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兩維空間

我喜歡無聊的事情。而且,我隻做我喜歡的事情。
個人資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6)

(2022-06-23 19:14:53) 下一個

 

(二十五)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可夫斯基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之一。它隨名為《四季》,但實際上是由對應12個月的12支樂曲組成,所以應該叫《12月》更名副其實。這樣同樣有名且名副其實的《四季》還有一個,就是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它有春、夏、秋、冬四個樂章構成。維瓦爾第生前熱衷和自我吹噓。他一生創作了400多首協奏曲,稱他為“協王”毫無問題。但他說自己寫一部協奏曲比抄一部還快,這可能並不隻是自我吹噓,它反應出過去在那些年代抄寫樂譜的艱辛,尤其抄交響樂、協奏曲不僅要抄下總譜,還有各個樂器聲部的分譜,這真是件苦差事啊。不過像維瓦爾第寫了400多首協奏曲,海頓寫了100餘首交響曲,也可真是太多了。這樣的創作快樂毫無疑問,但嚴肅性肯定要打些折扣.可見,嚴肅音樂也是逐漸變得嚴肅,而且越來越嚴肅,最後就沒有幾個人能懂得了。維瓦爾第的那400多首協奏曲,當年巴赫把其中的16首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了古鋼琴曲,而今天絕大部分人們曾聽過的維瓦爾第可能也就隻有其中的這首《四季》了。不過,今天人們一生中聽過的音樂——流行音樂,嚴肅音樂要遠遠超過當年的維瓦爾第、巴赫、海頓、莫紮特或貝多芬。當然,人們從音樂中獲得的快樂,可能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隻是快樂的方式變了,性質變了。而你享用什麽樣的快樂,你就是什麽樣的人,或者猩猩。像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可能也有許多人沒有完整的聽過,但人們總會特別的喜歡其中某個月份,但人們喜歡柴可夫斯基《四季》中的某個月又與喜歡自然界中的那個月並沒有什麽關係。音樂是另一個世界裏的事情。像現代的梅西安把鳥叫放進音樂裏,那不是音樂,鳥兒的鳴叫悅耳,但不是音樂。可是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中的大炮又不是庫圖佐夫元帥的大炮,而是另一個世界裏的聲音了。你讀到這裏就會知道我現在在抒情,它們既不是生活,也沒有什麽意義,是文學,是音樂,都是另一個世界裏的事情。

1月——壁爐邊;可能靈感來自於普希金的詩句: “在那寧靜安逸的角落,已經籠罩著朦朧的夜色,壁爐裏的微火即將熄滅,蠟燭裏的微光還在搖曳閃爍……”;

2月——狂歡節,維亞傑姆斯基的詩:“在歡騰的狂歡節,酒筵多麽豐盛……”;

3月——雲雀之歌,馬伊科夫:“鮮花在田野上隨風搖晃,到處一片明媚的陽光。春日的雲雀在盡情鳴囀,蔚藍的天空回蕩著動聽的歌唱……”;

4月——鬆雪草,馬伊科夫:“淡青、鮮嫩的鬆雪草啊,初春殘雪偎在你身旁。……往昔的憂愁苦惱,隻剩下最後幾滴淚珠兒還在流淌,來日的幸福,將給你帶來新穎的幻想……”;

5月——清淨之夜,費特:“多麽美妙的夜晚,幸福籠罩著一切,謝謝你,夜半親愛的故鄉!從冰凍的王國,從風雪的王國,你的五月飛奔而來,她是多麽新鮮清爽!”;

6月——船歌,普列謝耶夫: “走到岸邊——那裏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秘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

7月——刈者之歌,柯裏佐夫:“肩膀動起來呦!手臂回起來呦!讓晌午的熏風,迎麵吹過來呦!”;

8月——收獲,柯裏佐夫:“家家戶戶收秋糧,高高的裸麥倒在地上,成捆的麥子垛成山,夜半牛車搬運忙。”;

9月——狩獵之歌,普希金:“出發時刻號角響,成群獵犬已整裝,晨光初照齊上馬,駿馬奔跳欲沱江。”

10月——秋之歌,托爾斯泰:“晚秋之園凋零淒涼,枯黃落葉隨風飄蕩……”;

11——在馬車上,涅克拉索夫:“別在憂愁地向大道上看,也別匆忙地把馬車追趕。快讓那些悒鬱和苦惱,永遠從你心頭消散。”;

12月——聖誕節,柴科夫斯基:“聖誕佳節夜晚,姑娘快把命算。脫下腳下靴子,扔在大門之前。”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它是鋼琴套曲,還有一個副題——“性格描繪十二幅”,由十二首鋼琴小品組成,對應12個月,每個月都有一個副標題:這部作品的寫作緣於1875年聖彼得堡一本文學雜誌《小說家》的編輯伯恩納德邀請不同的詩人各寫一兩首小詩,一共十二首,描繪俄曆十二個月份的“性格”,同時邀請柴科夫斯基創作十二首鋼琴曲,與組詩相配搭,在雜誌副刊上逐月發表。於是,就有了這個鋼琴套曲《四季》,作品編號Op.37b。這組帶標題的鋼琴特性小品精致嚴謹,晶瑩剔透,像珍珠鑽石,極富詩情畫意,而相比之下,那些詩歌的創作則更像是應景之作,今天恐怕無人還會閱讀。

普雷特涅夫是柴可夫斯基的專家,他錄製過柴可夫斯基的《四季》、《6首小品》、《12首小品》,以及鋼琴改編的《胡桃夾子》和《睡美人》等作品。普雷特涅夫的演奏初聽很冷,但氣韻變幻精微,音色豐富,久聽則美妙迷人,達到極高境界。他不僅是後蘇聯時代俄羅斯的一代鋼琴大師,而且還是國際著名指揮家,而且,還是出色的社會活動家,通過他的運作,他讓他的哥們巴爾戈喬夫幫助他於1989年組建了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他帶領樂團在國際上產生廣泛影響。所以,普雷特涅夫可以算是二戰後俄羅斯鋼琴家中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因為,不難理解普雷特涅夫從小對音樂的興趣過於廣泛,他學過不少樂器,以至於直到考入莫斯科中央音樂學院後才最終專注於鋼琴,那時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都13歲了。而他的成名是在1978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從此活躍於國際舞台。

這裏我重點放幾首普雷特涅夫演奏的《四季》中的曲子,都是我喜歡的,同時也放幾個不同的大師的錄音,以資對比。對比聽這樣的小品容易聽出不同大師的不同的演繹與音色的美妙,即便如我這般粗人。這些版本中還有一個是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的錄音,十分珍貴。這些不同的大師演繹,都極具個性,當然,後來的大師總要與以前的大師有不同的解讀,如此,好處是對於音樂的演繹可以不斷發展,但壞處是最後難免為了不同製造不同,失之自然,失之真實,隻能求新,而非求好。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不過,專業的東西我不懂,也就不說了。要說的還是那些與音樂相關的傳奇、八卦如煙往事。

 

(二十六)

這裏要聊聊的是最後的兩支《四季》的演奏者:美國的傳奇鋼琴家範·克萊本。此人非常值得在今天重談一下。

範·克萊本出生於美國德州,從3歲起開始跟隨母親學琴,一直學到17歲,然後考入美國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成為列文涅夫人的學生。羅西娜·列文涅是來自俄羅斯的美國非常著名的鋼琴老師。至此,克萊因的經曆與那些鋼琴大師並無二致,秉承天賦,自幼學琴入名校投名師。然而,命運改變成為二戰後最為傳奇的鋼琴巨星,而非僅僅一位世界鋼琴大師。而事情正是源於他在投師列文涅夫人門下7年之後,老師列文涅夫人的一個建議。當時一天,列文涅夫人忽然建議克萊本去莫斯科參加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克萊本稍作猶豫就接受了老師的建議,結果在那裏一舉獲得冠軍。不僅僅是獲得了第一名,問題關鍵在於時間。這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恰恰是在1958年冷戰中一個非常不同尋常的時刻舉行的,於是,時勢神奇的造就了一個美國英雄,當年比貓王都榮耀的美國鋼琴大男孩——範·克萊本。

1958年,就在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舉行前的幾個月,蘇聯人首先發射成功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當年在冷戰的陰影和核大戰的毀滅威脅下,蘇聯人和美國人都處於一種神經質的狀態。蘇聯人的這次勝利給美國人帶來難以想象的失落感和恐慌。在冷戰中競爭的失敗意味著毀滅。當時,許多美國人從電視中第一次聽到人造衛星都問人造衛星是什麽,是每天懸在美國人頭頂上空的原子彈嗎。

而關於克萊本在莫斯科獲勝的經過,東西方有著不同的說法。按美國人的說法是,當年蘇聯人本來想挾在太空競賽中的勝利,再次在文化競賽中打敗美國,證明蘇聯文化的優越,社會主義製的優越。可是,克萊本征服了莫斯科。他的演奏讓蘇聯人不得不服。那天聽到克萊本演奏的蘇聯人都服了,如醉如狂,最後連赫魯曉夫都不得不宣布克萊本獲得了冠軍。然而,來自東方陣營卻有另一種說法。當年,赫魯曉夫雖然在太空競賽中取勝,但他又想討好美國,於是決定在文化競爭中讓美國人獲得冠軍,以緩和兩國關係,把冷戰變成文化藝術的友誼比賽。在這一屆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中,有一個中國的鋼琴家也參加了,他就是後來中國的鋼琴大師劉詩昆。劉詩昆在這屆比賽中獲得亞軍。劉對比賽的評論是:這場比賽“與其說是一個音樂比賽,不如說是一個政治外交的活動。”當年赫魯曉夫親自出席了決賽並欽點冠軍,肖斯塔科維奇為克萊本頒獎,這樣的規模在柴賽中僅此出現過一次。而當年場麵的狂熱也是今天難以想象的。根據當年在場的一位蘇聯鋼琴家回憶說:觀看的群眾人山人海,“連警察和軍隊組成的人牆都被衝破。聽眾甚至通過消防樓梯爬到屋頂去聽他的演奏。音樂廳外則是激動的群眾。大家都瘋了。”的確,冷戰時東西方陣營裏的人們和今天西方的人們一樣都不正常。克萊本是個1米9幾的大個子,一頭金色卷發,長著一張娃娃臉,氣質溫文爾雅,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大男孩。其實,當年的蘇聯已經被美國征服了,後來解體是必然的。赫魯曉夫訪美後回來,對於美國的物質生活的發達羨慕不已,直到訪問中國時,還喋喋不休的向從來沒有留過洋的毛澤東誇耀。毛澤東在平靜的聽完後就邀請赫魯曉夫遊泳,兩人走出屋子,來到中南海碧藍的遊泳池邊,赫魯曉夫光著身子穿著大褲衩,毛澤東光著身子,穿著大褲衩,又裹著一件白睡衣。他讓赫魯曉夫先下水,赫魯曉夫說他不會遊泳,毛澤東就讓人找來一個救生圈,套在他的身上,讓他下水。赫魯曉夫隻好帶著救生圈下了水,漂浮在水中。這時,毛澤東才脫去睡衣,穿著大褲衩徐徐走入水中,然後自由自在的舒臂暢遊了起來,他在赫魯曉夫麵前一會正麵遊,一會側麵遊,一會仰麵遊。這次會麵之後,中蘇交惡。毛澤東在《人民日報》安排連續寫了9篇文章反對修正主義,這就是著名的9評。他後來還寫下了一首著名的,現在看來是後現代的詩歌的古典詩詞,其中有:“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訂了三家條約”是指蘇、美、英三國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簽訂的《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毛澤東從來沒有羨慕過西方的物質生活,而是強調自力更生,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頒獎之夜,克萊本以爵士風格即興彈奏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當年蘇聯經常派出音樂大師去西方演出西方古典音樂頻頻引發震動,以此來作為社會主義的宣傳工具,而冷戰後陸續解密的資料顯示,美國人則是以爵士樂為秘密武器向蘇聯輸出,他們把爵士樂宣揚成西方世界的自由以此來吸引青年一代蘇聯人對極權反抗。當克萊本回到美國時,他的世界和不久前他離開時已經完全改變了。艾森豪威爾總統下令,命令紐約州長親自去機場迎接克萊本,州長在機場接到克萊本後,陪他坐進加長敞篷的豪華轎車從林肯機場一路開進好萊塢,當時夾道歡迎的人群達到十萬之眾,群眾極為狂熱,歡呼,招手,鼓掌,飛吻,眼中含著淚水,每個人都激動萬分,彩色的紙屑從高樓上紛紛拋下,布滿天空。克萊本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麵人物,他被《時代周刊》稱為“征服俄國的德州人”。在那個年代,他成為了美國戰勝蘇聯的標誌。他灌製的唱片《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成為首張銷量超過百萬的古典音樂唱,他和貓王在當時齊名,頻頻到全國各地巡回演出。不過,從此他也變成了一個專門彈奏柴可夫斯基的藝人。每場音樂會都要以彈奏美國國歌開始。這個曾讓蘇聯人瘋狂的美國大男孩如今變成了“美國兒子”。但到了1978年,克萊本突然退出樂壇,不再演出。

當然,他仍然為自杜魯門之後的每一位美國總統在白宮彈奏。2003年,布什授予克萊本總統自由勳章。2004年,普京授予他俄聯邦友誼勳章。1987年,當戈爾巴喬夫來美國時,應裏根總統邀請,克萊本又一次來到白宮,為戈爾巴喬夫演奏。這次演出的錄像第二天傳遍全球。隨後,克萊又一次重返舞台。但世界又一次已經改變,這次複出再也不可能重現當年冷戰時萬人空巷的風光。但他的演繹卻達到了一個個人的新的高度。不過,在後期克萊本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他的國際賽事上。原來,1962年,德州的石油大亨籌辦了“範·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經過克萊本的努力經營,如今,這一賽事已經與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和。英國的莉茲國際鋼琴大賽並稱為國際四大鋼琴比賽。

2013年,78歲的克萊本因骨癌去世。在去世前躺在床上的日子裏,克萊本仍然保持樂觀,他經常會回想起自己在五歲時一次翻看一本畫冊,看到裏麵畫的有著洋蔥頭形狀的聖瓦西裏大教堂,那時他的心中就對莫斯科生出向往。他的母親是阿圖·費利德海姆的學生。費利德海姆的第一個老師就是安東·魯賓斯坦。當年柴可夫斯基也是安東的學生。克萊本的母親希望克萊本能夠成為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傳人,而她認為隻有列文涅夫人才有資格成為她的兒子的老師。羅西娜·列文涅是美國傳奇的鋼琴教師,帶著濃重的蘇聯口音,她的丈夫約瑟夫·列文涅出生於奧列裏,一個靠近莫斯科的地方。在就讀莫斯科音樂學院時,約瑟夫曾與斯克裏亞賓和拉赫瑪尼諾夫是同學。羅西娜出生在今天的烏克蘭的基輔。她當時也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是該校第一位獲得金質獎章的女生。畢業後一個星期,她就與列文涅捏結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夫妻雙雙被德軍俘虜,後來又一起逃脫,然後移民到了美國。在成為列文涅夫人的學生後,莫斯科音樂學院大音樂廳就成為克萊本心中的聖地,有過眾多的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大師曾經在那裏演奏過。然而,有一天他竟然真的在那裏演奏了,並且一夜成名,成為冷戰中的英雄。而他演奏的曲目就是柴可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可能會想到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會流傳後世,但恐怕絕對不會想到與他的這部作品聯係在一起的這些事情。然而,這部鋼琴協奏曲自誕生之初就陰錯陽差與美國聯係在了一起。1875年,柴可夫斯基用了12個月完成了第一鋼琴協奏曲,他本來要把作品題獻給尼古拉·魯賓斯坦,但是魯賓斯坦看過作品後,對協奏曲大肆批評了一番。柴可夫斯基一氣之下把作品又題獻給了德國著名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彪羅在當年就將這部作品帶到美國,於10月25日在波士頓音樂廳首演。2022年俄烏戰爭之際,許多國際著名音樂賽事都拒絕俄羅斯選手參賽,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也被國際音樂比賽聯盟排除在世界大賽之外,而在此時,範·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組委會宣布將繼續接受俄羅斯的音樂家的參賽申請。當年,克萊本成為冷戰的工具,但他致力於用音樂溝通和解,用藝術代替戰爭。不過,人類善良的願望在今天的槍炮麵前仍然顯得無力,但音樂、文學、繪畫所有的藝術仍然是美麗、真實和離我們很近的。人類的瘋狂或許無法戰勝,但美仍然是永恒的。

 

 

01.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Janvier, Au coin du feu

02.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Mars, Chant de l'alouette

03.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Auril, Perce-neige

04.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Juin, Barcarolle

05.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Octobre, Chant d'automne

06.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Novembre, Troika

07. Mikhail Pletnev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Op 37b (The Months) - Decembre, Noel

08. Sergei Rachmaninoff - Tchaikovsky , Les saisons- Novembre- Troika

09. John O'Conor_ Tchaikovsky_ Les Saisons, Op. 37B - Autumn Song (October)

10. Van Cliburn - Tchaikovsky- Juin - Barcarolle (From- ''Les saisons'', op.37b)

11. Van Cliburn - Tchaikovsky- Mars - Chant de l'alouette (From- ''Les saisons'', op.37b)

12. Van Cliburn -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in B-flat minor, op.23 - 2. Andantino semplice

 

不談戰爭談音樂——俄羅斯的音樂家隨筆
不談戰爭談音樂——《基輔大門》
不談戰爭談音樂——前蘇聯的大美女
不談戰爭談音樂——鮑羅丁
不談戰爭談音樂——裏姆斯基-科薩科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收音機和小提琴
不談戰爭談音樂——巴拉基列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魯賓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2)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3)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4)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5)

肖斯塔科維奇的優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貝多芬的男情人們-Op.109(2)
靜夜鋼琴聲
那些讓人生顯得太短的聲音
從貝多芬的“晚期風格”到崔健上“中國好聲音”
Vocalise:練聲曲
阿根廷探戈: 那幾乎就是愛情了
歲末漫談貝多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MP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道哪裏是林肯機場,也不明白怎麽從紐約一路開車到好萊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byd_媽媽07' 的評論 :

謝謝你的留言。更多精彩的在後麵。
tobyd_媽媽07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