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2023 西西裏公交遊(6):巴勒莫之下篇

(2024-05-29 12:24:35) 下一個

西西裏行程請參見:《2023 西西裏公交遊(1):行程和概覽》

如上篇所說,巴勒莫的遊記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

四角場 | 貝利尼廣場 (Piazza Belini) 周邊三姐妹教堂 | 港口 | 巴勒莫大教堂 (Palermo Cathedral) | 街景和市場 | 住宿

下篇:

老皇宮 (諾曼王宮 Palazzo dei Normanni) | 隱士教堂 | 耶穌教堂 | 歌劇院 | 人骨教堂 | 街景和市場 | 美食

巴勒莫的老皇宮又叫諾曼王宮 (Palazzo dei Normanni),建於公元9世紀穆斯林統治時期。其最初是一座阿拉伯風格的宮殿;到12世紀初諾曼國王Roger二世統治時期,對宮殿進行了整修和改造,並修建了金碧輝煌的帕拉提那禮拜堂 (Cappella Palatina).

諾曼王宮一直是西西裏曆任國王的皇宮,至今還有部分廳堂為西西裏議會所用。

Palatina禮拜堂裏有著金燦燦的拜占庭風格馬賽克貼畫,和上集中提到的Santa Maria dell'Ammiraglio拜占庭貼畫同出一轍。同樣風格但更加著名的是蒙雷阿萊大教堂 (Doumo di Monreale, 下一篇遊記將會提到),但那座教堂晚了幾十年才建。

我們去了直奔主題,去二樓看Palatina禮拜堂。那裏控製人數,定時放入一批參觀者。

1. 一進教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祭壇上方巨幅的耶穌金像。絕對是讓人“wow”的那種金碧輝煌和莊嚴恢弘。

2. 教堂頂部是木刻的穹頂,四壁布滿了金色的馬賽克壁畫,講述著聖經故事。

3. 拉近看看

4. 再來一個近景

5. 王宮裏的庭院,頗具阿拉伯風格。遇見一對穿著吸睛的遊客。

6. 王宮外麵雕像

7. 王宮外的一棵大樹,巨大。

現在翻看照片,發現在王宮玩得比較潦草。Palatina禮拜堂倒是仔細看了,別的好像或者沒去(比如東方廳和現在的議會廳),或者去了也沒怎麽拍照(比如庭院)。

 

出了諾曼王宮不遠,有一座阿拉伯和諾曼風格混合的隱士教堂 (Chiesa di San Giovanni degli Eremiti) ,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該教堂建於公元六世紀,在阿拉伯人統治西西裏時期作為清真寺,後來諾曼王朝的Roger二世又將其改為基督教堂。

8. 小紅球頂、阿拉伯庭院、鍾樓,一看就是層層疊加的混搭風格。

9. 雖然年久失修,但曆史風韻猶存。

 

10. 外牆和紅球屋頂

11. 庭院深深幾許

 

離住處不遠的耶穌教堂 (Chiesa del Gesù di Casa Professa/Church of Gesù) 外表看著很尋常,但裏麵巴洛克風格的裝飾美輪美奐。

12. 看看外觀,是不是很普通?

13. 一進去,真是亮瞎眼睛~裏麵雕梁畫棟,每一寸地方都不留白。

14. 每一個立麵、每一個轉角,都裝飾著大理石雕刻作品。

15. 近景之一

16. 近景之二

這耶穌教堂可看的可拍的太多了,我們先後去了兩次。對宗教文化我們也是門外漢,但那種莊嚴中帶著華美的氣氛,能攫住人心。

 

我們還去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人骨教堂/地下墓穴 (Catacombe dei Cappuccini/Capuchin Catacombs of Palermo)。

據說這個墓穴最初用於陳列已故的天主教修道士,後來很多貴族和富人大感興趣,也希望改變傳統的“入土為安”埋葬方式,而將這座地下墓穴成為自己的歸宿。

日積月累,這裏存放了六千多具幹屍,光溜溜的頭骨之下衣冠楚楚,或站或躺。大多都配有名牌,寫著死者簡要生平。

其中也不乏早夭的孩子們。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童屍體,不似其他的僅有頭骨,而是經過防腐處理,麵部保持完好。記得是役於1920年左右,也有百年之久了。

墓穴內部不能拍照。即使能拍我也不會拍,我連外麵也沒有拍,還是比較忌諱。

非常獨特的經曆。如果膽子夠大,我推薦去看看,畢竟是獨一無二的。墓穴裏麵陰冷但不算陰森,空氣質量和心理感覺也不那麽恐怖。

17. 翻遍手機,隻有這一張公車牌的照片與此有關:我們是坐327公車,到Piazza Cappuccini下車走過去。

順便說下,巴勒莫城裏的遊覽憑兩條腿就可以,我們隻是去這個墓穴坐了一次公車。

有了穀歌地圖,坐公交車很容易。隻要打入目的地、選擇公交圖標,穀歌自動給出各種公交選項。出城玩還得研究一下火車或巴士哪個路線更好、每天的班次、車站位置等。總體來說,公交遊容易多了。

再看看其他景點。

18. 歌劇院,老教父痛失愛女的地方。

19. 歌劇院建築很宏大,這是側麵。

這次去歌劇院的時間不對,沒趕上參觀,留待下次。下次爭取訂好票進去看一場演出。

19. 費力切門 (Porta Felice) 是從巴勒莫的港口通往老城區的門戶。中間是巴勒莫城區主幹道,一直通到四角場,很氣派。

20. 街頭雕塑

再聊聊吃。

這次在西西裏,我們沒有專門做美食攻略,看著當地食客多的餐館就進去,基本都不錯。

剛到巴勒莫吃第一頓午飯,鄰座小妹正在做美食直播。聽說我們從紐約來(我出門一般說從紐約附近來的,“新澤西”別人不見得知道),羨慕得不得了。我說有機會你去玩啊,紐約好多好吃的。她驚呼:“那我需要攢好久的錢!”我有點汗顏,覺得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西西裏工作機會不多,普通年輕人應該不容易掙錢。

她把我們都拍進去,嘰嘰呱呱說了很多,我不玩Instagram,不知道她是哪個段位的網紅。

21. 和人家的小巴掌臉相比,我簡直就是個“豬頭”。

22. 我們點的意麵之一。不像在美國的意大利館子裏放那麽多番茄醬和奶酪,喧賓奪主;他們做的更像我們的鹵麵,就是煮好的麵裏放各種澆頭,挺好吃的。

23. 這家餐館如下圖所示,後來我們又去吃過兩次。左鄰右舍的餐館生意也都挺好。

24. 街邊和景點往往有沙拉+主菜+飲料的套餐,吃過一次(如下圖)。賣相很好,但不好吃。覺得還是小餐館裏點菜的更好。

25. 農貿市場邊上的小館子,人氣旺盛。

26. 同一個街區,夜裏更熱鬧。

27. 一家主打“街邊食物”的餐館,貌似“南京大排檔”,就是那種實為餐館,但假裝街邊攤的地方。菜色無功無過,但熱熱鬧鬧的氣氛挺有意思,很多當地人也在那裏吃。

28. 在上圖的餐館點的幾樣小菜

唯一一次踩坑的是在夜市街。也許是淡季,沒有夜市的熱鬧氣氛,餐館也冷清。知道是招攬遊客的地方,但餓了就坐下了。魚做得令人失望,吃了兩口就打包然後扔了。

29. 就是這條“夜市街”,走進去稍微熱鬧點,但名不符實。

30. 逛超市,看到葡萄酒怎這麽便宜?不知道好不好喝。還是說要喝得入口的就還得去酒莊買,超市的隻能做菜?

這巴勒莫的遊記寫得有點虎頭蛇尾,我自己不甚滿意。主要時間久遠,當時記的筆記也找不到了;現在出門拍照也不像以前那麽多,看圖說話都說不好了~大家看個意思吧。

巴勒莫,真是一座活色生香的城市,我喜歡!

謝謝看帖。下篇將寫到在巴勒莫周邊遊覽的幾個地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