩根,如果還有隊部駐防,軍人會修補,部隊搬走後長時間隻剩一、兩根,村民修補不了,原因是缺這種大圓木,解放軍除了幫我村建了一座橋,還開了一口井,不過這口井是他們軍人專用的,我估計是防特務在水塘放毒才自己開井取水專用。

我印象之中當年解放軍對村民很好,經常見到軍人幫困難村民挑水,“馬拉車”還經常兔費搭載小孩到小鎮(通常是兩三匹馬拉一輛木架車,很少有見一匹馬拉的,換防也多是用馬拉這種車)。村了自從解放軍進駐後經常有電影看,每有電影放四周村子的小孩都跑來看,部隊放電影是扯起一幅大白布當銀幕,每次都是用吉普車發電,當年看他們用吉普車發電,首先打開車頭蓋,然後用一條曲鐵條伸入車頭,軍人抓住曲鐵用力“擾”,有時還一左一右兩個人“擾”才能發動起來,放電影場地很多地方都站有哨兵,小孩放得很鬆成年人一個都不能進。

自從有了解放軍進駐我們才知道有電影這種東西,農村人那有機會見到這些新玩意,當年這種新玩意我們叫“映畫戲”,我最記得有幾次看的是“無聲片”,蘇聯片電影《牛虻》、《毀滅》,還有後來的《堅守要寨》,當年看的幾乎都是戰爭片《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智取華山》、朝鮮戰爭記錄片的《仁川登陸》、等等,當年我們小孩看的電影相信比城市人都多。

進駐我村的部隊聽說是林彪一部,駐我村的村好像有團部(三八九團?三六九團,番號忘了)部隊經常換防,一遇換防到處燒文件和書籍畫報,他們沒有絕底燒完一離開我們小孩就拿棍子挑撿畫報,還有鉛用的牙膏套,鉛用的牙膏套撿來釣魚用。我也見過軍人換製服,從“圓帽”換成蘇聯“船型帽”,士兵帶“船型帽”,排級以上軍官帶“平頂帽”加“肩章”,衛生所軍人帶“平頂帽”加“白肩章”,當年我見到最高級的軍官是兩杠四星,解放軍在我村駐了幾年後才自己另建兵房,當年在我村附近還駐有海軍,搬走後我們看電影就跑到兵房看,路程也不遠半小時路程左右,當然沒有在自己村子裏看時方便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