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無憂的父親

(2015-03-16 11:55:45) 下一個
朋友大都知無憂有個偉大的母親,還有個恩重如山的美國母親DEE。 有了這兩位母親, 才有今天的無憂。 其實無憂傑出但苦命的父親確實是永遠伴隨著無憂, 父親的聰明, 智慧,才幹,為人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無憂。
對父親的了解及感情大多是從母親,還有父親的朋友們那裏來的。雖然父親去世幾十年, 父親的朋友們對父親還是念念不忘。傳說著他的聰明好學,英俊瀟灑,精明強幹,正直善良。正是他是個如此傑出的人卻英年早去, 讓人被感痛惜。
父親沒有親近的兄弟姐妹,奶奶是爺爺續繼的第三任太太, 前兩個太太一一去世並有兩個孩子,算是父親的哥哥; 奶奶是她的前先生病世後, 生活所迫改嫁給爺爺, 並帶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算是父親的另外的哥哥姐姐, 奶奶還是個瘸子,走路不便。父親就是在這麽個窮困破落的家庭長大, 常常受到村裏人戲笑, 又不知何年何月, 父親很小時, 奶奶也過世去了。
苦命的父親雖然命苦, 卻是非凡的聰明。剛剛解放(1949年左右), 正趕上父親讀書上學的年齡,左右鄰村父親是出了名學習好的孩子, 也正是因為父親讀書好, 而且吹拉彈唱無所不會, 無師自同, 人又長的帥,三村五鄉有名的張家小姐媽媽才許配了父親。
說起媽媽, 姥姥家在當地是大戶人家,經營糕點生意, 家有保鏢十幾人, 更有員工無數,在當地很有聲望,就是在現在, 那些老人們, 尤其是曾經給姥姥家做過工的人,仍然叫媽媽張家小姐。
姥爺行善信佛, 有四子兩女, 又收養了四個孩子, 共有十個孩子。母親最小,長的聰穎美麗,是姥姥姥爺的掌上明珠. 很小讀書識子, 八歲練武。直到十三歲那年, 日本人強占姥爺家的大院作團部, 火燒姥爺生意作房,姥爺活活被氣死,兒子們四處逃散。
媽媽十六歲出嫁到無家, 爸爸繼續讀書, 而後有了哥哥。在我出生的那年,爺爺, 伯父們覺得父親上學, 家庭負擔過重, 我們是這個大家庭的累贅, 故提出分家另過。父親在縣城聽到了這個消息, 哭了一夜,老師同學,苦苦相勸, 左右為難, 爸爸灑淚離開了心愛的學校。
媽媽見到爸爸回來, 為了照顧撫養孩子太太, 不再讀書, 死活要爸爸回去讀書。媽媽知書達禮, 熟知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尤其是王寶釧, 穆桂英,樊梨花,秦香蓮,七仙女, 祝英台,等等故事,在她的心目中, 隻有讀書人才有值得愛, 才有出息,她要一人領著孩子, 白天到生產隊裏幹活, 為了給我們掙些口糧,晚上給人家做些針線活, 為了給爸爸掙些零花錢。
記得小時, 媽媽就經常教育我們好好讀書, 就是在黃帥事件盛行之時,她也是想法設法減少我們參加生產隊裏的農活,而是幹些跟讀書識字有關的生產隊裏的活動, 比如參加毛澤東想想宣傳隊,寫黑板報, 批判鄧小平發言什麽的. 在媽媽的眼裏, 她是看不起農民的,覺得農民沒有出息.媽媽從沒有停止督促我們兄弟幾個讀書,她常說, 隻有讀書才能接革命的班,毛主席, 林副主席,鄧小平都是讀書認字的, 不讀書是沒有出息的,幹不了革命的,會對不起我們死去的爸爸,
正是因為爺爺伯父們,怕承擔負擔, 狠心的提出分家另過,險些耽誤了爸爸的讀書上學,更苦的媽媽晝夜勤勞,也就從此,媽媽不能諒解爺爺, 伯父們, 怨恨他們不象親人那樣支持爸爸,關照我們, 使我們受了那多累, 吃了那多苦,由於沒人照看,媽媽待著會走路的哥哥到生產隊裏幹活, 不得不把小小的無憂每日栓在窗戶上,怕的是無憂從 坑上掉下來, 這樣幾年下來,無憂常常鼻子生蛆(故無憂有"區長"之美稱), 五歲的無憂竟然還不會走路,說不了幾句話, 還差點兒沒有死去。
媽媽常說。爸爸是累死的,鬱悶死的, 與你這爺爺,伯父有關係, 當然是氣話,現在不這樣說了。
這樣幾年, 在舅舅們的幫助下,在媽媽的鼓勵支持下, 爸爸在幹部學院大學畢業, 爸爸被分配到市委教育局工作。由於當時工資底, 爸爸實在不忍心媽媽受苦受累, 就辭職回到老家從事農業。這簡直沒把媽媽氣死。媽媽心想受苦受累讓爸爸讀書, 就是要看到爸爸走出農村, 將來有個出息, 幹個一官半職的。
好說歹說, 爸爸就是執意不回去,(犯了無家的牛脾氣,媽媽語)正好這時候, 市委來人跟爸爸講,黨和人民培養你這多年,正需要你這樣讀書識字的人, 你這樣可是辜負了黨和人民對你厚望(媽媽心想那裏是黨和人民培養了他? 連他的爹都沒管他,是我辛辛苦苦供他上學, 又讓我們的孩子受這多苦。)
黨的力量和權威是偉大的,爸爸隻好同意回去工作,但提出隻去縣教育局, 這樣他可以多照顧些太太和孩子。可見爸爸是多麽的愛媽媽, 是多麽的愛我們,為了媽媽和我們, 爸爸可以放棄他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前途.
父親非常有才幹, 不到幾年便在縣城赫赫有名。當林副主席提出以長城為防線,反帝反修, 組建以北京附近,長城腳下的幾個縣為主的地方武裝時, 父親是我縣的四個團長之一, 好是威風神氣, 年僅三十六歲。
這正是文化大革命年月,爸爸對黨忠誠,對工作認真, 對朋友肝膽。爸爸認為有毛主席, 有林副主席, 我們什麽都不怕,蘇修算個啥,不分晝夜檢查防線。但爸爸畢竟是讀過書的人, 在那時, 爸爸就覺得文革有點兒不對,在他的權力內, 保護了一些人,故父親去世後, 好多人給了我們同情和幫助。爸爸的同事朋友在爸爸死活不到一年,為了解決無憂家的貧困, 幾經努力愣是把不到十六歲的哥哥送到首都公鐵公司當學徒工,從此從農業戶口變成了北京戶口, 不再為吃飯發愁. 而後, 無憂十五六時,又是這些叔叔阿姨們, 感激無憂爸爸在文革時對他們的保護,把無憂辦成民辦教師,緊接著, 改革開放高考後, 又送無憂參見英文培訓,因此,無憂這個農村山裏的孩子,後來也考上了英文專業上大學, 這在當時的幾乎是沒有的事情.
可也就在文革這時, 姥爺死後,四處逃散的一個舅舅被當時的天津軍區的一軍政要員收為養子,並把舅舅送到清華讀書。這個舅舅也算是當了個紅衛兵的頭, 可他當錯了頭, 是和劉少奇的女兒一起保劉少奇的, 也就是這個劉副皇帝的女兒後來不但不再保她爸了, 反而揭發批判劉少奇, 害的舅舅逃回老家, 吃安眠藥尋死。尋死未成, 反倒傷了身子,自此終生行走不便, 不能生育。
爸爸早已擔心姥家的過去, 現在又出了個這麽個舅舅,為了保護家小和前途, 爸爸和媽媽商量提出與姥家斷絕關係, 不再來往。這讓舅舅們恨之入骨, 認為爸爸忘恩負義,直至父親死去十幾年, 對我們不理不踩,盡管我們是那樣的需要幫助關懷。
爸爸對被打到受批判的同事朋友都敢於保護,沒有坑害,那裏是個忘恩負義之人,還不是爸爸愛媽媽, 愛孩子,沒有辦法而以,姥姥家的過去, 尤其是這個保劉少奇的舅舅, 實在是讓當時的爸爸為難嘛.
多年來,爸爸沒有自己的親屬,沒有親屬們的關愛,不但如此, 反而是, 親人們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怨恨,孤苦零叮,要強心極強的父親多年勞累鬱悶得了鼻癌,住進了當時的北京反帝醫院, 現在的協和醫院,就是在今天這個時候, 父親離去了, 年僅三十八歲。 留下了三十四歲母親,還有不滿十三歲的哥哥, 無憂, 妹妹和還不會走路的八個月的弟弟。
爸爸命苦,苦於沒有親近的兄弟姐妹,沒有親屬,隻有朋友;爸爸命苦,苦於沒看我們讀書,留學和工作, 隻有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拉扯我們兄弟長大成人; 爸爸命苦,苦於沒有享受過一天的福,卻終生受苦;爸爸命苦,苦於他英年早去, 丟下嬌妻與愛子,那時那時,爸爸該是多麽的痛苦。
據說爸爸臨終時,知道自己不行了, 勸慰媽媽改嫁,為了生活, 為了孩子, 最後一兩天,爸爸苦苦的堅持,堅持到,他的同事朋友們把十三歲的哥哥,帶到北京反帝醫院,見上最後一麵.
從此, 無憂一家經曆了漫長的痛苦艱辛, 直到無憂來美國留學,無憂的小弟弟, 那個爸爸臨終時,才八個月, 還不會走路的小弟弟,考上北京大學.
無憂的媽媽, 自此終身守寡, 因為她是那麽的愛著爸爸, 更擔心我們兄弟的未來,在那時中國的農村,跟隨媽媽改嫁的孩子是受人欺負的,淩辱的.
無憂常常想如爸爸還在,與母親一起,牽著孫女美美和夢夢的手,走在無憂溫馨的社區裏, 該是怎樣一幅美麗的圖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