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作者:極物君
這裏的秋天,是倒放的春天。一口肉,一口酒,是故鄉的詩篇。
她聞見了父親記憶中青草的味道,明白了視線裏沒有任何遮擋的感覺,也掬起了母親家鄉的一捧水。當一種強烈的、無法抵禦的歸屬感將她緊緊包裹時,她忍不住落淚感歎“我這個從蒙古的血肉裏分離開來的血肉,從蒙古的骨頭裂出去的碎片,在回來的那一刻起,變成一個完整的生命”。
席慕容《月光下的白馬》,油畫,1993年
在悠揚又不失熱烈的馬頭琴聲中,聽得見“天蒼蒼,野茫茫”。於遼闊中訴說回憶的旋律,會讓疏忽而過的光陰也變得豐厚無比。
入秋,我們跟隨溯源團,來到了牛羊遍布的呼倫貝爾。這裏有著被老舍稱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蜿蜒迂回,如一條晶瑩玉帶,嵌在碧草如茵的原野上。
依然保有遊牧民族習性的草原兒女,日出放牧日落歸家。在世世代代的傳承裏,用熱烈而淳樸的麵貌,感受專屬於這片土地的風土與時辰。
負責接待我們的當地人叫阿木爾,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音調高高揚起的——“呼倫貝爾歡迎您!”,讓我們一行人受寵若驚,又覺得感動萬分。
遠望天空沒有盡頭,近看白雲觸手可及,“無邊無際”到了這裏,才算真正的實至名歸。不用走多遠,便看著羊群和牛群一會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牧民們不像是在追趕著動物,倒像是在放牧天上的雲。
這裏遠離城市和汙染,更是得天獨厚的野生植物天堂。400多種營養豐富、豐茂多汁的草叢植被,便成了牛羊的能量供給,將它們養得膘肥體壯、身體漂亮。
由多條清潤的湧泉匯聚的河水,流經之處,大多杳無人煙,不光牛羊由此汲水解渴,就連當地人有時也從這裏獲取水源,感受天地的滋養。
“快來這邊!”阿木爾招呼著我們走近去看,一頭毛色鮮亮,穿著雙色“毛衣”的小牛正歡快的喝著水;和剛剛對我們擺出一副“高冷”不愛搭理人的樣子截然不同。溯源團的小夥伴連連感慨,草原上的牛“像雨像霧又像風”,也令人難以捉摸,惹得阿木爾哈哈大笑。
阿木爾是個有趣的人,他擺擺手,又搖搖頭,帶著一點對外地人十分無可奈何的語氣說道“這可不是同一隻牛”。
我們都十分驚訝——“毛色不是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阿木爾細心地給我們指著牛耳和牛蹄,我們才依稀看出些不同。
因為與牛群朝夕相處,所以草原上的牧民辨認功力極強。也正因如此,他們才能根據不同牛的身體差異,進行輔助“關懷”,讓其在放養過程中覓食更順利,生長得更健康。最後也能夠將自家的牛羊領回家去,不讓它們為了吃吃喝喝迷失方向。
一開始的新鮮勁兒稍稍消退後,追逐著牛羊的我們就有些累了。但阿木爾的牛群仍活潑得很,慢悠悠的上坡下坡,不一會兒就變成一個小小的白點了。
曾經聽說草原上的放養的牛,一天能走2萬步,如今看來還遠遠不止。
“哞——”偶爾傳來牛的叫聲。牛群運動著緊致的四肢在草原上自在行進,就連從山坡上吹來的冷風,都不再是阻力,而是鼓舞它們隨著風聲奔跑的旋律。
呼倫貝爾草原的牛,生在蒼穹下,長在春風裏,在放養時幾乎不受任何拘束。
萬裏長天、蕩悠的白雲是它們日常欣賞的風景;豐沛多汁的野生草植,純淨清冽的河流,堪稱它們隨用隨取的五星自助。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等養分,就這樣悄悄成了它們身體的一部分。
這樣養出的牛,才真正入得了草原兒女的標準。要筋韌鮮嫩,還有不腥不膻,也唯有自由延展的風味,得以在每一寸肉質下,潛藏鮮香的密碼。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跟著阿木爾繼續往前走。
偶爾有幾隻“不乖”的牛跑到了道路上,行進的車輛也會自覺給它們讓路。在草原上生活著的牛,自在的運動、任性的收蹄歇坐,不會有人打擾。
周遭都是一碧千裏的誘人美景,牛的心情好,肉質也會更好。嚐過的人能在這裏找回記憶裏的肉味兒。咀嚼時,肉香、奶香皆出,回味中口感豐富;啃骨時,鮮汁迸發,一口吸嗦出骨髓裏的鮮甜,鹹香的風味敲打著舌尖,一遍又一遍。
秋天的香總是別有一番味道。
在呼倫貝爾,離不開一口牛肉的撫慰,和一口奶酒的沉醉。從上一個冬春就開始積蓄的鮮美,終於等不及去款待我們的舌尖味蕾。
“其實現在的牧民很多都不住蒙古包了”,阿木爾指著草原上星星點點的白色蒙古包向我們介紹。
“但是我們把它當作一個象征,如果有重大的活動或者朋友從遠方來,還是會帶他們到蒙古包去看看的,畢竟這也是草原的一部分”。
在翠色草原上的蒙古包,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白色的小蘑菇。走近後發現非常的大,上麵有藍色的紋路,門是木製的。聽阿木爾講,蒙古人“以白色為伊始”,而藍色的紋路也有著吉祥的寓意。而蒙古包的結構,正是為了便於移動和拆卸,它是伴隨遊牧民族而生的“移動住所”,也是曾經為蒙古人遮擋風雪的“家”。
我們跟著阿木爾走進了一間蒙古包,“抬頭看”——在蒙古包的正中間頂端,有一個“通道”,被稱為天窗,也叫“陶腦”。在白天掀起,便於采光、透氣,當地人燒茶煮飯的炊煙就是通過這裏傳出去。
而到了溫差較大的晚上,頂端厚厚的毛氈就會被蓋住。抵擋住風雨,守護草原人的一夜好夢。酒量好的人,到了這裏可以淺嚐一下草原白,三杯之後喜笑顏開,身體的熱氣,都染上了濃烈的酒意。
我們進來時,阿木爾的妻子已經熟練地在爐灶上,煮好了一鍋牛肉,桌上還擺著各種奶皮子、奶豆腐、酸奶餅、奶茶,看起來非常豐盛。
我們圍坐在一起,喝一口酒,吃一口肉,當肉香、酒香和唇舌交匯的時刻,就像另一種形式的熱情相擁。
蒙古人吃牛,也不外乎燉、烤、煮、涮……有些地方還會將牛肉剁成餡兒和圓蔥攪在一起,包成牛肉包子。
路過蒙古包的人們,有時會停留歇息,一酒一餐補充體力和熱量,能給予他們遠行疲乏時最好的治愈。長在草原上的牛肉做成肥牛卷兒,油花恰到好處,一入涮鍋後微卷,入口彈香鮮美,忍不住多次回味。
在這裏,秋天就像是倒放的春天,一切鮮活的滋味,通過氤氳的白煙複而又返,更勝之前。
我不禁想起汪曾祺在《手把肉》裏講的那個故事,說有人騎馬在草原漫遊,隻背了一條羊腿,夜晚時在一間蒙古包投宿。主人幫他卸下羊腿,烹飪成一鍋鮮美,兩人以肉就酒,吃喝的無比暢快。
酣然一覺後,主人送客時,又換了一條新的羊腿……於是這人再次投宿、起行,由此反複,在草原上走了一圈,回家時依舊背了一條羊腿。羊腿早已不是最初的羊腿了,但他一路上體會到的好客與熱情,卻是層層疊加,畢生難忘。可見人在旅途中,人與人的相逢,有時要比單純的風景更加生動。
白天的草原上,太陽仿佛是永遠不會落的。
直到夜色降臨,阿木爾帶著我們坐車來到了最佳落日觀景區,在橙色的餘暉裏,我們看見牛羊歸家,河流行緩,天穹上的雲變成棉絮,漸漸撕扯不見。
草原上的喧囂仿佛一下子歸於沉寂,但這樣的沉寂,曾經的蒙古人已經世代經曆過了。在物資匱乏、交通不便的年代,遊牧民族的兒女也曾麵對孤寂、寒冷的秋風與冬夜。
但他們始終相信,明天的太陽會照常升起。鍋裏燉煮的牛肉和骨湯,會填補稍顯失落的心,為身體積蓄熱量和力氣。到了明天繼續在漫無邊際的草原上馳騁,像太陽一樣,熱烈的燃燒生命,在草原發出自己的光亮。
就像千年前,白居易揮筆寫下的那首詩一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外界的野火再猛烈,也燒不盡野草深埋土地的根係,一旦春回大地,必然生機勃勃。我想,對於內蒙人來說,遍地的牛肉固然鮮美得動人,但這種植根於內心的“牛氣”更為珍貴。
就是靠著它,世代遊牧的蒙古人戰勝了風霜,而席慕蓉在四十多年後依然執著的回歸了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