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溫家寶是總書記
薊門雲揚
看著溫家寶忙碌的身影,有時不禁想,假若他是總書記,中國會是另一番景象嗎?
所以發此聯想,是因為無論就才學、胸襟、抱負,還是理想,溫家寶舉手投足之間,比胡錦濤更多一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領袖風範。
先說理想。胡在中央高層十八年了,誰見過他主動表達過自己的政治理想?若前麵的十年他是王儲,必須潛蹤匿跡,尚可理解。但他這八年貴為中華第一人,多少總該表達一下自己的理想吧。還是沒有。除了照本宣科就是不茍言笑,是最沒有性格特點的一位皇帝。一個沒有理想的官僚,隻能是一個政客,而不是政治家。
溫家寶無疑比胡錦濤多出一份令知識分子敬仰的人文色彩。無論是他吟詩言誌,還是暢談政改;無論他心係普世價值,還是體認公平;無論是他看望學術泰鬥,還是紀念耀邦;無論他與老農促膝談心,還是麵對民間疾苦黯然落淚,都無不展現出他不同於其他中國官僚的人文理想。這種理想使他與胡比起來,更顯示出一個政治家的胸襟。
次說才學。胡錦濤語調永遠平緩如一,講話永遠幹巴生硬。據說一天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那兒背講稿。就連在家裏也難於流露出人性溫情的一麵,據中南海知情人透露,
溫家寶完全不同。總是能恰當地引經據典表達心意,每每召開新聞發布會,總會引動中外媒體的關注。除了這些,還常撰文,或闡述治國理念,如《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曆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或紀念恩師,如《再回興義憶耀邦》。要理論有理論,要思想有思想。胡錦濤何及其萬一?
再說能力。胡錦濤學理科的,卻跑去搞學生工作,再進一步成為團幹,除了一門心思往上爬,討好上司換得仕途升遷,還會什麽?中國百姓比較樸實,但凡能幹一點的官,百姓總是能記住他們的好,比如“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裏”。大凡中共領導人上台,媒體也會連篇累牘地宣傳他們以往的政績,但令中宣部傷透腦筋的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胡錦濤在甘、藏、黔這些地方的絲毫政績。麵對國內貪汙腐敗,貧富差距,環境汙染,民族矛盾,道德淪喪,上學難,住房難,就醫難等等,沒見他出過一個策,劃過一個謀。這樣的人貴為總書記,哪裏是萬民之幸!
溫總理早年地質專業畢業,一來甘肅就走遍山山水水,在向中央領導匯報時對甘肅地質情況如數家珍。及至副總理,主管農業,走遍中國大部分農村,98抗洪,功勞是江澤民的,但苦勞卻實實在在是溫家寶的。及至登頂宰相,仍下礦井,走農村。免農業稅,一改中國數千年之傳統,救農民於水火。抗危機,四萬億大手筆,使中國經濟獨秀於世界。八年前,中國尚四處作揖,八年後,列強紛紛向中國示好。中國經濟實力令世界刮目,溫家寶之功當數第一。
就連所謂的親民,也完全襯出胡與溫的高下不同。大凡重要的舉動,都是溫總率先而為,而胡錦濤東施效顰。先行者是真親民,後學者是假做秀。十六大胡溫上台伊始,即有新政之聲。現在看來,新則新矣,隻在溫總。親民是溫總先做出的,胡錦濤步其後。抗震救災,溫總兩次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胡錦濤也總是落後。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粉筆字秀”:
胡錦濤如此拾人牙慧,隻能說明他的智力有問題。智力有問題不要緊,一個領導者,不必事事比人強,更不必樣樣都能懂,會用人能用人用好人就可以了。但胡溫這些差距,正說明在用人問題上,胡更不能識人用人。
且不說治國方略了,就連“親民秀”,胡身邊那些那些總管、秘書、化妝師,比如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中共中央總書記辦公室、國家主席辦公廳主任陳世炬等等,個個電視上正襟危坐,人模人樣,出國陪同有他們,國宴山珍海味有他們,外交迎來送往有他們,升官發財更有他們,但該他們給胡錦濤出個像樣的主意時,就沒他們了,就是不能給胡出哪怕一個好主意。出不了好主意,也不要緊,別亦步亦趨學人家溫家寶啊。溫總是真親民,你學就成了做秀。一開始他們學溫總還換個花樣,溫總下個礦井,他們趕緊給胡錦濤戴個安全帽;溫總吃個饅頭,他們就讓胡錦濤趕緊去包個餃子。最後竟然連花樣也懶得變了,溫總寫個粉筆字,就讓胡錦濤也寫個粉筆字,直接玩盜版。哪怕是你改改毛筆呢,也算有點了“創新”啊。
怪不得中國近年來興“山寨文化”大行其道呢,胡錦濤直接盜版溫總的粉筆字秀,說明“山寨文化”的源頭,就在中南海哩。
真是兵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胡錦濤照著自己的模子識人用人,用的全是比他還弱的人。中國曆史一再印證,這些人除了當太監,伺候主子吃喝拉撒睡外,政事上絕不能指:壞事全有他們,正事沒一個能行。東漢末年的十常侍,明朝末年的閹豎專權,曆朝曆代衰亡曲中,這些人都是最為重要的休止符。
相反,溫總身邊的人,個個低調,人人能幹。比如國務院秘書長馬凱,曾當過國家發改委主任,對中國經濟問題了如指掌。總理辦公室主任丘小雄,是北大經濟係的高材生,正兒八經懂經濟搞經濟的。根本是胡身邊那些動筆杆子,耍嘴皮子,或者專事伺候主子的奴才所沒法比的。
總之溫總理在副總理時期的任勞任怨,八年總理任期內的鞠躬盡瘁,充分展示了一個大國總理的才能和胸襟。不光國人稱讚,就連國際社會也讚譽有加:2008年溫總被評成為美國知名網站 Facebook最受歡迎政治名人之一。2010年年初,美國著名智庫歐亞集團評選出2010年最值得關注的全球十大領導人,溫家寶排名第一。而胡錦濤呢,4月份的一項全球最受歡迎領導人國際調查中,胡錦濤慘遭墊底,排名甚至在利比亞領導人卡紮非之後。
有不喜歡溫家寶的左派認為,胡錦濤這個人厚道,作為黨的總書記,開好船的責任太大,為了讓大家同舟共濟,隻能是隱忍個人理想,以大局為重。而溫家寶這個人是政壇老手,慣於翻手雲雨,過去背叛趙紫陽而投向鄧小平,現在又背離胡錦濤而投向江澤民,什麽時候都是兩頭不吃虧,而且隻知道做秀,沒有真才實學。等等。
這說種話的左派,他們不是不明白,船行何方,不是由大副決定的,而完全是由船長決定的。身為中國這條大船的船長,在世界文明發展波瀾壯闊的今天,不進則退,胡錦濤有什麽可資稱道的作為?他一路上小心翼翼避開的,不是會導致中華民族危亡的暗礁、險灘,而完全是可能會給他自身帶來潛在危險的激流、峽口。決定他行為的,不是中華民族的利益,而隻是個人安全進退。縱然是一躍而使中華民族百病得愈的機會,隻要危及到他自身,他都決不會前進半步。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政治改革。經20餘年經濟改革,至胡錦濤手上,已積累了豐厚的政治改革資源,隻要下定決心,就能衝破險阻,締造中華民族新紀元。但胡為了不讓別人說他是戈爾巴喬夫,不僅對政改避之未恐不及,而且祭毛魂,展左旗,大興文字獄。不僅右派劉曉波莫名入獄,就連左派張宏良的博客也被封殺,一時間中華大地複現莫談國是的清末舊狀。
若溫家寶是總書記,這種情形可能會出現嗎?對於悲天憫人,而常懷救黎民於水火之心,數度表達政改追求的溫家寶,左派們除了棍子,還是棍子。
左派之所以總是貶溫揚胡,不是因為胡做的好,而是左派權鬥的立場手法所致。因為曆史上,左派之所以永遠不倒大黴,是因為他們永遠罵老二、老三和下台的老大,不罵台上老大。文革時,他們罵劉、周、鄧,但絕不罵毛澤東。鄧小平時期,他們罵胡耀邦,罵趙紫陽,但絕不罵鄧小平。江澤民時代,他們罵鄧小平、李鵬、朱鎔基,絕不罵江澤民。現在胡當政,他們當然隻罵溫家寶,順帶罵罵江澤民而已。這是左派金身不倒的秘技。這裏麵的代表人物,如鄧立群,再如90年代寫萬言書的那些左派,再如何新,再如現在的張勤德、張宏良。
最近左派又掀起一股借古喻今的批判之風,以批“宰相”為名苛責溫家寶總理。對於左派而言,縱然台上是阿鬥,他們也隻會罵諸葛亮,而不會罵阿鬥。左派們搜羅了一些曆朝曆代滅亡時宰相的作為,以證明“千古興亡,亡於一相”。孰不知,這些左派們根本不懂曆史。中國曆史上,並非永遠都是皇權與相權的結構。明朝相權是被剝奪最厲害的。清朝的相權也不大。一個不大的相權,能有何作為?左派們為什麽不再進一步思考一下,每個朝代滅亡時,不都有一個把祖宗江山給弄丟的皇帝嗎?左派們為什麽不批評批評皇帝呢?同樣,曆史上不是有那麽多中興盛世,都有一個為人稱道的宰相嗎?左派們為什麽不拿這些有為的宰相來比照一下自己的觀點呢?
對於左派而言,假若溫家寶是總書記,他們還敢罵嗎?
對於中國而言,假若溫家寶是總書記,中國進步的是不是更快?
曆史沒有假若,所以現實隻有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