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淨土

(2022-01-29 02:22:59) 下一個

 淨土的現起

   要說淨土,一定要先說一說我們一切生命的“自性”,也就是宇宙萬法的法性,或說宇宙一切物象的本體。宇宙萬法,小至微塵顆粒,大到無數星球,茫茫太空,及以其中無量類別的生命,從何而來呢?

   所有這些物質,佛法中稱作“色法”,其本體是一,佛法中稱作法性,或一切生命本源心性,也叫如來藏。一切物質,即是此法性之所顯現。此如來藏含藏有善惡的種子,且具有顯現物象的特質,法爾如是,(自然如是),無始之際,因一念無明妄動,性識起浪,便現起眾生國土,所現起的這些境界相皆具有無常遷變的不恒常性,於心念,是生住異滅,於身心,是生老病死,於世界,是成住壞空。我們這些生命,執著在所現起的麵前的種種境界相上,不能覺察到這些境界相的無常遷變性,心隨境轉,不能自製,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因此在所現起的境界相中呈生死流轉狀態,或時在人道天道,或時在地獄,惡鬼,畜生,隨各自心念的善惡,在各自心念所成就的境界相中受果報。因此人死之後,並不是什麽都沒有了,“氣化清風肉為泥”,如果人死之後什麽也沒有,就不必去修道,也不必辛苦去修善,正由於此一期的生命結束後,還會有下一期的生命,並且無有休止,因此才要修道修善。這種生死常流轉的原因,是由於我們的善惡妄識的生滅而引起的。什麽時候善惡的心念有生滅,什麽時候就會有生死,我們眾生流落在這種生死狀態,已經很久很久,隻看這一生還有生和死這件事情,就能知道這一點。一切生命的本體,我們的這個如來藏,也非常奇妙,有一種“隨眾生心,現所知量”的功能。眾生心念善,便會現出天道等很多非常美妙的境界,眾生的心念不善,也會現出象地獄,惡鬼, 畜生等非常恐怖的境界。這些都是我們的善惡妄識所形成的,如來藏不過依我們眾生的心念現相應的境界相而已。這種生死狀態是一種苦狀,不用說三惡道的苦難, 火途刀途血途,就是在人道中,病時死時的痛苦,也非是語言所能形容。佛法就是示導眾生回歸於不生不滅狀態的方法。其根本意義是使眾生回歸。一切生命,自性無生滅,迷在塵境中,則有生死,無量苦難煩惱,返妄歸真,即無流轉。

     一些覺悟的生命,經過澄心靜慮的修證,滅盡善惡妄識,斷惑證真,證入於法性本體,比如無量無邊的十方如來,證入之後,從如來藏中,“隨眾生心,現所知量,”依過去生修學時所發起之心願,自然流現出國土,因這些國土中的一切都是經過精心選取的,因此都是非常殊妙莊嚴。這些國土就是淨土。每一生命證入法性身後,皆可隨其所願自然顯現國土,因已經有無量的生命證入此法性,因此也已經有無量的淨土,比如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等等,等等。不可勝數。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屬於穢土,是如來藏善惡種子所現起的原生態國土,是六道眾生雜居之土,有生有死;淨土是如來證入法性身後依願所現起的國土,是經過取舍的國土,是純一的聖賢法界,無有生死。

    淨土不是天道,天道是善土,淨土是沒有善惡妄識的純淨之地。善惡是生死。淨土之所以沒有生死,正是由於沒有善惡妄識的生滅。生到淨土的人都需要心地純淨,與淨土相應。

     盡管佛經常在經典中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但我們眾生煩惱習氣較重,要想在這個世界切實破無明,證法身,等同如來,實非易事,因此就有淨土的現起,淨土,就是提供給誌願回歸無生路的生死遊子斷惑證真,證入佛境的理想之地。

    何故又經常聽到說,以光明的心地,修一切善法呢。其中所言“修一切善法者”,是以般若為引導的善法,非善惡中的善法,修了善法亦不執著,心即清靜,不修一切善法,斷滅在“空”字,是為二乘,不是圓滿的佛法,不能成就智慧報身,非佛本願。空有不二,方是圓滿的佛法。

 

彌陀淨土

    現在已經成就的佛有很多,每一位佛都有自己的淨土,其中境界各不相同,皆是依各自修學時的心願而現起的。其中的彌陀淨土,佛法中處處宣揚,是我們眾生的很好歸處。

    彌陀淨土亦名安養,亦名極樂,因無苦故,無三惡道故,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故。

    彌陀淨土分為四土,依各自斷惑證真的純淨度不同而在不同的淨土受報。

    一,凡聖同居土    是沒有斷掉三界見思煩惱而念佛往生到淨土的凡夫所居之地。

    二,方便有餘土    是斷盡見思煩惱的聖人所居之土。

    三,實報莊嚴土     是破無明,分證法身的菩薩所居。

    四,常寂光淨土      佛破盡無明,自住此土,盡虛空遍法界,是佛常寂光淨土。

 

    關於彌陀淨土的狀況,佛在《無量壽經》裏描寫得最為詳細。

    “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複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 彌、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 界。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 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 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阿難 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為將來眾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

    寶樹遍國第十四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餘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 幹,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餘諸樹,複有七寶,互為根幹枝 葉華果,種種共成。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 國。

    (淨土的一切都很高大,無論是樹,是宮殿,還是其中的佛菩薩,皆形體高大。) 

    菩提道場第十五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裏,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裏。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暉遍照。複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 為瓔珞。雲聚寶鎖,飾諸寶柱。金珠鈴鐸,周匝條間。珍妙寶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微風徐動,吹諸枝 葉, 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嚐其果味、觸其光影、 念樹功 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複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 與諸眾生而作佛事。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念佛功夫深,能感應得淨土這些境界相現。) 

    堂舍樓觀第十六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複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複如是。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 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經行、思道及坐禪者。或得須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羅漢。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 越致。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注: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皆佛教中的修證果位。

        阿惟越致:不退轉,不退轉於凡夫,二乘,惡道等。)

    泉池功德第十七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岸邊無數旃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恒芳,光明 照耀。 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又複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 覆水上。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淨若 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微瀾徐回,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 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 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 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注: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淨土之青蓮花、紅蓮花、黃蓮花、白蓮花,淨土沒有女人,往生之人皆托胎於蓮花中,自然化身。)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鹹同一類,無差別相。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麵貌形狀,寧可 類乎? 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複醜劣。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 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 百千萬億,不可計倍。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轉輪聖王,一位天王。

      忉利天王,即帝釋,欲界忉利天天主)

    (其實不單是佛國土,佛本願力故,其中的人相貌都相同,就是我們這個法相世界,某些類別的眾生相貌也很相近。比如螞蟻,我們看螞蟻都是一樣的,普通人保管分不出螞蟻李螞蟻張,我們家院子裏每天晚上都會跳出來很多蟾蜍,我從來不能分清楚今天跳出來的是不是昨天的蟾蜍,它們長得都一樣;我們看西方人也大致都是 一樣的,一個西方人到中國去,寫文章說,“那兒的人們長得都一樣,我分不出他們誰是誰。”)

    受用具足第十九

     複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 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 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複現。複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 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 足。

    (剛生到淨土的人有飲食之念,在淨土時間久了就不需要飲食了。)

 

    德風華雨第二十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寶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 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複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種種色光,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潔,如兜羅綿。足履其上,沒深四 指。隨足舉已,還複如初。過食時後,其華自沒。大地清淨,更雨新華。隨其時節,還複周遍。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複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映飾珍奇,明曜日月。 彼蓮華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 明,普為 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複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歲月劫數之名,複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亦無取舍分別,唯受清淨最上 快樂。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注: 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邪定聚,是不善心念過重,不定聚,是善惡心念不定,隨境界的轉變而轉變。生到淨土的人,都是正定聚,即一心正念。)

    光明遍照第十二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遍照東方恒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 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 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 佛、無 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 生,身意柔 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這裏的光明指的是阿彌陀佛報身的光明。一切諸佛如來都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即法性身,所有的佛法性身是都是一體,清靜光明,無有生滅,我們的法性身和佛的法性身也是一體,但我們沒有證到,因此我們“來”了,但不“如”,很多事情力不能及,能力微小,佛證入此體,而成如來。

     報身:報身的光明就有大有小。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

    應化身:就是隨眾生心,從法性身或報身應機赴感而現出的身相。能隨眾生的心意,現出無量種形象,隨類現身。雖是化身,也全體稱性。我們這個世界三千年前示現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佛,就是毗盧遮那如來的應化身。)

    壽眾無量第十三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又有無數聲聞之眾,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我弟子中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 切 星宿眾生,於一晝夜,悉知其數。假使十方眾生,悉成緣覺,一一緣覺,壽萬億歲,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 千萬分中不及一分。譬如大海,深廣無邊,設取一毛,析為百分,碎如微塵。以一毛塵,沾海一滴,此毛塵水,比海孰多?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如毛塵水, 所未知者,如大海水。彼佛壽量,及諸菩薩、聲聞、天人壽量亦爾,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 

    (聲聞: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稱為聲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極樂淨土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