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東北人一身的藝術細菌,連起名字都不放過

(2022-09-20 07:41:09) 下一個
 張鴻騰 國家人文曆史

在中國,起名可是門藝術,無論是一座城市,還是一個人、一座小區、一家店鋪,都寄托著人們對它的美好願望,名字背後多會有一些故事。

但在960萬平方公裏的中國大地上,總有那麽些“意外”。山海關外,廣袤無垠的東北大地,似乎是起名的“意外”集中地:在一個叫老母豬嶺的地方,很多年輕人的偶像是趙四,他們可能會去一個叫漫步地中海的澡堂子搓泥……

其實,在東北人看來,這種土得要命、洋得詭異的名字,實屬正常。
 
這是咋回事兒呢?我們細品,仔細品。
在東北,溝溝坎坎必須要有氣質
 
//
東北地名的魔幻往事
//
 
東北地區不僅僅包含黑吉遼三省,還有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為組成的蒙東地區。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除漢族外,蒙、滿、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朝鮮、俄羅斯、赫哲等多個民族也在此居住,有些民族甚至僅見於東北地區,因此造就了獨特的東北文化。
 
地名,是了解當地文化特征的一麵鏡子。盡管在地理上,東北地區距離中國的政治中心並不遠,但從曆史層麵上看,東北地區似乎“遠離”曆代首都,特別是在文化上,呈現出與中原迥異的樣態,也正因如此,東北地名看起來有點“奇怪”。
 
在地名的構詞上,一般是由“專名+通名”構成,通名是地名中表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實體類別的部分,在同類地名中具有相同的意義,比如“市”“村”等。
 
專名是地名中用來區分各個地理實體的部分,如“北京”“小崗”等。在這一點上,東北地名基本遵照。但東北地名中的外來詞特別集中,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外來詞組成的地名。這些外來詞,一般來自少數民族語言和日俄等外語詞匯,在翻譯中,有的是純意譯,有的純音譯,還有的是音譯+意譯。從使用的多寡來看,滿語和蒙語詞匯成為較常見的外來詞。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的父親甄遠道被祺貴人的父親嫉恨、陷害入獄並流放寧古塔,寧古塔成為眾所周知的“極北苦寒之地”。
 
電視劇《甄嬛傳》截圖
 
寧古塔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其實,寧古塔這個名字,和塔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地名就屬於前麵說的“音譯”:在滿語中,“寧古”是數字“六”,“塔”是“個”,“寧古塔”就是“六個”的意思。寧古塔流人吳兆騫之子吳桭臣在《寧古塔紀略》中說:“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占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
 
寧古塔所在的牡丹江市,和“牡丹”也沒有什麽關係,“牡丹”是滿語“穆丹”的音轉,彎彎曲曲的意思,“江”則是滿語“烏拉”的意譯,“牡丹江”也就是彎彎曲曲的江的意思,屬於音譯+意譯。除了城市名稱,許多鄉鎮甚至是小村莊的名字,也與外來詞有關,比如長春市的哈拉海鎮,“哈拉海”一詞在蒙語中意為是一種類似蕁麻草的植物,可以食用,因這種植物曾在這裏大片生長,故得此名。
 
除了一定曆史因素的地名外,在網絡世界裏,另一批東北地名火了:擦屁股嶺、拐老婆溝、出不來溝……這些名字儼然與前述的地名呈現出不同風格。還有張家山、周家山……似乎隻要你起名速度快,整個山頭都是你的。
 

好了好了,別笑了。

講究實用的東北,起名也講究實用。比如位於遼寧本溪的擦屁股嶺,據當地人介紹,就是因為山路過於陡峭,要彎著腰走路,甚至是要擦著屁股這樣“淌”過去,因而得名。更神奇的是,同樣在遼寧,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也有一個擦屁股嶺。其實你看,如果了解了這層含義,就會發現“擦屁股嶺”這個名字,本身就相當於一個警示牌,告訴你這條山路不好走。
 
至於“出不來溝”,就用同樣的思路理解就好,甚至有驢友前往探訪,發現真的出不來了。
 
地圖顯示,出不來溝與擦屁股嶺之間僅70多公裏,都位於遼寧本溪
 
也有一些地名是以訛傳訛,比如位於牡丹江的穆棱(líng),就被傳為有一個“拐老婆溝”。有媒體前去調查,當地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並沒有這個地名,一位長期生活在穆棱的居民也表示沒聽過這個名字。後來,一位生活在穆棱礦區的老大爺告知,雖然沒聽說過,但1949年以前,礦區娶媳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些人家的媳婦可能是拐來的,所以推測是當地人根據當時的情況,叫成了拐老婆溝。
 
穆棱河。穆棱來自滿語,意為“馬”
 
好吧,道理我都懂,但一定要那麽隨意嗎?
 
黑龍江大學的一位教授表示,東北人最初起名比較隨性,主要是因為東北開發比較晚,在19世紀末期,東北才“解禁”,闖關東過來的大多是山東、河北的流民,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比較低,而且來到東北搶占荒地後,他們在當地起名通常是根據家族姓氏,比如周家屯、王家溝等,這樣慢慢形成了自然的村屯。
 
//
趙四、謝大腳……人名背後藏深意
//
 
比起地名來,人名總不該那麽隨意吧,畢竟出門在外,名號總要講得出口才行。但在東北,“意外”還是毫不意外的發生了。
 
當然,這不是說東北人不會起名或是瞎起名,這個“人名”,是指小名、外號,而非大名。要看東北人的小名有多野,一部《鄉村愛情》足矣。這部自2006年推出的連續劇,已經播放了14年,目前為止有12部,六百集左右,並且還沒有要結束的意思,號稱“中國最長壽連續劇”。透過它,你不光能看到東北鄉村的模樣,還能看到東北起名的特點。
 
《鄉村愛情》中的趙四、劉能、謝廣坤、宋曉峰(演員也叫宋曉峰)
 
總結起來,《鄉村愛情》中的名字有三大類,第一是排行,第二是外表,第三是父母的美好願望。號稱“亞洲舞王”的趙四,大名趙國強,但是在象牙山村,幾乎沒有人叫他趙國強,都是叫趙四。最搞笑的是,由於平時極少有人叫他大名,趙四自己也忘記了自己的大名。在趙四兒子結婚這一橋段中,司儀喊幾次“趙國強”,均無人應答,直到旁人提醒趙四:“你不叫趙國強嗎”,趙四才反應過來。晚輩們稱呼他,也沒有稱呼“趙叔”的,都是叫他“四叔”,原因就在於他在家排行第四。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稱呼也非常多見,但多是好友、親戚、鄰居之間的稱呼,比如謝廣坤的親家就叫王老七。
 

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王老七

 
在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扮演的白雲大媽說自己長得好看,找鄰居為她“背書”,她是這樣說的:“我年輕時候是柳葉彎眉櫻桃口,誰見了我都樂意瞅,俺們隔壁那吳老二,瞅我一眼就渾身發抖!”可以想見,這位吳老二,應該在家排行第二。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截圖
 
還有一種名字是看外表。比如《鄉村愛情》中的謝大腳,大名叫謝紅。謝大腳的腳有多大,北京電視台曾經采訪過扮演者於月仙,她透露劇中的謝大腳,腳有40碼。
 
謝大腳扮演者於月仙參加北京電視台節目,自曝腳的尺碼為46碼,戲中設定是40碼
 
以父母的美好願望給孩子起名,就更多了。比如謝廣坤領養過來的胖孫子——謝騰飛。
 

 
要強的謝廣坤為了讓自己的孫子能夠飛黃騰達,起了個寓意明顯但不失氣魄的名字,卻被小朋友叫成了——
 

 
總體來看,東北人起名還是頗有一股隨性氣質。就拿“念詩之王”趙本山來說,他本人姓趙,在家排“本”字輩,出生那天,他的父親正看著遠處的大山,所以,他的名字叫“趙本山”。這一點與蒙古族起名習慣很接近,當孩子降生時,父母會將眼前看到的物體放在孩子的名字中,認為這是孩子與世界的一種緣分。想來也不失一種浪漫。
 
//
大江戶、紫瀾門…這是澡堂子?
//
 
你要說東北人土吧,在洗澡這事兒上,卻一點不含糊。大家知道,東北地區以重工業為主,工廠很多,鞍鋼在60年代就有近50萬職工,儼然是一座小城市的規模。在當時的條件下,家家戶戶安裝熱水器洗澡不現實,幾乎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浴池。所以,集中洗浴在東北特別流行。
 
近兩年,通過網絡,很多人見識過完成超進化的東北洗浴中心——
 

東北洗浴中心,嗯,洗浴中心

 
環境上,東北人特別鍾情巴洛克藝術,邁進澡堂子,總以為自己是穿越回“文藝複興”時期,不得不直麵“人”的本質——
 
東北某洗浴中心
 
環境到位,名字必須得把氣質卡得死死的。什麽“地中海”“大江戶”“普吉島”,在東北那是相當普遍。一家家洗浴中心,成了冰天雪地裏的溫暖綠洲,東北人每一次正式的洗澡,都會在這裏進行。
 
 
沈陽某洗浴中心甚至辦起了文化沙龍(圖源:新浪微博@廖信忠)
 
東北人為什麽喜歡給洗浴中心起個洋名呢?
 
首先,肯定是希望給人一種高級感。試想一下,“香榭麗舍”是不是要比“大眾洗浴”聽起來高級一些?每個主流文化都有結構性排他要求,在命名中,正常的或被本地文化所習慣的名字,常會被人感覺“普通”。“大眾”就是大家,但“香榭麗舍”是個啥?這就是一種“標出”——標出異類。
 
其次,一些洗浴中心的裝修風格就是歐式、日式,在起名上用歐洲、日本的地名可以“開門見山”,讓顧客沒進門,先形成一種期待,從而吸引顧客進入消費。
 
沈陽179路公交車站點,其中一站名為“萊茵河畔”,這是個小區名
 
不過話說回來,今天的東北人對什麽托斯卡納、納帕溪穀之類的名字,已經免疫得差不多了。他們對名字既敏感又不敏感,可以不動聲色地說出“豬崽子屯”,還可以像說“靠山屯”一樣念出“東方托萊多”。
 

說到底,在號稱21世紀“文藝複興”中心的東北,人們追求的不過是嚴肅生活中的一絲幽默。土得搞笑,洋得夾生,終究是博君會心一笑。全國人民能借此認識一個兼具幽默感與生活感的東北,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