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畫帝
張大千漂泊的後半生
著名學者陳寅恪曾說,張大千敦煌之行的創舉,是為“吾民族藝術上,另辟一新境界,雖是臨摹之本,兼有創造之功,實為敦煌學領域中不朽之盛舉”。因此,從張大千的臨摹作品中,也讓更多的中國人充分領略到,中國文化有著多麽豐富博大的瑰寶。 作者:文歡 第一部分 外麵開始下起了雨,雨量不大,絲絲纏纏的那種。張大千自言自語地說:“這雨要下得時間長哩。” 夫人徐雯波此時也已梳妝完畢。沒辦法,她的作息時間總是得就合著張大千,以便隨時照顧他。 雖然是很成熟的打扮,還燙了發,但從徐雯波那雙靈秀的眼睛裏仍透出些單純和稚氣,畢竟隻有22歲的年紀。她原本是張大千大女兒心瑞的同學,因崇拜張大千的畫,常去張家以找心瑞為由看他作畫,並一度想拜張大千為師,卻不料被他婉拒。“收了學生,我就沒了四太太了。”多年後張大千終於道出真相。就這樣徐雯波戲劇化地從同學的好友身份變成了心瑞的長輩。 那是1946年的事兒,徐雯波當時住在成都的姑母家,平時就很喜歡畫畫,當得知同學張心瑞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畫家張大千時,不禁喜出望外,馬上便來求張心瑞帶自己前去拜訪。把張心瑞催得笑了,說:“看來你能做最虔誠和用功的學生了。” 當時張大千正因二太太黃凝素經常打麻將而不顧家所心煩,這一天見女兒領著一位嫻雅的少女走進畫室,一刹那間滿胸的氣惱仿佛消散了一大半。這個女孩子身上有一種強烈的沉穩氣質,美而不豔、清秀脫俗。第一次見麵便給張大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張大千心情登時愉快起來,他不但當場作畫給徐雯波看,還把自己的其他作品拿給她欣賞和講解,讓徐雯波欣喜得雖然不敢直接驚呼起來,但從那越來越明亮的眼神中讓張大千覺察到了女孩子對他的敬慕之情。 從那以後,徐雯波便成了張府裏的常客,她雖然話語不多,但卻心細溫柔,和她在一起讓人覺得非常舒服,不像很多女孩子因自恃美麗而常會流露出驕嬌之態。 張大千越來越被她吸引,她也越來越不自覺地充當起了稱職助手的角色。 此時二太太黃凝素不但麻將越打越凶,和另一位男人的情感也愈演愈烈,讓張大千煩惱不已。雖然黃凝素提出過好幾次離婚的要求,但張大千考慮到她為自己生育了那麽多孩子,已一同走過二十幾年的歲月,便怎麽也不忍心真與她分手。可她不但無心料理家庭,還給家裏憑空添亂,讓這種進退兩難的現狀持續了好幾年的時間,又著實讓他再難以忍受下去。 一天,張大千和徐雯波正在畫室裏談論書畫,忽然警報拉響,日機又來空襲了。張大千連忙拉著徐雯波向屋外跑去,可張府中並沒有防空洞。張大千正遲疑該去哪兒躲,徐雯波焦急地說:“去我姑母家吧,她家裏有個很大的防空洞。” 於是兩人快速向徐雯波的姑母家跑去,這樣徐的姑母也認識了張大千。 徐的姑母知道張大千是個很有名氣的大畫家,很希望看到他親筆作畫,極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張大千便索性在徐家設置了一張畫案,不但時常過去作畫,還時常幫徐家做些事情,使徐的姑母對他很有好感。 不久黃凝素便以張大千總是私入徐家為把柄,再次要求離婚,張大千深感情難再留,便隻好答應了黃。同時也正式和徐雯波挑明了愛意,想要她做第四位太太。徐雯波早就深愛上了張大千,遂驚喜地應允下來。 但兩人的婚事卻遭到了徐雯波姑母的強烈反對,無奈之下,徐雯波滿麵羞紅地對姑母說已懷有身孕,於是姑母隻得答應了婚事。 徐雯波溫柔、善解人意的性格及端秀的模樣,讓張大千格外喜歡,又因她喜歡畫也懂些畫,所以侍候張大千作畫時也特別能稱他的心。但徐雯波真的做了張大千的太太,方知辛苦和不容易。有時候他的創作靈感來了,深夜起身便要作畫,身邊的太太便隻好跟著起來為他準備紙墨,並且這種情況是經常性的,幾年都難得睡上幾個安穩覺。所以張大千無論住在哪兒,都必須要“臥室通著畫室,大睡床挨著大畫桌”。 看著張大千窗前發呆,徐雯波知道他為何心神不寧。就在幾天前的傍晚,一個模樣幹練的小夥子來到寓所,交給張大千一封信函,張大千打開後,不禁喜悅地說了句:“有貴客要來哩!” 徐雯波好奇地問:“是誰要來啊?讓你這麽高興!” 張大千有些激動地說:“是何香凝何大姐,好幾年沒見哩!” 張大千拿著信,一邊看著上麵何香凝親筆寫的娟秀中透出幾分剛毅的字跡,一邊陷入往事的回憶中。 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是中國接觸外來思潮最快也最具國際化的大都市,也因此雲集了全國的各界精英。何香凝和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子都是一個叫“寒之友社”的書畫社團的成員。該社成員也都是當時書畫界的名流,其中有於右任、李叔同、黃賓虹、葉聖陶、豐子愷、潘天壽、方介堪、鄭曼青以及張大千等。 張大千那時在畫壇已嶄露頭角,因二哥張善子的關係,結識了很多畫壇高手,正是躊躇滿誌之時。 與張大千對政治從不過問的個性相反,二哥張善子是個有著強烈愛國精神的革命誌士,早年還曾因參加辛亥革命被抓捕過。張大千的大哥早夭,所以張善子是張大千最摯愛的兄長,也是中國著名的繪虎大師。抗戰期間,曾多次奔走國外舉辦畫展籌集抗戰資金。在美國期間,羅斯福總統非常欣賞他的愛國精神,特在白宮設宴招待。其畫作《中國怒吼了》曾引起廣大軍民的強烈反響。這幅畫還被印成宣傳畫,和大批宣傳品一起送到前線以鼓舞士氣。 在國畫畫家中,用作品來宣傳抗日,並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張善子是為數不多的幾位之一。 大概是誌趣相投,何香凝和張善子兩家的關係非同一般,何香凝的兒子廖承誌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抓去時,張善子曾積極幫忙營救。 何香凝是個極不平凡的女性,她不僅是著名的國畫家,還有其特殊的革命者身份。她是孫中山最信賴的同誌、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遺孀。廖仲愷和蔣介石同為孫中山手下的得力幹將,但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左右兩派一時水火難容,廖仲愷慘遭黨內右翼分子的殺害。何香凝一直懷疑此事是蔣介石幕後指使的,但苦於沒有證據。原本淵源頗深的廖蔣兩家從此產生芥蒂。但為了顧全大局,團結國民黨中的民主力量,以促進和中國共產黨的合作,何香凝隻能不動聲色,表麵上兩家關係依然如故,但實際上已恩怨難解。 本存心結的何香凝對蔣介石賣國、獨裁、挑起內戰等醜惡麵目更加失望透頂,於是內戰剛一打響,她便積極參與組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為新中國在北平1949年9月21日成功召開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而做了大量工作。 因此,張大千是格外敬重何香凝的。此時香港雖表麵平靜,但來自內地的一些民主人士和文化界名流卻在不露聲色地暗中準備著,隻待祖國一聲召喚,便會回去投入到建設的洪流中。張大千思忖著何香凝此時來港會麵絕不是普通造訪! 雨雖還下著,但貴客卻應時而至。 |
【名人佳作欣賞】一代國師張大千(圖)
【轉載】臨摹敦煌壁畫的大師--張大千【圖】
【連載】行走的畫帝張大千:為毛澤東畫《荷花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