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畫的小孩

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張白紙,該畫啥?如何畫?
個人資料
XQQ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追尋遺留在阿拉斯加的俄羅斯痕跡

(2022-09-02 19:07:45) 下一個

在俄烏的天空硝煙彌漫,俄美的關係冰凍三尺的特殊時期,在美國最後的荒野阿拉斯加,我不經意地觸摸到了依然跳動著的俄羅斯宗教和文化的脈搏。

接著前文【阿拉斯加郊外的俄羅斯小鎮】,讓我們繼續找尋散落在這塊土地上的俄羅斯族的印記。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307/202208/24471.html

俄羅斯河域的葡萄園

行駛在風光旖旎的Sterling  1號觀光公路上,我們會與一條湍急的Russian River相伴。河邊小憩時,剛好遇到了一對有趣的父子。老爸寡言,兒子話癆,一會兒功夫,就兜出了他們的家底,同時我們也聽到了俄羅斯殖民時期本地的一段曆史。

“每年七月是釣三文魚的旺季,這裏會有很多的垂釣好手。” 小夥子眉飛色舞地介紹著。當年,正是這富庶的水產資源,留住了浪跡天涯的印第安人的腳步。他們將哺育他們生命的這條河流,稱為“東方之水”。十九世紀之交,這裏出現了第二批定居者——來自沿海地帶的俄美公司的俄國人。從此,河流易名為“俄羅斯河”。

與依賴捕魚、狩獵和編筐為生的印第安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俄羅斯移民一麵操持著老本行——收集海獺皮,一麵嚐試了新產業——開辟葡萄園。早自1817年,他們就在俄羅斯河穀開荒拓土,孕育了第一批綠色的果實。隨後,意大利移民接過了葡萄種植的大業,使之在1890 年代達到了“輝煌歲月”。而此時,大部分的俄羅斯人則逆向赴美掘金的歐洲移民大潮,陸續返回了俄國本土,特別是在美國以白菜價購買了這塊沃土之後。

“我給你們掐一張全景圖吧。” “噢哦,把我老爸也照進去啦,重來重來。”小夥子熱情洋溢地忙碌著,我則在心裏默默地發問,“在今日阿拉斯加的廣袤大地上,是否還能窺見到那些俄羅斯獵捕者/拓荒者/殖民者的後人們的痕跡呢?”

濃鬱的高加索味道

位於Kenai半島的Kenai市, 坐落於Kenai河的河口。在這裏。你可以駕著漁船去深海垂釣,也可以坐上飛機到冰川漫步,更可以把自己沉浸在曆史的溪流裏……

像我這樣愛吃瓜的群眾,來到阿拉斯加絕對是找對地方了。這裏的瓜既大又多,當然不都是甜的。

一個大瓜是關於丹麥籍的俄國航海家Vitus Bering的遠征故事。為了探索北美大陸是否與遠東陸地相連,1741年,Bering率領的船隊在阿拉斯加灣探險。無奈因途中慘遭風暴,他和28名水手都漂泊到荒涼的島嶼,並客死其上。如今,白令海峽、白令海、白令島和白令地峽都以其命名,以示後人對大無畏的探險家們的紀念和景仰。

當年,白令帶領船隊穿越白令海峽

追隨著探險家的腳步,下一批俄國人馬紛紛湧向阿拉斯加。他們是對水獺、海狸、海豹充滿熱情的商人和留著大胡子、向聖像畫祈禱的東正教會神職人員。於是, 在今天的阿拉斯加一些城市的街頭巷尾, 我們可以瞥見到沙俄時代留下的東正教教堂。

獵捕

俄羅斯東正教神職人員和居民 約聖喬治島 1890 年代

K在enai市老城區裏,就有一座阿拉斯加大陸上最古老的俄國東正教教堂,它是建於1895年的Holy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Mary Orthodox Church,並在1970年被指定為國家曆史地標。

來的不巧,教堂和禮品店都閉門謝客。正在悉心澆水的大媽讀出了我們臉上的遺憾,特地為我們打開了門。平生第一次走進東正教堂的我,一麵用腦子努力地擠出我積攢的教義/教理/教條知識,一麵用眼睛盡力地看懂我捕捉的聖堂/聖像/聖壇含義。

注意東正教的特殊手勢

快門按早了,海鷗飛過“藍色洋蔥頭”的瞬間會更精彩。

圍繞教堂的白色籬笆牆,清爽簡樸,好似尋常人家的院落,不由地縮小了人與神之間的空間。

大教堂的隔壁還有一個簡陋版的迷你教堂。

歸宿

與遍布歐洲大陸的雄偉瑰麗的教堂不同,阿拉斯加郊外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都是走小清新的路子。簡樸秀麗的輪廓與周邊起伏的山嶺或浩瀚的海洋相融,肅穆的教堂添了幾分感性,魅力的自然多了一層理性。

在奔赴Denali國家公園的途中,我們又在小鎮Eklatu巧遇俄式St. Nicholas Orthodox Church。教堂的墓地滿是五顏六色的小屋,與我們過往見過的任何一種墓地都不盡相同。仔細查看墓碑上逝者的生辰,他們並非來自那遙遠的俄屬北美年代,也未見到傳統的俄國姓氏,如某某娃或者伊萬什麽的。那麽,墓碑下的人們何許人也?

遠在十七世紀,當俄國傳教士把觸角伸向阿拉斯加的荒野時,教堂便是使當地人融入俄羅斯文化的重要手段。 除了宗教和教育目的外,教堂還往往是該地區的行政和司法中心。當下阿拉斯加有90個俄羅斯東正教教區,擁有超過兩萬的信徒,幾乎都是土著人。而地道的俄國人,即便是在俄國殖民的巔峰時期,也隻有800人左右。

我在童話小屋般的墳塚間穿行,沒有淒涼和傷感。我默默思忖,家,是每一個人的最終歸宿,無論你在天涯海角,無論你信奉什麽教派。

飽覽山水的勝景,享受鱈魚的美味,穿越曆史的煙雲,阿拉斯加無疑是一個值得一生中反複遊曆的地方。溫故知新,鑒往知來,更是小小鍵盤俠的心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黨組組長' 的評論 : 這宗買賣讓沙俄的腸子都悔青了
黨組組長 回複 悄悄話 沙俄在俄土戰爭失敗後把阿拉斯加$750萬賣給了美國。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旅行中總是能惡補自己的曆史知識, 如今阿拉斯加這一塊應該是比較過關了:D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XQQ的遊記總是好看,富有人文知識,文字圖片都非常講究,謝謝分享。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寫博也讓我那無數的旅行照片有了顯擺的去處:)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除了街道城市的一些命名,和散落各處的東正教堂, 俄國的印記很少了。當年,絕大部分俄國人因這裏的惡劣氣候返回本土了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剛剛拜讀大作。我的曆史知識大概是體育老師教的,要多多補課。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博文編輯的真好!仿佛在翻一本雜誌, 裏麵的精美插圖讓讀者領略了阿拉斯加俄羅斯風情。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教堂差不多,生活習慣也該有俄羅斯的感覺吧?不知道人口比例當地人有多少。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阿拉斯加郊外的俄羅斯小鎮美極了,讚XQQ應景好文,最近一直在讀一些關於俄羅斯的文,才寫了戈爾巴喬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