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筆由墨

不想那玉堂金馬登高第,隻望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個人資料
正文

千年羅斯:帝國興衰(一)初生

(2022-05-15 14:17:07) 下一個

【簡介】

在中國史籍中,有關於“俄羅斯”的文字,最早出現於蒙元時期,當時稱為“羅斯”或“羅刹”。滿清時出現“斡羅斯”、“鄂羅斯”,及“俄羅斯”三種稱呼,與“羅斯”、“羅刹”混用,直到清康熙二十五年至道光二十二年,由清朝官修的地理總誌——《大清一統誌》才最終確定為“俄羅斯”,作為官方用詞一直沿用至今。在民間,民國時期的非官方的文字中,如文學作品,新聞報紙等,依然可見“羅刹”、“斡羅斯”等詞。

至於為什麽元明時譯作“羅斯”或“羅刹”,而清代譯為“俄羅斯”,目前尚未見有說法。但從曆史文獻推測,蒙元時期,應該是西征大軍按照羅斯語的語音直接音譯成文字,以戰報、文書等書麵的形式上報蒙古大汗,而漢語中的“羅斯”或“羅刹”,則是根據蒙文從文字翻譯的,而非音譯;有清一代則可能是從滿蒙語的語音音譯的,而非從原羅斯語。

滿語屬於通古斯語族,與突厥語族、蒙古語族並稱為阿爾泰語係的三大語族。目前,語言學界的主流看法認為三個語族之間不存在親緣關係,三個語族在類型上存在一致性,是相互影響的結果。從曆史角度審視,操阿爾泰語係諸語言的人早期都起源於今日蒙古國及中國東北邊境,並長期在這裏生息。其中匈奴人、烏桓人、鮮卑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諸民族曾在這一地區建立過政權。其中,女真人即滿人。其他看法有:三個語族之間有親緣關係,它們源出一共同的原始阿爾泰語,並對原始阿爾泰語進行構擬;三個語族之間互有影響,但這些影響卻是次要的;以及介於以上三者之間的看法。

“羅斯”一詞在英(拉丁)語係中為“Rus”,在俄(斯拉夫)語係中為“Poc”。但與英語中的“R”不同的是,俄語中的“P”即不是輔音,也不是元音,而是屬於顫音。學過俄語的人大多認為“P”是俄語中最難發的一個音。而滿蒙(阿爾泰)語中沒有以顫音為起始的語音,遇到其他語言中以顫音起始的語音時,必須在顫音前加一個元音才能發出。以拉丁語的“Rucia”為例,在滿蒙語中讀作“oRucia”。

關於“Rus”和“Poc”的起源,目前有多種說法:

一、“Poc”一詞最早出現在拜占庭帝國的正式文書之上,此文書被保存在現代的烏克蘭。在該文書上,拜占庭人把“羅斯人”定義為是“瓦良格人中居住在第聶伯河附近的一個分支”。拜占庭人為了用具體的名稱去形容這個族群,采用希臘元音標記法發明了“Poc”一詞。據此,有一派觀點認為,拉丁語的“Rus”一詞即源自於“Poc”。

二、“Rus”一詞源於芬語的“Ruotsi”。“Poc”是拜占庭人從“Rus”一詞音譯而來,並非原創。這一觀點得到語音學的研究結果支持。

三、古日耳曼語的“drott-дружна(親兵、衛隊)”

四、古斯堪的那維亞語“roods一Гpeδubl(槳手)”一詞,最初指外來的斯堪的那維亞人。

五、源於公元六世紀時,居住在第聶伯河支流羅斯河兩岸的原始部落,被稱為羅斯人。

注:羅斯河是烏克蘭的河流,位於基輔南部,第聶伯河西岸,屬於第聶伯河的右支流,河道全長346公裏,流域麵積12,575平方公裏,流經文尼察州Ordyntsi、基輔州和切爾卡瑟州,最終注入克列緬丘格水庫。

從語音學,語言發展的角度看,“Rus”一詞應該早於“Poc”。“Poc”是拜占庭人根據“Rus”的語音用希臘元音標記法拚讀出來的,而不是反之,更不是發明。

“瓦良格人”是斯拉夫人對維京人的稱呼。維京,在古代北歐語言中為“Viking”,曾經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vik” 意思是“海灣”,“ing”意思是“從……來”,加起來“維京”意思就是“從海灣來的”,而在冰島的土語中也意味著“海上冒險”。維京人則是“vikinger”,意思為從海灣中來的人。“víkingr”(維京人),在古諾斯語中指的是諾斯人,意即“北方人”,現在則稱為斯堪的納維亞人,在北歐區域的一支,來源於現代的挪威中部和南部、丹麥全境以及瑞典南部。

  

英語中的“wicing”這個詞即源即自於“Viking”,最早出現在公元六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其意就是海盜。編寫肇始於公元9世紀末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是最早以文字形式記載維京海盜曆史的文獻。其中,維京海盜對英國的,最早的兩次襲擊,分別發生於789年和793年。在此之後的200年間維京不斷地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包括地中海和裏海沿岸,以及格林蘭島,最遠的曾到達過北美東部地區,比哥倫布還要早數百年。維京不但掠奪沿海地區,還沿著河流向上遊地區進發劫掠。最為著名的一支是由挪威維京人為主,他們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髒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不列顛半島,高盧等地區,直達羅馬,拜占庭邊界。

維京人的入侵歐洲曆史尤其是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曆史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促成了歐洲王國的建立。許多今日人們熟悉的詞匯,如:維京人的別稱——“北歐海盜”、“維京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便是產生於這一時期。

據現代DNA基因研究,劫掠波羅的海周邊地區的維京人來自於現在的瑞典地區。 這一支維京人則渡過波羅的海,控製了波羅的海沿岸,在公元八世紀進入今日的東歐大平原地區,向南到達基輔和保加爾。

在維京人到達前,東歐地區居住著斯拉夫人。斯拉夫民族發源於今日的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遊一帶,介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有時也幹些劫掠的勾當。通常斯拉夫人被分為三個部分,即:

東斯拉夫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盧森尼亞人(魯塞尼亞人)

西斯拉夫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波美拉尼亞人

南斯拉夫人: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波斯尼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

“斯拉夫”一詞最早見於公元六世紀拜占庭的一些學者的著作中。在拉丁語中,用“Sclaveni”來稱呼斯拉夫人。通常認為“Sclaveni”源於“slovo”(“語匯”), 原意為 “說同種語言的人”。古斯拉夫人透過語言來劃分民族,把跟自己講相同語言的人稱為“slova”,意即“會說話的人”;而把和自己語言不同的人叫作“nemoi”,即“啞巴”,這亦是多種斯拉夫語言中對德國人的稱呼。而“slovo”這個詞也和“slava” (“榮譽”)、slukh (“傾聽”)有關,都起源於古印歐語係的lew- ("被稱為“榮譽”)一詞,也和古希臘語的κλ?ος (kléos “名望”)同源。

雖然現代有關文獻中常將羅斯人歸入東斯拉夫人,但是,羅斯人是北歐斯堪的納維亞人,與瑞典人同源,不屬於斯拉夫人。這或許可以解釋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乃至烏克蘭人仇視俄羅斯的一些根源吧。

【孕育】

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州首府,大諾夫哥羅德市,坐落於俄羅斯西部的伏爾加河與其支流奧卡河交匯處的伊卡門湖畔,有著“古羅斯博物館”之稱。大諾夫哥羅德市的內城,俗稱小克裏姆林宮,有一座古羅斯建築的傑出代表---“諾夫哥羅德千年紀念碑”。紀念碑始建於1862年,是為了紀念在曆史上有明確記載的第一位俄羅斯君主——“留克裏”即位1000年而建立的;紀念碑近似於圓柱形,從上到下分為三個部分,刻有三百多個曆史人物的雕像。 頂端是手扶十字架的天使,俄羅斯女神,代表著俄羅斯的國教——東正教;中部是9-18世紀曆代統治者的雕像;底座上是109位人物是俄羅斯曆史上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軍事家、教育家,藝術家,文學家等。

 

諾夫哥羅德克裏姆林,始建於1044年,現存建築是修建於1484年至1490年期間

 

諾夫哥羅德的俄羅斯千年紀念碑(Тысячелетие России,Monument Millennium of Russia)

羅斯千年紀念碑中層南麵的中間披甲冠胄,左手握著劍柄,右手扶盾的站立者是第一位被明確記載的東斯拉夫的君主,第一位諾夫哥羅德大公——留裏克(830年-879年),英語:Rurik,也作 Riurik,Grand Duke Novgorod;古東斯拉夫語 Рюрикъ Rjurik?;古諾斯語:Hrørík?;是俄羅斯曆史上第一個朝代——留裏克王朝的創立者,在位時期:862年 - 879年。

據古羅斯第一部編年史《往年紀事》記載:瓦良格(有譯為:瓦裏亞格)人留裏克兄弟3人應諾夫哥羅德貴族的“邀請”,於862年渡海來到諾夫哥羅德,被諾夫哥羅德各部公推為諾夫哥羅德大公。在留裏克的主持下,諾夫哥羅德成為大公國。這是曆史上第一個由羅斯人統治的國家,其都城位於今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州首府,大諾夫哥羅德市。俄羅斯曆史上的第一個朝代——留裏克王朝(俄語:Рюриковичи,862年—1598年)由此開始。

【初生】

879年,留裏克在彌留之際,將諾夫哥羅德大公之位轉讓給先知(Вещий)奧列格(Олег,?-912年),以換取奧列格對自己年幼的兒子伊戈爾的保護。奧列格也是瓦良格人,但在血緣上,與留裏克沒有任何直係關係。從奧列格的頭銜——先知(Вещий)來看,他很可能是一位類似於亞瑟王的謀士摩林(Merlin)的傳奇人物。

作為曆史上第二個有明確記載的東斯拉夫民族君主、第二代諾夫哥羅德大公,奧列格繼承了留裏克王朝的名號。

奧列格繼位後,認為諾夫哥羅德地勢偏僻,不利於發展,將眼光聚集到南方的基輔地區。882年,奧列格親率由瓦良格親兵和斯拉夫部落組成的大軍南下,首先占領了包括斯摩棱斯克和柳別奇在內的諸多城鎮,逐漸控製了第聶伯河沿岸的城市,最後攻克基輔,斬殺統治基輔的阿斯科爾德王公,和同為瓦良格人的基爾王公,隨即將都城由諾夫哥羅德遷至基輔,自任基輔大公,兼諾夫哥羅德大公,並將基輔定為“羅斯諸城之母”。自此,羅斯諸部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由諾夫哥羅德轉移到基輔。

諾夫哥羅德共和國於1478年被伊凡三世併入莫斯科大公國。限於篇幅,此處不再述說期間有關情節,有興趣者不妨自己在網絡上查找。

其後,奧列格繼續征服了周圍的部落,將東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拉夫人、克裏維奇人、德列夫利安人、謝維利安人、拉迪米奇人以及非斯拉夫人的麥裏亞人、維京人和楚德人置於其控製之下,形成了一個以基輔為中心的國家,史稱基輔羅斯。

911年,奧列格率領由眾多斯拉夫部落組成的隊伍遠征拜占庭帝國,最終成功抵達帝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皇帝被迫與奧列格議和,並支付了4.8萬金格爾弗納贖金。奧列格與拜占庭帝國的皇帝簽訂了有利於羅斯的貿易條約,這個條約的原文保存在重要史料往年記事中,是研究奧列格最可信的文獻之一。這次軍事活動使得羅斯與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文明之一——拜占庭帝國產生了直接的聯係,這種聯係推動了羅斯的社會發展並在以後對俄羅斯的政治和文化留下了許多深遠影響。

基輔羅斯是公認的,俄羅斯帝國曆史上的,第一個一統羅斯著部的國家,而留裏克建立的諾夫哥羅德大公國則應該是俄羅斯帝國的胚胎。

912年,即戰勝拜占庭帝國的第二年,奧列格去世,在位33年。奧列格死後,基輔大公和諾夫哥羅德大公的頭銜和權力均交由伊戈爾·留裏科維奇繼承。

伊戈爾在政治和軍事上非常有才華,他繼承了前任奧列格的擴張政策,將勢力範圍擴張到裏海沿岸地區。伊戈爾登基後所作的,對羅斯帝國有影響的事,就是效仿歐洲的封建製度,把自己的子孫分封到羅斯公國的各個區域中去。此事在日後導致了基輔大公國的分裂。

945年,伊戈爾率領親兵在今日烏克蘭西部地區巡行索貢時,死於忍無可忍的民眾群毆。

伊戈爾死後,基輔大公和諾夫哥羅德大公的權位由其三歲的兒子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942年-972年)繼承,由其妻子,奧麗加攝政,首開羅斯帝國後宮攝政之例。羅斯國家的權力完全集中於奧麗加一人手中長達15年,直至斯維亞托斯拉夫年滿18歲的957年,才將大權交付予其子。

斯維亞托斯拉夫親政後,徹底打敗了東斯拉夫地區歐最強大的,屬於突厥係統的民族——可薩人,將可薩人建立的薩汗國收入羅斯帝國的版圖,消滅這個妨礙他向東擴張的最大障礙,將羅斯帝國的邊界擴張到伏爾加河流域。

969年,斯維亞托斯拉夫率軍遠征多瑙河沿岸的保加利亞人。在遠征之前,將諾夫哥羅德大公的權位授予他與女管家瑪露莎所生的兒子——拉基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958年—1015年7月15日),即拉基米爾一世。

然而,月盈則虧。斯維亞托斯拉夫南征拜占庭帝國兵敗,在回撤時,於第聶伯河畔遭宿敵伏擊,全軍盡墨,斯維亞托斯拉夫力戰身死。時公元972年3月。

斯維亞托斯拉夫死後,基輔大公的權位由其長子亞羅波爾克·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亞羅波爾克一世,繼承。

亞羅波爾克一世在其統治時期,對外沒有什麽建樹,基本上忙於內戰,首開兄弟相殘之例。初時,亞羅波爾克一世依仗其父留下的基輔羅斯的實力,於977年誅殺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奧列格,打敗另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弗拉基米爾,但最終於978年被弗拉基米爾圍困於基輔城中,兵敗被殺。從弗拉基米爾之後的表現看,作為嫡子亞羅波爾克一世可能屬於誌大才疏一類,各方麵的能力不如其庶出的弟弟弗拉基米爾一世。

羅斯帝國遭遇了初次挫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謝科普曆史知識!提一點建議:請放上這些早期政權領土變遷的地圖。在本文放上北歐,維京地圖似乎跑題。期待下一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