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毅: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2)(ZT)

(2006-08-22 18:01:55) 下一個
旅美學者李毅的《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已由美國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於2005年10月出版。多維曾選載其序言,這裏繼續刊登該書第一章的後半部分。 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李毅 第一章 引論 第三節 理論:研究中國的社會學 中國研究在各個學科蓬勃發展,各個學科都有概述性的著作來總結本學科中國研究的精華。在曆史學,我們有費正清和古德曼的《中國:一個新曆史》(Fairbank and Goldman, 1998)和孔寶榮的《以東亞為中心:與世界互動的四千年》(Cohen, 2002)。在經濟學,有麥迪遜的《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Maddison,1998)和諾蘭的《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Nolan, 2004)。在政治學,有李侃如的《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Lieberthal,1995)和薩奇的《中國的治理與政治》(Saich, 2004,第二版)。其他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在中國研究方麵也有類似的著作。不幸,在社會學領域,盡管有關於中國的大量的社會學研究,還沒有類似的著作。 人文社會科學在中國研究中自然有所分工。曆史學探索中國的過去;經濟學聚焦於中國經濟;政治學考察中國的政府。社會學的責任就是要呈現中國社會的整體圖畫。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社會學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把握社會的性質,將社會視為一個整體。在中國研究方麵,社會學研究的使命就是要展示整個森林而不是若幹樹木。在我們展示整個森林之前,一些關鍵問題必須厘清。那就是中國社會的性質、國家建立的積澱論、中國與全球化的關係,以及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1.中國社會的性質: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與東亞遲發展者 如何定義中國社會的性質,對於頂尖的專家都成了大問題。1997年10月22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頂尖的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提醒美國公眾: 試圖向美國公眾介紹中國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我們的定義─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根本不適合用來描述今天中國的實際情況。例如,中國經濟已經向市場經濟走得很遠,無論如何都不是計劃經濟,但是同時,市場力量又鮮於控製實際的生產、價格、誰來獲益。不如說,在他們經濟的幾乎每個層麵都有某種官方幹預,以至於我們可以稱其為“討價還價”經濟----一定要同政府討價還價,你能不能盈利有三分之二取決於政府。所以,當你試圖向美國人民解釋中國經濟是個什麽樣子,怎麽說都說不清楚。 同時,中國總是絕對宣稱自己是個社會主義國家,而繼續幹許多同社會主義毫不相幹的事情。現在,中國上上下下的領導幹部都被告知,要少談主義多幹實事。幹你該幹的事。怎麽行得通就怎麽幹,再在上麵蓋一層意識形態的外衣,反正你得有個說法。中國的國有企業,整體來講,對他們是個沉重的負擔。除了少數例外,他們現在正盡量將所有的國有企業包裝上市。他們將這種轉變稱為從國有到公有,所以仍然是社會主義。好了,如果股份製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主義,那麽全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美國了。這兒就遇到定義的問題了。所以,我想,當你想要告訴美國人民中國是怎麽一回事兒,就出問題了。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現有的各種定義與中國都不怎麽符合。 沒有合適的定義,就無法達成對中國的共識,就無法製定堅實穩定的中國政策,以服務美國國家戰略利益。麵對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形式看內容。不了解社會的性質,鋪天蓋地的數據很容易遮蓋本質和內容,導致對社會整體的曲解乃至完全誤解。當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有四個主要方麵:(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和人口最多的國家,(2)一個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3)一個世界體係中的遲發展者,(4)一個東亞國家。 這裏我們需要概念分析(Mahoney, 2004, 93)。宏觀社會學(Sanderson, 1999a and 1999b; Patrick和Lenski, 1999)認為,人類社會分成狩獵和采集社會、園藝社會、農業社會、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或者信息社會。相同類型的社會一般具有相似的社會結構。宏觀社會學中沒有“共產主義社會”這個概念。在宏觀社會學的分類中,中國是個典型的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意味著大多數人仍然生活在農村,依靠人力而不是機器。 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這個性質決定了中國的意識形態、社會分層、社會組織、政治經濟、城市化、社會保障、教育、家庭、社會流動、人口和環境、社會控製、社會變遷、國際地位和外交政策。和其他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社會(例如印度、印尼、越南)相似,今天的中國更像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或者二十世紀初的日本,其時這兩個國家都還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 直到十八世紀,中國一直是亞非歐世界體係的中心。歐洲長期處於世界體係的落後的邊緣,向中國輸出金銀換取絲綢和瓷器,以滿足歐洲資產階級的需要。對歐洲人來講,尋找能在對華貿易中替代金銀的東西,是個艱苦而漫長的事情。他們最後找到美國西洋參和印度鴉片作為進口替代。“歐洲和西亞都力圖獲得進口替代品,以避免昂貴的對華貿易,並通過賣給臨近的國家賺錢”(Chase-Dunn and Hall, 1997, 191)。中國在亞非歐世界體係中坐頭把交椅不是依靠軍事力量。“而是主要由於中國經濟和技術的先進性造成的不平等交換……‘技術尋租’是歐洲和中國之間不平等交換的基礎。”(同上,191-192)。 遲發展者“為了動員資本和壓低工資,傾向於喜好專製政府”。國際環境“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製約條件”,對遲發展者尤其如此。“外部壓力強迫各國尋求合適的軍事組織結構,而軍事組織結構又反過來重鑄了國家的內部結構。國家內部權力分配的變化又影響未來的政策和統治方式”(Evans and Stephens, 1988, 744)。 對遲發展者,市場的有效運行常常與強大果斷的國家政權相連,而市場失靈往往源於國家沒有自主權和政府低能……戰後的日本、四小龍和現在中國的強勁崛起,都顯示出國家幹預同市場導向相結合十分有效。有關研究表明果斷的國家機器有助於有效的市場導向政策,同時也表明使私營企業缺乏自主權和政府低能的國家機器必然破壞市場、傷害發展。 國家政策和市場當然不會隻向一個方向運動。政治考量決定了通往工業發展的國家政策,但這些政策反過來對國家的政治基礎產生影響……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增加財富、提高教育水平和識字率、發展大眾傳媒、促進收入平等、擴大中產階級,這些反過來又促進了政治民主化。(同上,744-752) 中國革命之後的發展曆程顯示中國的發展道路符合上述所有方麵,是典型的遲發展者。 用那些意識形態化的定義,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專製主義、計劃經濟等等來描述中國是不合適的。二戰以後六十年來中國和世界社會變遷的滄海桑田使我們更容易看清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市場經濟和國家幹預並存於所有工業化國家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常識以為,市場導向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幹預就是社會主義。事實證明,這種常識根本就是幻覺。最新的研究表明,國家幹預的強弱並不取決於意識形態姓資還是姓社,而取決於其發展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即便在高支出的歐洲也沒有一個政府花費本國GDP的五分之一,通常為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到1950年,所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的稅收都超過GDP的五分之一,美國幾乎是四分之一,可是沒有一個超過三分之一(包括法國、德國和英國)。到1997年,經合發組織成員國加權平均的公共支出總值占GDP的39%,稅收收入和其他來源占38%。除了新成員韓國以外,沒有一個政府的支出低於GDP的三分之一。(Therborn, 2000, 2) 現在的中國,稅收僅占GDP的18%。要加強義務教育、社會福利、基本建設和公共設施都需要政府控製更多的財政資源。 關於民主化的研究更有啟發性。林茲和史蒂芬(Linz and Stephan 1996)出色地指出了民主化的規律。他們指出,認定民主化就是“選舉加市場”是有害的,而更有害的是以為民主化可以成為一種“浪潮”。林茲和史蒂芬指出了民主化的一個先決條件和五個方麵。先決條件是必須先有一個民族國家。五個方麵包括:1)一個公民社會有結社和通訊自由;2)一個政治社會有自由和包容性選舉形成的凝聚力;3)法製的立憲政體;4)一個國家機關有理性和法製的科層規範;5)一個經濟社會有製度化的市場。綜合這五個方麵來看,今日中國並不比俄羅斯和印度更不民主。 必須指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是分析當今中國社會的有效方法論。在今日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生產力之上,建築著龐大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今日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製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意識決定中國的存在,而是中國的存在決定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意識。在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過程中,工業生產力同農業社會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發生矛盾。這些農業社會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保護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於是爆發了1949年之前的中國革命。現在的改革將持續調整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合生產力的部分。在農業生產力向工業生產力的轉變過程中,全部龐大的農業社會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必將或慢或快地向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發生變革。 按照羅斯托(Rostow, 1959/1991)的經濟發展五階段論,中國社會正處在“起飛階段”的中期。同時,按照奧甘斯基(Organski, 1965)的政治發展五階段論,中國社會正處在“初步統一階段”的末期和“工業化階段”的中期。我認為,政治發展階段與經濟發展階段直接相關。確定實現普選的合適時機,必須同時兼顧經濟發展階段和政治發展階段。最佳時機,應該是在經濟“起飛階段”已經完成,和政治發展的“統一階段”和“工業化階段”也已完成的時候。搞得太急,比如印度,會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害。搞得太遲,比如蘇聯,可能促成社會分裂。對在中國實現普選的最佳時機必須深思熟慮,這樣對中國好,對世界也好。 2.國家建立的積澱論 正如梯利指出,建立現代國家是人類社會最近五百年來兩大進程之一。幾十年來,研究“積澱”的重要性已經成為社會科學界的共識。我認為,最重要的積澱,就是國家建立過程中的積澱。就國內而言,沒有從前國家的社會體製的積澱,後來的政權很難穩定社會。就國際而言,發達國家的社會體製總是自然積澱於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不可避免要學習、適應、借鑒發達國家。 國家建立過程中的積澱,古今中外,無所不在。在東亞,先進的中國社會體製積澱於日本社會、朝鮮社會、越南社會,如同歐洲社會積澱於早期美國殖民社會。對於爭做世界強國的落後民族國家來說,除了學習已經被曆史證明有效的先進民族國家的社會體製,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別無他途。 下一章將會討論,作為一個整體,唐代以後,中國的公務員製度和科舉製傳播到日本、朝鮮、越南和其他亞洲國家。西方也學習和模仿了中國的公務員製度和科舉製度。歐洲語言把中國的秀才、舉人、進士翻譯成學士、碩士、博士。英國直接照搬了中國的十八級公務員製度,並把它帶到北美殖民地。直到1978年,美國聯邦政府還在使用這套照搬中國的十八級公務員製度。西方還直接照搬了中國的科舉製:法國,1791;德國,1800年前後,英屬印度,1855;英國本土,1870。 對於任何民族國家,現代化的過程都是一個對內對外的積澱過程,而不是全盤更新。著重於比較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差異的“現代化理論”曾很流行,但現在應用這個理論的研究越來越少。原因是“現代化理論”中的“現代”和“傳統”這兩個核心概念有致命的失誤。美國有個參議院,古羅馬也有個參議院,日本有個天皇,英國有個女王。參議院、天皇、女王都是“傳統”的,但美國社會、日本社會、英國社會卻都是“現代”社會。正是現代化理論在這兩個核心概念上的失誤導致了自身的解體。在我們使用現代化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必須把它嚴格界定於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這三大要素對任何現代國家的建立都順理成章而至關重要。 正如梯利所展示(Tilly,1990),歐洲民族國家隻有在經曆了長期血腥的戰爭與衝突後才得以確立。在經曆了550年諸侯混戰之後,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中國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毛主席詩曰:“百代尚行秦政法”,就是說,秦始皇奠定的中國民族國家的框架積澱至今。 中國民族國家的基本結構在秦漢已然奠定,隻需振興而已。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核心口號是“振興中華”,而不是“建立中華”。這種振興,基於一個新的世界體係,即以美國、日本、歐洲為中心,中國在邊緣,所以中國自然而然要反過來向中心國家學習。 .中國與全球化 全球化成為社會科學界討論最熱烈的課題之一。在《社會學年鑒2001》中,貴棱(Guillen,2001)總結了有關全球化的五大爭議,中國經驗對回答這五大問題都很有用。 首先,全球化真的發生了麽?確實發生了。從前,中國是農業世界體係的中心。現在,中國處於工業和後工業世界體係的邊緣。中國正在爭取向中心移回去。 第二,全球化產生趨同化麽?答案取決於“趨同化”的定義。如果趨同化是指城市化、工業化、民主化,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和全世界都在向這個方向趨同。但是,趨同化並不等於同質化。參議院、天皇、女王(或者國王)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趨同。同樣,中國的社會體製終將保留先秦和秦以後積澱下來的一些中國特色。 第三,全球化會顛覆民族國家的權威麽?答案是否定的。有些人主張民族國家正消溶。可以說,這種民族國家消溶論是一種“地球村愚妄症”(Global Village Idiocy)。事實是,沒有一個主要大國的主權正在消溶(中國也是其中之一)。甚至伊拉克的主權也不是那麽容易被顛覆的。 第四,全球化與現代性有區別麽?我認為,全球化與工業化和民主化一樣,僅僅是現代性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方麵。它們可以被視為構成整體的部分。 最後,一種全球文化是否正在形成?美國文化可以分成農業美國文化、工業美國文化和後工業美國文化。中國文化同樣可以這樣劃分。今天的中國文化,像一百年前的美國文化一樣,是一種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文化。一方麵,隨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國工業文化會越來越像美國工業文化。另一方麵,即使都是後工業文化,美國文化、日本文化、德國文化、法國文化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各國語言不會趨同。中國人還是要說中國話、吃中國菜。 4.美國與中國 有兩個重要因素影響美中關係。首先,中國是一個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國家,一個東亞的遲發國家。第二,美國經濟的規模和國力遠遠超過中國。2004年,美國GDP超過中國八倍,美國人均GDP超過中國38倍。自然,由於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美中之間存在一種過得去的工作關係是有理性的。 作為一個民族國家,中國的大戰略取決於中國社會的性質。史文與泰略斯認為,“中國的大戰略基本上是從大國政治的角度出發,對國際關係采取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所以,國際秩序主要被視為國家之間相互競爭、權力導向的互動。”(Swaine and Tellis, 2000, 6-7)。對於未來中國國防行動的分析“不必假設中國領導人或民眾懷有或出現善意與惡意。毋寧,中國未來的國防勢態主要源於結構性的、係統的、和曆史的因素”(同上,7)。 首先,中國的大戰略取決於中國近代史: 在中國近代史頭三分之二的時間裏(即大約1840至1945年),對中國大陸和海岸線的主要威脅是帝國主義強權的入侵,例如俄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入侵。二戰結束後,擁有強大軍事力量或者高度工業化的民族國家,例如印度、俄國、日本、美國,對於中國領導人展示出各種軍事上的威脅,包括入侵的威脅。(同上,11)。 結果,由於中國脆弱的邊境和反複被外國侵略的曆史,在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裏,將國內政治社會的軟弱和外敵入侵強烈地聯係了起來。(同上,13)。 考慮到這些被侵略的曆史深藏於中國人民的心中,李侃如準確指出了中國人民的三大目標: 第一,非常明確,國家統一。中國人認為,國家統一就是推翻過去一百年裏被經濟強大的列強所強加的分裂。第二,經濟發展。中國人認識到,自己國家實力的降低其實源於其他國家更迅速的經濟發展,所以中國決心發展自己的經濟,並且將發展經濟視為頭等大事。這既包括趕超其他國家,也包括提高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保持社會和政治穩定。……二十世紀的多數時間裏中國國內陷於暴力和不穩定更凸顯了這個目標的重要性。 自然而然,中國的大戰略正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 中國的基本國家目標是成為一個強大的、現代化的、統一的、和富裕的國家。中國把自己看作一個大國,就像其他大國一樣。中國認為自己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認為這種大國地位來源於其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核武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和經濟的增長。中國希望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得到和其他大國平等的地位。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北京相信至少在2050年以前,它將獲得中等規模的大國地位…… 中國國防工業的技術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在無限長的時間內,尚無法製造出可以挑戰高科技敵人如美國或日本的武器……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軍隊,要足以抵禦任何地區性敵人、維持領土完整、保護國家利益、維持內部安全、阻止法理台獨的任何舉措、抵抗侵略…… 中國的戰略,是用足夠的力量,在北京列出的條件下,把對手拉上談判桌;並能果斷出擊,杜絕第三方的幹涉……如果北京認為戰爭不可避免,中國會努力克製並限製衝突,但同時使用足夠的軍事力量和戰術,在外部力量尚未進行武裝幹涉之前,在主要貿易和外國投資中斷之前,在軍事上解決問題……如果第三方對卷入中國的地區衝突進行武裝幹涉,解放軍將使用一切手段,希望給第三方造成重大傷亡,以削弱幹涉一方的決心。 要理解未來五十年的中美關係,首先必須了解世界體係今後五十年的基本格局。 如果我們沿著形勢1的思路發展,假設世界體係現在發生的一切都隻不過是重複霸權衰落早期階段的變種,那麽我們可以期待世界形勢向下列情況發展,我把它們簡單地假設為幾條定理: 基於前二十年出現的領導科技革命的新產品,一個新的諾卓惕夫階段A將迅速開始。 就誰會成為這些新產品的主要生產者,日本、歐盟、美國之間將產生激烈競爭。 日本和歐盟之間將同時開始繼承美國霸主地位的競爭。 殘酷的競爭通常會使三邊減少到雙邊,最有可能的組合是日本連橫美國對抗歐盟,這種組合受製於雙方的經濟考慮和矛盾的文化考慮。 這種雙雄世界格局讓我們回到經典的形勢:一個由前霸主支撐的海空強權,對抗一個大陸強權,從地緣政治和經濟上預示著日本的最終勝利。 三邊的每一方都將繼續加強自身同某一特定地區的經濟和政治聯係:美國與美洲、日本與東南亞、歐盟與中東歐和前蘇聯。 在這個地緣政治重組中最困難的政治問題是將中國納入日本-美國區域和將俄國納入歐盟區域,但毫無疑問這兩件事情都可以搞定。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預期今後五十年歐盟和東亞之間會相當緊張,而東亞可能取得最後勝利。在那之後,中國能否奪取日本在新結構中的統治地位,就很難說了。(Wallerstein, 1999, 46-47) 如果美國希望維持霸主地位,就必須在大國之間搞好平衡。中國在今後五十年還不會爭奪世界霸主地位,但是如果中美關係搞壞了,那就什麽事情都可能發生。 亨利基辛格總結了中國大戰略和中美關係的精髓: 中國的對外政策是耐心和深謀遠慮的。在北京看來,地緣政治的威脅不是去征服一個中國的鄰國,而是中國的鄰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中國領導人最沒興趣做的事就是挑戰美國,這個最遙遠的國家,在曆史上從未威脅過中國的統一和完整。(Kissinger, 2001, 147) 要想知道美國和中國的主要差異,應該看兩個國家的性質,而不是文化。美國是個先進的後工業化社會,而中國是個落後的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美國是中國的先生,但師生關係並不命定就很親密。如果美國的中國政策製定者對中國有更好的了解,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本來都可以輕易避免。作為中國的先生,美國必須在中美關係中采取主動。 學者們認為,在中國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的軍事問題並不一定成為一個要素。相反,觀察中國的重點應該放在中國內部秩序的重構上: 有些人擔心迫近的“中國威脅”,但諷刺的是,中國觀察家們很有理由地正在期望有一天中國將崛起成為一個大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能變得更強大,從而更不具威脅。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需要發展出一套更完善的法製、更自由和更成功的經濟、更國際化和更少重商主義的經濟前景、國家同工人階級更好的關係、國家同少數民族更好的關係、更職業化和更完善管理的軍隊、以及同亞太周邊地區更好的關係。所有這些變化都將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發展以及世界和平做出貢獻。不幸的是,這些進程將進行得十分困難,不會很快結束。(Karmel, 2000, 182) 美國參與這些進程的選擇很多。我建議訂立美中自由貿易協定,以激勵美中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融匯。另外,許多美國大學已經為中國精英提供一年製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這些人大多是大陸的政府官員和大型國有企業幹部。這項工作沒有理由不能延伸到社會工作、教育、公共管理、法律、甚至警察部門。如果美國遵守1971年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台海就有永久和平。 以上是我關於中國社會的性質、國家建立的積澱論、中國與全球化、以及美國與中國關係的基本觀點。 Schwarcz, 1986; Xu, 2001; Barnett, 1967; Harding, 1981; Lee, 1991; Mulvenon, 1997; and Liu, 2001 見附錄:《中國社會分層研究文獻》 Smith, 2002; Honig, 1986; Hershatter, 1986; Solinger, 1999; Zhang, 2001; Murphy, 2002; Chan, 2001; Sargeson, 1999; O’Leary, 1999; and Sheehan, 1998. Kwan, 2001; Bergere, 1989; Coble, 1986; Pearson, 1997; Malik, 1997; and Dickson, 2003. Tilly 1990, 127每130. 作者注:傅高義(Vogel, 1991)認為,以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東亞發展模式包括五個發展環境要素(第85-91頁)和四個製度文化要素(第92-103頁)。五個發展環境因素是:美援;舊秩序的瓦解;發展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迫切性;一隻渴望工作的、數量龐大的的勞動大軍;亞洲四小龍熟悉日本模式。四個製度文化要素是:基於學曆和政績選拔出來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式的政府精英;高考;集體主義;自立自強、自我奮進的個人奮鬥;傅高義把這四個製度文化要素合稱為“工業化的新儒家”。我以為,如果我們把美援換成中國革命,這個模式就是今日中國成功發展的基本模式。這是毫不足奇的。中國本來就是東亞文明的發源地和正宗,台灣和香港根本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白宮新聞發布會 (10/22/1997). 作者注:這是《紐約時報》一篇社論的大標題,該社論認為所謂“民族國家正在消溶”的“地球村理論”是一種愚妄症。 白宮新聞發布會 (10/22/1997). 美國國防部長,《中國軍力年度報告2000》。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June2000/china06222000.html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李毅 回複 悄悄話 恭請批判《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中國社會分層研究,茲體事大。《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篇就是《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近年來,國內學術界有關研究成果卓著, 至少出版了七種有關著作:

陸學藝, 2002,《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強,2002,《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分層結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鄭杭生,2004,《中國社會結構變化趨勢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培林,2004,《中國社會分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邱澤奇,2004,《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狀況的變遷》,河北大學出版社。
吳波,2004,《現階段中國社會階級階層分析》, 清華大學出版社 。
楊繼繩,2006,《中國各階層的分析》,花城出版社。

2005年,旅美中國學者李毅先生錦上添花,在美國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出版了《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我們樂見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麵。值得注意的是:美、日、歐學者並無同類著作出版。可見中國人的事還要中國人自己來辦。

---- 葉子

恭請批判《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0
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longbook/liyi_structure_china/index.html
http://yuedu.org/Publishes/LiYi_1/10.htm
http://www.sociologybar.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3401
http://www.frchina.net/person.php?id=234
http://www.worldcat.org/ISBN/7800503844
http://www.worldcat.org/oclc/64201799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qt/P020051024308611567650.pdf
http://www.worldcat.org/ISBN/0761833315
http://www.socioweb.com/sociology-books/book/0761833315
http://www.univpress.com/ISBN/0761833315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542121298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