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比大洋更寬的是觀念

(2004-01-09 08:10:26) 下一個
比大洋更寬的是觀念 商慧明 一到美國就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國女留學生和美國小夥談上戀愛了。按外人評價,這對戀人無論從身高還是從性格上來看,都是絕對般配的:男的高大威猛,不乏紳士風度;女的聰明伶俐,又兼溫柔可人之性格。然而就在新婚之夜以後,兩人便分手了。這兒的中國朋友隻見這位中國姑娘兩眼紅腫,見人就低頭而去。大家都很關心這對情侶,但誰也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麽,直到過了很久,姑娘才向一位熟悉的大姐道出了原由: 原來新婚之夜,嬌羞的女孩向新郎坦陳:“你是我第一個男人------”如果這話出現在中國新人之間,必定會給甜蜜之夜增添無限柔情。然而美國新郎卻因此憤然作色,大聲嚷叫:“我,是第一個?------你竟然沒同其他男孩-----”仿佛自己受了最大的欺騙和委屈,全無昔日紳士風度。 作為同宗同源的中國人,我們很理解姑娘表露了自己守身如玉的心情,但可笑的美國佬卻認為,你是因為沒人要才找上了我!姑娘因此移居他州,筆者無法核實細節,但兩國文化道德觀念差別之大,由此可略窺一斑。 也許,隻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才能真正體會到兩國觀念的差別。剛到美國的中國人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這與重新麵臨不同的人種、語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其實,在美國隻要遵守國家的法律,不自己給自己找些麻煩,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活下去倒也不難。而真正令人困惑的卻是很難了解美國人的心世界。有時甚至會感到越和他們相處的時間長,就越不了解他們。 初識美國人時,都會為老美的闊綽大氣而折服:買車要買最好的車;垃圾箱裏丟滿了完全可以用的家具、自行車甚至電腦;到飯店裏吃飯往往是吃一半,倒一半,還振振有辭:我不倒掉,會有更多的人失業等等。 但實際上,美國人是雖然貌似大氣,但並不闊綽。飯店裏固然有吃一半,倒一半的客人,但大多數客人都舍不得浪費,而將剩下的食物打包帶回家。 911之後,許多投資者認為房地產最有可能保值,把資金投向了此業,美國的房地產業因而火熱了幾天。局外人往往因此感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為老美依舊闊綽得很。但一年後的今天,美國的銀行裏便收滿了抵押還債的房產,一些冒充大款的阿狗阿貓們原形畢露了:銀行裏既沒有大把的存款,最近又丟了穩定的工作,付不起每月的購房貸款利息,隻能過了幾天癮後,便把新房抵押給銀行了。 又如近年來美國經濟不景氣,汽車銷售商便做出廣告:不要首付,隻要每月付200或300美元即可將新車開回家,於是該店家門前擠滿了歡天喜地的美國人。原來,這些想買新車的美國人連首付的幾千塊美元也沒有,有這樣的好事,自然不會放棄。而這裏的中國人要麽不買新車,一買就付掉一半的費用或幹脆全付完,決不願意有欠債的感覺。比較一下,倒是中國人比老美闊綽了。 為什麽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反而沒有中國留學生有錢呢?原因就是中國人時刻想的是,多存些錢以防不測,而美國人總是一有錢就下館子,開party,歡度今宵,寧可周末或月底可憐巴巴地啃個麵包打發肚子。如此久之,觀念差別就導致經濟峽穀了。 當然,也有另一類美國人,雖然很有實力,但從不願意露富。這裏有位著名的教授,學校和係裏都以財神爺戲稱。他不但每年能為學校爭取大批資金,而且自己身價也不菲。到過他家的人無不為他有擁有的豪宅而驚歎。但他從來就是騎著一輛破自行車上班的。按以貌取人的習慣來說,這老頭絕對是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典型。 所以,看多了這些情況,便會知道大凡撐著架子,喜歡在外國人麵前裝著虎死不倒威的老美經濟上往往窘迫得很。而不願意顯山露水,外貌平平的人未必不是個財神。這隻是隱藏個人隱私表現手法不同而已。 談到隱私問題便又觸及了老美奇怪心理禁區。美國人特別喜歡交談,喜歡開玩笑,似乎讓人感到美國人很開放。但實際上美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注重個人的隱私的保密,除了必須公開的信息外,諸如駕駛證等以外,其他有關個人的一切信息都封閉的嚴嚴的,不讓任何人知道,即使是好朋友也不例外。諸如婚姻、家庭等個人問題更是很少提及。 比如美國人聚在一起很容易熱火朝天,但對個人的住房則要求靜之又靜,不能容忍別人的吵鬧,乃至他人的窺視。曾經有位家底殷實的美國人在本地山腳下,即國內稱高尚住宅區內建造了一幢別墅。但得意了沒幾天,該仁兄發現竟然又有一幢小樓遠遠拔地而起,妨礙了自己的視野,而且大有窺視自己隱私之嫌。於是一場官司在他和房產商以及第三者之間曠日持久地進行著,弄得當地沸沸揚揚的。 當然害怕別人窺視隱私,並非說明自己就沒有窺視他人隱私的企圖。美國商場中單筒高倍望遠鏡一直旺銷,未必都是鳥類和氣象愛好者所為,沒準那位仁兄家裏也藏著一架,夜夜窺視他人呢? 所以,在美國入鄉隨俗,注意尊重他人的隱私是有必要的,但也不必對洋人的這種習慣頂禮膜拜,因為這僅僅是生活方式而已,與道德理念關係不大。 但另一方麵,我們認為是個人隱私的東西,老美卻不可思議地大肆宣揚。這裏曾經舉行過類似選美的美胸比賽,比哪個美女的胸部最大雲雲。比賽結束,桂冠落在了一位美女身上,正當觀眾們以禮節性的鼓掌表示祝賀時,台下她的丈夫感到餘興未盡,跳將起來,雙手高舉,嘴裏狂喊:“This is mine!”一臉幸福和自豪。且不說舉行這樣的比賽本身就有觸及隱私之嫌,假如中國也有此類比賽,中國的丈夫會如此助興嗎? 又如美國人很喜歡電視關於現場判案的節目,幾乎每個電視台都有相關的節目。節目中的案件和當事人都是現場錄製的,沒有一點虛構的成分。當事人會就兩方的爭端坦陳自己的理由,由主持人或法官進行定奪是非。為了證明自己,當事人往往將自己的隱私一鍋抖露。有次一妻子為了證明兒子並非與他人“一夜情”的結果,與丈夫走上了節目。盡管妻子披露了與丈夫作愛的時間和細節,丈夫還是斷然否認孩子是自己的兒子。最後主持人公布了權威機構測定DNA的結果,證實了丈夫的懷疑。可以想見這位捂臉痛哭的妻子的尷尬心情。 這類純粹屬於兩人之間的隱私,隻需測定一下即可,完全不必上台演示,為什麽老美偏偏選擇公開亮相的方式呢?原來,我們關於男女交往、審美的道德準繩與老美大相徑庭:我們以為美的東西應該含蓄、委婉,最好藏在家裏獨自欣賞,而老美則認為人的美麗和愛情是天賦自然,應該普天共享。既然不認為是隱私,當然也就一臉坦然了。 美國人性格中的多元化成分也讓人捉摸不定。如果單從生活習慣上看,你可以認為美國人性格中有很多保守和守舊的東西:不是參加宴會和上班,恐怕你鄰居的衣服永遠是一個款式、一個顏色;老顧客總是在老時間、老地點,要求同一種飲料、同一種菜點,幾年十幾年一貫製。不過,在這種觀念還未延伸出去之前,還是能讓人感受一點可愛之處的。比如飯店的老客人車還未在門前停穩,員工們已經知道客人的所有愛好和習性:總要開門時望一下身後,總要拿著菜譜看上半天,最後總是點每次都吃的“宮爆雞丁”。女招待甚至可以預先知道,這次服務可以得到3元小費等等。 但是如果老美的這種保守和守舊在政治觀點上延伸出去的話,你就不會那麽愉快了。雖然中國這幾十年改革開放已經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人們眼光和境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對於孤陋寡聞的美國人(也許這是給他們最好的評價,這也包括那些加入美國籍的華裔們),中國的變化都是天方夜譚,他們始終固守著不知道從哪部電影中看來的中國印象。 1999年12月3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世紀變遷的日子,各國各地電視台和媒體都將這一刻定格,供觀眾讀者玩味。可憐的是美國堂堂的《時代》雜誌為中國留下的“倩影”竟然是:一個滿臉皺紋的中國農村老漢茫然地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前,不知所措。攝影者甚至不願讓南京路夜市任何一點亮光進入鏡頭,卻在圖下標明“中國上海南京路”!拋棄政治的偏見不說,就是從藝術或專業的角度看,這幅照片都稱不上佳作,竟然上了《時代》。盡管《時代》登過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的照片曾令我們高興過,但這次我的兒子卻將《時代》狠狠地踹在了腳底,因為他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家鄉蒙灰。 因為媒體的這種偏見,導致即使那些平常很友好的美國老百姓對中國也有很大的誤解。在他們的腦子裏,中國人永遠是一群衣衫襤褸的農民,可憐兮兮地在大洋的另一邊掙紮著——這有點像上個世紀60、70年代,我們認為美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一樣,至於中國出現的傑出人才、中國經濟文化的成果,比如中國留學生的出色表現,比如浦東的發展,他們都認為是異類或是個別現象而已。 這其中不可避免地有政治的偏見,但也有地域的原因。正如我們站在美國的大峽穀邊,感歎的是大自然造物的能力,卻不會有站在外灘江邊,為家鄉自豪的感覺。他們也是如此,盡管他們中的少數人來過中國,但他們永遠不會因你的發展而自豪。這種觀念的差別也許永遠難以消除。所以,無論盲目自大或以自卑,乃至取媚與他人的方式來消除兩國的觀念峽穀都是不可取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隻要不忘記尊重他人的習慣,何必在乎別人怎樣看待你呢? 說到媒體,不能不說幾句。之所以兩國有如此大的觀念峽穀,媒體在其中的推波助瀾實在不可小看。一個人臉上有個痣本來無傷大雅,如果顏色大小得當,有時還能成為美麗的助因。可是經過無數名醫的會診以及現場電視轉播後,這個原本可以成為美人標誌的痣,被語言和電視技術強化放大,便變得麵目可憎起來了。甚至對那人存有好感的人也心裏犯了疑惑:那玩意是不是個腫瘤? 美國的媒體就是這樣一個惟恐天下不亂的機構。應該說美國媒體的從業人員都非常敬業,隻要觀眾和聽眾喜歡,他們會竭盡全力,從各個角度反映事情的原貌。前不久連環阻擊殺手落網了,可是有關殺手的報道卻方興未艾。你可以從報紙和電視上了解到殺手的童年、家庭,了解到殺手每次作案的地點、角度以及作案的槍支、車輛,甚至知道殺手每次如何躲避警方追擊的手法。大家都說,這幾乎不是在報道新聞了,而是教唆人犯罪了。果真,沒有幾天,美國各州便相繼發生了各種槍擊事件,令警方傷透了腦筋。 知道這些你就可以理解,還不是美國友好朋友的中國會被美國媒體怎樣的粉飾和加工。911後隨著反恐怖聯盟的擴大,中國已經不再被美國媒體經常作為嘲笑和攻擊的對象了,而且中國經濟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美國人的生活,開始改變了一些美國人的觀念。但要填平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鴻溝仍非易事。 中國與美國的製度不同,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雖然不全麵,但至少通過電影和報紙等媒體的介紹,對美國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而且大多數是正麵的印象。而美國媒體幾乎沒有有關中國的介紹,有的也隻是台灣之類的小報小台,角落裏發發議論而已,所以美國人隻能從“臥虎藏龍”之類的電影中得到一點中國的信息了。加之,原來可以借助“小耳朵”收到的中央4台的中國電視如今收費高高,所以今天美國人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和身份(比如商業或間諜)幾乎不可能知道中國發生的事情。這裏有位中文不錯的老美專門替華裔操辦移民事務,為了得到兩方人的認可,此老兄竟然穿著中國的長衫,留著大辮子!以為這才是現在中國正規場合的傳統裝束。其他普通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就可以想見了。 不過,美國社會也有我們覺得不錯的規則和理念。一個民族和國家既然能夠存在下去,並且以一個強國的形象出現在世界舞台,必定有它自己合理的解釋和理念。 美國社會很重視人的誠信,隻要你每月按時付費(房費、電費、購物費),那些銀行和信用卡公司會像獵犬那樣尋到你,願意為你提供優惠的貸款和便利。顧客在商店裏買了東西,隻要不滿意,數月之內都可以退貨,不要向售貨員申明任何理由。顧客也不會得到售貨員的冷淡和白眼什麽的。因為這一切都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即便偶爾商場的員工有為難的臉色,顧客隻要說“這是在美國”,員工便會“Ok,Ok”,立馬給你辦妥一切退貨手續。因為,美國人包括商家不願意給人留下任何不守承諾的印象。而且,他們看重的是讓顧客滿意,讓顧客滿心歡喜地下次再來。這對中國留學生已經足夠了,商場門口雖然沒有小姐嬌滴滴的“歡迎光臨”、“歡迎再來”,但不用擔心被人斬一刀已經讓人心滿意足了。 在美國買東西很少有還價的,盡管他們的經營者都是私人的。但諸如大商場會定期將一些商品輪流降價,以吸引顧客光臨(美國的顧客都是開車來購買商品的,此舉可以帶動顧客同時購買其他商品)。降價的產品往往是當時的緊俏產品(不是所謂質量低下的產品),降價幅度之大常常令人驚訝。比如學校開學期間,商場裏練習本(16k,70頁)由原來25美分一本降到7美分一本。即便在中國這樣的價錢也是便宜的。商場的銷售理念很清楚,如此降價可以帶動其他文具的銷售。 事實也是如此,美國顧客往往因此從該商場大包小包地往自己車上搬東西。因為大多數美國人既需要大量的商品,也在心裏念及商場的好處,會有意多買一些商品。這種觀念在美國是被商家和顧客同時默認的。但對囊中羞澀的中國學生來說,便宜貨要比“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古訓和美國這種購物觀念重要得多,所以經常能在商場裏看見隻買一樣便宜東西的中國學生,穿尋於各種商店和貨物之間。觀念的差別給中國留學生留下了利潤的空間,這倒是始料而不及的。 中國有個“精衛填海”的成語說得是古代有位少女淹死在東海,後化做精衛鳥,日複一日地填海,以期後人免遭自己的命運。故事委婉且悲壯,倒能激憤一下青春少年。 但大海是填得平的麽?有必要如此辛勤去填海嗎?何況,觀念是比海洋更加寬闊和不可捉摸的。 我想,我若是精衛,就再也不看海,隻管自己在陸地上快樂地生活,既不同海傻鬥,也不為了嚐一點海味便取媚於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