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生活中的變化(6): 毛筆字和珠算課程今安在?

(2005-05-30 23:09:37) 下一個

 

開頭寫兩句並非多餘的話。“我們生活中的變化”不是一個懷舊的係列,而是一係列關注社會變遷的話題,而社會變遷是社會研究者們最為感興趣的領域之一。任何懷舊都意味著對過去的某種沉迷,暗含一種今不如昔的慨歎,希望昨日又重來。我好像從來缺少一根懷舊的神經,我是未來取向的人,相信明天會更好,今天也不賴。所以,拜托不要把這個係列解讀成懷舊,如果你想借這個係列懷舊,那是你的事,嗬嗬。

*******************

很長的時期裏,毛筆字和珠算這兩門課程是中國小學生必修的課程,不知道今天這兩門課程是否依然必修?從我的眼光看,這兩門課應該從小學的必修課程裏剔除,這是兩門不適時宜的課程。

記得小學1-2年級,幾乎每天下午,至少是隔天下午都有二十分鍾的毛筆字課程,那是必須的自習課程。別提有多煩啦,因為每次課都得帶上毛筆和墨水,帶毛筆還簡單,可是帶墨水就麻煩了。結果那時候市麵上常賣一種特別包裝的墨水,就是把海綿浸滿墨水裝載類似裝雪花膏的鐵皮盒子裏。不過這種包裝的墨水質量忒次,所以我特別小瞧那些帶海綿墨水盒的同學,覺得他們根本不可能寫好毛筆字,結果,我總是帶著墨水瓶。那是怎樣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時期啊,要麽忘了帶毛筆,要麽忘了帶墨水,不知被老師訓過多少次。更惱人的是,隔一陣,就會發生墨水沾染事件,要麽是毛筆的筆帽掉了,要麽是墨水瓶蓋沒有蓋緊,結果首先是書包黑了一大塊,然後是課本和練習冊,最後是白襯衫也染上啦,虧了每家的母親洗衣服辛苦。其實,我在學校的毛筆字課間是很不專心的,我覺得寫毛筆字得靜心靜氣才能寫好,哪裏能在那麽嘈雜的地方進行呢。不過,在家裏我倒是自覺起勁的練字,因為那時候的人相信寫好毛筆字是必須的和會帶來機會的。結果我的毛筆字習作頻頻得獎,現在想來不是我毛筆字寫得好,是因為我的同學們寫得太不好啦。低年級的時候,就巴望著升入高年級,那樣就可以使用鋼筆啦,也不需要練毛筆字。

若幹年以後,鋼筆字帖流行起來,那時候才知道,自己練了多年的毛筆字,可是寫起鋼筆字來依然難看得很,所以很刻苦地又練起鋼筆字。又是若幹年之後,鋼筆字鉛筆字等等被稱作硬筆書法,全國上下又都陷入那股硬筆書法熱潮,最先把自己的鋼筆字帖稱作硬筆書法的書法家們都狠狠地掙了一大筆。不過,應該感謝那些硬筆書法家們,推行了一個新的觀念:硬筆書法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已經變得十分重要,應該代替毛筆字成為兒童學習和訓練的主要書法。這種對硬筆書法的崇尚比起對毛筆書法的崇尚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事實上,毛筆字對現在的人來說,隻應該看作是藝術,而不是工具。

誰也不會想到,硬筆書法隻時興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因為電腦出現了。當電腦打字成為必然,任何書法都沒有意義了。今天的人隻需能認字寫字,把字寫得再好也不是知識和身份的象征,在文盲占多數的年代,會寫毛筆字,就被尊為先生,就在一二十年以前,寫一手好字(鋼筆字)還被人津津樂道,今天恐怕再沒有人關心別人的字寫得好還是壞。今天寫一手好字的,可能會被認為有點迂腐了吧,別人關心的是你打字快不快。

*******************

珠算課程大概在小學三四年級出現的,用了一個學期的長度學完,不過不是沒堂課都學,而是間隔著學。珠算曾經被奉為中國數學發展的巔峰之一,關於珠算的神話連篇累牘。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末,還經常能看到地方或全國性的珠算大賽的消息。作為孩童,我們曾經對珠算課程懷著無限的憧憬,因為背著算盤上學很有意思。可是,真開始了珠算課程,卻覺得十分的失望,因為它太簡單,一點挑戰都沒有。作業和考試的成績都好得不得了。盡管老師在課程開始的時候介紹了很多關於算盤和珠算的發明的故事,以及誇大其詞地宣傳了很多珠算對於中國數學家和數學的影響。說實在的,以我們年少和幼稚的腦子,我們都能發現這個神話的破綻,其實珠算是最原始的結繩記事的翻版而已。

那些年代關於珠算優於西方手動計算機的說法甚囂塵上,我想很多時候中國的出納會計確實能使用算盤比西方的出納會計使用手搖計算機更快地的出結果,但是算盤通向不了今天的計算機,而西方的手搖計算機卻可以。我想西方人跟中國人沉迷於自己祖宗傳下來的寶物不同,西方人一直在追求用機械的方式來解決運算的問題。最後,當中國人在幾千年之後還在歡呼祖宗發明了算盤這種計算工具的時候,西方人卻超越了機械的計算工具而進入電子計算時代。


********************
當我 每天做在電腦前享受電腦的發展帶給我們的書寫和計算的便利的時候,我不禁要想,書法課程和珠算課程還是必要的嗎?它頂多隻可以做為一種愛好,而不應該成為學生的必修。這不僅僅是節省課時,更在於變革觀念:我們大多數人需要的是書寫工具而不是書法,我們更不要再電子計算機時代,用結繩記事的方式來開發我們的智力和運算技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帳號 回複 悄悄話 先生的博客真的是不同反響。名人就是名人。


嗬嗬,以為你已經離開這裏了,沒有想到又出來了。是否可以做個朋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