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推薦大家讀七本中國古籍:《論語》,《孟子》,《道德經》,《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
後麵三本一劍沒讀過。《六祖壇經》講的是佛教,《近思錄》,《傳習錄》講的是宋明的哲學。抄一個介紹:
《近思錄》是依朱熹、呂祖謙二人的理學思想體係編排的,從宇宙生成的世界本體到孔顏樂處的聖人氣象,循著格物窮理,存養而意誠,正心而遷善,修身而複禮,齊家而正倫理,以至治國平天下及古聖王的禮法製度,然後批異端而明聖賢道統。全麵闡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故此書實可謂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呂一派學術的主體。
《傳習錄》,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為明代大儒王守仁的講學語錄,由王守仁的學生徐愛、薛侃和錢德洪等收錄編輯而成。《傳習錄》被認為是王守仁最重要的哲學著作。
這幾個人算是學者啦,由於儒家名氣大,他們也被稱為大儒。就像說相聲的,德雲社名氣壯,所以他們分別弄個雲鶴立九霄的字到名字上裝飾門麵。
說實話,像錢穆胡適這些人,對這些古籍的理解應該比現代一些半瓶水們要深刻一些。讀過不少現代人關於古籍的學習筆記,我發現他們基本就是於丹那個套路。說句不好聽的,就像拿著長棍子的人在千年糞窖裏麵戳攪和,發現有個黃點,就激動地認為那是金子。
當然你要好好讀,並將當時古人的認知環境考慮進去,有些思想還是有意義的。比如《論語》和《孟子》。老孔這個人一生隻編不撰,並不是他老人家文學水平不靈。而是這個人對天地宇宙存有敬畏之心。老人家知道,弄幾捆竹子把他的想法刻成字留下來,會被後人恥笑的。
有人說《道德經》其實也不是老子自己寫的。錢穆同學就認為這部書發表時間比《論語》晚,甚至比《莊子》晚。這個一劍就不評了。問題是錢穆如何得出這樣的論斷?我以為主要原因是《道德經》那些東西從係統上講比《莊子》說的要好。也就是說,如果有了《道德經》,莊子同學天天在那裏編故事完全就和於丹講《論語》一個意思,太low了。
莊子同學喜歡說,喜歡寫。就像一劍在文化走廊發帖一樣,完全憑著自己情緒來。最好玩的就是莊子還有他的追隨者常常編儒家老祖宗孔子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老孔耍陰謀殺人家少正卯。他們知道,隻要把故事編得精彩,就能忽悠倒一大批人。例子就是,文化走廊曆史學家咲媱同學就常常被《三國演義》帶偏了,鬧出許多笑話。
錢穆同學還認為,《道德經》中說的道生一,真正的意思就是: 一即是道,沒有一便沒有一切,甚至沒有天地神,與萬物。《道德經》這麽說的: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你是不是被上麵這段話弄糊塗了?嗬嗬,這就是《道德經》的邏輯脈絡,講究的就是說不清道不明。沒必要推理啦,就和200斤說東升西降一樣。
錢穆同學想,既然你說一那麽牛,有了它就會擁有整個世界,難道不就是說這個一就是道?
其所謂,得一即得道!
有道理哈。至少比道可道,非常道要清晰。
錯,錢穆同學雖研究老子,但他把老子這個流氓當孔子這個老實人看了。老子說話寫文章目的就是要把聽者和讀者整糊塗,講究一個渾沌。理由簡單,你弄明白了,將那個攪千年糞窖得棍子到清水裏洗洗,老子留下來的那些黃點立刻露出shi質來。
老子知道會有顏回和錢穆這樣的人鑽牛角尖,所以他設置了防範機關: 道生一!
什麽意思?道是一他老娘,輩分不能亂。
錢穆同學氣壞了。靠,你一個語言混沌,邏輯混亂的茶壇帖子,我幫你轉到文化走廊,還幫你解釋解釋。你不領情,還嘴硬叫板。怪不得漢武帝網管把你們的斑竹都撤了。算了,我還是立足走廊吧,講我們清晰的儒家。
儒家思路清晰嗎?孟子同學說的明白: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
嘛意思?就是全國人民緊跟黨中央,黨中央緊跟200斤,200斤緊跟東升西降。
對不對先不說哈,但思維脈絡是不是很清楚?
一劍友善提醒,大家有空多關注先進文明,別在千年糞窖努力攪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