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與老媽微信語音,東拉西扯家長裏短,期間老媽說起她們幾個老閨蜜養老的情況,其中一老阿姨年過九旬身心尚好隻是腿腳已不是那麽靈活,所以自己出外已無可能。她的兩兒子各有自家沒有住在一起,孩子就請了 24 小時護工照看母親,如此安排本來不錯。問題是老阿姨住在五層沒有電梯的老式樓房的最高層,女護工根本無法將她或抬或扛弄到樓下去,幾年來老阿姨大門不出二門不買邁,天天高高在上“享受”著退休生活。
老阿姨的情況不是個案,因為北京不少老人住的都是當年單位大院分的五六層高的公房,根本就沒有電梯。有些福利好的單位想幫著補貼安裝,但需住戶搭一部分錢,結果住高層的積極住底層的消極,協商來協商去,最後不了了之。到養老的年紀,尤其是對於身體不好的老人來說,居住在高處是生活最大的困擾。有的失能老人已經很久沒有出來曬曬太陽”了, 高高在上的住家麵臨的問題如同前麵的老阿姨,就算腿腳尚靈活的,總有一天老到爬不動樓梯,高居難下。
我老媽很幸運,早年趁老爸經商之際購置了當下住的高層商品房,有電梯不說,視角好還有足夠的空間日常走動。近幾年,九十上下的他們養老生活愜意,進進出出亦十分方便。去年老爸仙世,老媽開始一人獨居生活,好強的她亦能自理。前不久在廚房滑倒手折,不得不請各個護工打理日常,現進出有人陪,坐電梯還是挺方便,現在手漸漸恢複的不錯,實屬萬幸。
不得已而選擇高高在上養老,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我的一個朋友,老媽腿腳站立不穩,住在高校分的住房,十分不便可又不習慣找護工陪護,於是就選擇去養老院,去年我回國還專程去探望老人家【走訪國內養老院,能不能住?】,感覺她在養老院生活的挺“滋潤”。老人現住在一樓,養老的環境接上地氣,而不是高高在上 -:)白天自己扶著輪椅自己就能進出,她說在養老院的費用跟請24小時護工不差上下。
國內養老的方式不外乎幾種,自己老兩口或獨身一人,與孩子同居,找護工同住....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受製於經濟條件,世俗觀念及子女的態度和付出。按中國的傳統觀念,養兒防老,但按當下中國社會激烈競爭的狀態,孩子有多少精力體力時間看顧老人確實個問題,常見六七十歲的兒女照看九十上下的父母,實在不易。之前國內有個朋友即是如此,他還算是孝子,夫妻倆照看著老爸,可有天自己先病危住院,太太急忙前去照顧。因事發突然來不及安排護工,一時“怠慢”了老爸,幾天下來老人天冷受寒肺部感染,隨後也進了 ICU, 沒想到咱朋友之後出院,他老爸卻再也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