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人不能失去縣城

(2022-07-25 06:22:50) 下一個

來源:群學書院 

疫情三年,中國人的舌尖開始複古了。

6月的南方,上海解封。上海人為了擺脫外賣、尋找堂食的“鍋氣”,吃飯吃出了密室逃脫的刺激感。

在北方,朝陽群眾也迎來複工。社區旁的酒樓、老字號都放下身段,化身早年自由市場的個體戶,在店前擺起地攤,賣著幹炸肉丸子、蒸點之類的“庶民菜式”。

疫情對餐飲老板和食客都是艱難的。餐飲老板在艱難自救老百姓也緊點兒錢過日子開始“消費降級”

鑊氣、人氣、物美價廉的美食……這讓漂在城市的我,開始想念家鄉縣城的味道:

小餐館破舊的招牌、油膩的折疊桌和五彩的塑料凳總是顯得有些落伍,但這裏三流的環境卻養出了一流的味道

鐵打的夫妻檔,流水的大眾點評,幾十年如一日的滋味和價格,隻有靠本地人才能指明覓食的方向;

酒樓裏,那些剛從農民那收回來的新鮮瓜果、蹦迪江魚,猛火熱油一番,也能讓驅車幾十公裏而來的城裏人讚一句:大廚在民間。

今天,不如隨極物君到中國的十大煙火氣縣城裏走一走,尋找那些複古滋味。

01

福建三明市沙縣

沙縣小吃,躺平在老家

真正的沙縣小吃,從不在連鎖店唯有深入這個閩中福地,才能嚐到最熱氣騰騰的沙縣味道。

除了拌麵餛飩,真正的沙縣小吃菜單上,燒麥、芋餃、豆腐丸板鴨也都是走出沙縣就吃不到本地風味

選用沙縣秋季產的白芋艿,蒸熟後軟軟糯糯,碾成芋泥加入薯粉做皮,包裹餡料,這樣的芋餃,吃起來既糯又柔;

包入粉絲、肉丁、筍丁和香菇丁,蒸熟後薄到能看見餡料肌理的燒賣,蘸著本地豉汁吃才有靈魂;

經過千錘百煉的扁肉,以至於沙縣人聽到這兩個字,腦海裏已經開始炸裂出肉汁和湯汁的鮮美記憶……

02

浙江金華蘭溪縣

江南第一早茶之城

明清時,作為商埠重鎮的蘭溪遊埠商賈雲集,造就了這裏的江南早茶文化。

不像廣東早茶精致、沒有揚州早茶的排場蘭溪遊埠的早茶在於隨意

清晨五點,老街上長條的桌子就坐滿了人,幾塊錢一兩的當地毛峰配上雞子粿、炒米粉、湯圓、酥餅就能閑適地坐上半天

小鎮臥虎藏龍,豆大的小館,老板娘是把蛋肉鮮美玩到極致的高手。

雞子粿,在麵皮上用小蔥與鮮肉打底,再磕一個雞蛋,趁著粿半熟時順著餅皮的小口子注入其中,皮薄酥脆。

“老板娘來一份肉沉子”,眼看她又轉身騰挪,將土雞蛋敲到茶盅,左手筷尖對準蛋黃戳個小洞,右手的一雙筷子夾一點點肉餡,輕輕送塞,手輕而心靜。小小雞蛋黃裏塞足一兩肉末,湯甜、蛋嫩、肉鮮。

▲雞子餜是肉中蛋,肉沉子則是蛋中肉。

03

浙江衢州開化縣

養在深閨人未識,老饕們的溫柔鄉

地處浙皖贛三省七縣交界,浙江的鮮、安徽的淳、江西的辣,都能出現在開化的飯店裏。

錢塘江源頭的“土著”清水魚,用山泉水清燉,就是至高美味;

幽居深穀清溪的青螄,老板隨便撒兩把青紅辣椒、加點醬炒,就極度下飯。

開化西部的蘇莊鎮不僅得了贛菜之鮮辣,也“拿來”了江西粉蒸肉。炊粉肉、炊辣椒包、粉蒸螺螄肉……人們用早稻米磨成的米粉,炊出一個溫柔鄉。

馬金鎮做的一手馬金豆腐,可不輸旁邊安徽人做的毛豆腐。外表灰藍如腐、內裏潔白如玉的“藏製豆腐”,更是被稱為中國版“藍紋奶酪”。

就連陳曉卿都說,走進縣城飯店裏,不用點菜,跟老板說隨便來兩個菜,就能穩穩地“吃安逸了”。

04

廣東連州

粵北小廣州,廣東菜有酸辣味

連州人是被酸浸缸泡大的。

走在連州街頭,酸蘿卜、酸藕片、酸桃子、酸黃沙梨……看著被冰糖和海鹽泡得酸甜酸甜的果子,我頓時唾沫橫流,像當年曹操望梅止了渴。

▲ 連州當地有名的蘿卜墩炸糍,餡料是醃製過的酸辣蘿卜粒。

從街頭走進飯店連州人的早茶是能和吃辣一起進行的。

臘味煲仔飯、燒鴨、糖水,菜單上的廣府美食,是連州曾5次成為廣東省府的印記

吃廣式腸粉時旁邊配一碟辣椒蘸水,吃粽子時抹的厚厚一層辣椒醬,這些當地人的慣性動作,又像在提醒我,這裏最早隸屬湖南道;

地處粵桂湘三省交界的連州,被大山環繞、高鐵不通,從代管地級市清遠出發,還需要搭一趟長途大巴。但也正是這種山路十八彎,水路九連讓廣西的酸、湖南的辣粵菜的淡,被完整地保留在連州

05

江蘇靖江

天下美食在淮揚,淮揚美食在靖江

立春的河豚、雨水的鮰魚驚蟄的刀魚春分的螺螄立夏的鹽水河蝦、立秋的板栗燒鱔段處暑的荷葉粉蒸肉白露的南宋蟹釀橙……豐富的物產,讓靖江人得以用食物感知時節。

“皮薄如紙,湯足如泉,行如玉菊,不溢不破”,靖江湯包是無數人心中的白月光。

薄如蟬翼的麵皮,鮮美湯汁夾起來晃晃蕩蕩,蟹黃也跟著動,好似湯包的心跳,也是食客的心動。

香沙芋,酥而不糊,帶著微微板栗香;

豬肉脯,輕薄幹香,殷紅浮脆;

用各個節氣的野菜與江鮮做餡,一碗清秀的馬橋餛飩,則是無數靖江人的“蓴鱸之思”。

季市古鎮裏,老汁雞漲燒餅大爐餅桂花荷葉茵糕酒酵饅頭等老底子美食琳琅滿目,老靖江人小時候的味道,在這座千年古鎮中徐徐展開。

靖江不止有時令豐厚的饋贈也有世世代代的堅守

06

四川樂山夾江縣

夾江人說話,都是豆腐腦味兒的

“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碧水自中流”,兩山夾著青衣江,夾江因此而得名。

夾江腐乳,樂山甜皮鴨從這裏發源。肥腸粉缽缽雞麻辣燙米線冰粉蛋烘糕……四川的辣樂山的甜都藏在這座天府水鄉

都說樂山人是“豆腐腦”,夾江縣人連說話都是糖醋麻辣豆腐腦味兒的。

夾江豆腐腦,糊多豆花少。有花生仁、油酥黃豆、紅油辣椒、大頭菜、蔥花等豐富的配料,再撒上散子(炸過的麵條)、粉蒸牛肉和一大撮銀線般的雞肉絲,再來點白糖和香醋攪在一起吃。在夾江吃豆腐腦,那算是硬菜。

外地人對這碗甜鹹辣燴成一碗的調和主義,總是感情複雜。但它無疑是夾江人共同的鄉愁

07

湖北仙桃

武漢的熱幹麵,仙桃的鱔魚粉

仙桃,東臨武漢,西接荊州古城,南望長江,北靠漢水。

它既有碼頭城市飽足的碳水供應也有魚米之鄉的人文情懷

鱔魚粉之於仙桃,就如熱幹麵之於武漢。鱔魚肥美細粉如絲用鱔魚骨、豬腿骨和肉皮熬成的糊湯汁,用馥鬱的鮮美讓碗中滋味更上層樓搭個麵窩過早的仙桃人從不羨神仙

仙桃人也是出了名的無菜不蒸。小館酒家門口一摞摞冒著白氣的蒸屜,掀開時,蒸汽猛烈地迎過來,像猴兒翻上筋鬥雲,絲絲米香混合著肉的脂香菜的清香,頑皮地竄入鼻腔

▲沔陽三蒸,蒸肉、蒸魚、蒸蔬菜。

清早,在這裏慢悠悠地吃份財魚麵,打包個鍋盔、雞公餃;

炒盤鱔絲、喝碗魚丸湯,夜晚的老街同樣熱鬧;

鹵店裏的鹵雞、菜市場裏的藕哨子,總是令人忘懷。

仙桃的“仙”和“鮮”低調地流淌街邊的酒樓、小吃攤靜候著願意為它駐足的人

08

吉林延吉市

東北的“異類”城市,最大的朝鮮族聚集地

在萬物皆可泡菜的延吉 ,辣白菜、辣蘿卜都是“小菜一碟”。

黃豆芽、山野菜 ,在這裏泡得五花八門;

海鮮攤前紅紅火火的醃魷魚、醃魚腸,刷新你的鹹菜觀。

▲當地稱泡菜為鹹菜

朝鮮族有個詞叫“逢湯必醬”,大醬湯裏的傳統大醬,石鍋拌飯裏的拌飯醬、牛肉湯裏的牛肉醬、臭醬湯裏的清國醬……要是在寒冬走進店裏,來一碗醬湯,醬香磅礴的湯汁鑽入米粒的縫隙暖意也在心裏發酵膨脹起來

去一趟水上市場,聽打糕攤敲響早市的鍾聲;夜晚鑽進啤酒屋擼著東北燒烤,吃著冷麵點一盤鍋包肉, 這種朝鮮風味間亂入的東北氣質 ,很延吉。

09

貴州凱裏

除了凱裏,酸湯就變味了

《路邊野餐》裏的詩歌寫:“亞熱帶季風的河岸,淹沒還不醉的橋。”

夏季多雨悶熱,凱裏人的味蕾,布滿了酸和辣的觸角。

很多人都是因為一碗紅酸湯而愛上凱裏的。

就像茅台酒,離開了貴州就做不出那個味道酸湯哪怕隻是從凱裏到貴陽風味也像缺了些什麽

本地產的毛辣果,比番茄嬌小,卻酸味濃鬱,和糟辣椒各自發酵後,調配成的紅酸湯。用來煮當地出產的江團、稻花鯉等,魚肉在紅湯裏滾過後,皮彈肉嫩,酸楚動人。

湯裏的野生木薑子,如香茅草般複雜的香氣急風驟雨般襲擊著唇舌又留下檸檬般的風味餘震

10

雲南騰衝

最好的美夢,是醒來在騰衝

帶著桂花香的石蒜、鮮到冒出水的南瓜花、都市人咬牙踮腳才能夠到的香椿自由…… 都 在和順古鎮的菜市裏。

過道裏,早飯攤婦人揭開鍋的熱湯香氣,打破了菜市的寧靜。

淌在保溫桶裏的稀豆粉,陸續被端到騰衝人的餐桌上。

“不很餓,吃米線;倘要充腹耐饑,吃餌塊或餌絲……據本省人說:餌塊以騰衝的最好”,興許汪老也曾和我一樣在某日清晨起了個大早趁晨間的陽光躍出山林時為這碗嬌糯而來

餌塊切成菱形薄片,加肉和青菜炒著吃,便是騰衝人說的大救駕。據說明永曆帝被吳三桂追到騰衝,有人送了碗炒餌塊給他救急,算是救了駕。

但無論騰衝有沒有傳奇故事,來過這裏的人,都思念它的朝朝暮暮。

為什麽中國的縣城更好吃?

縣,偏遠於城市,卻無限接近土地。農民們在這裏親手嗬護蔬菜,收獲山珍海味。

剛下樹的龍眼荔枝、清晨還帶著露水的蔬菜、到了店門前才給客人宰殺的雞鴨魚肉……大城市裏最難得的鮮味,是縣城人家的尋常食物。

即使城市化發展,縣城慢慢成為鄉土的代名詞。但曾經作為水路碼頭商埠重鎮政治中心的縣城也經曆過流的交匯和文化的繁華。

地處邊境、省縣交界的縣城,也因各地風味的碰撞而產生了特色美食。

過去人們依山傍海、擇江湖而居,哪裏地兒肥就住哪。如果說效率是城市的優勢,豐富的物產則是老天對縣城的饋贈

在縣城這個小圈子裏,沒有高額房租和其他經營成分的重壓,老板隻顧著讓熟人吃得滿意。畢竟在熟人社會,不好吃一旦被傳出去,這生意可就不用做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即使今日,食物冷鏈發達,城市裏的人也能享受到新鮮食材,最會買菜的人還是在縣城最傳統的手藝還是保留在縣城。

正如酸湯魚走不出凱裏炒年糕走不出新昌

曾有人問,美食博主的出現,幾乎搜羅了世界上的所有食物,但為什麽我們仍覺得空虛?

我想,食物從來都不隻是滿足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正如蔡瀾所說:有時,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鄉愁

說起鹹鴨蛋,我們還是會想起汪曾祺筆下的高郵;

糕幹、紹興酒、水紅菱、鯗凍肉、糯米食,它們存活在周作人回不去的紹興;

令大城市人留戀的,不僅是美食,更是那個曾經無憂無慮、在縣城裏隨意吃喝的少年。

中國人,味在鄉土,因為根就在鄉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