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葉劍英與林彪的配合 zt

(2010-01-07 04:42:19) 下一個
在維持軍隊穩定方麵,葉劍英等人與林彪有一定配合。1966年,與江青一個戰壕的陳伯達在一次會議上說:「軍隊已經跌到修正主義的邊緣」。林彪知道後頗為不滿:「怎麽,軍隊也跌到修正主義的邊緣?我這個國防部長怎麽不知道呀?」害得江青忙去帥府道歉。據範碩《葉劍英在非常時期》一書介紹,1966年11月,葉劍英等人在軍隊係統各院校和文體單位來京人員大會上發表批評「文革」的講話。會上有人遞條子問:這個大會「林副主席批準沒有?」「你們四位副主席的講話是不是林副主席批準的?」葉告訴大家,四位副主席的講話是經過林彪看過軍委集體討論過的。範著在此加了一個括號:

  筆者注:此講話是否有林彪「同意」一說不確定。據後來總政一位負責人1968年11月26日寫的一份「檢討」材料上說:「當別人當場提出質問時,他宣布他講的話是得到林總軍委同意的,接見也是軍委批準的。這是公開欺騙群眾嫁禍於軍委林總的。」

  事情的真相迄今仍不得而知。如確如這位「總政負責人」所說,那麽葉之所以「嫁禍」於林彪,肯定是有借林的權威對抗「中央文革」的考慮。林彪看了會議記錄後,除了對葉在會上的講話哈哈大笑之外,沒有對「嫁禍」有任何報複性反應。這也許就是葉群說的「首長(指林彪──引按)對毛主席是緊跟的,對「中央文革」是支持的,但他和那些老帥也有感情。」由徐向前、葉劍英等人推動的《軍委八條》,其實是由林彪主持製定的。

  事實上,由於「中央文革」竭力推動的「文革」擾亂了軍隊原有的權力秩序,軍方將領在林、江對峙之中多是支持林彪的。以韓先楚為例,他曾在給林彪的電話中,針對江青等人說過「朝裏有壞人」,就這麽搞下去,我就上山打遊擊,跟他們幹到底。林沒有把韓的話作為禮物送給江青。「九大」以後,林、江矛盾激化。1970年林彪在廬山會議上講話,「曾讓韓先楚興奮不已。林彪畢竟還是個敢說話的、務實的人,仿佛陽光驅散了雲霧,他又看到了當年的那個「林總」」。而「林彪講話後分組討論時的場麵、氣氛,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人心不可欺,黨心不可欺,張春橋這夥人是太不得人心了。」會議期間,韓先楚、許世友等人都簽發了支持林彪的「表態信」,他們都想利用提高林彪聲望的戰法來打擊江青集團,1970年底韓在福州布置下一年工作時,就提出要大造成輿論,好好宣傳一下「林總」。韓是林的老部下,但許世友與林卻從無淵源關係。

  毛澤東對林彪是有警覺的,無論是「文革」初期給江青的信,還是「九大」前夕拒絕由陳伯達起草的含有結束「文革」以發展生產力等內容的「政治報告」初稿,都表明毛澤東並不滿意林的行徑。1967年10月,林彪著手成立旨在取代軍委的「軍委辦事組」,次年3月,毛澤東說:今後軍委辦事組由林副主席直接捏到手裏。軍委就是辦事組,軍委常委會可以不開了。但即使在其鼎盛時期,林也沒有掌握軍隊的全部領導權。「九大」政治局委員中穿軍裝的比例很大,除林彪集團外,既有朱德、劉伯承、葉劍英等元帥,也有陳錫聯、許世友、謝富治、李德生以及不在軍隊任職的李先念等原四方麵軍將領。這就是1971年毛澤東可以輕易收拾林彪集團的原因之一。

  林彪之後,形勢相對平靜,但上層鬥爭的陣線和目標都更為明晰。隨著毛澤東年事日高,葉劍英與江青等人都明白他們即將麵臨最後的一搏,而未來的一切取決於對軍隊的掌握。葉在1976年曾說:「我們個人的事小,最要緊的是軍隊!軍權無論如何不能落在他們手中!」如果說葉劍英在「文革」前期還可以借助一下林彪的話,那麽此時則要直接麵對江青集團的挑釁。江青當然善於拉大皮作虎皮,不過正如韓先楚當時就感覺到的,這虎皮也並不都是江青生拉硬扯自己披到身上的。在她的背後,是「文革」的最大動源毛澤東。毛既然對上了黨章的接班人都沒有完全放心,對葉就更不會完全放手了。1972年11月至12月,毛指示政治局開會批評周恩來、葉劍英在與基辛格會談中的「右傾錯誤」。1973年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時,毛發覺軍隊對他的路線緊跟不夠。同年12月,毛主持政治局會議,批評「政治局不議政」、「軍委不議軍」。1974年江青十分活躍,她儼然淩駕於軍委之上,以送批林批孔材料為由插手軍隊,宣稱軍隊是「軍閥管製」,要「放火燒荒」、「奪權」,並以「批走後門」的方式批評點名葉把女兒送到福建參軍。還直接寫信給葉等軍委領導人,對軍隊各大單位橫加指責。中央也於74年11月兩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批轉江青的材料,以示支持。1976年「批鄧」後,葉在1975年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受到批判。

  毛澤東是黨內鬥爭的唯一裁決者。由於葉劍英等人的行為和意圖並不符合毛的政治安排,所以葉劍英對江青的對抗就特別需要得到毛的信任和支持。1974年10月,將決定今後數年國家領導人的四屆人大召開在即,周恩來準備抱病去長沙,爭取有利的人事安排。此時「醫務人員發現他的大便有隱血,需要立即進行治療。葉劍英經過慎重考慮,感到目前中央正麵臨著籌備召開四屆人大的關鍵時刻,為了黨和國家的最高利益,防止「四人幫」乘機作亂,現在以不提此事為好,堅持總理依期限南行。」周是葉的支持者,但葉仍然冒險堅持周抱病南行,終於贏得了基本令他們滿意的結果,1975年,江青集團明顯居於下風。葉的另一個策略搶占先機,提前進入「戰鬥狀態」。鑒於「文革」前期的失敗,葉劍英認識到與江青等人的鬥爭具有「你死我活」的性質,必須盡快地使「路線鬥爭」明確化。1974年年底周恩來傳達了毛澤東批評江青等人的消息後,葉「利用一次各大軍區主要負責人來京開會機會,一個一個交談,並給他們看記錄。要他們表態聽軍委招呼。」1975年6月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他雖然沒有點名,卻又非常明確地批評江青「到處送書、送材料、寫信」,還一個軍區一個軍區,一個軍種一個軍種地分別找司令員、政委談話,要大家警惕「上海幫」,穩定部隊。軍政大學黨委改組時,他一一了解黨委成員的政治、思想、工作情況,嚴格把關,絕不讓與江青集團有絲毫聯係的人進去。李德生回顧當時的鬥爭,說葉「特別重視從組織上解決問題,反覆強調軍隊的各級領導權一定要掌握在可靠的人手裏,……」王平上將1975年出任武漢軍區政委,行前葉劍英親自向進行路線交底:「武漢軍區很複雜,「四人幫」及其伸向某省的黑手,通過各種渠道插手某省軍區,大搞反黨亂軍活動。某獨立師參謀長,在四屆人大前寫大字報,要周總理下台,要張春橋當總理;某軍陷得很深,唯「四人幫」是從,防化連是江青的試點單位。」王平依計而行,確保葉對軍隊的領導。

  一貫謹慎的葉劍英之所以能夠拂逆毛澤東的意願,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此時的毛澤東雖雄心不已卻也力有難及。不但江青等人無法取得軍隊的領導權,毛也沒有實現他限製葉劍英的願望。當1976年2月葉再次「靠邊」時,毛實際上已無法控製局麵。「葉劍英既不像完全被打倒的鄧小平,又不像長期無職無權、處於「休息狀態」的陳雲等老革命家,也不像早已被排除在中央政治局之外的徐向前、聶榮臻兩位老帥,他是處於「半打倒」狀態的黨和國家、軍隊的領導人。實際上,他仍然控製著軍權。」甚至代理其職務的陳錫聯也與葉保持聯係,「在處理重大問題時,陳還暗中與他通氣,取得他的支持。」也許是意識到這一點,毛在臨終前的1976年9月8日又把葉叫到麵前:「隻見毛澤東睜開雙眼,嘴唇微微張合,呼吸急促,想要說甚麽,隻是說不出來。……他在床邊佇立良久,覺得毛澤東的右手在用力握自己的手。」葉後來說:「我剖析毛主席去世時自己的心情,我確實把華國鋒同誌當做「後主」看待,盡管我自己精力不濟,水平不高,還是想盡力去扶助他。」毛是否真的向葉「托孤」、「後主」究竟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毛已經看出,在他身後,葉將是最有力的人物。

  在葉劍英與江青等人的衝突過程中,毛澤東有足夠的權威和技術來調控和協調。但在毛之後,對立統一隻能展現為一分為二,最終導向你死我活的鬥爭。在「文革」中崛起的葉劍英也是結束「文革」的領導人;「四人幫」既是「文革」的推動者也是「文革」的得益者,同樣經曆了「文革」風雨洗滌的葉劍英及軍隊終於把「文革」的「弄潮兒」送上審判台。長城就是長城。「文革」是徹底失敗了,中外曆史都證明,革命越是徹底就越是不可能成功。而其直接原因之一,是毛澤東未能在「文革」的依靠力量(軍隊)和「文革」的推動者(中央文革)之間建立內在的關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