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周恩來猛批薄一波的背後之一

(2005-05-20 22:00:32) 下一個

【原創】周恩來猛批薄一波的背後之一

 

周恩來在文革中是保了一大批人,但是也猛批了一批人。 其中的一個就是薄一波。為什麽猛批薄一波呢?

原因很多, 話要先從反冒進說起。

 

劉少奇是否真正的反冒進? 這是肯定的。 因為要看的是劉少奇自己的東西,而不是傳達毛澤東的意思

或在某些場合的迎合之舉。 

 

1956620日《人民日報》發表的《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的社論就是出自劉少奇之手。

 文章在發表前,經劉少奇、周恩來等審閱修改,劉少奇批示:主席審閱後交喬木辦。

毛澤東接到此稿後,批了三個字:不看了。但是文中提到:急躁情緒所以成為嚴重的問題,

是因為它不但是存在在下麵幹部中,而且首先存在在上麵各係統的領導幹部中,

下麵的急躁冒進有很多就是上麵逼出來的。  這個可是有點釜底抽薪啊!

毛澤東的不看了是因為看懂了。 毛澤東後來對吳冷西胡喬木說:這不關你(指胡)的事。

那篇社論寫好後曾送給我看。我在清樣上寫了不看了三個字,罵我的東西我為什麽要看。

 

那麽反冒進中有五個人是最主要的: 劉少奇,周恩來, 陳雲,薄一波,李先念。

主管經委的薄一波可是沒有少“反冒進”。

1958年1月初,毛澤東在杭州會議上對薄一波大力發泄一通:“我不聽你這一套,你講什麽呀?

 

我幾年都不看預算了,橫直你是強迫簽字。毛澤東為什麽這樣講呢? 因為那時的國家計委管長期計劃,

而年度計劃則是由剛成立的經委管。時任國家經委主任的薄一波多次力壓年度計劃額。

 

緊接下來的南寧會議, 則是曆史上又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薄一波後來說到:
由於在一篇定性為反毛澤東的錯誤的社論原稿上,有劉少奇修改的筆跡,
劉也就同這一‘錯誤’脫不了幹係了。黨內唯一還可以同毛澤東以平等的態度討論問題的劉少奇,
從此似乎也今非昔比了。南寧會議之後,逐漸使毛澤東奠定了他在中央的特殊地位,
這是黨內生活的極大變化。” 
南寧會議在我們黨內是一個轉折。全局性的“左”傾錯誤就是從這個時候迅速發展起來的。”

 

就是在這次南寧會議上,周恩來做了那次著名的檢討:反冒進是一個帶方向性的動搖和錯誤

這個錯誤之所以產生,是由於沒有認識或者不完全認識生產關係變革後將要有躍進的發展,

因而在放手發動群眾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表現出畏縮,常常隻看見物看不見人,

尤其是把許多個別現象誇大成為一般現象或者主要現象,是一種右傾保守主義思想。

革命派是左派。在這個意義上,左比右好。周恩來重複了毛澤東批評中的主要幾點:

反冒進的結果損害了三個東西:促進委員會、四十條、多快好省。使1957年的

工農業生產受到了一些影響,基本建設也減少了一些項目。……這個方針,

是與主席的促進方針相反的促退方針。他最後表示:這一反冒進的錯誤,我要負主要責任。

 

實際上,整個反冒進過程中,也就周恩來和陳雲做過檢討(陳雲是在後來的三月成都會議上)。

 後來有人這樣說:一生中相忍為黨、顧全大局的周恩來再次將一顆苦果咽了下去。

 

但是反過來講,南寧會議所營造的急躁冒進情緒卻在全黨急劇膨脹,也造成了薄一波所評價的後果,

後來的文化大革命的發生, 也就是不足為奇了。 沒有人對於毛澤東再敢提反麵意見,

從這個角度出發, 周恩來實在是犯了個錯誤, 那就是在自己正確的前提下(有那麽多數據嘛)

向對手低頭認罪, 從而後患無窮, 這絕對不是什麽相忍為黨、顧全大局, 因為為自己相爭的

後麵是幾億老百姓的殊死利益, 這才是自己的底線。 而如今,自己的底線已經沒有了,

到了沒有原則的程度,就是一個字

 

多年之後,周恩來說:一九五六年帶頭反冒進的是劉少奇,還有陳雲、薄一波,我也有責任。

一九五八年南寧會議,我作了一個自我批評。薄一波就沒有很好檢討。劉少奇一點自我批評

精神也沒有,陳雲沒有自我批評,最後隻好由我兜起來。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 反冒進的經曆已經造成了周恩來和劉少奇薄一波等人的隔閡,

但是想一想,如果都象劉等人那樣死命頂住的話, 曆史是否可以走向另一個方麵?

 曆史不能假設。 但是不能忘記的是相忍為黨、顧全大局所造成的惡果。

還可以看出的一點就是周恩來不隻是保了人, 而且也批了人(怎麽批薄一波的後麵詳述),

 這種批不僅是因為薄一波是劉少奇線上的人, 而且正是因為有了反冒進的因由,

才讓人覺得周恩來也是人, 那就是常人所有的那種報複之心。

 

所以沒有人是神, 都是人。 是人就食人間煙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蓑笠翁 回複 悄悄話 修改一處, 薄一波後來說到:由於在一篇定性為反毛澤東的錯誤的社論原稿上,有劉少奇修改的筆跡,劉也就同這一‘錯誤’脫不了幹係了。黨內唯一還可以同毛澤東以平等的態度討論問題的劉少奇,從此似乎也今非昔比了。南寧會議之後,逐漸使毛澤東奠定了他在中央的特殊地位,這是黨內生活的極大變化。” 這是李銳寫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