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之春

您好!我是野百之春,於一九八二年從台灣移民來巴西,我有很多關於巴西的趣聞要與您分享,希望透過這個交流,能使您對巴西有更深入的認知
正文

巴西拾穗 旅巴僑胞的佳作 南美文藝

(2014-01-07 09:03:35) 下一個

 詩情畫意談境界                 


    每天清晨,聽到附近教堂報時的鐘聲,就想起王維「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的詩句。進出家門,看到電梯間那幅山水畫裡泊在水涯的小舟,就想起「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句、浮起贈畫的藍陳月美畫家的身影。吟誦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想起灕江漁舟上穿戴蓑衣鬥笠的漁翁。這些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通的生活見證。有畫的詩,是好詩;有詩的畫,是好畫――都是因為有境界的緣故。

    境界,原意「土地的界限」,也就是「疆界」;衍伸為境況、情景、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表現的情況,詩、畫、音樂藝術的意境等。本文要探討的就是詩情畫意的境界。

    一談到文藝的境界,自然會聯想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的一些說法。首先是「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從有沒有「我」來劃分境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他認為境界有大小,有造境和寫境之別(也就是宋徽宗趙佶,也以這句詩為題,要新來的畫家作畫;最受徽宗賞識而掄元的是畫了一個船夫倦睡在船尾,身旁還橫著一根短笛,突顯荒郊野外無人渡河,舟子不耐久等而丟下了竹笛睏去。如果讓這兩幅第一名的畫進入複賽,由你主審,從詩畫相通的角度看,那一幅的畫境更緊扣詩題而把審美的意象穿透紙背跳躍出來呢?

夜半鐘聲到客船

    意象,有具象和抽象。景、物等具體存在的現象,都是具象;思想、感情等無形存在的現象,都是抽象。眼觀具象的外在景物,可寬可遠;心察抽象的內在情思,越久越明。可以藉景抒情,景象可以情趣化;也可以移情入景,情趣可以景象化――具象藉抽象而有張力,抽象藉具象而能明確。於是,內外互補、情景交融而成的審美意象,就是文學的境界。

    就拿唐朝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來說,「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可以說是景物的白描和事情的直敘,瞭然如見如聞。透過實虛對比、繁簡互補的藝術處理,旅人飄泊寒夜的景象和意象都呼之欲出,清晰如在畫中。平凡的楓橋、寒山寺、夜半鐘聲,從此不平凡,這首詩也從此流傳古今中外。

情景交融成意象

    想到當年陪同父親掃墓的往事。總是在正月二十冷雨霏霏的「天穿日」,父親在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墓碑前傳遞著祭過的米酒,子孫依序握杯輕啜,飲下承傳香火的使命,也為新的一年許下心願。曾幾何時,父母也先後上了阿公婆牌位,有自己的風水。客家人稱墳墓為風水,就是希望去世的人也有好風好水的陰宅可以安居,而且用間接的風水來稱呼墳墓,比較不犯忌諱。

    我父母的風水,因為公墓規劃而由祖居的山仔頂遷到中壢芝芭裏;又因高鐵經過而再遷到聞名卻陌生的三芝。我回台祭拜時,在往淡水的大度路22公裏前右轉,曲徑沿著一嶺山脈蜿蜒,晴陽下,一片碑林等在好水之上、好風之中。我在山崖邊找到父母的新碑石,孺慕依依的撫觸每一筆凹沉的陰文。崖下一泓清泉出山,水聲嗬嗬如風;山上縷縷微風出梢,涼意清爽如水。如此好風好水好地理,我肅立墳前,哀哀低訴:

你們不是作家

卻窮一生之命

合寫一頁碑石

硬頸挺立

陌生的風水中

我肅立如石

默讀你們

唯一的遺言

直到開竅叩頭

已是老去的孩子

再也發不出童音

    這默然無聲的對話,虛實相應、具體抽象相生相銜、情景交融成如許感懷的抒情意象。至於境界嘛,那就請讀者去決定了。

    文友蕭柏在移民巴西近五年時,寫了一首<>

(經歷五十多個春秋之後,翻開心頁,已不再卿卿我我地寫)

依窗而盼

哪是他的星

幾時航進

我窗的小港

    扣掉括弧的「小序」,詩的本身,隻有短短四行18個字而已,利用「窗、星、港」三個具象的名詞景()境和「依、盼、航」三個動詞組成的直接敘事,呈現「卿卿我我」的告白心()境,情景交織出心中渴盼相會的抽象意象。至於境界,也請讀者去感受共鳴了。

    她在<僑胞九十九個好>一文中,有一節詩般的文字:

    「兒子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當他小學五年級時,苦惱自己得不到父愛。我說:祖國永遠不會拋棄你,中華是你的父親。

    於是『應立』的名字改為『華』」。

    「祖國永遠不會拋棄你,中華是你的父親。」意象強烈,簡直就是詩嘛;我每次讀到都很震撼。我很鄉愁的一句詩說的:「台灣/妳是我永遠的母親」,也是一樣。

人生境界自掌握

    青原惟信襌師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

    青原襌師的第一層境界是開悟前,因為執著外麵虛妄的境界為實有,所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眼見為實、感官為有、寫實肯定的表象。第二層境界是透過參襌、參話頭的方法,找到一個入處,知道過去所認識的自己和世界都是夢幻無常的假象,因而否定或超越,所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物化情移、寫意超脫的意象。第三層境界是悟覺當下的念心就是本具的佛性,是應安住的一個歇處,所以「依然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這是單純肯定、物我融合、回歸初心又不離當下的「青山原不動,綠水常悠悠」的本然自在,是「山自青青水自流,水聲潺潺山轉幽」的瀟灑境界。從「是」到「不是」到「依然隻是」的認知,就是從「肯定」到「否定」到「單純肯定」的心路歷程,也就是從「入世」到「出世」到「再入世」的修行道路。

    明白惟信禪師參禪的三個階段後,要解讀蘇東坡悟道詩就很簡單了。第一層境界是他悟道前,藉廬山為喻,他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因為各有所執、所蔽,所以隻看見有偏頗的表象。第二層境界的詩說:「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前兩句千般不是,其實就是修行未到的疑惑、掙紮和否定,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後兩句直言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就是浙江潮,原來如此別無他事(),這是悟道後的比喻,應該是第三層境界「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至於第三首:「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是悟後修證有成的描述,自在悠然,處處山水、處處見佛,是更超越上述三層境界的般若境界,有難以言詮的禪悅。就像繪畫作詩一樣,你的人生要達到什麼境界,還是要靠自己掌握啊!

    意象越豐富的詩畫,張力越強、啟人想像的空間越大,越能撼動讀者的人生敏感度和想像力而產生共鳴。詩畫相通,對於詩情畫意的畫,我一向主張要用讀詩的態度欣賞,才能體會「境界」。畫,是空間的造型藝術,可以不顧畫麵先後順序的要求而隨意閱讀瀏覽;詩,時空交錯、情景交融於字裡行間,必須逐字逐行閱讀,才會邂逅詩情畫意而體會境界。

    美國詩評家Robert Bly說,詩人要「到達」一首詩,必須通過「感知、記憶、智性、靈性、自我」等五間心靈密室。我的詩,也常常在這種迷津似的心靈空間擺盪衝撞後才找到出口,甚至迷途而作罷。你若問我是否每首詩都達到我想要抵達的境界?說真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