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國吃喝玩樂很開心,但是也有不愉快的插曲,下麵就吐槽吐槽感受吧。家裏先生比較理想化,從來不讓我發牢騷,多說了,就要被他冠以“苦菜花”和“喇叭花”挨批的。反正他不上文學城,看不到,嗬嗬。各位看官,就當笑話看,笑一笑,開心一下。
(一)消費貴
國內的消費大家都知道,百元大鈔拿出來隻能當十元錢用。最貴的當屬房子啦,北上廣我們沒機會接觸,來自三四線城市,有點感性認識。就說無錫這個三線城市吧,我們2005年出國時房價在三四千元左右,現在均價都在兩萬左右了,就是宜興這樣的縣級市房價也是近兩萬了,我們老家有錢的大老板在宜興買房,比較有錢的暴發戶在官林鎮買(房價也不低),沒錢的人硬著頭皮買新農村的公寓樓,就是農民房子被企業征收後統一改建的新房,房價大概在2000左右一平米,說白了就是建在農村的樓房。如果我回國養老,就準備在老家老哥家附近買個房子住住,也隻有在這裏我才買得起。
最幸福的物價是公交車和無錫去上海浦東機場的班車,公交車兩元一次,幾年了還是這個價。那個機場班車2005年我們去香港玩坐過,100元,現在還是100元,我們來回機場都坐,這個價格感覺太幸福啦。
超市菜場價格就不是這樣了,我每次買小東西,都要一張一張抽百元大鈔的,買菜沒有三張大鈔是買不到魚和蝦的,新鮮河蝦90元一斤,螃蟹20元一個,我不吃肉,不知道價格。我不用微信支付寶,也不用信用卡,身上隻帶現金,一取一萬,一千一個信封,沒兩天一個信封就空了,回國隻覺得錢少人多。
(二)出行難
國內的地鐵很方便,但是地鐵和附近公交的接駁不是太理想,我們出行要打車,路上攔出租車有點難,我的手機沒有綁定銀行卡,不能微信支付,不能用支付寶,就不能預約的的車,出行相對來說不是很方便。尤其去郊縣農村,要坐農交長途車,要查驗身份證件。那天我們半路攔了去江陰的長途,司機隻收錢,沒問證件的事。回程我們在江陰的車站買票,先生沒帶身份證,我們要到服務台打證明,幸好我記著他的證件號碼,不然要到警務室和派出所聯係當麵驗明正身,先生感歎分秒活在監控之下不習慣。小孩一般來說不用證件,但不同地方操作起來不同。我們從宜興回無錫就要查,我們隻好到服務台幫老二打證明,其實就是個形式,問個名字年齡就寫給你了,老二是個老外,我沒說,不知道說了要怎麽操作。
(三)富豪多
以前大家都差不多,在城裏上班的和在農村務農的雖有些差別,但其他各行各業不是相差很大。現在可不同了,人分三六九等的。有點本事的經商搞開發,發大財的人多多的,土豪財大氣粗,誰錢多,話語權就大。同學中有上億的地產開發商,親戚中有上千萬的生意人,個個意氣風發。我們一般不聲不響地回國,因為沒法和他們合群了。飯局都是有錢人有權人坐在主桌,其他沒錢沒權的跟小孩坐,久而久之,沒錢的一般就被人孤立了,飯局一般就不邀請,或者自覺就不來了。這方麵,不得不承認,國內有些勢利。好在我們比較開明,不卑不亢,合得來的就聚,合不來的就不見。
(四) 人情薄
這次回國因為有女兒婚禮就免不了人情來往,體驗了一把人情冷暖。自從先生2014年回國被親情綁架要請客起,我們每次回國都要請他們吃飯。這次也不例外,一到老家就到飯店請親友吃飯,到武漢也請來喝喜酒的老家親友們吃飯,然後回到農村老家又請各位親友吃飯,反正花了上萬元請客吃飯。
我也迷糊了,我們回去是主人還是遠道來客了,反正有人要你出錢,你就要出錢。也就是回鄉那頓飯引起了大討伐,我始料未及。起因是這樣的,因為女兒婚禮在外省,路途遙遠,當初我們隻請我們夫妻兩邊兄弟姊妹以及子女去捧場。但是迫於壓力,被要求把先生那邊的長輩也請到了婚禮主場,我們路費全包,而且不收份子錢。我們考慮到同輩的表親們沒有請到,就說回來請他們吃個家宴,也是不收禮的。
先生父母由於身體原因暫時不住老家,我們沒有場地招待,因為我們喜歡農家菜,喜歡到阿姨家吃飯,就自作主張讓先生的阿姨幫忙聯係請廚師上門服務,並且借阿姨家的別墅大院操辦家宴。這下惹禍了,先生的幾個妹妹把我們一頓責備,說請客吃飯哪有不在飯店辦的,又要讓人認為我們在揩阿姨家的油,你們不要麵子,我們還要麵子呢,父母也要麵子呢布拉布拉的,難聽的話比這個多了去了,還是出自人民教師之口,可見國內的人情世故把人侵蝕的怎樣了。我們被說的無地自容,但是時間緊迫,沒法再更改,我們兩個書生隻好硬著頭皮跟他們解釋。我更是跟先生發脾氣,以後再也不會到你家請什麽客了,要回你自己回你媽家,我沒媽家可回,就自己去旅遊,這當然是氣話。
回來幾天冷靜下來,想想他們真不容易。我們在國內時混得在中上水平,不差,雖沒大錢但是社會地位可以,每次辦事總是體諒別人,請親友來捧場,從來不收禮,去看長輩也是很大方買禮物。這幾年我們出來了,開始兩年我還有國內的存款,委托家人代為交付人情費用,後幾年,家裏出了很多大事,存款用光,我就說不參與了,幾年下來,錯過了很多付人情的場合,所以他們認為我們欠了他們的人情。其實捫心自問,我不欠任何人。自從畢業工作,結婚成家,我們白手起家,沒有用家裏一分錢,我開玩笑地對先生的幾個妹妹說,你們出嫁家裏還給了陪嫁,你哥結婚,我們可是一分錢都沒要父母的,自己家裏的一分一厘都是我們掙來的。雙方父母都是農民,沒有退休金,沒有醫保,我們一直在負責生活費和大費用的大頭部分。也許在他們眼裏我們沒出息,沒有大富大貴,對他們不夠大方吧。哎,出國就是不孝,一聲歎息!
(五) 世故深
我們生活在國外的華人回國總給人說小氣,土氣。城裏也有人為了回國不丟份,製裝購物把自己裝點一番,我也不免俗,買了衣裙回國穿,還是被他們笑稱土氣。為出席婚禮現場,被要求購置不同裙裝,目的是與親家母PK。我就請他們到商場為我參謀,反正為你們著裝,為你們悅容,當一次國內的傀儡,最後買了一套近三千的香雲紗料子做成的中式裙子,他們還算滿意,但我再不肯多買幾套在儀式上換裝。在婚禮現場,司儀攝影問還要換裝嗎?我說不。我不比他們的衣著,不比他們的財富,我有我的自尊和自信,知性端莊。我又不是新娘子要換幾套服裝,吃個飯還換幾套衣物,累不累啊。
買禮物是一累,我們家宴請吃飯想發點喜糖,先生妹妹幫著挑選,要加巧克力,說你們國外回來的,這點檔次要的。我說你們隨便挑,挑貴的,反正沒幾個錢。帶著女兒小兩口去看長輩,他們都說禮物要買好的,起碼酒要五糧液,煙要一千一條的那種,一兩千的禮物隻是很普通的規格,你們從國外回來的,檔次不能低於這個。我堅持送禮隻是個心意,不要用我們的地理位置和對方的家庭背景作為衡量的標準,再說了,即使我們送了最為高檔的茅台酒又怎樣,就顯示我們誠心嗎?在我的堅持下,買了排名第三的酒-劍南春兩瓶,加點當季水果和零食,沒買煙,不鼓勵他們抽煙,花費在1500左右一份,自認為不難看了,至於他們怎麽評論,我姑奶奶不管了。我的媽呀,好像國外回來的,什麽都要高大上。國內現在這個人情世故,怎麽這麽俗呢?在加拿大,同事送禮或者去別人家做客,一般20-30刀的心意就好了,別人來我家我隻要一束花或者一棵草,投我所好,就開心的不得了了,送我多了,我還壓力大呢。
吃飯點菜真浪費。不管誰請,請誰,高大上,滿滿的一桌,好像隻有這樣才顯示客氣,每次都要剩下三分之一,大大的浪費,看著我心疼。心疼錢,心疼資源。看到一個故事講中國人在德國用餐被鄰桌告浪費,要罰款,因為你有錢但沒權浪費資源。那點的菜真不是我喜歡的,我隻喜歡水裏遊的,自家地裏種的,家常菜,帶著愛心製作的農家飯菜。什麽烤鹵豬,澳龍,不是我的菜,螺絲,河蝦,扁魚,小野魚,野菜才是我想吃的菜,因為在國外吃不到。
(六) 貧富差
國內的貧富差距在拉大,別看每個城市光鮮無比,但是你如果不到弄堂,城市的角落去走走,你是看不到陰暗一麵的。這次我們在幾個城市遊走,到老居民區,沒開發的地方走,髒亂差,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生活困頓。就是城市跟城市,地區與地區差別也很大。去年我們從貴州到湖南,今年從江蘇到湖南再到湖北,同為省或者城市,差異不是一個級別的,作為省城的貴陽可以說都不如縣級市的宜興,長沙武漢肯定比不上江浙的省城。老百姓的貧富差距就更不用說了,農民最苦,沒有任何保障,如果家裏子女沒出息,老人的養老醫療都沒保證,如果家鄉沒有能人辦企業,年輕人的就業婚姻都成問題。好在老家在國內都走在前麵,老家能人很多,企業也好,家姐們和哥嫂們有遠見,多年前都買了社保或農保,加上子女有出息,他們生活無憂,但附近村上有很多遠親,他們的老年生活就有些堪憂。
(五)細節缺
國內的物質高度發達,老百姓生活幸福。但是很多細節缺失,就拿城市交通設施來說吧,高大上的地鐵,沒有配供腿腳不方便的人的坡道,也很少配升降電梯的,即使有也不讓用,我們每次回去坐,拿個箱包,要提著上上下下,跟著人群奔跑。難怪有人說中國殘疾人少,因為街上沒有看到,他們不知道,殘疾人出行多麽不方便,隻能困在家中。
上個廁所,遇到包中沒紙,尷尬至極。我出門,包裏口袋裏塞滿了紙,也難免這樣的尷尬,被老二一頓抱怨。
某些素責有待提高,比如抽煙和隨地吐痰。抽煙的人不管場合,飯桌上,家裏都抽,周圍有小孩,讓他們少抽一點,都不肯。隨地吐痰的現象很普遍。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我們在高鐵上,旁邊有十多個出差的人,買了大包小包的熟菜喝酒,大聲說笑,吵得我們頭疼,先生逃到一等座躲避,乘務員來問,跟她解釋,她到我們車廂跟這些人說了兩次,他們才消停一點。我家老二出生在國外,哪見過這等架勢,都嚇傻了,用英語說中國人都是這樣嗎?我解釋說不是的,他們是個別現象,而且他們知錯就改,是好人!
細節決定成敗。隻有每個人都被考慮尊重到了,隻有每個地區都平衡發展了,隻有每個人都平等了,沒有戶口身份或者權力或者貧富的差異了,這個社會才會稱得上是個和諧富強的國家。
一個表親的兒子在美國留學,想留在美國,表親不同意,要先生做他兒子的思想工作,先生說這些細節要做好估計要再過五十年,或者更長。表親是做小生意的,有點錢,但是沒有背景,錢也不是多到可以使鬼推磨的程度,兒子的專業隻有北上廣才有工作,北上廣的房子他還是買不起,依他兒子的實力,留在美國,不會大富大貴,但是買個房子安居,過個小日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先生做思想工作的事不了了之,他兒子可能也要和我們一樣淪落為出國的Loser了,哈哈。
感謝家姐,家哥的寵愛,和阿姨的鼎力支持,我吃到了想吃的小菜,它們不是普通的農家菜,更是鄉愁菜。
我的最愛 - 螺絲,小時候的葷菜。野魚和河蝦,螃蟹就不放圖了,都是我愛。
油炸知了。
新鮮板栗,百合燒烏米甜飯,宜興獨有哦。
新鮮毛筍燒鹹菜。
三鮮什錦
地衣,小時候經常吃的,多年沒有吃到了。
我喜歡中國,我也喜歡流浪的異鄉,因為異鄉有些人情的尊嚴和自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