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的第五次戰役是中方蒙受巨大損失的一次戰役,這已經為各方共認,然而,這場戰役的細節仍不為許多人所知。非常有趣的是,許多談論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五次戰役的文章,陳述是前後矛盾的。如:文章說美軍以“磁性作戰”方式對付中國軍隊,每天後撤10到20公裏,以逸待勞;但另外又說64軍未能突破敵軍防線,導致65軍在臨津江南岸被炸三天。這裏顯然不對勁,因為如果敵軍日撤10公裏,第二天就撤離了臨津江南岸,那麽65軍就不應在江岸被炸3天,反之,敵軍也就沒有撤退。另外,設置一道防線並非可以按距離隨意決定的,它有著地形和地點的要求:應是較易防守的地形,地點應是敵方需要通過的要道或要爭取的製高點;也不是那麽容易構築的,需要時間和物力的投入。更另人困惑的是:假如敵軍每天後撤15公裏,5天後就是七十五公裏,那麽漢城正麵的聯合國軍在5天後就應放棄了漢城,撤過了漢江;但我們知道,中國軍隊在第5次戰役中並未能靠近漢城。
顯然,這裏前後矛盾。另外,這些文章在敘述中並未將戰鬥所發生的地點交代清楚,許多漢譯的地名多是小村莊,無法將它們與朝鮮半島的地理位置相聯係,使不熟悉朝鮮半島的人暈頭轉向。我在此以羅伊-艾坡曼(Roy E. Appleman)的作品《李奇徽的對決》(Ridgway Duel of Korea)為主要參照,輔以《忘卻的戰爭》 (The Forgotten War, Clay Blair)、《李奇徽回憶錄》(Soldier: The Memoirs of Matthew B. Ridgway)和洪學智的《抗美援朝回憶錄》,嚐試將不同視角下的第五次戰役介紹給大家。
羅伊-艾坡曼曾在韓戰中任美軍曆史學家,負責甄別、鑒定、評判美軍單位和個人在作戰中的表現,因而能接觸大量的戰鬥匯報和記錄,他後來利用大量第一手資料,寫下數部關於韓戰的書籍。他的著作著眼於對戰史的研究,檢討美軍在韓戰中的表現,分析美軍的失誤和成功;他的作品以詳細和準確而聞名,因而為眾多的有關韓戰書籍所引述。
中國的曆史書裏,當描述朝鮮戰爭時,基本上僅談及中方發起的五次戰役及之後的上甘嶺、金城戰役,給人以美(聯合國)軍在整個戰爭中,進攻無方,除了挨揍外,別無能力。為了較好地呈現雙方在第五次戰役前後的軍事勢態、兵力部署等,本文將由第四次戰役後美(聯合國)軍的進攻,中朝方漸次防禦和退卻,等待補充兵力寫起。而在開始講述雙方的戰鬥之前,讓我們先看一看朝鮮半島地形。
朝鮮的地形基本上可概括為東高西低,太白山脈(TaeBaek mountain)基本上沿東海岸由北向南延伸,覆蓋了幾乎整個半島,山脈以東,山勢陡降,東海岸公路緊貼海岸和山脈,形成東部唯一的南北交通線;山脈以西直到半島中部,大部分是山區,太白山脈有如一折斷數截的大樹主杆,山脈以西的這些山區則是一係列的由東北走向西南的折斷的樹叉分枝組成,這些斷點就形成了山穀的交會點。試圖越過這些幾乎無路的山嶺是非常困難的,對攜帶著重武器和大量彈藥的重裝步兵則是完全不可能;僅攜帶輕武器的輕步兵,如熟知窄小的山徑則有可能穿越這些山嶺,抄到沿公路行進的車隊前方進行阻擊。沿著這些山脊而行,有著山峰連綿不斷的感覺,直到下一交會點才終止;東西向的公路隻能穿過這些山脈的斷截口而形成,因而東西向公路較少。大部分公路為南北走向,這些公路建在穀底,與河流一起沿山溝蜿蜒曲折,直到山穀交會處才能與東西向公路相會。這些山穀一般僅有數百米寬,河流占去相當的寬度,公路多是僅能錯車而已,一旦公路被堵塞,整支車隊將會進退不得。
在這些公路的交匯處,也是山穀交接處,多是較為平緩的小塊丘陵地區,適宜人類居住,也就成為城鎮。在韓國中部,始於三八線直到三七線,華川(Hwach’on)、春川(Ch’unch’on)、洪川(Hongch’on)、橫城(Hoengsong)、原州(Wonju)、策川(Chech’on)等一係列城鎮,和聯接它們的縱向公路,被稱作“中部走廊”。“中部走廊”是韓戰中雙方一條主要的攻擊路線,許多戰鬥圍繞著上述的城鎮進行的,因為隻有控製了這些城鎮,才能利用橫向公路調動軍隊,進行補給;失去了這些城鎮,軍隊調動就隻能在更後方的橫向公路進行。
在更西麵的漢城和漢城以南的的地區,則是典型的丘陵地帶,起伏的小山丘與河流一直到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