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這篇寫述關於美國大學的入學方式也搞暈了,真的,假的?
(2009-06-16 15:42:10)
下一個
我被這篇寫述關於美國大學的入學方式也搞暈了,真的,假的?
北美人生:黃皮膚,美國華人孩子繞不開的前景!
搜狐
不少住在美國的中國人,也許還在慶幸地想,自己的孩子,也許不用經曆自己經曆過的那種嚴酷的大學入學考試了。錯了!你的孩子將來在美國進大學會有麻煩,有時僅僅是因為你的黃皮膚。
下麵是兩個故事。
Stanley Park,一個韓國移民的孩子,家庭收入菲薄。3年前,父母離婚,他跟母親過。但母親很快得了乳腺癌。於是,他小小年紀,開始給人家當家庭教師,幫助母親付房租。盡管他用了大量時間去大工,但在大學入學的智能測驗SAT中,仍得了1500的高分(滿分1600)。然而,當他申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和洛杉磯分校(UCLA)時,全被拒絕。
Balnca Martinez,另一個移民階層的孩子,也因母親得了乳腺癌而要打工養家,不過她的SAT成績比Stanley Park低390分,即僅1100分,但卻被同樣的兩個學校錄取。
為什麽會如此?因為Balnca Martinez是拉美裔的後代,Stanley Park則不幸地長著一個象我們中國人一樣的“亞洲”臉。
這大概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孩子在美國都繞不開的前景。
加州大學最近采取了新的錄取標準,通過所謂綜合評定,來選拔學生。這一綜合評定,冠冕堂皇地說要給那些“克服了個人、家庭、和心理障礙”(即所謂“生活的挑戰”)的學生加分。但正如許多批評者指出的那樣,這不過是一個巧妙的借口,目的是抑製亞裔、白人的入學機會,提高黑人和拉美裔的升學率。你的父母在唐人街刷碗,也許得不到什麽同情,但你若是麥克爾.傑克遜的孩子,卻可能被人認為在生活中有許多障礙要克服。
人首先是要吃飯的。貧困按說是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但UCLA的前錄取部主任Rae LeeSiporin供認,UCLA不把貧困作為一個指標,因為那樣一來,好多低收入的亞裔子弟就會進來!
美國兒童要在一個族裔複雜多樣的環境中成長。
策劃和支持這一綜合評定的加州拉美裔議員Marco Antonio Firebaugh馬上附和:“用貧困這個標準,隻會讓大學錄取許多窮困的白孩子和亞洲孩子。而我們的目標是錄取更多的拉美裔和黑人。”
結果如何?去年加州大學錄取的拉美裔和黑人提高了18.5,UCLA多錄取了9的拉美裔,19的黑人,代價是亞裔學生減少,白人學生竟下降7。
當然,學校並非沒有理由。目前拉美裔為加州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在加州大學的學生中隻占八分之一。亞裔人口占加州的11,但在加州大學的學生中卻占幾乎40。
但是,這不過是對這些族裔學生的學術質量的反映。比如在UCLA,去年被錄取的拉美裔學生的SAT的平均分隻有1168,而被拒絕的亞裔學生的平均分就比這高,為1174,白人被拒的學生分數更高:1209。入學的白人學生平均成績則高達1355,亞裔為1344。
不錯,大學是應該照顧弱勢族群,促進社會流動,維護社會公平。但是也應該看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與家長是否盡職是分不開的。任何社會,都應鼓勵那些負責的家長,而不是懲罰他們。但是這套製度,卻告訴你為了讓孩子進好大學容易一些而應該怎麽作。
首先,你最好是趕快離婚。因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在這個綜合評定中要加分。
你最好再吸吸毒,甚至進監獄,這樣孩子更有“生活挑戰”可以克服了。加分!你還要搬到一個孩子最容易學壞的地方去住,這種地區來的孩子要加分。你還應把孩子送到充滿暴力、性、和毒品的學校,因為從低品質學校畢業的孩子也要加分。
千萬別信我們中國人“孟母三遷其居”那一套。更不能省吃儉用地送孩子上品質好的私立學校。我本人也許是最壞的例子之一。去年我們的家庭收入隻有兩萬多,卻花了一萬多把孩子送進一個最好的幼兒園。當妻子第一次看到那個幼兒園時,第一個反應是:“天呀!太好了。這不屬於我們。”但回家一看自己的女兒:有什麽對她來說是“太好了”呢?家長窮孩子有什麽罪?於是一咬牙就送了。我們是個買不起車的家庭,妻子生產後出院時,因為是晚上,叫出租不來,叫朋友太晚不好意思,
在醫院的大廳等了兩個多小時,最後搭上半夜兩點的校車,一路劇烈顛簸,把妻子痛得死去活來,回家就發燒,馬上又要住院。我去探視,常常抱著孩子單程走半個多小時。吃過這回苦,該買車了吧?但買車就付不起托兒費。想想孩子的教育,犧牲吧。可惜你的犧牲,使孩子沒有了“生活挑戰”,最後她上大學要受懲罰。
當然,一個社會應該搭救那些不幸的孩子。但是不能因此懲罰那些負責的、願意為孩子作犧牲的家長。大家都是移民,都有移民的困難;大家一樣交稅,一樣有權享受教育的機會。憑什麽那些省吃儉用地從小為孩子教育操心的家長,反而在進大學時給孩子帶來了懲罰?憑什麽你的家庭破裂卻要別的家庭為此承擔責任、要把大學的位置讓給你?說白了,公平是個幌子,問題的實質是,加州在拉美裔人口爆增後,拉美裔逐漸控製了加州的政治,要把花在亞裔身上的錢花在自己的族裔那裏,而拉美裔的父母,就可以更加忽視教育孩子的責任。
更糟的是,這套製度從小毒化了孩子的心靈。由於學校要給“克服生活的挑戰”加分,現在的高中裏就出現了一批這樣的顧問,專門教孩子怎麽寫文章打動學校的心。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主題就是:看看我多可憐!看看我多不容易!幫幫我吧!仿佛自己是天下最苦的人,最需要幫助。這幾乎是一種變相要飯的心態。十幾歲的年紀,是你正該讓孩子懂得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時候,但學校卻開始教我們的孩子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比別人更可憐、更需要幫助。你願意你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對生活抱有這種態度嗎?過去我們為了上大學背政治教條,那隻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隻要你不真心相信,倒不會有多大害處。但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被一群“顧問”精心指導,全身心地學習如何在文章裏把自己的生活寫得比別人的可憐,那麽他們學會的就不是自尊自強,而是一套高級要飯術,那就可能毀了他們的前程!
華裔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很可能發現自己父母雙全、品行端正、收入穩定、關心子女教育等等優點,反而成為自己入學的障礙。這種怪事已經引起很多華裔乃至亞裔的抗議。
我的女兒已經三歲多了,總有一天她會問我:為什麽我們沒有車?為什麽我們窮?
我也知道怎麽教育她:帶她回中國,看看中國的窮孩子;對她講當年媽媽小時候怎麽靠10塊人民幣過一個月,怎麽在一個漏雨的房子裏半夜凍醒,看到黑暗處兩隻亮亮的蛇眼睛!我相信她會更珍惜她在美國擁有的一切,她會想著去幫助比她困難的人,而不會有一種世界欠了她很多、她需要別人來拯救的精神狀態。
但這正是加州大學要摧毀的精神。加州大學的製度懲罰家庭價值,懲罰父母對孩子的責任,懲罰孩子自強不息、個人奮鬥的自尊!
我還是個學生,沒有得到任何“身分”。但我呼應那些拿到公民權的中國人出來講話!我們不是帶著要飯的心態來美國的。我們不僅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我們的勞力、技能、和才智,我們更給這個社會帶來一種埋頭苦幹的精神。為什麽美國會有現在這樣的競爭力?為什麽美國人沒有被富裕所嬌慣?一大原因就是移民和移民所帶來的價值和精神。這些移民珍惜在美國的機會,願意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去獲得同樣的報償,願意在比別人低的起點上自己向上奮鬥。要和他們競爭,在富裕中長大的美國人就不敢鬆懈,美國因此才能夠富裕而不沉靡。一位韓國裔學生因為沒有在申請的文章中寫自己悲慘的故事而被加州大學拒絕。她事後說:“我不是沒有艱難的經曆,但我不願總強調生活中的這一麵,我不願把自己打扮得可憐兮兮,以贏得人家的同情。我知道,不管我多麽苦,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更苦的。一個人應該懂得如何利用已經有的機會改善自己的境遇。”這是新移民的偉大精神。而這也是加州大學的製度所要毀滅的。為了我們孩子的公平和自尊,我們必須要奮起與之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