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英國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的畫

(2014-10-13 05:29:36) 下一個
大 家都知道數學上負負得正的道理,語言裏也有似乎相似的現象。現在中文裏也常有“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樣的表達。不知幾百年前中國人是不是這麽說 話,是我們的語言已經不知覺中為英語同化。 或者是英語為中文同化也未可知,要不怎麽“It is not entirely impossible …”就聽著那麽貼切呢?還有比負負得正更有趣的。一個笑話裏說一位英語教師上課時講“在英語裏雙重否定就意味著肯定,可是在俄語裏雙重否定仍然意味著否 定。但是在任何語言裏都不會出現兩個肯定詞構成否定意義的情況。。。”這時在教室後排傳出一聲音“Yeah, right”。

語言比數學好玩,可以正正得負。一時想不起中文裏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前些日子去看一個英國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畫展。聯想起原來反 對一個流派,主義,除了可以自稱“後”什麽什麽(post-modernism, post-structuralism 等等),還可以自稱“前”什麽什麽。後現代主義自然是對著現代主義挑刺的。可自身意義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可與現代主義共語。像是寶玉揶揄賈政,飄逸有之,威 勢不足。不如“前”什麽主義,跳過直接的前輩,接上祖宗的地氣,這樣在時序就占得先機。要是現在國內那些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能識得這個玄機,自稱個什麽 前人民(共和國)派,豈不多了一點底氣。

厚古源於薄今,這點英國人和中國人頗有相通。國人一在現實中失去方向,就魏晉風骨,漢唐氣度的上下求索,英國人也如是,所謂拉斐爾前派是十九世紀中葉的七 位英國畫家,不滿於維多利亞時代畫界言必稱拉斐爾的陳腐學院派風氣,希望從文藝複興以前的中世紀找到靈感而成立的宗派。宗派由William Holman Hunt, John Everett Millais 和 Dante Gabriel Rossetti三人創立,後來又有William Michael Rossetti, James Collinson, Frederic George Stephens 和 Thomas Woolner四位加入。以後影響大了,追隨者到不可計數。拉斐爾是文藝複興時期眾多傑出人物中與米開朗其羅,達芬奇並稱的天才。他也算是一位建築師,在 意大利見過一些他設計的房子,平和秀麗,和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性的建築比起來更像二維的繪畫。有一年看過一個關於當年拉斐爾工作室(workshop)的展 覽,原來他當年畫畫多有由工作室內其他人代作的,大的畫幅更有多人合作。工作室中幾位高手的構思素描(完成的畫作都讓拉斐爾簽名了)絲毫不在拉斐爾之下, 才知道大師的後麵實在是一群大師。十九世紀的英國學院派不知是如何神化僵化拉斐爾的。時過境遷,我們今天都無從想象了。隻有這幾位青年畫家的奮身一躍襯出 其時畫界的無可忍耐。當時正是維多利亞盛世,和所有的盛世一樣,仔細看去,全是陳腐和無聊。

當法國的藝術家們奮身一躍時,他們總是躍向未知的未來,從新的角度,搞出些前所未見的概念風格,形式技法。英國的藝術家奮身一躍,就跌回到曆史裏去了。歌 劇《Cat》裏有一句“these modern productions are all very good, but there’s nothing equal from what I hear tell” 應是道出了英國人的心性。紐約時報對這個展覽在倫敦泰德美術館展出時的標題 - 《維多利亞時代的先鋒派》極盡揶揄,說拉菲爾前派對英國學院派的反動和受照相術影響的寫實主義的手法並不能賦予他們先鋒派的美稱。比起同時代的法國印象派 畫家,拉菲爾前派根本沒有思考繪畫作為藝術的本質意義,更不用提概念和形式技法創新,他們隻是把思古幽情一板一眼的畫出而已。盡管被精英如此評價,拉菲爾 前派對後來新藝術運動,立體主義,乃至畢加索藍色時期的影響還是公認的。拋開藝術評論家的精致分析,靜靜花幾個小時看一百多年前的人們一絲不苟的描繪的心 境,還是很享受的事。





既然是前拉斐爾,畫的題材就自然是文藝複興前的中世紀。William Holman Hunt 畫的Two Gentlemen of Verona, Valentine Rescuing Sylvia From Proteus 取自莎士比亞的劇作《維洛那兩紳士》。畫中是四位主角,從左至右為Julia ,Sylvia, Valentine ,Proteu。這是多邊戀故事,Julia 和Protue是在家鄉維洛那就相愛的,兩位男士離家到米蘭,希望在大公的麾下謀得出身,結果Valentine 愛上了大公的女兒Sylvia ,計劃私奔。Proteu也愛上了Sylvia,背叛朋友向大公告發了Valentine的私奔計劃,以圖贏得Sylvia的歡心。這時Julia為了挽 回愛情,女扮男裝成童仆趕到米蘭,潛伏在Proteu身邊。。。畫中最終四人聚齊,Proteu向Valentine懺悔,Valentine不但寬恕了 Proteu並且大度的說你不是喜歡Sylvia嗎,那我就把她讓給你吧。Sylvia大概有點欲哭無淚的感覺,旁邊扮作男仆,無人識破的Julia是感 動得熱淚盈眶,還是氣得麵色鐵青就請同學們自己考證吧。

這幅畫的色彩之亮麗遠不是照片所能顯示,真是造了拉斐爾的反。



宗教題材是拉斐爾前派的另一大主題,John Everett Millais 在1849-1850年畫的大幅油畫 《基督在父母家中》(Christ in the House of His Parents (The Carpenter's Shop) 當時爭議巨大,也使得拉斐爾前派聲名遠播。 畫中表現基督的父親約瑟夫在家中的木匠作坊正在做一扇門,基督劃破了手,母親瑪麗在安慰他,父親約瑟夫在察看基督的傷口, 一旁的同為幼年的約翰端著水準備清洗傷口,也象征著他多年後為基督施洗的曆史宿命。



狄更斯是當時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他說畫中的瑪麗麵目猙獰,形同鬼魅。大概當時人們很難從千百年來瑪麗,基督頭戴光環,出塵離世的神聖形象中轉過來。其實 能從這樣的清貧,寒陋景象中見出聖潔,更顯出作者獨特的曆史感和熱忱。基督教教義幾千年來的不斷變化就是反映了西方社會對愛的不斷重新理解和定義。



社會題材總是引人入勝,《夏特敦之死》(The Death of Chatterton) 是Henry Wallis 1856年完成的油畫。色彩大膽。夏特敦是個少年即富盛名的詩人,1770年自殺時年僅17歲。不知為什麽畫中窗外的景色很引人入勝,聖保羅教堂的天際線 清晰可見,似乎從窗戶飛出去就能看見當時的倫敦。



《盲女孩兒》(The Blind Girl) 是John Everett Millais 1856 年的油畫。畫中一雙乞丐姐妹在前往遠景中的城鎮行乞途中休息。雨後的田野,盲目的姐姐享受著陽光照在臉上的溫暖,右手撫摸著柔軟的青草。妹妹則扭過頭避開 耀目的眼光,依靠著姐姐,注視天上奇異的雙彩虹。通過緊握的手,小姐妹交流著各自感官感受到的愉悅。在明亮清新的自然裏,這短暫美妙的一刻與破舊衣衫表現 出的艱辛生活的強烈對比被畫家把握的細膩又含蓄。



John Everett Millais 1851-52年的油畫 《奧菲麗婭》(Ophelia)大概是拉斐爾前派最著名的畫作。展覽會上畫前人頭攢動,觀眾踴躍。它取自莎士比亞悲劇《哈姆萊特》,失去愛情和父親的奧菲 麗婭投水而死的故事。從一個民族文學藝術中的永恒女主角可以看出這個民族的許多細微精神特征,奧菲麗亞就是英國文學藝術中的這樣一位演繹不斷的經典角色, 她的溺水而亡被英國人稱為最富詩意的死法。

女人是拉斐爾前派最發自內心的主題,他們畫中的女性不同於稍後新藝術運動的消瘦病態,而是以高大見嫵媚,以長碩見慵懶。



Edward Burne-Jones 1873-78年的大幅油畫《讚美維納斯》(Laus Veneris)是書本上熟悉的,真的畫很富有視覺衝擊力,一是畫幅巨大,有大概2米寬,二是色彩極其明豔。一襲金紅的維納斯是愛情的化身,她和她所在的 室內就是一切愛情中人體會的世界,溫暖明亮,美麗優雅,心意相通,生命升華。而她淡淡的怠倦,不滿,4位女侍隱隱的期待和被拒止在窗外荒涼世界裏的騎士又 顯示了愛情使人恐懼絕望孤獨的毀滅力量。



Edward Burne-Jones 1888年的另一畫作《金色樓梯》(Golden Stair)。畫家在這裏特別強調非故事性,和音樂性。沿樓梯盤旋向上排列的十八位古裝少女像是在一個素淡的古希臘建築空間裏展開的一係列音符。和諧空靈 從容。對色彩的著意淡化和大量流暢的線條在拉斐爾前派繪畫中比較少見,倒有些年深日久後退色的敦煌壁畫感覺。



Frederic Leighton 是比較晚的拉斐爾前派畫家,他1895年畫的油畫《Flaming June 》雖然沒有參加這次畫展,但是很典型的表達了女人花朵一樣短暫而永恒的美麗,至於這種美麗是不是在睡眠時才得以彰顯,那就得問終身未婚的作者了。

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桂冠詩人,他的詩激勵了很多拉斐爾前派畫家的畫作,比如根據他的詩《夏洛特姑娘》(The Lady of Shalott)的畫就有好幾幅。夏洛特姑娘的故事一目了然,網上也有不少中譯,這裏選一個比較貼切的,省得講了。當然丁尼生原詩一如既往的優美音節,鮮 明節奏,譯文是沒法譯出的。

The Lady of Shalott
by Alfred, Lord Tennyson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

On either side the river lie 在那條河的兩岸,是一片
Long fields of barley and of rye, 種著大麥和黑麥的農田;
That clothe the wold and meet the sky; 麥覆蓋著平野,遠接長天
And thro' the field the road runs by 還有一條路穿行田野間,
To many-tower'd Camelot; 通向古堡卡默洛特;
(Camelot:亞瑟王宮廷所在地,意為燦爛繁華之地。)
And up and down the people go, 人們在那路上來來往往,
Gazing where the lilies blow把大片盛開的睡蓮凝望——
Round an island there below,盛開在小島的四麵八方,
The island of Shalott.那就是小島夏洛特。

Willows whiten, aspens quiver,柳樹泛白光,山楊在顫抖,
Little breezes dusk and shiver拂過的風兒雖說極輕柔,
Thro' the wave that runs for ever也吹暗河麵,把河水吹皺;
By the island in the river而河水在島旁流啊流,
Flowing down to Camelot.永遠流往卡默洛特。
Four gray walls, and four gray towers,灰色的四座角樓和四牆
Overlook a space of **s,俯視著大片開花的地方;
And the silent isle imbowers在這寂靜小島上的繡房
The Lady of Shalott.深居著女郎夏洛特。

Only reapers, reaping early大麥長芒刺,收割人起早:
In among the bearded barley,隻有田間的他們才聽到
Hear a song that echoes cheerly一支輕快的歌回聲嫋繞——
From the river winding clearly,來自那蜿蜒而去的河道,
Down to tower'd Camelot:去往古堡卡默洛特。
And by the moon the reaper weary,憑著月光,疲乏的收割人
Piling sheaves in uplands airy,在多風的高處堆垛麥捆;
Listening, whispers ''Tis the fairy他們傾聽著歌,低語出聲:
Lady of Shalott.'“是那成仙的夏洛特。”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I

There she weaves by night and day她在那裏日夜地織著網,
A magic web with colours gayi.織一塊色彩鮮豔的魔網;
She has heard a whisper say,她聽到一聲低語在耳旁:
A curse is on her if she stay她得遭殃,倘她住手張望,
To look down to Camelot.張望那座卡默洛特。
She knows not what the 'curse' may be,得遭什麽殃她可弄不清,
And so she weaveth steadily,所以她隻顧織啊織不停,
And little other care hath she,其他的事情全然不經心——
The Lady of Shalott.她就是女郎夏洛特。

And moving thro' a mirror clear整年有鏡子掛在她眼前,
That hangs before her all the year,就在那清澈的鏡子裏麵,
Shadows of the world appear.有人間的種種影像出現;
There she sees the highway near由此她看見大路並不遠——
Winding down to Camelot:逶迤通向卡默洛特。
And sometimes thro' the mirror blue有時在藍瑩瑩的鏡子裏,
The knights come riding two and two:可看見聯袂並轡的騎士;
She hath no loyal knight and true,但沒有一位對她矢誌不移,
The Lady of Shalott.對她這女郎夏洛特。

But in her web she still delights然而她總喜歡織她的網,
To weave the mirror's magic sights,織上她鏡中古怪的景象;
For often thro' the silent nights因為常常在寂靜的晚上,
A funeral, with plumes and lights,有送葬隊伍,有羽飾、火光、
And music, went to Camelot:音樂去往卡默洛特。
Or when the moon was overhead,有時候,月亮在當空照耀,
Came two young lovers lately wed;一對新婚的戀人會來到,
"I am half-sick of shadows," said“我可討厭這影像”,她說道——
The Lady of Shalott. 她就是女郎夏洛特。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16年的油畫《我厭倦這些影像》(“I am half-sick of shadows, ” said The Lady of Shalott )就是上麵這兩行詩的景象。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II

A bow-shot from her bower-eaves,她的閨房一箭之遙處,
He rode between the barley-sheaves,有位騎手在麥捆間馳過;
The sun came dazzling thro' the leaves,葉間篩下的陽光在閃爍,
And flamed upon the brazen greaves讓勇士的金甲亮得像火——
Of bold Sir Lancelot.這是騎士藍斯洛。
(亞瑟王的第一騎士。)
A red-cross knight for ever kneel'd他的盾牌上有一個圖案:
To a lady in his shield,紅十字騎士跪在女士前;
That sparkled on the yellow field,這盾在金黃色田間忽閃,
Beside remote Shalott.遠處是小島夏洛特。

His broad clear brow in sunlight glow'd;他開朗的臉上閃著陽光,
On burnish'd hooves his war-horse trode;戰馬鋥亮的蹄踏在地上,
From underneath his helmet flow'd騎馬的他一路朝前直闖,
His coal-black curls as on he rode,盔下的漆黑鬈發在飄揚,
As he rode down to Camelot.他呀馳向卡默洛特。
From the bank and from the river岸上的本人、河裏的倒影,
He flash'd into the crystal mirror,一起映進那水晶的明鏡;
'Tirra lirra,' by the river岸上傳來了啦啦的歌聲,
Sang Sir Lancelot.唱的人是藍斯洛。

She left the web, she left the loom,她離開織機、離開織的網,
She made three paces thro' the room,她三步兩步走過她閨房,
She saw the water-lily bloom,她看見睡蓮的花兒開放,
She saw the helmet and the plume,看見那盔頂的鳥羽飄揚,
She look'd down to Camelot.她望著那卡默洛特。
Out flew the web and floated wide;那網飛出窗,直朝遠處飄,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那鏡子一裂兩半地碎掉,
'The curse is come upon me!' cried她喊道,“我呀已在劫難逃”——
The Lady of Shalott.她就是女郎夏洛特。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87年的油畫《夏洛特姑娘》就是上麵這一段。當夏洛特姑娘離開鏡子用眼睛直接看世界,她的世界就四散破碎了。



William Holman Hunt 在1888-95也畫了同名油畫《夏洛特姑娘》,同樣是夏洛特姑娘的世界粉碎崩潰的瞬間。畫中她的頭發漫天飛舞,秀美而且瘋狂。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V

In the stormy east-wind straining,萎黃的樹林已日漸凋零,
The pale yellow woods were waning,正在狂烈的東風裏掙紮;
The broad stream in his banks complaining,寬闊的河在兩岸間呻吟,
Heavily the low sky raining低沉的天空大雨下不停,
Over tower'd Camelot;灑向城堡卡默洛特。
Down she came and found a boat她出門來到一株柳樹前,
Beneath a willow left afloat,找到遺在那裏的一條船,
And round about the prow she wrote就把幾個字寫在船頭邊:
The Lady of Shalott.島上的女郎夏洛特

And down the river's dim expanse—那河的水麵上幽暗昏沉;
Like some bold seer in a trance,像個恍惚的勇敢占卜人
Seeing all his own mischance— 預見到自己的全部不幸——
With a glassy countenance她那木然而呆滯的眼睛
Did she look to Camelot.遙望著那卡默洛特。
And at the closing of the day天光將冥的茫茫暮色裏,
She loosed the chain, and down she lay;她解開船索,躺下在船底,
The broad stream bore her far away,讓寬闊的河載著她遠去,
The Lady of Shalott.載著這女郎夏洛特。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88年的另一幅《夏洛特姑娘》是這個題材中最著名的一幅。畫中的深秋景色,灰暗的背景,甚至船頭已經三滅其二的蠟燭都象征著夏洛特姑娘即將隕滅的生 命。她披散的頭發和視而不見的眼神顯示她對命運,目的完全沒有控製。荒無一人的景象和船邊淩亂的編織了一生的毯子是夏洛特姑娘孤寂一生的寫照。這個形象比 前麵的《奧菲麗婭》更深入英國人們的心底。看來淑女最淒美的死法是死在水上,香魂一縷隨波逝。

最後三段也錄在下麵;

Heard a carol, mournful, holy,他們聽見的歌憂鬱聖潔,
Chanted loudly, chanted lowly,一會聲音高,一會聲音低,
Till her blood was frozen slowly,唱到她血液漸漸地冷卻,
And her eyes were darken'd wholly,唱到她完全喪失了視力——
Turn'd to tower'd Camelot;望著城堡卡默洛特。
For ere she reach'd upon the tide她隨波逐流地一路漂去;
The first house by the water-side,沒漂到岸邊第一幢屋子,
Singing in her song she died,已在自己的歌聲中去世——
The Lady of Shalott.去世了,女郎夏洛特。

Under tower and balcony,白糊糊的身影顯得慘白,
By garden-wall and gallery,讓船帶著漂過塔樓、跳台;
A gleaming shape she floated by,她無聲地漂過圓牆、陽台,
Dead-pale between the houses high,漂過聳立在兩岸的高宅,
Silent into Camelot.就此漂進卡默洛特。
Out upon the wharfs they came,爵爺和夫人、騎士和市民,
Knight and burgher, lord and dame,都擁到碼頭上看個究竟——
And round the prow they read her name,在船頭上讀到她的芳名:
The Lady of Shalott.島上的女郎夏洛特。

Who is this? and what is here?這裏是什麽?這是什麽人?
And in the lighted palace near附近燈火通明的宮殿中,
Died the sound of royal cheer;國王舉行的歡宴寂無聲,
And they cross'd themselves for fear,劃十字的騎士個個驚恐——
All the knights at Camelot:個個身在卡默洛特。
But Lancelot mused a little space;但藍斯洛沉思了一會,
He said, 'She has a lovely face;說道,“她的臉長的很美,
God in His mercy lend her grace,願仁慈的上帝給她恩惠——
The Lady of Shalott.'給這位女郎夏洛特。”

英國在曆史上受過中國文化藝術的影響,十八世紀曾到過廣州的William Chambers,對中國園林推崇備至,後來成為王室建築師的他為國王設計了中國風格的花園Kew Garden現在還是皇家植物園的一部分。 十九世紀以後中國人受英國文化影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深遠, 徐誌摩的詩,黃自,於右任的歌曲,鬱達夫的文,。。以致整個五四運動,中國新文化莫不與英國文化絲縷相關。很久以前有一個朋友John,雖然窮的比行乞僅 有半步,但對古典音樂頗有見解,遂成為談得來的朋友。他對中國所知甚少,那時又沒有磁帶CD,直到有一天當地NPR電台異想天開的廣播了提琴協奏曲《梁 祝》。聽完後John說,像是英國音樂呢。從沒想過這個角度,以後再聽,還真是那麽回事。反過來的例子也有,英國作曲家Andrew Lloyd Webber的歌劇《Cat》裏有一段,(growltiger's last stand)那個主旋律,說是黃自寫的也可信。

經過了200年,我們的文化真的融合了嗎?看看上麵的詩《夏洛特姑娘》,不少中國人可能仍會莫名其妙,這難道算是愛情嗎?匆匆的一瞥,對方甚至毫無察覺。 詩結尾藍斯洛淡淡的評論“她生的好美。。。”更突顯兩個生命的毫不相幹。在我們中國的故事裏,愛情首先是至少兩個人的事。而故事就是一張動態的情債平衡 表,一如會計用的現金日記帳,進進出出,永無寧日,標明情感的虧欠。其次,愛情永遠是一件牽涉廣泛的事。它最好上涉家族長輩(寶玉黛玉,梁祝),下關子孫 (秦香蓮,陳世美),旁及叔嫂友朋仆役(潘金蓮,崔鶯鶯,任氏傳。。),如果驚動了高官皇帝,神仙道士(碾玉觀音,白蛇傳)就更好。愛情的深度應當是可度 量的,功名(李娃傳裏的鄭生,西廂記裏的張生,。。)財帛(杜十娘,柳毅傳,紅拂記。。)都可以是指標。隻有當道德宗法親情利害權力法術謀略心機把一切都 綁成動彈不得時,我們的作家們才肯罷手,退而觀之,說這才像個愛情故事。至於引出這一大堆糟心事的最初的那一個心靈悸動,倒像是個多餘的引子,多數時候反 而是省卻了了事。

英國人或許還處在詩經以前的時代,以為愛情可以是一個人的事,無關利害,無關對象,如草木般自在枯榮。而我們雖然很久以前懂得,後來又複雜進化了千年,然 而正正得負,竟然最終不再能理解感受這些自然簡單的情感了。前了商周,後了春秋,在我們的文化中,獨立於體係,關係之外的個人情感和價值已經很久讀不出來 了。

中國和英國的文化,還是很不一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ulan888 回複 悄悄話 閑暇無事在讀藝術史,看到拉斐爾前派查資料時看到你這篇文章。很喜歡文中的觀點,說的真好:
“厚古源於薄今,這點英國人和中國人頗有相通。國人一在現實中失去方向,就魏晉風骨,漢唐氣度的上下求索,”
“當法國的藝術家們奮身一躍時,他們總是躍向未知的未來,從新的角度,搞出些前所未見的概念風格,形式技法。英國的藝術家奮身一躍,就跌回到曆史裏去了。”

“至於引出這一大堆糟心事的最初的那一個心靈悸動,倒像是個多餘的引子,多數時候反 而是省卻了了事。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