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和老大的博客

亦衝亦潛,順勢隨緣。潛水有潛水的理由,衝浪有衝浪的原因。
個人資料
正文

小娃的語言

(2020-11-25 23:40:10) 下一個

據書上說,小盆友從喜愛的一個活動(比如玩遊戲)過渡到下一個活動(比如吃飯),容易有困難,往往表現為哭鬧。解法之一,是提前5到10分鍾給一個提示,比如“遊戲時間快結束了,下麵是吃飯時間。”然後再稍微提醒一兩次,希望小盆友會覺得比較沒那麽突然,可以平靜接受過渡而不至於哭鬧。既然是磚家們寫的磚頭那麽大的書,看著也有點道理,咱就試試唄,雖然小衝浪還沒有出現不肯過渡或哭鬧的問題。

老大我跟小衝浪嚐試的頭兩次,感覺效果不是特別好,大概是遊戲時間被打擾了,未來卻不明確的那樣。等到大約第三次,老大我跟他說“遊戲時間快結束了,下麵是吃飯時間。”他就自己翻譯了一下,“肉肉時間!”然後就變得很開心很期待起來,讓老大我覺得自己好笨。

最近,小衝浪學會了騎買給他的balance bike(沒有腳踏和鏈條,坐著直接用腳推地麵前進的單車),騎得很高興。有兩三次陪著他在外麵騎的久一些,他開始騎得比較快,後來就騎得慢了,也經常停下來。老大我分析他是累了,可是問他累不累,他又不承認,估計是他還不是很清楚累這個概念。既然他經常停下來,老大我就嚐試各種方法鼓勵他繼續騎回家或者回到車邊。

訴諸邏輯的鼓勵方法,總的來說是失敗的。比如,老大我跟小娃說,“繼續騎,回到家就可以休息了。”或者,“繼續騎,回到車那裏就可以(從公園)開車回家了。”小娃聽了基本無感。用鷹文鼓勵,比如“Don't stop. Keep going.”有一些效果,主要是小娃聽到Don't覺得很有意思,會笑眯眯地跟著說Don't,然後往前騎一段。

試了的幾種方法裏麵,最有效的,反而是我有點開玩笑的一個嚐試。看他停在那裏,老大我有一次說,“不要騎蝸牛那麽慢。要不要騎貓眯那麽快?”小娃見過蝸牛,也喜歡貓眯,這麽一說他聽懂了,笑眯眯地也很努力地往前騎一大段。為了不那麽單調重複,老大我又拿烏龜turtle來替換蝸牛,拿小狗、兔子、獅子等來替換貓眯,效果都差不多,都可以騎一大段。

所以,和小娃交流,要用小娃的語言--要他能聽懂,才會有效果。很多關於交流的培訓都提到了解聽眾這個重點,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有點搞笑的是,我在和小衝浪交流的過程裏麵,又要自己體會一遍才醒悟過來。

202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