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發現一個新的自己
個人資料
小思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中國,桑德斯的社會主義能救美國?

(2016-03-31 20:52:11) 下一個

桑德斯開倒車,美國像中國一樣幸福 !


本屆初選的早期,沒人會注意桑德斯。但是他憑著孜孜不倦的努力,加上吸引人的新社會主義章法,招來不少年紀輕輕的大學生粉絲們。他們有如當年的麥卡錫時代那些少不更事的大學生,退學為麥卡錫的團隊免費服務,為其競選搖旗呐喊。

桑德斯何許人也?他很少談道他貧窮的少年時代,草根出生的他是苦苦掙紮的美國基層民眾的最愛,窮人喜歡這個社會主義的推崇者。主要是他傾向於打破經濟和收入不平等的局麵,給窮人好處,免掉學生學費,所以年輕的大學生喜歡得要死。

在二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桑德斯在CNN采訪現場(愛荷華州)首次談到他的父親,“我爸爸來自波蘭,到達美國時僅有17歲,他的口袋裏沒有分文,不會講英語。他一生中從來掙得很多錢。我的兄弟和我媽媽和爸爸住在紐約布魯克林三間半的公寓。我們家從來沒有富裕過。1959 年,桑德斯的母親去世不久後他讀完高中。他父親不久(於 1962 年)也死了。

回顧曆史的歲月,桑德斯在擔任國會議員時間大多站在民主黨的戰壕裏,在國會表決時也全麵支持民主黨的程序性動議而在政策性議案上卻保持行動自由。本次參加總統競選,桑德斯反複強調自己放棄獨立候選人的資格,不僅參加民主黨黨內初選,而且不管是否獲勝也會繼續以民主黨人的身份接受提名或者支持別的民主黨候選人。
桑德斯在一些具體問題尤其是社會不平等的議題上,視為民主黨的激進左翼。他抨擊大公司壟斷和華爾街金融資本帶來的經濟不平等,主張提高最低工資,推行免費公立教育和普遍醫療,改善帶薪休假和公共退休金的福利,推動稅收改革和競選經費改革。對外則反對有利於大公司牟利和工作機會外包的自由貿易協定,反對無節製的對外戰爭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他在和希拉裏進行辯論的時候,不斷抨擊對方和華爾街大資本的經濟聯係,但他對現任總統奧巴馬的各項主張和政策卻持擁護態度。可以預料,以“變革”為誘人口號的奧巴馬在任期內走了多遠,以“政治革命”為口號並自稱為“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也換湯不換藥,最多在主觀意願上稍微遠一點。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一百年前,美國早期社會主義者德布斯毅然離開民主黨,創立了社會黨;而一百年後,桑德斯卻背道而馳,以社會黨為起點,最終回歸到了民主黨。桑德斯既然從未以工人運動和無產階級為其社會依靠力量,後來又逐漸倒向民主黨,那麽其社會主義模式的階級屬性就是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或曰改良主義的資本主義)無疑了。 

從此可以看出,桑德斯的“民主社會主義”概念,與二戰後發達國家的“福利國家資本主義”如出一轍。而與其偶像德布斯的“社會主義”理念完全脫了鉤。對比是鮮明的:一百年前的德布斯堅持要求廢除資本主義製度本身,而一百年之後的桑德斯則不斷對主流媒體澄清,他絕無要求政府對生產資料進行國有化之意,並強調私人企業模式好處很多。從這個角度看,盡管桑德斯不斷拿羅斯福做榜樣,但他的社會主義理念其實還是遠遠達不到上世紀羅斯福新政之後確立的美國“福利國家社會主義”的水準,要知道那時候,國有經濟占相當比例的混合經濟模式還相當流行。 

在美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無疑存在巨大的主客觀障礙。對社會主義者而言,要搬掉這些障礙,隻能是“直麵慘淡的人生”。首先,要能夠對“慘淡人生”中孕育的客觀矛盾和階級動力有清晰而係統的認識,而不能隻是滿足於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出發,對社會做道義上的呼籲。因此,製定正確而靈活的“敵、我、友”戰略,打造一個粉絲隊伍(階層),並廣泛團結其它社會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美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曆史黯淡,當今要實現社會主義自然困難。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一個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原則,又自覺和工人階級結合的實踐案例。相反,美國分化嚴重,充滿了宗派主義,無政府主義,工聯主義,改良主義,互助合作主義,基督教道德主義,非暴力和平主義等各色人群。這些,既是社會主義猛士的障礙物,也是有潛力可挖的明證。

最近30年來,在裏根以及之後其他共和黨總統在任時期,有所謂新保守主義抬頭的現象,在外交上主張強硬和推廣美國的傳統價值觀,否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曆史貢獻。當時主流的經濟政策是糾正國家福利和調控管製的弊端,吸收並發展哈耶克的觀點,在適度保留國家經濟調控的前提下,對自由市場經濟,尤其是對跨國公司和華爾街金融資本,給予大力度的支持。由最近美國總統選舉折射出的民意來看,這一套嚴重忽視民生和社會公平的做法並沒有成功:貧富分化達到驚人程度,中產階級收入長期停滯和負增長,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複蘇沒有給民眾實惠。社會矛盾加劇,按人口平均來算,美國已然成為監獄人口最多的國家。

本來是民主資本主義學者邁克爾·諾瓦克代表了傳統的觀念,高度認同新保守主義的觀點,對社會主義思想和實踐持批評態度。他的這一立場突出展現在他1986年批評拉美解放神學家的著作裏。這些學者在研究拉美社會狀況時采納了一些馬克思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同情計劃經濟,惹翻了諾瓦克和美國保守的學者和政治家。拉美許多國家有巨大數量的底層民眾,長期遭受貧困的磨難,甚至連基本的飲水和交通條件都沒有。諾瓦克承認這一現實,但是認為拉美各國的統治階級恰恰是利用超經濟的國家力量禁錮市場活力,掌控財富、權力和文化教育等一切資源的大地主和上層精英缺乏對個人創新和創業的興趣,私人的工商業沒有真正發展起來,所以貧困的原因恰恰是市場發展不足。限製私人資本隻會惡化經濟,加劇民眾的貧困。很明顯,這一看法是將哈耶克等人崇拜市場的觀點應用於拉美社會的分析,並且忽略了問題的政治層麵。

諾瓦克是一個嚴肅和富有觀察力的學者,他尊重事實和實效。全盤的計劃經濟和放任的市場經濟都不理想。他注意到,政府調控與自由市場經濟之間,分寸的把握還是要憑借謹慎的實驗和實踐,需要考量具體的曆史條件和文化環境。因此他對哈耶克等人的理論不是一概讚成,他甚至認同桑德斯所提出一係列訴求背後的原則:教育、醫療、充分就業和基礎設施等民生和發展問題,並非是私有的大企業和跨國公司願意和有能力解決的問題。隻有良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一個社會方能營造健康的經濟社會環境,保證個人創新和創業積極性的最大限度發揮。為此,政府的介入和調控可以理解。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都曾經麵臨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並且對社會主義思想持開放的態度。但是,戰爭的爆發緩解了就業和其他經濟矛盾,化解了危機,讓美國忽視了市場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和改革,沒有接受西歐更多強調社會福利的發展模式。哈耶克偶像崇拜自由市場的立場,目前正受到桑德斯所代表的許多美國人的質疑,理性的改革思路逐漸占據上風。也許,美國發展模式朝著西歐化同化,將是未來的方向,是難以逆轉的趨勢。

上周末桑德斯競選突然贏得三個州,喜出望外,剛剛有些小高潮,但是旅途並不樂觀。反過來看,希拉裏 · 克林頓很強大,除非有人的陰謀得逞,她會一舉取得提名。桑德斯的總統夢為時尚早。他不是經典的社會主義者,如果他上台對中國沒有什麽好處。因為中國經濟上是實際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典範,為國際資本主義貢獻了新的思想和成功的實踐。桑德斯如果入主白宮,可能把美國變成壟斷資本主義,那將是曆史的倒退,對美國沒有太大的好處,還有可能搞得一團糟。

另外,不僅桑德斯是社會主義者,床鋪也或多或少的帶有一定的左傾和社會主義思想。床鋪更注意經濟的發展,而不是把民主灌輸給別國就了事。所以床鋪上台會專注於美國的自身利益,不會像以往各屆那麽強調對外輸出理念,白花銀子。所以床鋪的政策,無論是政治和經濟對中國反而有百利,無一害。

往事越四十年,看看草根桑德斯。
除了他在民權時代作為一個本科生在芝加哥大學,抗議種族隔離住房,還參加了1963 年 3 月在華盛頓組織 15 天的靜坐示威。在他的自傳裏,"局外人"家中,桑德斯敘述了他最終成功連任的故事,他在1996 年,贏得了"為國會第五種族(猶太人)"選舉。

在他 20 出頭,桑德斯在芝加哥大學主修政治學,此時他形成左派政治觀點。他加入青年社會主義同盟,社會主義黨美國青年翼。作為一個猶太人,他經常在以色列的基布茲和紐約城到佛蒙特州來回走動,他是許多自由主義者中的一個代表。當桑德斯談到起義的“政治革命”時站起來說:“我們要提高最低工資,我們要付出家庭醫療和休假。我們要使公共學院和大學免費,等等”。

桑德斯和他的支持者似乎在延續一場革命的夢想,就像他上世紀 70 年代一樣,那種沒有革命的革命。1972 年 2 月,當桑德斯作為左派黨候選人同時競選佛蒙特州州長和美國參議院席位,他當時寫了一篇文章,開篇就是一種暴力強奸的幻想。

“一個人手淫的同時展開他夢幻的構想。一個女人在她的膝蓋上綁著另一個女人,觀賞著另外一個女人被濫用(奸汙),”桑德斯繼續寫道。“有一個女人從她的男人那裏得到性的滿足 —  她想像著同時被3名男子奸淫 。” 桑德斯的各種看法在他的1969年的一本怪異的著作中,體現為“革命是生與死”的博弈,是毛澤東說的“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暴力行動”。因此,他沉思,反對戰爭和傳統的教育,並提倡性自由。 

越戰時代是追求自由戀愛的時期,桑德斯可能受到佛洛伊德思想的很大影響 (他在布魯克林學院學的是心理學) ,在“癌症、 疾病和社會”裏,他指出享受性高潮導致宮頸和其他的女性癌症。他還說:“你(母親)對女兒的教育方式可能讓她發展為乳腺癌。”

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高漲的時候,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桑德斯,作為美國社會黨旗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團員,積極組織了反對種族主義的非暴力活動。隨後的越戰時期,他又參與了和平運動和反戰運動。在1970年代,作為一個木匠、 文獻資料、 上門取菲林地帶推銷員。他以佛蒙特州自由聯盟黨黨員的身份連續參與佛蒙特州州長和美國國會參議員的競選活動,對該州政壇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是,勢單力薄,競選沒有成功,得票率僅個位數。

1981年,也就是39歲的時候,他以無黨派的獨立身份競選佛蒙特州第一大城市伯靈頓市市長,其競選綱領中突出的一條是反對大地產商把景色優美的城市湖岸開發成豪宅、賓館和寫字樓區。桑德斯打出的競選牌,是在湖邊建設市民都可以享用的公共活動設施和空間。這一平民計劃深孚眾望,幫助桑德斯以傳奇般的僅僅十票的優勢擊敗了擔任市長已五屆之久的,並有大地產商做後台的老牌民主黨政客。桑德斯在市長任上一幹就是四屆八年。之後,他繼續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轉戰美國國會競選的戰場,並在1990年成功當選眾議員,此後連選連任,一當就是16年,直到2006年成功升級當選為參議員,並在2012年連選連任至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