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洛杉磯艦隊周

(2024-06-08 20:55:27) 下一個

今年5月22日至27日,一年一度的美國海軍艦隊周(Fleet Week)在洛杉磯港口舉辦。由於此次活動有現役航空母艦“卡爾. 文森”號到場,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希望一睹該艦的風采。

 

活動的最後一天下午,我們前往活動所在地San Pedro, 去看看美軍的裝備。

 

接近舉辦地時,交通堵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在街邊找到停車位,走了十分鍾來到門口。

 

 

 

跟隨人龍排隊,不到20分鍾就到了門口,還要過安檢,也算是嚴格把關了。

 

 

 

第一屆美國海軍艦隊周在1935年舉辦,地點是在聖地亞哥。當時德國、日本瘋狂備戰,準備發動侵略戰爭;美國國民深陷“孤立主義”中,對美洲以外的事務毫不關心。有見於此,羅斯福總統希望能喚起民眾對外部危脅的重視,支持其擴大海軍的計劃,因此就有了第一屆艦隊周的活動。

 

第一屆艦隊周共展出了114艘軍艦、和400架飛機,參加的海軍官兵共5.8萬人,是曆屆艦隊周中參加的人數、裝備最多的一次,有種閱兵的感覺。

 

二戰後,艦隊周在美國各主要港口定期舉辦。舊金山的艦隊周我去了幾次(一般都伴隨著“藍天使”飛行隊的表演),洛杉磯的艦隊周我還是第一次參加。

 

主會場內擺放著各種武器裝備。 

 

 

 

裝甲車

 

 

 

 

坦克

 

 

 

 

後勤保障車輛

 

 

重機槍。旁邊還有教官指導人們如何操作。

 

 

 

展覽地點在美國已退役的二戰戰列艦USS Iowa (愛荷華號)旁邊。

 

 

 

 

 

 

托這次艦隊周的福,愛荷華號戰列艦後半部分甲板免費開放給遊客上船參觀。這也是我首次登上這艘戰列艦。

 

 

 

 

 

對麵的洛杉磯貨櫃碼頭

 

 

 

文森. 托馬斯大橋和集裝箱貨輪

 

 

 

大家在船上有吃有喝

 

 

與16英寸(406毫米)巨炮合照。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炮之一

 

 

 

備受矚目的航母“卡爾. 文森”號並沒有停在主會場附近,而是在幾公裏外的46號外港碼頭。我在地圖上發現停泊地在Cabrillo Beach 對麵,決定開車去海灘遠眺航母的風采。

 

艦隊周主會場外的反戰示威活動

 

 

 

路上看到的洛杉磯港口、帆船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0PdcsJB75gU

 

 

到了Cabrillo 海灘,遠遠就看到遠處的航母“卡爾. 文森”號。

 

 

 

 

 

 

該艦排水量十萬噸,是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憑借兩座西屋A4W核反應堆作為動力,該艦可以在20-25年內無限距離續航,且最高速度達到31.5節(58.3公裏每小時)。

 

 

 

1980年正式下水的卡爾. 文森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新船下水時,其命名由來的主人公還在世的航空母艦。

 

 

 

 

卡爾. 文森是來自喬治亞州的知名眾議員,長年擔任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以及其前身之一的海軍委員會的主席,達25年之久。他也是最早洞悉核動力航母對未來海權擴張的重要性,因此積極推動此類船艦建造的重要推手。為了紀念文森眾議員對於美國海軍的貢獻,軍方特地將新建造的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使得他成為第一位非曆屆美國總統或軍事將領身份但卻能獲得如此殊榮的人。

 

1982年,卡爾. 文森號正式加入美國海軍行列,其參與的戰事包括:1994、1996、1998-1999年對伊拉克的空襲;2001年對阿富汗塔利班的空襲;2014-2015年對敘利亞、伊拉克境內伊斯蘭國的空襲行動。

 

 

近年來,該航母值得一提的事件包括:

 

2011年5月2日,在印度洋上對本. 拉登的海葬;

 

同年五月下旬,在香港停泊,期間開放給中國媒體登船拍照;

 

2022年1月,卡爾. 文森號航母在南海例行飛行行動期間發生降落事故,一架F-35C 艦載機在降落時與航母甲板發生撞擊起火並滑下甲板墜海,事件造成包括該艦載機飛行員在內的七人受傷。同年3月,美國海軍從約3700米深的海域中成功打撈回收該艦載機。

 

遠眺該航母的雷達天線、飛機

 

 

 

該航母擁有90架艦載機。此時大部分都不在甲板上。

 

 

 

 

這次洛杉磯艦隊周,“卡爾. 文森”號有開放給民眾上船參觀。可是要早上七點前來到主會場才有位,再坐上接駁巴士前去登船。當中要排隊、過安檢三次(主會場一次、上車前一次、登船前一次),單是排隊就曆時超過三小時。而且據說對中國人很不友好,不少拍了高清照片的國人在下船前被勒令刪除(既然如此,又為何允許觀眾上船拍照?)。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選擇遠觀好了。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能夠登上這艘現役航母,也可以在朋友圈吹上一段時間了。

 

 

 

半個小時後,“卡爾. 文森”號航母在五、六艘拖船的協助下離開碼頭。

 

 

 

該船吃水11.3米,限製12.5米。基於它的噸位,用拖船協助離港應該是基本操作。

 

 

 

 

我看到甲板上有上百名水兵對著港口行注目禮。該航母滿員水手3200人,飛行大隊1500人,其他500人。除了甲板上的少數人外,其餘船員究竟是在船艙內,還是多數沒有上船?我估計飛行大隊1500人多數不在船上。

 

 

 

 

又等了半個小時,該航母才稍微離開碼頭一百米,並在拖船的拖拉下船頭轉向。我估計拖船會推著航母穿過幾百米外防波堤中間的出口;等到了外海,航母才會以自身動力行駛,整個離港過程可能要長達幾個小時。

 

 

 

看著遠方航母緩慢轉向的身影,我們上車離開海邊,結束了這次艦隊周的參觀活動。

 

 

 

資料來源:https://lafleetweek.com/events_schedule/ship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