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中的形而上學(11)---地位及情勢的邏輯

(2010-07-16 20:23:48) 下一個

人們常說真理麵前人人平等。其實,這句話隻在相當形而上的層麵上成立,對於具體的社會邏輯來說,這句話並不一定成立。比如說,兩軍交戰,一方是占了優勢的強大的正規軍,一方是處於被動的弱小的遊擊隊,這時如果正規軍主動提出和解叫做懷柔,期望和平,減少傷亡,甚至是愛心;而如果遊擊隊主動提出和解則更可能會被認為是怯懦,軟骨頭,怕死怕苦,或快要堅持不住了。在公司裏,如果老板對下屬和藹,隨和,友善會被認為是老板平易近人,領導藝術高,不傲慢,為人親切;而如果老板板著臉,下屬主動和老板友善則會被認為是巴結討好拍馬屁。同樣是談論錢,成功的商人尤其是銀行的老板常談論錢屬於是事業心強;而一個窮人若常談論如何掙多錢會被旁人笑為財迷心竅。在單位裏通常是領導的嗓門最大,因為公共場合的嗓門被接受的程度也與地位有關:領導嗓門大不但顯得有自信且讓別人也跟著有信心,更是方便老百姓,因為這樣可以減少老百姓因為沒有聽清楚領導的話而產生誤解誤傳的機會;而普通老百姓如果嗓門太大,可能就會有旁人覺得不舒服了。

上麵提到的一些簡單的“因為。。。所以。。。”的邏輯在社會層麵上因人因勢而異的例子隻是管中一斑而已。一般來說,與社會的人有關的邏輯往往和當事人的地位以及所涉及到的情勢密切相關。這並不是哪個人或哪些人故意操作,或成心玩弄文字遊戲造成的,而是因為在人類的社會活動中存在著與地位和情勢相對應的邏輯關係。一般來說,這種邏輯關係是基於社會生活常理提供的可能性而形成的。

以上麵的例子來說,兩軍交戰,如果處於被動的遊擊隊主動要和談,那麽因為處於優勢的正規軍可能就是不和談也不怕,所以遊擊隊恐怕隻有做出很大的讓步,或者就是投降繳械才能得到正規軍不對之加以剿滅的寬容,所以你遊擊隊要麽不和談,要麽就投降的可能性較大;公司裏,由於老板與下屬的地位不同,老板用不著討好下屬,下屬也要聽從老板,而下屬如果得罪了老板可能會吃苦頭,而討好老板可能會得到老板的賞識;成功的商人不但因為他的工作的目標就是掙大量的錢,更是因為他有可能掙很多錢,所以當他奢談掙錢的時候,人們可能會覺得合理,而窮人因為自身的處境離錢太遠,所以如果大談掙錢的話就可能會讓人恥笑。

讀者可能會說,兩軍交戰強大的正規軍不一定就會贏,弱小的遊擊隊也不一定就會輸;公司裏老板有時也會怕下屬;不是所有的商人談錢的時候別人都說他的事業心強的,也不是所有的窮人說自己想多掙錢就會被別人笑財迷心竅的。

沒錯,這就是社會邏輯與自然邏輯的不同之處,社會邏輯並不象自然邏輯那樣在人們已知的特定環境下基本上一定會按照預期的規律來發揮作用。這是因為現實的社會過程都是很多複雜的子過程的非線性的組合,我們所認為的特定環境其實都包含著各種複雜的內在因素,各方力量對比的微妙變化就有可能造成外在結果的不同表現。但是,雖然現實過程的外在表現可能是靈活多變的,內在的邏輯(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在社會過程中的意義)卻實實在在地與所客觀的條件相對應地存在著。回到前麵舉過的例子來說,雖然兩軍交戰強大的正規軍不一定就會贏,弱小的遊擊隊也不一定就會輸,但是以當時的敵我優劣的情勢來說,正規軍勝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如果遊擊隊主動提出和談就很可能是害怕了;雖然老板可能會怕下屬,但是一般來說以老板的地位,下屬更可能怕老板。其實,不一定是交戰的雙方,也不一定是老板與下屬,凡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時期占優勢的人與占劣勢的人(比如,多數派與少數派;有權勢的人與貧窮的人;等等)打交道時都存在著類似的邏輯。凡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主動與處於優勢的一方示好的時候,因為討好的可能性大,就會被處於優勢的人或旁人認為是在討好,就算當事人沒有這個意思,因為存在著這種可能,也會向大家傳出這樣的錯誤的信息。這就是由社會常理所產生的可能性形成的社會邏輯一種情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在運用著各種各樣的由社會常理所產生的可能性形成的社會邏輯,其目的或是為了避免與人交往中出現錯誤,或是為了利用自己所占有的優勢,或甚至是為了使用相應的社會邏輯來攻擊詆毀他人,等等。

很顯然,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什麽人對社會邏輯與地位和情勢的關聯性做過係統的研究,但是並不等於大家都感覺不到所謂的社會道理或真理與地位和情勢之間的關聯。大量的哲學,文學,和生活修養的作品其實都是圍繞著真理與地位和情勢的關聯而展開的;在實際的生活中,對社會道理或邏輯與地位和情勢的關聯感覺靈敏且靈活應用的人會被讚為善解人意,會為人處事 ,因為他們確實會憑著對這種廣聯的感覺與應用而在社會上如魚得水。但是從係統的理論認識來說,大家就都缺乏那臨門一腳,就是捅不破那一層紙,一說到社會道理或真理或邏輯,大家就又回到真理麵前人人平等的老生常談來了,而且不是口是心非,確實是打心裏就覺得真理在人人麵前就是平等的,隻是大家不按真理來做而已。可見解放思想有多難,一個小小的阻力有時可以阻擋人們的思想千百年。

雖然在實踐中有人因為對於真理或社會邏輯與地位和情勢的關聯的感覺敏感和應對巧妙而得到好處,就整個人類文明來說,缺乏對於真理或社會邏輯與地位和情勢的關聯的明確的理論認識對整體社會實踐是不利的。而且,對於那些缺乏相應的感覺和應對技巧的人說也是不公平的。

以前麵提到過的與優劣勢有關的邏輯來說,因為相應的邏輯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人們的心理感受和思維,如果處於優勢的人不懂得處於劣勢的人由於相應的邏輯的存而麵臨的阻力的話,就可能會一味地想要依仗著自己的優勢來取得對方的示弱,結果一場原本可以更早地結束的戰爭就可能會更加地延長和殘酷。再比如,很多時候,當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時,雙方都忽視一旦一方認了錯就會給另一方落下一個以後責難自己的口實這種基本的邏輯,結果好象都把對方當成看不到這種後果,隻怪對方為什麽不認錯,而不是想著用更巧妙的方法處理雙方的關係,使大家都不要過於為難。

其實,老子在《道德經》極力想要探討的一個內容就是由自然條件和人類常識所形成的各種邏輯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社會事務中的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