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我們全家正在迪士尼樂園度假,正享受著陽光明媚、輕鬆愜意的時光,突然接到了“小金礦”那套房子的管理員電話。我還以為出了什麽事,結果他說看到隔壁鄰居門口聚了很多人,看樣子是在賣房子。我立刻讓他去打聽情況,設法聯係到房產代理,並順利拿到了對方的聯係方式。
我當即和先生商量,決定直接出手。這套房子的掛牌價是49萬9,和前一年一樣,剛剛上市不到一周,連門口的掛牌都還沒掛上。中介告訴我,已經有不少人出價,且很多出價都高於掛牌價。我毫不猶豫地表示:“不管最高價是多少,我加一千塊,一定要拿下!”就這樣,這棟房子以不到60萬美元的價格,順利收入了我的投資組合。
這棟房子的整體狀況和我之前那棟一樣,比較老舊,但好在電線已升級,暖氣係統也已分開,為後續管理節省了不少精力。
拿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漲房租。這棟房子有四戶,不屬於租金管製範圍。我請律師起草漲租通知,逐戶送達,告知新的租金標準——不同意的新租金可以選擇搬離。三戶租客陸續搬走,隻剩下一戶Section 8的租客堅持不走。他表示可以自己補貼幾百塊差價,但就是不願搬。我律師表示這類行為不合法,最終我們通過法院達成和解協議,一年半後他也順利搬離。
房子騰空後,我立即開始全麵翻新:更換屋頂,重做廚房與浴室,更新電路和管道。每套單元都按照“精裝單身公寓”標準配置,配備了冰箱、洗衣機、烘幹機、微波爐、洗碗機等一應俱全。部分戶型中原有的第二臥室被改為儲物間或小書房,每套最多入住兩人,方便管理,也提高了整體品質。
裝修完成後,我再次聯係貸款員,從這棟房子中成功套現了60多萬美元。
就在裝修第三套單元時,之前賣我“小金礦”的那位經紀人又打來電話,說在離我現有房產群大約五分鍾車程的地方,有一棟“四家庭”掛牌出售。實際結構是三戶加一個改建的地下室單位。州政府將其認定為四家庭,但市政府記錄中仍為三家庭。掛牌價58萬,最終以48萬成交。我照例替換房客,重新裝修,仍然定位於年輕單身或兩人居住。翻新完畢後,也從這棟房子中成功套現了50多萬美元。
轉眼已經到了2017年,感覺手頭上的項目都暫時告一段落。有一天閑來無事,我又習慣性地上網瀏覽房源,無意中發現,在我那片房產群的中心位置,有一棟小巧的兩家庭掛牌出售,開價29萬。而緊挨著的隔壁,同類房型在六年前可是以37萬成交!我立刻聯係中介表示有興趣,他說已經收到了多個高於掛牌價的報價。我依舊表態:“無論最高出價是多少,我都加一千,現金購買,完全接受賣家條件。”就這樣,這棟兩家庭也順利加入了我的房產組合。
接手之後,我像處理“小金礦”一樣,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對這棟房子進行了全麵翻新。屋頂、電線、水管、暖氣係統統統重新做,確保結構安全、管線分明、功能齊備。每個單元依舊配備全新家電,采用我鍾愛的“精裝單身公寓”風格——現代、緊湊、舒適,二臥戶型依舊按一臥出租。
不過,這次裝修卻不像之前那樣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