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因素 zt

(2009-01-19 14:53:11) 下一個
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因素

內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特點,指出德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在於它根據自己的傳統和國情進行了經濟生產方麵的體製創新和基礎理論方麵的創新,所以能始終保持自己經濟方麵的活力。

現代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並兩次給世界帶來了戰爭的災難。盡管德國發展模式在政治方麵的失敗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對德國人始終能夠在經濟方麵保持異乎尋常的活力,學者們普遍持一種讚賞的態度。德國人在基礎理論,重工業,化學,精密儀器,以及軍事武器製造方麵的成就,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麽,德國人為什麽能夠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期內,無論在何種體製下,都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經濟活力?筆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或許能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一,以農業為依托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誌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誌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誌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隻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不過,與英國相比,德國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犧牲其農業。一旦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其農產品開始威脅德國農業的基礎──穀物市場時,德國政府便使用關稅等方法對農業進行援助。雖然這種保護是由於物價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費用上漲才使用的,但它卻使德國的農業能夠在迅速工業化的時代從 新的農業發展中獲益,並能穩步地發展。在德意誌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穀物和馬鈴薯的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產量的增加部分地來自耕地麵積的 增加,但主要還是其單位麵積產量提高的結果。根據統計,1878-79年間的產量與1901-1910年間10年間的平均年產量進行比較,平均每公頃小麥 的產量從1.35噸提高到1.86噸,黑麥從1.06噸提高到1.63噸,土豆從7.11噸提高到13.51噸。

盡管農業部門在不斷地吸收新技術以利於農業部門的現代化,但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依然產生了。如同其他工業化社會一樣,農村生活逐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場離開土地的大逃亡開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這種變化的原因十分簡單:城市需要勞動力,工資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自然向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環境。下表顯示了這種人口變化的趨勢:

各部門就業人口變化表;

年代 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業人口百分比
農業和林業 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業和手工業 35.6 39.9 42.3 40.8 42.7 48.3
商業、交通和服務業 22.2 26.2 27.4 34.2 32.7 40.3

當然,西方學者尚無法得出十分精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德意誌帝國建立以後,工業和農業已經交換了它們在德國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而農業日益下降成為一個國民經濟中的小夥伴。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將自己的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並不斷地擴大,但他們不再將土地租給農民,而是雇傭自由勞動力做工,這使得很多新技術有可能被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德國的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從1820年至1875年,小麥和黑麥的產量翻了一倍。 同時,德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下表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德國經濟結構圖:1850-1913。

各行業在國內生產所占的份額(馬克) 各行業所雇傭的從業人口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農業 45.2 37.9 23.4 54.6 49.1 35.1
工礦業 21.4 31.7 44.6 25.2 29.1 37.9
運輸 0.7 2.1 6.4 1.1 2.0 3.6
服務 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 2.9 3.3 5.1
總計 9.6百萬 15.7百萬 45.6百萬 15.1百萬 19.4百萬 30.2百萬

德國工業中的傳統行會勢力強大,真正的職業自由在1869年後才開始出現,而德國的傳統行會和手工匠的地位並未被替代,結果形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即“雙重經濟”的特點。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與產業技術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 此,德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村未受到如同英國圈地運動那樣的衝擊,農業人口是逐步地離開土地,加入城市的就業大軍的。同時,城市的工業構成也十 分複雜,並非單一的現代工業經濟。這種逐步演化,多種性質行業並存的現象,盡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但保持了社會在轉型時期的基本穩定,有利於德國人將 自己傳統的精細作風融進新的行業中。




二,以鐵路建設為龍頭的工業化進程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誌,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麽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雇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采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

與英國相比,德國的經濟起步有十分明顯的不同,英國在農村中 勞動力解放是與農業生產力的增長和生產率的提高同步發生的,並為工業化所需要的市場購買力作好了準備。但德國的農業由於技術落後,農業生產率沒有提高,因 此農村群眾的購買力也沒有相應的增加。結果,在德國推動工業化的動力與英國相比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來自鐵路建設方麵,也就是來自工業本身。由於德意 誌關稅同盟把德國大多數地區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銷售區,鼓舞了國家和私人企業主進行必要的投資,開發這一地區的交通並 將其聯結起來,這樣才能使它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資本雄厚的經濟區。1841年,著名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反複強調一個好交通網對一個國家富強的意義以後 又寫到:“關稅同盟和鐵路係統是聯體雙胎,同時出生……有相同的精神和意識,它們相互支持。”“價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貨運輸是把國民財富和文明推向 四麵八方的最強大所杠杆之一。” 同這位學者一樣,魯爾區的企業家哈爾科特也認為,鐵路是一國財富的源泉,是一種為整體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團結精神的開路先鋒。鐵路建設確實是卓有成效的實 行工業化的真正的發動機。1835年7月7日,德國開通了第一條客運鐵路,1850年,德國的鐵路已經有6000公裏。

德國的工業化 大躍進是隨著1840-50年代鐵路網的修建和魯爾地區發現巨大礦藏而開始的。鐵路的修建帶動了鋼鐵工業、煤礦工業與機械工業。德國的煤礦從1820年的 1.3百萬噸增至1850年的5.1百萬噸,到1913年的190百萬噸,加上87萬噸的褐煤,幾乎占了整個歐洲大陸煤產量的三分之二,生鐵在1826年 超過了10萬噸,1867年超過一百萬噸,而到1913年超過了13百萬噸。鋼產量從1870年的126000萬噸增為1913年的17.6百萬噸。生產 組織的規模很大,很現代並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時至少有24個魯爾的煤礦的年產量超過了500000噸,1902年,德國平均每個鋼鐵工廠的 產量為75000噸,而英國僅為40000噸。

鐵路是德國比法國發展得更快的一個部門,而且這種發展是在全德統一之前就開始的。所以德國鐵路的特點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國那樣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規劃和基礎。

德 國的這種特點反倒成為它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有利的因素,因為它的鐵路完全是以經濟為目標而發展起來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發展。政府規劃建設,私人也進行 投資,兩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國的鐵路建設的速度。德國鐵路的大規模建設開始於19世紀40年代,前後經曆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發展,這種鐵路發展對德國 工業革命的重要性怎麽強調也不過分,“德國的工業革命……看來是隨著鐵路作為主導部門的不平衡發展。” 鐵路投資作為國民淨投資的比例在1851-4年為11.9%,1855-9年為19.7%,而在1875-9年達到了25.9%的高峰。起初,對鋼鐵和機 械的巨大需要超過了德國的生產能力,不得不從英國和比利時進口,但隨著德國鐵路交通網的形成,德國的鋼鐵和機械生產能力也隨之發展,這種發展為以後的發展 奠定了基礎。從1860年起,德國作為鋼軌進口國的局麵開始改變,從1860-5年,德國每年有23000噸鋼可用於出口,1866-71年,更增為 150000噸。

通過銀行的貸款,德國的鐵路建設從未遇到過資金短缺的問題,德國政府在這方麵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擔保銀行的投資收益不致受到侵犯,並使得那些獲利較低的鐵路得以修建。由於政府的參與,至1914年時,德國政府已控製了整個鐵路網。

德 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將重工業的發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與英國相比,重工業以采礦業為龍頭,而采礦業的起步則是以洛林地區豐富的礦 藏開始的。雖然在采礦業德國並未趕上它的老對手英國,但卻與以美國相等的速度發展著,所以在歐洲來說仍然是很快的。德國的煤產量從1871-1875年間 的年平均3450萬噸上升為1913年的19150萬噸。在同一時期,褐煤的產量從970萬噸上升為8750萬噸,鐵礦石的產量上升為2870萬 噸。 采礦業的發展推動了鋼鐵工業的發展。生鐵的產量在1871年估計為160萬噸,在1910年已達到1480萬噸。1900年,當英國的生鐵產量達 到910萬噸後,超過了德國的850萬噸時,德國在鋼鐵產量方麵則以740萬噸超過了英國的600萬噸的產量,1910年,德國的生鐵產量為1310萬 噸,而鋼產量則為1300萬噸,與歐洲的其他國家遠遠地拉開了距離。

德國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業發展的優勢,在其他產業部門迅速地趕上 並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等最早起步的工業國家。其具體的一些指標為:1,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鐵路係統,其鐵路長度從1870年的18887 公裏增至1912年的60521公裏;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商業貿易艦隊,其蒸汽動力的船隻從1871年的81994萬噸增至1913年的 4380348萬噸,3,迅速地擴大了自己的機械製造工業,使德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輸出國之一,而軍事工業在機械工業中所占的重要性也在 日益增加。1912年,克魯伯公司在埃森就雇傭了68300工人。在同一時期,德國的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雇傭的人口看,這兩個行業 的工人總數並不是很多,但由於其擁有的先進技術和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使其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它們在工業中所占的比例。

事實上,早在德 意誌帝國建立以前,德國的一些重要企業就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1816年,德國最早的鑄鋼廠之一的克魯伯工廠因為負債而停產,1818年其創始人弗裏德裏 希8226;克魯伯使它恢複生產後,在1826年被迫將工廠轉交給他的兒子,但情況仍然沒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誌關稅同盟建立後,德意誌的經濟開始起 步,1834年,由於鐵路的修建,克魯伯接受第一批鑄鋼車輪的訂貨,於是,工廠的轉機出現並開始了真正的發展。1831年,其工廠的工人才11 人,1849年已經增加到683人,至19世紀中葉已經超過了1700人。而這時克魯伯已經不但供應車輪,而且還生產火炮,並且有半數以上是供應外國的。

電氣工業的發展是與威納爾8226;馮8226;西門子和埃米爾8226;拉特瑙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西門子是一個靈巧的發明家,他在1867年設計並製造了發電 機並將其用於電氣化鐵路上。在與西門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國愛迪生電氣公司,後來逐漸脫離了西門子而成為獨立的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這兩 個公司推動了德國電氣工業的發展,並具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化學工業的起步不同於電氣工業,這是因為德國早已形成了化學實驗的傳 統。不過,化學工業的決定性發展是在德意誌帝國時期內完成的,很多化學工業後來合並為德意誌中央染料公司並一直保持到現在。這個染料公司在德國的化學工業 中一直處於十分領先的地位,德國的染料、化學製藥以及其他的化工產品在此期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加上德國在基礎科研方麵的實力,使德國的化工產品享有了 國際性的聲譽。
正是由於這些大公司的規模性發展,使德國的工業能夠後來居上,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國。

三,銀行與卡特爾

如果不充分考慮到銀行的作用,那麽任何對德國工業化的思考都是不完整的。可以這樣認為,德國工業的迅速發展與 德國的銀行業形成的獨特係統有很大的關係。與英國、美國和法國相比,德國的銀行係統為德國的工業化提供了最有力和最成功的刺激。在德意誌,銀行的含義與英 國是不同的,在這裏,銀行是一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投資信托的聯合體,而這個聯合體隻有在中央銀行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一戰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銀行,隻將其較少部分的資金投入政府的債券,另一部分則投資於商業票據,這些票據得到了德意誌銀行的承認,因而被認為是一種流動儲蓄。不過,德國銀行的資金大多是直接投資於工商企業和 用於促進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或資金的籌集都要通過某一銀行來進行,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國際性的財團。銀行或財團控製股票或債券以固定的價格發 行,並將其盡量出售給公眾。其結果是銀行通過自己的職權保留了對工業化商業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潛在所有權,這就使其具有了直接幹預工商業運行和管理的能力。

為處理商務或為商人提供短期貸款和交易上的服務,德國從1835年開始逐漸出現了比較集中的銀行與金融係統,但其在19世紀中期以前還是比較原始的,私人銀行為數不多,且缺乏規模較大的銀行。改變這種局麵的決定性的第一步是1846年普魯士政府將柏林的皇家銀行轉變為普魯士銀行,並賦予它發行紙幣的權力,這成為德國銀行朝著現代方向發展的標誌。當德意誌帝國建立後,它便轉變為中央銀行,其任務是維持新建立的金本位製。與英格蘭銀行不同的是,它擁有很多分行,並隨時準備在遇到麻煩時支援其他銀行,作為回報,其他銀行也必須接收更加先進的管理係統。

不過德國銀行的最大特點是其資金的來源,由於官方的刻意關照,德國銀行家主要依靠自己的資金而不是儲戶的存款,所以他們願意進行較為中長期的工業投資,並自己承擔風險。這樣,他們也就比英法的銀行家更有興趣直接參與工業公司的管理工作。

這樣的金融服務對整個迅速擴張中的工業有著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鋼鐵、煤礦、電氣、機械和重化學工業等需要大量資金的行業更是如此。正是由於德國銀行的這個特點,保證了德國工業化較高的增長率,而銀行業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擴張,並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結果銀行業忽視的那些行業如紡織等,其發展的速度則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銀行本身的發展也出現了集中的趨勢,1913年 德國銀行業的發展基本上被4家大銀行所控製。但大銀行投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更加有利的作用,如在住房等的建設方麵就是如此。此外,各種曆史文獻證明德國銀行對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這種貢獻不僅在於它為重工業提供了大量的風險資金,而且在於銀行直接參與了企業的管理和運作,提高了企業的效率。

為 了確保在市場的風險中渡過難關,各家銀行都必須擁有一大筆資金。但德國銀行的資金大部分都用於了投資,所以它們的存款大部分也來源於它們投資的企業。由於 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入了工業,在185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了一大批私人銀行,而這些銀行也由於德國工業的發展而迅速地發展起來。由於這一特點,德國銀行一開 始就與英美銀行不同,它不是作為商業信貸的借貸機構而建立,而是作為對工業提供資金的投資機構而發展起來的。按德國學者的看法,德國銀行在1848年以後 對工業的投資顯示了一種革命的精神,這些私人銀行家 在當時是資本市場萬能的主人。德國第一家現代銀行集團在1848年建立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這種革命性的工業投資思想十分明顯地受到了普魯東思想的影響,他提出為了工人的利益組織工業銀行,而其特點在法國的信貸銀行中還可以發現。

由 於這種特點,德國在1849年就出現第一家礦業股份公司,由銀行與工業界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工業。在這種活動中,銀行並不總是提供一切貸款,很多資金也是由 一些個人提供的,但銀行把所有這些關係聯結到一起,使其在工業的發展中發揮了持久的影響力。隨著德國工業的全麵發展,銀行幾乎在每一個新的領域都參與了開 發與發展的活動,並在每一項工業的發展前景中成為一個主要的因素。銀行的這種權力不僅來自它所持有的這些企業的股票,而且來自於自己顧客的支持。銀行憑著 其公認的權力和作為保險人的影響力,積極地參與了工業的決策,並委派自己的職員加入公司的董事會。而大量的工業業務由銀行職員承擔,工業企業也通過銀行董 事擁有了自己的商業顧客。

像克魯伯公司和斯森公司這樣的大型重工業企業,最初原本是完全獨立的,但逐漸地也與銀行的關係日益密切,而 一些主要的銀行也相互競爭著與這一類的大公司建立密切的聯係。這種趨勢發展到後來,每一家大銀行都至少與一個以上的大型重工業集團建立了緊密的聯係。 而銀行與企業的這種聯合的趨勢加快了銀行和企業在各自的領域的集中的趨勢,使得德國的壟斷財團的規模迅速地超過了老牌的英法等國。銀行的合並加速了工業的 集中,由於銀行的逐步集中,越來越多的銀行集中投資於幾個有限的產業,或是幾個行業,但它們在生產技術上是相互聯係的,而這種趨勢很自然地有助於壟斷集團的形成,其結果是,銀行運用其影響力加速了德國的工業組織的規模化和卡特爾的形成。

德 國同時迅速成為了一個企業和商業機構聯合與合並的中心國家。盡管許多小的公司仍然存在並積極地發展著自己的業務,但由於德國強調發展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 加上政府的支持,為新的大公司和卡特爾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環境。1870年時,超大型公司如克魯伯等已經控製著德國金屬、礦產、以及軍火和造船等行 業。這些行業巨大的資本需求鼓勵了德國的投資銀行與這些大公司結合以保證自己的利潤。一些新發展起來的行業如化工與電氣行業,很快就被兩到三家企業所控 製,其原因就在於它們得到了投資銀行的支持。這些大公司如西門子等,不僅在國內發展了若幹小的分公司,而且在國外也發展起若幹分支,成為國際性的壟斷公 司,由於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飛速發展的前景,使得這些壟斷集團不僅能夠有效地控製市場的需求,甚至能夠不顧市場力量的左右而自行地設定某類產品的價格。 實際上,鋼鐵、煤炭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的工業資源和產品,在德國乃至整個世界都被一些著名的卡特爾所控製,其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由壟斷公司所決定 的。這是在工業化發展的第二梯隊中生產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使得英國古典式的純粹自由放任的經濟發展戰略成為了曆史的陳跡。

卡 特爾是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種壟斷組織,與英美不同的是,在德國的這些壟斷性組織得到了德國政府的支持。在某些行業,卡特爾甚至成為生存的必須方式。1905 年,大約有385家卡特爾,而到1907年,它們已經控製著全國50%的鋼,74%的煤和70%的紙張市場。 到20世紀以後的時間裏,德國內部的卡特爾的趨勢在進一步加強。卡特爾的數目從1923-24年間的1500個增加到1930年的2100個;法本公司在 1926年以後控製了化學工業;到1926-27年時聯合鋼鐵廠已經重新集合了四家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並且在1929年德意誌銀行和貼現會社合並以後,德 國的三家銀行控製了幾乎全部銀行係統。1933年德國政府更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各公司參加各自所屬部門的卡特爾,使德國的資本主義的組織徹底係統化了。 從純理論的角度講,或許認為競爭對於提高效率是有益的,但德國的卡特爾式的工業化證明,這種民族國家式的集約化競爭手段是其在國際競爭和經濟增長方麵最成功的組織方式,因為它能夠同時考慮到橫向和縱向的合理化措施。




四,政府與教育

學術界傳統的觀點一般認為,德國有一個幹預性很強的政府和一個主動積極的官僚體係,很多文獻都強調德國政府在其工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尤其是普魯士政府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所起的積極作用。除了修建道路和運河外,在國家的煤礦和冶金業行業引進了英國的技術,訪問英國並歡迎外國的技術人員來德國工作,以及政府主導的投資政策等,應該說在19世紀前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但實際上,普魯士政府隻作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發展教育。德國是歐洲第一個引進強製教育製度的國家,其最初的目標是培養恭順的,敬畏上帝的人,而不是有經濟效率的現代人。但有趣的是,由於與強製性的服兵役結合在一起,德國的普通民眾被訓練成了嚴守紀律,忠於職守,並能熟練掌握本職技能的人。這種教育與軍事的雙重訓練,使德國人在時機成熟時很快轉化為能很好掌握工業化技能、組織性強、效率很高的產業工人。更有趣的是,德國高校強調純理論的高深學問的研究,在起初隻不過被看作是德國人學究氣的體現,而在後來的進一步發展中則反被證明為一種“高技術”工業奠定了極為有利的基礎,如德國的化學工業和電氣工業就是如此。

總的來看,普魯士的君主曆來重視教育,這在最初不排除是為了訓練出合格的士兵,但後來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這一範圍。為了在國家的實力方麵迅速地超過西歐的強國,腓特烈大帝大力扶持本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並將其視為立國之本,這一行動在德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現代的眼光看,德國的科學的確博大精深,但其本身卻是較遲的產物。雖然德國的技術在15世紀已經比歐洲其他國家領先,德意誌卻因為宗教戰爭而無法統一,其結果當然是阻礙了德國科技的正常發展,使科學界的人士僅僅局限於關於科學的枯燥的爭論,以及關於煉金術的想入非非的推理。

所 幸的是,腓特烈大帝獨具慧眼地預見了科學在未來國家成長方麵的作用,用對待建設軍隊的態度來建設未來德國的科學。他的首要措施就是從法國大量引進科學技術 和科學家,並盡一切力量來扶持本國的科技力量。德國科學開始被作為宗教一般得到了國人的重視乃至崇拜。當其他國家的大學仍然瞧不起科學的時候,德國的大學 已經允許科學獨立地發展,而且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不少有效的組織方法和形式,實驗室,研究生指導製度,研究生院,研究所,專業科技刊物的出版等等,全都是德國首創的。

德 國科學在19世紀的大發展,應該歸功於它同德國科學傳統的聯係,以及官方的賞識,而在英法,這種賞識是需要去爭取的。德國科學最有利的局麵直到19世紀初 才開始出現,正好趕上了姍姍來遲的國內工業革命。1825年德意誌的卡爾斯魯厄建立了第一所工科大學,後來在達姆斯塔特、慕尼黑、德雷斯頓和斯圖加特新建 的工科大學中培養了許多著重實用學科的技術人員。與此同時,在古典大學裏,經驗──實驗的自然科學反對唯心主義的自然哲學及其全麵的觀察方法,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出身於萊因河畔的施萬證明,動物與植物一樣是由細胞構成的,而邁爾則計算出熱功當量。在波恩、海德堡和柏林大學工作的黑爾姆霍爾茨成為生理光學和生理聲學、聲音和顏色感覺的科學理論以及現代電學的創始人。物理學家基爾希霍夫和化學家本生在海德堡共同創立光譜分析法,給自然科學的研究開辟了通向未來的新道路。博物學家孟德爾研究出植物的遺傳規律,化學教授李比希則以他的研究成果使德國的化學學科得到蓬勃發展,他的農業化學徹底改變了土地耕作,而前炮兵軍官西門子則發現了電動原理,創立了強電工程,為工業化進程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

從上述的德國科技教育方麵的發展中,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特點,即德國的基礎科學和應用科 學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英國,講究實際的實業家瞧不起隻講理論的科學家,甚至美國的實業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而德國的實業家在普魯士傳統的影響下, 則極為重視這些科學家並大力對他們的工作加以扶持。他們認為,將金錢交給這些人使用,決不會浪費,因為他們從事的畢竟是人類最具有智慧的工作,即使現在不 會產生什麽效益,但在未來肯定會具有它自身的價值。這種觀點為德國的科學注入了活力,使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都得到了社會的 同等尊重和足夠的經費,並最終使科學在民眾中得到了如同宗教一般的崇拜,很多德國的青年學人甚至為了獻身科研而終身不娶。結果是,德國的科研隊伍素質之 高,梯隊之穩定,敬業精神之強烈,是全世界所罕見的。當代德國化學工業盡管遇到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它過去的巨大發展就是靠 工業和新的化學理論家的密切聯係。當然,德國科學的發展還牽涉到國家利益,因為首先認識到科學對備戰的價值的便是德國。正因如此,科學有很多理由得到官方 的支持,但官方支持的方式與其說是撥給大量經費,不如說是建立了一個組織完整的基礎科學和高技術的教學係統。至1914年,德國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數量已 經大大超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在質量上至少也不亞於任何國家,在某些方麵還更為優秀。此外,德國政府還鼓勵科學與重工業掛鉤,在這目前已經不足為奇,但在100多年前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那時絕大多數國家根本未注意到這樣作的必要以及它對國內經濟所產生的偉大意義。

而 德國注意科學技術,注意智力投資的政策最終顯示了它的優越性。當時英法兩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技術革命,但第二次技術革命才開始起步,這個新舊技術交替的過 程,給德國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機會,使德國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技術革命的新技術來裝備其經濟部門,從而有可能超越不太願意完全淘汰舊設備的老工業國家。

德國在這一決定民族命運的關頭,不僅派出大量優秀的科技人才去英法等國考察,學習這 些國家的先進技術,而且將對智力和科學技術的開發,作為製度固定下來。德國早在施泰因的改革中,就已經開始發展起近代的教育製度。1825年,普魯士開始 實行強迫的義務教育製度,受教育被視為公民的基本義務。到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的兒童入學率已經達到97.5%,薩克森甚至達到100%。1881 年,德國的成年人中,文盲僅為2.36%,這在當時歐美各國中是最低的。 除此之外,德國還在普通中學裏加強了科學知識的教育,並同時舉辦了多種形式的職業和技術教育,在工業革命初期,德國各地已擁有數量可觀的中等專業學校,如 礦業學校,農業學校,商業學校等。在工業革命中,德國各地進一步增加了職業學校和工人補習學校的設置。1869年,北德意誌聯邦憲法規定,凡工廠所在地有 補習學校,廠主必須讓工人入學,這些措施都極大地提高了德國工人的素質。正因如此,德國最終能夠在工業革命初期成功地吸收英國的先進技術,在工業革命後期 又成功地開拓了新技術。在19世紀末,德國已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心,據當時學者的調查研究後進行的比較,德國人在讀、寫和計算能力,工人工作的技巧,工 程師的科學原理,應用訓練的結合,以及高水平的科學理論和實際運用等四個方麵,都領先於整個歐洲。

1903年,一位美國的商務代辦這 樣寫到:“在德國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這樣一個認識,這個帝國最大的資本是她的智力。”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德國產業革命的發展比英法等國更為徹底、更深刻、更廣泛、更豐富。從1871年到1913年,德國工業年平均增長3.9%,到 1913年,德國鋼產量已達1676萬噸,煤產量已達1761萬噸,鐵路裏程已達63378公裏。除煤炭外,德國在其他幾項指標上都遠遠超過了英國,而在 新興的技術密集型工業中這個差別還要大。




五,理論創新的力量

曹衛東認為,從德國現代化曆史過程來看,其特殊性是顯而易見的。就其本質而言,德國現代化不同於英法之處主要在於它比較強調文化傳統在現代化進程當中的重要性以及民族文化認同對於民族意識培植的緊迫性。關於這一點,我們隻要對作為現代化開端事件的啟蒙運動稍稍加以分析就會看得一清二楚。也就是說,德國模式的現代化和英法模式的現代化之間的差別在各自的啟蒙運動當中有著具體表現。概括而言,英國的啟蒙思想比較強調懷疑主義,重視科學精神和方法,政治方麵要求建立君主立憲體製和發揚民權,經濟方麵則主張自由放任,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去調節生產和消費;法國啟蒙思想的特色在於強烈的社會批 判精神,它對包括現存政治體製、經濟體製、教會體製等在內的一切體製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要求徹底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盡管英國和法國的啟蒙運動在 具體做法上有著一定的不同,一個比較激進,一個則相對保守,但它們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強調外在批判。德國的啟蒙運動則不然,它強調自我反思和內在批判, 對作為個體和共同體的人的存在價值比較關注,一般不把現存的政治製度和社會機製作為批判對象,也就是說,德國的啟蒙運動所看重的不是個體或群體的政治認 同,而是其文化認同和道德認同,乃至宗教認同。

這種內向的啟蒙使德意誌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產生了一大批世界級的思想家。從康德、費希特到黑格爾,這些大師在哲學與 自由理念的追求上盡管各有千秋,但卻使在戰亂紛爭中飽受折磨的德意誌民族重新恢複了自信心,他們在為自己的國家經濟等方麵落後於英法等國而感到痛心時,也 同時為自己的民族能夠產生世界級的大師,為德意誌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並在普魯士政府有意識的倡導下,養成了一種日耳曼民族種族優越,文化優越的心理,認為 這樣的民族遲早會超過其他民族,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

這些大師中,黑格爾對德意誌建立強大政府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貢獻最大。他認為,“ 國家是倫理觀念的現實”,“國家是絕對自在自為的理性的東西”,“由於國家是客觀精神,所以個人本身隻有成為國家成員才具有客觀性,真理性和倫理性”。 也就是說,國家是人類精神在曆史的進程中所達到的最高境界,隻有在國家這個領域中,理性才能認識自己,從而得到充分的自由。個人也隻有在民族國家這個範疇 中才能享有廣闊的生活,保持著自由和有理性的主體,所以個人應當感恩戴德地服從國家的權威。盡管很多學者認為黑格爾的理論是為普魯士的專製體製服務的,但 黑格爾理論的真正精神卻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各民族並未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因此各國處理現代化任務的輕重緩急自然不同,在德國這樣後起的現代化國家中,人民隻有在更強的集團主義精神的指導下,奮力追趕,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現代化任務。將經濟發展的重任完全交給個人,政府什麽也不管,在這種後起的現代化國家中肯定是行不通的。

黑 格爾之後的另一位傑出的德國學者弗裏德裏希8226;李斯特,則為德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他認為,英美自由主義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即認為在經濟生 活中,個人完全是與個人發生關係,而現實是,人們不是直接與個人發生關係,而是與個人構成的集團發生關係。個人是某一個國家的成員,他的一切利益在很大程 度上依靠他所在國家的政治威力。因而,個人隻有通過維護國家利益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其次,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是發展生產力,甚至為了發展生產力的長遠國 家利益而暫時犧牲眼前的利益。“一個國家為了獲得發展文化、技術和聯合生產的力量,必須犧牲和放棄一定數量的物質財富,它為了保衛將來的利益必須犧牲某些 眼前的利益。” 李斯特的眼光是獨到的,他正確地指出,經濟發展是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的發展,而不是以世界為單位的一體的發展,一個國家隻有根據自己的特點,製定出長遠 的發展規劃,才有可能後來居上。

德國人在理論方麵的貢獻為德國的經濟起飛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德國人不是完全“摸著石頭過河”,而是在 過河的過程中逐漸地創立了自己的理論體係,這種理論體係從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多方麵切入,將德國的民族傳統與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展思想融為了一體,並通 過這種獨創的理論反過來指導自己的經濟發展,使德國的發展具有了一種獨特的戰略眼光。這種理論方麵的創新,對德國具有持久的經濟活力,無疑起了舉足輕重的 作用。而完全依靠模仿起家的日本,盡管也取得了驚人的業績,但還是常被人譏笑為“經濟動物”。這從一個方麵也可以證明,一個大國在自己的經濟發展過程中, 如果根本沒有獨創能力,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學派,要想領先於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是十分困難的。

由於德國的經濟起飛是建立 在真正以科學技術為主導,以理論創新為核心的基礎上的,所以她的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僅超過了西歐的其他的國家,而且形成了一種重視基礎、尊重理論、尊重科 學、尊重人才的新傳統,正是這樣一種傳統,保證了德國經濟具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活力,使德國在經濟起飛後能夠始終保持著其世界一流工業強國的地位。 作者:佚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