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歐之旅-中 維也納 (續)

(2024-06-17 08:12:21) 下一個

Day 5-6 維也納 Vienna

我們在維也納有兩個夜晚兩個白天。Day 5 有完整的24小時,一大早跟著導遊徒步維也納,天氣陰沉使得徒步不覺辛苦,走馬觀花一般瀏覽幾百年前的輝煌。

率先來到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Theresien)的雕像正坐中央。

維基:1780年,瑪麗亞·特蕾莎病逝,享年63歲。 瑪麗亞·特蕾莎是哈布斯堡(Habsburg)曆史上唯一的女性統治者。 在40年的統治時間內,她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現並煥發了活力,奠定了奧地利大公國轉變為現代國家奧地利帝國的基礎。 自18世紀開始,特蕾莎逐漸被公認為哈布斯堡王朝最受歡迎的統治者。

維基: 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是維也納的一個大型廣場,毗鄰該市的環形中心大道內環路(Ringstraße),以及博物館區(現代藝術博物館,位於昔日皇家馬廄)。廣場的兩麵是兩幢相同的建築物: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和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這兩座建築物完全相同,隻是前麵的雕塑有所區別。自然史博物館前裝飾著當時奧地利科學界已知的各個大洲 - 非洲、亞洲、歐洲和美洲人格化雕像,而藝術史博物館前則裝飾著歐洲著名藝術家 - 例如勃魯蓋爾等人的雕塑。

自然史博物館

藝術史博物館

過馬路,穿過廣場對麵的拱門,就是英雄廣場Heldenplatz, 霍夫堡宮殿(Hofburg Palace)。

維基說:她是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宮殿建築。自1279年始作為奧地利公爵的駐地。霍夫堡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治下奧地利帝國與奧匈帝國冬宮。今日的霍夫堡宮殿是奧地利總統官邸所在地。

霍夫堡宮殿,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迷宮。

霍夫堡宮殿,正麵布滿了帳篷,軍械和直升機和,邊上有很多軍人裝甲車帳篷武器,不知是什麽活動。對我們遊客來說,體驗不太好呢。

英雄廣場的指示牌

沿著大路繼續向前走,來到了西西公主博物館。奧匈帝國之皇弗朗茨·約瑟夫的銅像矗立庭院中,弗朗茨皇帝廣場FranzPlatz。

Franz Joseph II/I  弗朗茨·約瑟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他同時擁有的頭銜。

維基: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德語:Franz II,1768年2月12日—1835年3月2日),同時具有的頭銜還有: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1804年-1835年在位),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倫巴第-威尼托國王(1792年-1835年在位),奧地利大公(1792年-1804年在位)。弗朗茨二世是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與其妻西班牙的瑪利亞·路易莎之子,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

歐洲的皇帝皇後們,以同名的一世二世 N世稱,記得電影“霧都孤兒Oliver Twist”,學生/孤兒們背誦皇帝皇後的名字。反正,對這些皇帝皇後,我是暈暈乎乎的弄不明白,,但並不影響我對這些宏偉建築的敬仰。

時間限製和興趣有關,路過西西公主博物館,並沒有進去參觀,記得要網上預定哦。轉過另一個庭院,有皇冠博物館。

繼續走,來到約瑟夫皇帝廣場Josefsplatz,約瑟夫二世騎馬雕像。

即便是彎彎曲曲的小巷,兩邊的建築都是曆史的沉澱。

遠遠地,就能聞到馬槽的味道:西班牙騎術學校 Spanish Riding School到了。可以買票參觀,或是騎馬上課。

我們站在大門邊,看看牽出來的白色駿馬,和全副武裝的帥哥靚妹,很養眼很消遣。

繼續徒步,穿過“酒巷子“街BraunerStrase,臨街老房子各色酒吧,好幾條馬路酒香菜香,挺熱鬧。

迎麵是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紀念柱Plague Column。它也稱為聖三一柱Trinity Column,感謝上帝終結了這場災難。(聖經中記載了 上帝發怒,毀滅了罪惡之城索多瑪。)

維基:黑死(鼠疫)病流行於14世紀的歐洲,奪走約三分之二維也納人的生命,是人們心中最深沉的痛。柱身有三個麵向。每個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同的碑文和雕刻。

當今世界,動蕩和戰爭,疫情和通脹,是不是更應當敬畏上帝,敬畏大自然。

老城區改建很成功呢,各色精品店,餐飲旅館,遊人很多,倒也不是接踵摩肩那樣。

到哪兒都能見麥當勞,唉!

遠處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的尖頂看得見了。

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維基: 聖史蒂芬大教堂(德語:Stephansdom)是羅馬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的母堂,也是維也納大主教克裏斯托夫紅衣主教舍恩博恩 (Schönborn) 的所在地。今天在史蒂芬廣場上看到的當前羅馬式和哥特式風格的大教堂主要是由魯道夫四世公爵(1339-1365 年)發起的,矗立在兩座早期教堂的廢墟上,第一座是 1147 年祝聖的教區教堂。聖斯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宗教建築,見證了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曆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並以其多彩的瓦屋頂成為這座城市最知名的標誌之一。從上到下有256級樓梯

教堂裏麵

氣派的管風琴

不少區域用圍欄保護起來,不容易看到細節。比如指示牌上說Pulpit Stairs(登上講壇的扶梯)有雕刻的蟾蜍(Chánchú)和蜥蜴互相咬合,隔著圍欄看不清呢。這樣,更加打消了買票參觀的想法了。

在教堂的一角,有一個小小的教堂chapel,十七世紀的一幅聖母聖嬰像掛在正中,她是來自匈牙利波奇(pócs)的一個天主教堂,這幅畫被稱為瑪麗亞波奇聖像Máriapócs Icon。

在我看來,這副顏色灰暗的畫像被框在金燦燦的畫框中,僅剩母子頭上的光環金燦耀眼,人物也不夠生動;但畫像仍然詮釋了“我是真理,道路“-瑪麗亞手指聖嬰耶穌,以及小耶穌帶著十字架。

維基對這幅畫,有更多的故事呢。

來到門外。打卡一張。

繼續在老城大街上閑逛,網紅巧克力蛋糕Sacher Torte必須去打卡,吃呢就不必啦, Rick Steves給她差評,嗬嗬。Hotel Sacher就在隔壁,網評不錯。

Hotel Sacher

Hotel Sacher 的背後就是維也納歌劇院啦,老城區走走逛逛很有趣的。

再貼張Hotel Sacher-Salzburg的照片,前兩天去的(中歐之旅-上)。薩爾茨堡的這間飯店,比維也納更古老呢。

差不多近兩萬步,可以有資格吃甜點啦。回到聖史蒂芬大教堂附近,買咖啡蛋糕,這家店粉粉的真好看,辣眼的麥當勞總是不合時宜出現啊。

到處都有網紅蛋糕-Sacher Torte巧克力蛋糕啊。

中午飯以後,搭乘大巴士前往美泉宮,也稱為夏宮Schonnbrunn Palace。

Day 5 一整天都是陰天,遺憾的是,終於在美泉宮下雨了。帶著雨傘,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由於美泉宮離市區比較遠,也想著她可能和巴黎的凡爾賽宮一樣的聚寶盆,我們定了跟團參觀。

寫遊記回顧,覺得美泉宮不要跟團遊,第一宮內的展品真是不多,第二導遊講解奧地利曆史實在太多(我是不愛學習的壞學生呢),第三外麵的噴泉花園很不錯,但是導遊放任大家自由行動。自己打車去,花一個小時左右,還能返回市區,參觀其他心儀的博物館。

美泉宮正麵

美泉宮大門,往外看(入口處)

美泉宮,背麵-麵對噴泉。

美泉宮,走廊。樓上的各個展廳禁止拍照。

由於不能拍照,展品如畫,床,椅、桌等等連複製品都很少,牆紙多為絲質也敗壞不少,就隻能多聽奧匈帝國的皇帝皇後曆史,多看房間窗戶結構了。

記得一幅有趣的大幅油畫,婚禮/雷杜滕薩爾音樂節Music-festival for the wedding in the Redoutensaal。

我把解說和網路信息糅合一下:有機玻璃保護著這幅巨作,她是紀念 1760 年 10 月即將成為皇帝的約瑟夫二世與帕爾馬的伊莎貝拉的婚禮。在人群中央可以看到沃爾夫岡·莫紮特和他的父親,在婚禮賓客中間。這一小塊地方, 有透明玻璃方塊特別指示,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妙的是,莫紮特當然沒有出席婚禮。1760 年,4 歲的他,才華尚無人知曉。莫紮特直到 兩年以後,1762 年 10 月才踏上維也納,在熱烈的掌聲中首次亮相美泉宮。這一傳奇事件一定是瑪麗亞·特蕾莎要求宮廷畫家馬丁·凡·梅滕斯在兩年後將這位新名人畫在畫布上的原因。

網圖

來到宮外,噴泉,園林,雨中漫步。

坐大巴回郵輪,吃晚飯,船上音樂娛樂一下,早早休息。

Day 6 有一整個白天。打算去美景宮Belvedere Palace,並沿著環城路遊玩,The Vienna  Ringstraße。有軌車在環城街道轉圈子,景點非常集中,步行都可以走到。

美景宮Belvedere Palace,參觀分上宮Upper Palace和下宮Lower Palace。上宮的收藏有畫家克林姆特Klimt的“吻Kiss”。這裏有一點小故事:約莫十年前,WXC的著名博主“房崇”寫了一篇維也納遊記。房崇博主在當年翻修房子,無論什麽活兒都能學習著DIY,他的文筆也好,每一篇文章有好多閱讀量,火得不行。他的這篇遊記寫了克林姆特的展品,以及一幅已經不屬於奧地利的畫“阿黛爾·布洛赫·鮑爾 I”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也稱為 The Woman in Gold):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1949/201512/402177.html

我正好也看了以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The Woman in Gold,隻當作好萊塢娛樂消遣。因為裏麵有我喜愛的演員海倫•米倫(Helen Mirren),和Scarlet Johansson的前老公Ryan Reynolds(愛屋Scarlet及烏Ryan,嗬嗬)。對這幅畫所用的大量黃金,印象深刻。這幅畫目前收藏在紐約的Neue Galerie。

網圖

扯遠了,來到美景宮,上宮的前花園:池塘,青草,和藍天白雲。

上宮的前花園,四周無可奈何地被現代建築包圍了。

上宮的後花園,遠處的紅磚建築是下宮。

直奔Klimt的收藏。吻 Kiss,觀眾不少,見到金光燦燦的巨幅畫像,還是很震撼的,一百多年過去了,色彩依舊鮮豔。這也是拜托繪畫材料的進步呢。

美景宮的一些大廳,走廊,和窗外美景。

上宮的後花園,順便也走一走下宮。

穿過下宮。

在美景宮的禮品店,買了印有“吻Kiss”的長方絲巾。(幾年前,閨蜜送給我一條印有“吻Kiss”的小方絲巾,很喜歡呢。

沿著環城馬路, 來到莫紮特公園。

莫紮特雕像周圍有好些可愛的手拿樂器孩童們。

遊人胡亂塗鴉,甚是可惡!

議會大廈

馬路上執勤的士兵。

坐公交車路過Burgtheater城堡劇院

坐車路過貝多芬住過樓,在那紀念柱後麵的大樓。

聖佛朗茨大教堂

返回郵輪之前,還是到歌劇院前坐了坐。

歌劇院對麵的餐館,價格還公道味道不錯。時至下午4點多,服務生說一過六點,一位難求呢。

多瑙河邊的維也納,再見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