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維基百科】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現藏北京
故宮博物院。該圖描繪了
清明時節,
北宋(
960年-
1127年)京城
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有五百五十餘人,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艘,房屋樓宇三十多棟,車轎有二十多件,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宋徽宗酷愛此畫,用“
瘦金體”親筆在圖上題寫“清明上河圖”五字。
作者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畫院畫史張擇端,也有一說作者不止張擇端一人,董其昌《容台集》說:“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紹興初,故老閑坐,必談京師風物,聽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時西北耆舊,談宣政故事者,為人所重。”甚至有人提出觀點說是南宋人懷念昔日強盛時期而作。
清明上河圖曆十年畫成,最早由北宋宮廷收藏,靖康之禍後流入民間,曆經輾轉,後為南宋賈似道所得,元朝時期再度進宮,至正年間又被調包,流落民間,後來落到宰相嚴嵩、嚴世蕃父子手上,嚴嵩倒台,圖被沒收,第三次納入宮廷。經明代皇室收藏,後來太監馮保偷出,在畫上加了題跋,之後真本又不知去向,二百年後,由清朝湖廣總督畢沅收藏,畢沅死後,《清明上河圖》第四次進宮,深藏紫禁城內。1911年,曾被溥儀帶至東北,1945年,被收入東北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
仿作
因為該畫名氣大,曆代多有畫家臨摹,明代畫家
仇英曾臨摹《清明上河圖》,以蘇州為背景的“蘇州片”《清明上河圖》,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乾隆元年(
1736年)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誌道合作畫成,集各家所長,融洽中西,細膩嚴謹;直至
1950年冬天才由
沈陽博物館的
楊仁愷等人在東北博物館庫房的贗品堆裏鑒定出真跡。台灣
國立故宮博物院則藏有“清院版”。
畫麵介紹
清明上河圖(局部)
爭議
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不免遭到修改。其中一個具爭議的部份是包括驢、小孩及老者的部份。直至
1973年才被故宮博物館把驢從畫中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