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天馬行空:香港出了個新特首(七)

(2012-05-21 13:58:03) 下一個
天馬行空:香港出了個新特首(七)上一篇因為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視屏,看到上麵的白人mm們暢談香港女性的廉價,笑得死去活來,就追蹤了這個事情。不過看來讀者們也是意見紛紛,其中一個意見,就是人家香港人的事情,關你給大陸佬屁事?一句話,如果這種現象沒有可能在大陸發生的話,我也就懶得廢話了。現在的區別,估價在上海、廣州啊這些城市,有些人還是不敢象在香港這樣明目張膽的做,隻敢偷偷來的。下麵先把一位對我的觀點反感的Cantorian同學的回應,登在這裏: 以你的閱曆和視野,不應該停留在這個層次看問題了。記得小時候看香港的電視劇,如《大俠霍元甲》,以及聽各類民族情懷的歌曲(如《大地恩情》),覺得好;但直到現在回過頭來,才認識到香港人很不容易,很可敬。對比一下大陸類似的作品?香港武俠電視劇裏英雄兒女的情懷多麽真實而持久。你說的現象存在,但根源?責任?是全麵的,還是一個矛盾的曆史文化的一個交接點?似乎這才應是運思的地方。你這篇文章除了加強大陸人對香港人片麵的認識和刺激負麵的情緒沒有任何正麵作用。再說幾句:最不該媚洋,最有力量不媚洋,最有責任自尊自重,而偏偏最媚洋的是哪兒?是誰?想你我都很清楚。不去在這方麵運思,卻挑剔一個當了百多年殖民地的小地方的人有什麽意義?為什麽不去說大陸各種天災時香港人的傾力救助?香港人剛被某北大教授罵是狗,現在又輪到你的讀者罵他們是狗了(看看新浪的留言)。想象一下你自己是香港人(譬如在大陸念書的年輕人)是什麽感受?如果我是香港人,我會覺得自己先被祖國拋棄,然後被利用聚財,時或被羞辱,而無法向十多億蠻人解釋自己。不要以為我是香港人在為香港人說話。我是大陸人,但為你這種調子的文字感到慚愧。我最痛恨者,乃有政黨或個人以意識形態而分裂中國人。而你似乎落入另一個自尊受創的民族易入的圈套--對自己人特別挑剔和殘酷--而這也是一種分裂。你知道這個挑剔和殘酷的根源嗎?往往是因為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卻對此無能為力! 為了不讓大陸人對香港人有片麵看法,我這裏登一下香港人讀者的回應。為了保持原汁原味,仍然保持了繁體字。 井朋友: 看了數篇討論香港文章,這期的文章,最讓蝦餃看得過癮。真的一麵看,一麵嗬嗬嗬。我在香港生活,曾在英國讀書,現在人在瑞士,看見那些“高級”華人不少,都是我們的女同胞。昇級方法非常簡單,雙腿張開,洋腸進來就是。看她們跟著洋人,麵露得意之色的表情,欲語無言。為了昇級,有些時候給錢是免不了的,所以看見那些打著 Hong Kong Speed date招牌,向不少夢幻昇級女士招手,多年來都是客似雲來。這些現象,香港最多,之後是新加坡,台灣都有。也見諸其他民族,例如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地。東南亞地方女士,是通過張腿引洋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因為那裏確實比較窮。也是無話可說,女士就是靠這特定條件來爬升社會地位。但中韓兩民族,今天發展,很多地方已經跟窮困分手,還要這樣“犯賤”,真的不知何解。在香港有條叫作蘭桂坊的小街,現在都是洋人比較集中的酒吧區域。我經常回港,但也不會去那裏,不想眼冤。那裏就是所謂HK Speed date,實質是免費送披薩。先決條件是白人,如果是盎格魯後人就更受歡迎。聽到不少洋人圈子傳出來的笑話,那些落魄到港的盎格魯後人,晚上到那裏一遊,甚麼都有。之後他們睡了多少個行政女菁英,或女富豪等。辦這樣的事,需要特別地方。時鐘酒店的錢,也不用他們付。有點像公豬往打種,但不少母豬在排隊。看見這些,隻能用“犯賤”兩字形容。為了要挑戰洋公豬,本地公豬也要特別打扮。最簡單就是說一口流利而無口音的英式英語。這點難度很高,蓋港人的外語能力實在太差。所以本地公豬很多都望洋興歎。這也是不少香港學生到英國留學得目的,父母就要他們學一口英國腔的英語。會否要他們的男孩回來當公豬,替那些仰慕洋公豬的本地母豬打種,不得而知。討論香港問題,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嚴重的文化問題,就是番書。從小學開始的英語教學。百年的番書教育,培養了不少蕃薯菁英,他們的思維,價值觀,全都向西方靠攏。適當時候,甚至是中國人圈子裏的木馬。同是中國人,評擊中國最拚命的是他們,但對中國事情最無知的也是他們。如果我們不從教育改革這釜底抽薪手段來改變,甚麼國民教育,甚麼中央支持,都是白談。北京一萬句交心話,不如倫敦或華盛頓一句廢話。蕃薯就是徹底相信英語人。因為他們一生的價值觀都是建築在對洋人的絕對信任上。唯一能改變,是從娃娃開始,就是徹底改變香港那套教育製度。教育不改,那些香港小妹免費送披薩,或母豬排隊等洋公豬打種的場麵,還會繼續。多年來,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是放手他人,或者港人說的外判工程。代辦這工作的很多都是有宗教背景團體,而他們又跟母國的政治團體有千絲萬縷關係。無知小孩,從少就受到這樣的意識形態灌輸,日後他們的思維走向,清楚不過。今天在香港對抗中央積極份子,不少都有宗教團體,特別是西方十字教(包括新教與天主教)的影子。 以前的陳日均主教(他給梵蒂岡出建議,如何跟中國交涉有關在中國的宗教事務),《蘋果日報》的老闆,廣州來的新移民黎智英,民主黨的前主席李柱銘,前港府高官,有代號香港良心的陳方安生等,都是天主教徒。甚至全港最大貪官曾蔭權,及在新鴻基貪腐案給扣押的前港府政務局長許士仁也是。每年64年祭及香港支聯會的頭頭,都有基督新教的影響。 香港教育的徹底改革,就可以將那些陋行恢復正軌,但路漫漫而修遠,誰會上下求索? 後記: 蝦餃經常流浪上海蘇州等地。跟那裏的常駐老外(當然是白人為主)也作過一番交談。也是有點讓我吃驚。根據他們說(不知真偽,也無從稽考),他們很多人都有一本名冊,甚麼時候需要,一個電話,就會有當地女士送披薩到家,可以每天晚上不同品味。送外賣的,不少是高級行政人員或腰纏萬貫仕女。有些英語很好,有些就趁著床間學點英語單字吧。何以如此?似乎又跟教育無關。我們的文化,究竟出了甚麼毛病,會出現那麼多類似的母豬? 其實大家誤解了我的文章,我沒有任何歧視香港女性,或者香港人的意思。首先說明一下,個人的品行,和信仰啥關係並不大。香港的土共裏麵的曾鈺成、支聯會裏麵的司徒華、社民聯的長毛梁國雄,從人品上來講,都是屬於真的漢子,應該值得大家尊敬的,哪怕政治觀點和你不同。前幾天看到一篇關於捍衛香港價值的文章,裏麵很清楚地表明了這個觀點,就是香港是“西方文明”社會一部分,因此必須捍衛,免於受到大陸文化的侵襲。然後又說明,香港還帶有曆史責任,引導大陸的香港化,就是要把大陸也置於“西方文明”社會之下。我不太會畫圖,就簡單地把香港裏麵一些人士的想法畫給大家看,就是世界一統於西方文明之下的等級秩序: 這張圖所表列出來的等級製度,是需要中國全盤西化,融入“西方文明”才可以做到的。所以在這種思維框架下的女性和男性(我在美國見過不少這樣的亞裔男,或者亞洲男,見到漂亮的白人mm,你需要幫他從地上把眼球撿回去還給他的。),自己花錢去升級,是不奇怪的。比如英國工業革命中的發財的資本家,自己貼錢把女兒嫁給破落的舊貴族家庭,也是常見的事情,要做藍血嘛。其實中國在唐朝初年的時候,也是有大官家和大商家,要貼錢和破落望族聯姻的。所以在日本和韓國發生的美軍強暴中學女生案件,大概是教育不到位,因為成年的mm會自動貼錢送披薩,讓人家上等人犯罪,多不好意思。我的理想中的人類社會,是一種文化和種族都平等的社會。 在這樣的多元文化、多樣價值、多極政治的世界裏,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種族,可以保持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關係,可以讓這個世界,少些戰爭和災難。大家可以和平共處、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人類的文明多姿多彩和更加多樣化。而不是一種自己特色的價值體係,然後包裝成普世價值,用精確製導導彈和無人飛機,來轟炸和屠殺出你的王道樂土。這種以滅絕世界其他文化的主旨的普世價值,已經把美洲和澳洲的土著文明給消滅殆盡。我希望看到的中華文明圈子裏麵,當然看到大陸人、香港人、韓國人、越南人、日本人等等,都可以平等的生活。不過這種情況太理想,更可能的是這樣一張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要可以堅守自己的文化傳承,以血與火來捍衛自己文明和種族的尊嚴,那麽才不負從1840年就開始的民族自強和自救的曆史使命。隻要我們自己可以做到和西方白人平起平坐的平等關係,和不受到西方價值體係奴役的獨立文化價值體係,那麽香港的一些人,要和亞洲其他地方的一些人,繼續做西方文明金字塔架構下的二等公民,那也是人家的選擇嘛。白人在印度搞得最成功的等級和農奴製度,今天不一樣繼續存在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tyr1068 回複 悄悄話 看了樓下兩個的回複,愈加覺得井大的這幾篇博文寫得好!

世界真是無奇不有,有些人還把“自賤”當驕傲!

好像倫理墮落,嫖妓也不是什麽光彩事情,人家咋就能那麽理直氣壯???人家西方倒也有一些精華,隻可惜這些人隻把人家的糟粕學個精通,就覺得自己很國際接軌,很與眾不同。

大豆菜 回複 悄悄話 井大的思路口氣已經快趕上那個姓薑的前外交部發言人了。快懸崖立馬。。。
easycity 回複 悄悄話 評論人太專業了,又是大男子主義衝昏頭,對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亞洲女人與白人男人約會的問題,容易想歪。
其實從亞洲女人本身來講,可能很簡單。老是跟亞洲男人約會,厭倦了,偶爾找一個白人男人嚐嚐鮮,不行嗎?亞洲女人喜歡白人男人在床上的表現,但是不想有其他方麵的交往,隻在晚上被白人男人隨叫隨到,享受一下,有什麽不好?如果有亞洲女人全心全意喜歡一個人,這個人碰巧是一個白人男人,那麽兩個人住在一起,在北京,香港,或是紐約,有什麽不對呢?
很多歐洲白人女人,組團到非洲買春,德國女人尤其有名。象牙海岸的海灘上,很多身材臃腫的中老年白人女人攙著身材高大健美的黑人小夥。有些非洲國家的總統都發言,抗議歐洲白人把非洲人淪為性奴,損害非洲國家的形象。
好像沒有人批評那些歐洲白人女人從小讀非洲文學,講非洲語言,以致於隻對非洲男人感興趣,自己掏錢飛去非洲,還掏錢請黑人小夥約會。從這個經濟角度來說,白人男人的身價比黑人小夥低太多了,要自己掏錢飛到香港,能找到亞洲女人約會,但沒法從約會中賺錢。同樣,亞洲女人已經是夠矜持了,喜歡白人,或是想嚐嚐鮮,也隻是讓本地那少數幾個白人願者上鉤。真要是潑辣的,一張機票飛到歐洲非洲,一疊鈔票叫上幾個精壯小夥,北京香港的小男人和大評論員又該怎麽說呢?
cantorian 回複 悄悄話 首先謝謝專貼回應。看來,我的回應還是觸動了你。

你沒有分清楚倫理問題和政治問題。
你談的現象是倫理問題,但你把它當政治問題來談。
倫理問題注重過程--為什麽香港人有這個現象?
政治問題隻考慮結果--隻關注自己願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

政治本身是改變不了人心的。中國外交部常常有令人難於理解的沒有任何民族和國家尊嚴,沒有體現出任何智慧的行為,而往往體現出一個自尊受創的民族的思維錯亂和顛倒。這個現象不是跟你說的一些香港人的行為是一脈相承的麽?哪個在深度和後果上更為嚴重?

因此,你不能僅從政治上去理解和處理“自尊受創”的民族現象。之所以說是倫理問題,就是說它需要客觀地了解其來龍去脈,其對民族人格的效應--首先,它需要你的同情而不是責難。然後是反觀自己,以及自己的位置是否合適去責難他人--大陸沒有直接當過殖民地,卻還是有這個現象,不是更值得大陸的作者責難?香港當過百年殖民地,這些現象是“合情合理”的 -- 它反映的不過是:1,人性使人失望。2,中國人與其它民族並無不同。

如果你不是井底望天本人,也許是香港人?那麽,由一個香港人來談這個問題是合適的。但放在井底望天的博克的信息環境裏則不合適。似乎當發到香港的論壇讓香港人自己討論,自己罵。

但你也有可能真的是井本人,因為,井似乎有唯政治、唯經濟傾向。他自己說過:什麽都是政治。但這句話會誤導,因為許多政治的本因不是政治,最嚴重的後果也不在政治。

你談的“文化”其實也不是文化本身,而是關於文化的國際政治 -- 還是政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