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密,新疆軍區的夫妻哨所, (圖)

(2010-06-06 12:16:50) 下一個

解放軍不為人知另一麵 揭開“夫妻哨所”麵紗(圖) 解放軍報




  在大漠戈壁深處,茫茫林海之中,偏遠海島之上,巍峨群山之巔,有一類特殊的哨所——“夫妻哨所”。

  “夫妻哨所”是一些邊防部隊根據實際執勤巡邏任務的特殊需要,經過上級有關部門嚴格批準設立的非建製哨所。“夫”大多是服役多年的士官,“妻”是來隊軍嫂,人稱“半個哨兵”,他們組成的“夫妻哨所”擔負著特殊的邊防執勤任務,成為邊關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夫妻哨所”雖然是在我軍條令條例中找不到的稱謂,但多年來卻在邊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一個人”的教育?日常自我管理、一日生活製度落實、安全管理等怎樣正規起來?5月下旬,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新疆軍區部分“夫妻哨所”,對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哨所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邊關許多“夫妻哨所”有一些共同特點:點位工作性質獨立,所擔負任務一個兵就能夠獨立完成;離部隊營區較遠,普遍在上百公裏以上;非重點要害點位,不便於集中建製兵力駐守,但部隊建設又確實需要,需有人經常巡視檢查維護。

  新疆軍區某裝甲團訓練場1994年建成使用,離營區較遠。這個訓練場屬於季節性訓練場,每年官兵在此駐訓4個月,駐訓一結束就靠“夫妻哨所”2 人駐守。

  團長李剛告訴記者,在訓練場設立“夫妻哨所”主要是看管訓練場地,維護訓練設施。派幾個哨兵來看管,造成人員浪費影響訓練,“夫妻哨所”的設立從根本上解決了戰士安心和安全值守問題。

  2002年,隨著新疆軍區某炮兵團最後一批官兵搬進新營房,老營區水塔成了該團最遠的哨位。團裏原先派1名士官骨幹帶2名戰士在水塔固定執勤,負責水塔安全警戒和日常維護管理。但時間一長,因為條件艱苦,環境寂寞,生活單調,官兵有些不安心。後來團裏采取定期輪換的方式執勤,但經常換人造成工作不連續、掌握情況不熟悉、執勤不到位等現象,使水塔發生了2次人為原因停水。

  2004年,經上級批準,團裏在水塔設立“夫妻哨所”,挑選了1名思想素質過硬,兵齡較長的老士官攜妻執勤。這既有利於執勤戰士保持思想穩定,安心本職崗位,同時家屬還可以協助戰士完成執勤任務,幫助部隊發揮管理教育功能。

  “夫妻哨所”讓小散遠執勤點位變成“省心哨位”、“放心崗位”,在邊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夫妻哨所”利了部隊“大家”,也苦了戰士“小家”。

  在新疆軍區某“夫妻哨所”,哨長何剛的妻子萬小紅隨軍前是四川三台縣職業高中的一名老師。2007年11月,在何剛的再三動員下,她辭去工作,來到哨所和丈夫一起執勤。剛開始,習慣了學校生活的她麵對哨所單調的生活很不適應。一次,何剛回團裏取材料,她自己動手燒“火牆”取暖,結果倒灌了一屋子黑煙,連人都進不去,在零下十多攝氏度的屋外站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到丈夫回來。

  一天晚上,某炮兵團“夫妻哨所”的電話驟然響起:“訓練場北側發現4名不明身份人員,迅速出動查明情況!”賈戰峰夫婦立即行動,時刻準備“應戰”。過了一個小時,才知道是團裏有意出的“情況”。

  今年2月13日下午,哨長賈戰峰到水塔儲水,但不到10分鍾,主泵停止工作。眼看馬上年三十了,水泵壞了全團官兵斷水,賈戰峰迅速打電話向營房股報告,一場水泵搶修戰拉開帷幕。

  近百米深的水井,維修水泵需要把井內3米長的20多根鋼管,一根一根用手吊出來,修好泵再一根一根吊回去,每根管子最快也得半個多小時。施工連派來的30名戰士,冒著-20℃的嚴寒連夜奮戰。賈戰峰的妻子李潤娥燒開水、煮方便麵,給大家補充體力,跟著戰士們忙活了一夜。第二天下午,隆隆的水泵又重新開始工作了。

  新疆軍區某裝甲團“夫妻哨所”哨長馬俊亮的妻子陳紅芝告訴記者,白天都好說,最怕過晚上,特別是淩晨1點到3點是訓練場周圍最不安全的時候,她和愛人輪流值班。白天,他們不間斷地沿訓練場牆外圍巡視檢查,消除安全隱患。晚上,一有風吹草動就得趕到現場,絲毫不敢懈怠。

  由於“夫妻哨所”的特殊性,各部隊對新形勢下加強“夫妻哨所”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積極探索。

  “夫妻哨所”的人員管理是部隊領導關注的一個重點。新疆軍區某裝甲團政委張勇告訴記者,為提高執勤力,在人員選派上,他們堅持把最放心的人放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

  “夫妻哨所”雖然具有家庭特色,但不能離開正規化管理。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將哨所戰士納入所在單位的目標管理,其教育管理列入年終評比,采取光盤教學等方式確保教育落實。因為哨所的管理絕大部分是“自己管自己”,所以對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更要厚愛一分。記者在該團“夫妻哨所”看到,29英寸的數字衛星電視、太陽能熱水器、飲水機、電子監控設備和信息網絡等一批生活執勤設備落戶哨所,執勤人員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物質文化生活日漸豐富。

  “在哨所沒人監督,你們會不會按時出操訓練?”在某炮兵團“夫妻哨所”,麵對記者的疑問,哨長賈戰峰告訴記者:“哨所雖然隻有兩個人,但我們自己監督自己,生活很有規律。”他在手機上設了起床、操課和體能訓練號,每天早上手機準時吹“起床號”。每天他們都要堅持早上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晚上收看《新聞聯播》,及時了解時事信息,不讓思想落伍。

  記者在哨所看到,不大的房間裏懸掛著一塊執勤製度牌:作息時間製度、請示報告製度、巡視製度等10項製度,規範了他們每天的工作生活秩序,部隊紀律在這裏沒有絲毫鬆散。

  偏遠艱苦是“夫妻哨所”的代名詞,保障難度大,各級想方設法改善哨所的生活條件。某邊防團除每月發放夥食費外,還給哨所適當生活補貼,團機關定期送米麵油等生活物資,讓他們改善生活。

  在調查中,“夫妻哨所”的戰士和家屬紛紛表示,一定要把組織的關心化作紮根邊防、奉獻部隊的實際行動。同時他們也表達了自己的期盼:一是期盼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二是期盼能接受到更多的信息,掌握一定的技能;三是盼上級機關安排人員替班,讓他們能正常休假;四是在評功評獎時要考慮到他們崗位的特殊性,做到一視同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