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年初回國見聞(6) 香港兩日遊

(2024-06-15 09:25:33) 下一個

今年4月22日(回國的第五天),我們搭乘高鐵,從廣州前往香港,遊玩了兩天。

 

早上7:31,我們來到廣州東站,準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

 

 

 

 

 

途經深圳北站。

 

 

 

 

上午9:31,準時來到西九龍高鐵站,出站後與香港的親戚在“添好運”飲茶、吃點心。

 

 

 

 

 

 

 

中午我們轉坐香港地鐵,過海前往港島區。

 

圖為香港地鐵圖

 

 

 

來到了中環附近的金鍾站,從地鐵出來後到了海富中心,人來人往。

 

 

 

 

 

這一帶有很多政府建築物。由於我在大學時曾來香港的嶺南大學當交換生一個學期,對香港算是比較熟悉了。

 

 

 

 

 

這次來港島主要陪我姑姑探親訪友,以及參觀位於中環“甘棠第”的孫中山紀念館。誰知道坐錯巴士了,最後打車才到達目的地。圖為港島區的街景。

 

 

 

 

 

 

傍晚,我們來到青衣城,住在親戚家裏。

 

 

 

 

青衣是香港新界西南的一個島嶼,人口超過20萬人。自1970年代的新市鎮建設以來,青衣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個各種設施齊全的大型住宅區。

 

 

三十年前,位於赤臘角的香港新機場啟用,青衣成為從市區至新機場的必經之路。隨著一批批配套工程完成,青衣成為了全港的石油儲存中心、重工業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

 

在青衣城喝咖啡

 

 

 

 

吃晚飯

 

 

 

 

晚上我們去參觀青衣真君誕

 

 

 

 

真君大帝信仰,為始自明朝潮汕地區的信仰。農曆三月十五日為真君誕正誕。

 

 

 

相傳真君大帝是南宋理宗皇帝(1224-1264年在位)時期的一名姓吳的將軍,因剿滅海盜有功、為民作福而深受百姓擁戴,逝世後被視為神衹供奉。據青衣真君廟內碑文記載,真君大帝曾多次顯靈,因此青衣坊眾視其為守護神,並於每年的真君誕籌辦賀誕活動。

 

真君誕活動的青衣戲棚,設在青衣市政大廈旁邊的空地。戲棚除了設有酬神祭壇及粵劇神功戲表演以外,旁邊的空地亦設有數十個傳統小吃攤檔。和很多參拜的地方一樣,戲棚亦有轉運風車售賣。

 

 

 

戲棚附近的熟食攤檔,初期主要為島上居民光顧,並逐漸演變成夜市,而近年因受傳媒廣泛報導,令青衣戲棚夜市開始受到島外的市民關注。

 

 

 

回去的時候,路上沒什麽人。

 

 

 

 

第二天上午,我坐地鐵去港島區,約在中環上班的朋友一起吃午飯。

 

 

從“太子站”出。這裏是幾年前社會運動中其中一個衝突最激烈的地方

 

 

 

 

在中環海旁的高檔中餐館“唐述”吃飯。

 

 

 

 

 

 

 

 

當晚是真君誕正誕,我陪親戚去青衣戲棚看神功戲“紫釵記”,由鳴芝聲劇團演出。

 

 

 

 

 

神功戲,泛指一切因神誕、傳統節日等而上演的戲曲表演,是人、神共享的戲劇表演。神功是指為神做功德,平日的燒香、拜神、修建祭壇或廟宇的活動,都屬於神功活動。百姓為了酬謝神恩、酬神祈福,神功戲是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之一,亦是當中的重點節目,一般都在為節慶而建立的大戲棚內演出。

 

神功戲主要是為了娛神或答謝神衹,順便才演給善信觀賞。故戲台往往搭在廟宇正麵,觀眾不許上前、太過靠近,隻可以在兩旁或後方看戲,可說神祇坐在貴賓席或者前麵幾排的座位。

 

演出時是禁止拍照的。

 

 

 

第三天上午,我們前往西九龍車站,坐高鐵離開香港,前往長沙。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OATK0sJmB7w

 

圖為高鐵經過廣東省北部時,窗外的風景。

 

 

 

 

這兩天的香港之行,普遍感受到從事服務行業(包括司機、餐廳服務員等)的港人戾氣很重。不知道是因為經濟環境差,還是單純看不起大陸人(盡管我們講粵語,但當地人應該聽得出用詞的不同),或是兩者都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棒棒 回複 悄悄話 香港很多地方看著很雜亂,出租車司機戾氣有點重,尤其是我沒有港幣的時候,這是我親身感受到的,但是最近一次去愉景灣一帶,沒有這種感覺。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總的來說,這次香港之行讓我感受到了香港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風貌。盡管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經曆,但依然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希望未來能夠再次前往香港,探索更多的地方,體驗更多的風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