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節 劉幫主的滑鐵盧

  公元221年,曹操去世、曹丕篡漢稱帝的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建國號曰漢。後世之人為區別前麵的兩個漢王朝(西漢、東漢),稱之為蜀漢。

  劉備是四月稱帝的,七月即大舉伐吳,此時距關羽身亡一年半。劉備伐吳的旗號,是為關羽複仇。當然,這隻是外交辭令和鼓動口號。僅僅為死去一年半的二弟,帶四五萬人馬去打一仗,對劉梟雄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關於劉備伐吳的動機,有一個說法是,劉備吃柿子,專撿軟的捏。這個觀點以呂思勉先生為代表,認為北方的曹魏太過強大,啃不動,隻好打孫權的算盤。用這個說法來解釋劉備的伐吳,未免小看劉備,劉備畢竟不是街頭打架的小混混。劉備伐吳的真正原因,是荊州對劉備集團的生存、發展實在是太重要,非奪回不可。

  為什麽荊州非奪回不可?我們還是回到地緣上來。

  襄樊之戰後,孫權的軍隊不僅占領了荊州的中、南部,還西進到益州巴東郡的巫縣(今重慶市巫山縣),完全封鎖了長江三峽。益州這個囚籠的唯一出口被敵人堵死。且不去談《隆中對》中北定中原、複興漢室的遠大理想,現實的情況是,劉備集團被關在囚籠中,進不可攻,退無可守,隻有坐等滅亡。

  如果換了別人,比如劉璋,也可能會聽天由命,關起門來過幾天安生的日子。可劉備是什麽人?劉備是最能打敗仗的人,劉備最不害怕的就是失敗。大不了,打不贏退回益州,再作打算。畢竟,漢中已經到手,內政已經穩固,孫權一時還無力占領益州,曹丕也不會讓孫權占領益州。

  此時的劉備已經六十一歲,黃土已經埋到了脖子上,感到喘不過氣來了。哪怕為子孫計,也會煥發出生命的回光返照,放手一搏。不怕魚死,不惜網破。

  公元222年閏六月,劉備猇亭大敗之後,吳軍追至白帝城(今重慶市奉節縣東)即不再進逼(因為曹魏已在東方集結軍隊),證明我為劉備複原的心理活動是有道理的。

  劉備準備伐吳時,國內有不少重量級的人反對,比如趙雲、劉巴、費詩等。有的曆史學者便說,劉備東征,一意孤行。

  劉備真的是一意孤行嗎?

  劉備的“一意孤行”,我看是“兩意雙行”。這個“兩意”,一是打開囚籠的缺口;二是為兒孫做最後一次努力。

  劉備的“一意孤行”,倒是印證了七年後諸葛亮在他的《後出師表》中的一句話:“不伐賊(指曹魏帝國),王業亦亡。”隻是當時的劉備沒有如此清楚地表達出來而已。

  當趙雲等一班老將、重臣唾沫橫飛、慷慨激昂地在朝議中大唱反調時,可能劉備真想扇他們一個耳光:“不伐吳,王業亦亡!”你們懂個屁啊,坐在這裏是死,幹他一票也是死。與其坐以待斃,何如鋌而走險?這一仗打下去,就算不能衛國,保家總還是可能的嘛?!

  最讓曆史學者不解的是,諸葛亮為什麽不勸阻劉備伐吳。

  其實,持這種觀點的這些學者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是因為他們給自己的思維下了一個套:劉備伐吳大敗輸虧,是錯誤的。諸葛亮則是一貫正確的。一貫正確、知前五百年知後五百年的諸葛亮,恰恰這次不事先糾正劉備的錯誤,不阻止劉備東征,當然是令人不解的。

  什麽叫畫地為牢?可能就是指這種給自己思維下套的情況。

  根據我的理解,諸葛亮不勸阻劉備伐吳,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諸葛亮是不讚成劉備伐吳的。雖然諸葛亮不讚成,卻不去阻止,諸葛亮不阻止自有他的理由。此時劉備已到暮年,來日無多,對諸葛亮來說,最高權力的大餅馬上就要從天而降。多少年都忍過來了,隨劉備怎麽折騰,諸葛亮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批劉備的龍鱗。諸葛亮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劉備歸天,自己掌權。即使劉備錯了,等自己掌權後再去糾正。

  《三國誌·法正傳》記載,劉備大敗,退還白帝城之後,諸葛亮發了一通感慨。諸葛亮說,隻有法正才能阻止劉備東征,即使法正不能製止劉備東征,也不至於如此大敗輸虧。言下之意是說,俺諸葛亮人微言輕,是阻止不了的。言下之意是說,我老諸葛不出麵阻止,也沒有責任,反正我阻止不了。

  諸葛亮這個老滑頭,不僅很會做人,也很會說話,恰如其分地把責任推個一幹二淨,但不推給別人,說隻有法正才能阻止劉備,但法正已死,當然也就沒有責任。

  第二種可能,諸葛亮是讚同劉備伐吳的,至少是部分地、勉強地讚成。在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的考量上,諸葛亮與劉備應該是一致的,這體現在他們共同製定的《隆中對》中。諸葛亮也讚成劉備伐吳,隻是不吭聲。為什麽不吭聲呢?如果諸葛亮公開讚成劉備伐吳,萬一失敗了,那是要和劉備一起承擔政治責任的,這對自己日後掌權大大地不利。再者,劉備來日無多,勝了,勝利果實最後由諸葛亮享有,敗了沒他諸葛亮的責任。諸葛亮的確很聰明。當然,也很狡猾。

  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諸葛亮萬萬沒想到,突然間形勢逆轉如此之快,沒想到劉備會敗得如此之慘。如果諸葛亮預料到劉備兵敗如山倒,肯定會及時派兵來接應劉備。

  諸葛亮不派兵接應劉備,也可以做另一種解讀,那就是後方的形勢也不穩定。比如諸葛亮的政敵黃元,即隨之舉兵造反。

  為什麽劉備會敗,而且敗得如此之慘?

  曆史學者也有多種多樣的說法。多數學者認為,無外乎三個原因:劉備一意孤行,孫權有備無患,陸遜指揮如神。

  劉備在決策上的“一意孤行”,上文已經做了分析。

  孫權的有備無患,的確是實實在在。政治上,孫權已投降曹魏,公元221年十一月被曹丕封為吳王。即使曹丕不幫他,孫權暫時也不會兩麵受敵,兩頭作戰。孫權還把他的大本營搬到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政治和軍事中心前移,實際上處於戰役的二線。孫權已向所有人表明了決心:你老劉絕對越不過此線。

  在充分的政治和軍事準備下,孫權用人得當,讓儒將陸遜當前敵總指揮。陸遜神閑氣定,進退有方,動靜自如;與劉備的急躁毛糙、進退失據、方寸大亂,形成鮮明而強烈的對比。

  夷陵之戰中劉備使用的戰術,受到後世之人的許多詬病。比如說,劉備不水陸並進,反而舍舟就步;連營七百裏且依山紮營,以致被陸遜火攻,等等。

  依山紮營,被陸遜火攻,劉備這個用火攻的老手馬失前蹄,確實是說不過去的。

  至於說劉備如果水陸並進,定能大獲全勝,那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公元221年的劉備哪來像樣的水軍?

  公元214年,諸葛亮、趙雲從荊州溯江西上,與劉備合圍成都的時候,當然帶了一些荊州水軍入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荊州的水軍主力和主力戰艦留給了關羽,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戰中喪失殆盡。

  劉備入蜀以後,一直忙於陸戰,沒有必要也沒有財力建立一支具有強大戰力的水軍,還談什麽水陸並進呢?

  說劉備“連營七百裏”也不應該,分散了兵力。這個說法我看也值得商榷。

  依我看,“連營七百裏”的“營”是指從巴蜀至前線後勤補給線上的驛站,並不是每“營”都駐紮大量的軍隊從而分散了兵力。這個“連營七百裏”的說法,可能出自《三國誌·文帝紀》,說是當時曹丕聽說劉備東征,“樹柵連營七百餘裏”,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裏營可以拒敵者乎?”

  夷陵之戰的細節,《三國誌》劉備本傳裏語焉不詳,在《三國誌·陸遜傳》有較詳盡的記述:“劉)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

  從陳壽這段話的用詞來看,結合古代漢語的詞法,“立屯”與“立營”的含義是有區別的。“屯”是駐紮軍隊之所,但不一定現時駐有軍隊。“立營”(紮營)是指軍隊到了某個地方,紮寨停留,“立營”裏的“營”肯定駐有軍隊。

  《三國誌·陸遜傳》說劉備從後方至前線立數十“屯”,而不是立數十“營”;吳班則在吳軍陣前“立營”挑戰。“屯”和“營”的含義自是分明得很,“連營七百裏”的“營”,其實是“屯”。也就是說,劉備並未把四萬征吳大軍分散駐紮在沿途的幾十個“營”裏。

  當然,為了維護漫長的補給線,在沿途的各個屯裏留守少數軍人,做保衛、指揮、管理、調度之用,是合乎情理的。

  同樣合乎情理的是,劉備的主力駐紮在夷道縣(今湖北省枝城市)的猇亭,也就在夷陵這個地方與陸遜相持不下。決戰的地點,則在猇亭。

  如果劉備的主力不在猇亭,那就不叫決戰;劉備的死亡士兵也談不上“萬數”、“塞江而下”。如果劉備的主力不在猇亭而分散在沿途個軍營中,劉備敗退時,沿途的各“營”裏的駐軍就會節節抵抗,劉備不至於落荒而逃,一逃就是幾百裏。討論問題,還是要回到常理上來。

  《三國誌·陸遜傳》又說:“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鎧甲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劉備猇亭崩潰之後,親自登上馬鞍山(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想收集潰散兵卒。陸遜四麵圍定,劉備再次潰敗。劉備乘著夜色,連夜逃跑,靠驛站管理人員拾來散落地上的鎧甲,在隘口焚燒,阻擋追兵,才僥幸逃入白帝城。

  這段記述也說明,劉備沿途建立的“屯”,應該是供運夫和驛站管理人員使用的兵站,並不是駐紮許多軍隊的“營”。拾撿鎧甲焚燒的是“驛人”而不是兵士,說明沿途這些“營”裏並沒有多少部隊。

  根據上麵幾段文字的分析,說劉備因沿途分散主力而導致大敗,顯然是說不過去的。除了依山紮營造成被火攻以外,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戰術談不上別的原則性錯誤。

  關鍵的還是實力對比,包括人才資源。打仗打什麽?兩分軍事,三分政治,五分經濟,如此而已。

  就劉備的戰術水平而言,很明顯,他的軍事素養和心理素質,遠遠不如陸遜。

  劉備的慘敗,除了實力對比、戰術水平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劉備的年齡。

  公元222年夷陵之戰時的劉備,已經六十二歲,次年去世,享年六十三歲。據相關史料記載,夷陵之戰後,劉備退至白帝城,即患上胃腸炎,隨後病情逐漸加重,並累及多個器官,死於多器官功能衰竭。

  生命終末期的老年人的大腦皮層萎縮,思維、判斷的能力下降,意誌退化。大腦皮層下比較原始的中樞,由於失去皮層高級中樞的抑製、協調,反而活躍起來,表現為情感、行為的易衝動,盲目、急躁、拒絕忠言、精神亢奮與意誌消沉交替出現,等等。

  麵對晚生後輩、白麵書生陸遜,兩鬢染霜、形容枯槁的老頭子劉備既無辦法,也無章法。年老的悲哀在劉備的行為中表露無遺。

  公元222年的陸遜,年39歲,正值壯年。知識、經驗、智慧已經成熟,生命的張力達到頂峰,又受到主人孫權的高度信任。假如決定這場戰役勝負的所有別的因素都相同,想想看,一個行將就木的老者,與一個生命力勃發的壯年人對決,無論是智力對決還是體力對決,將是如何的一個結局?

  劉備除了欺負劉璋這個老實人,除了戰勝孤立無援的夏侯淵以外,幾乎一輩子都在打敗仗。但是,在大混亂的年代,在軍閥混戰的時期,一路敗下來,竟然“敗”出一個國家,“敗”出一片天地,“敗”出一份基業,也算是敢敗者,能敗者,善敗者。

  公元222年,劉備以他血本無歸的一次慘敗——夷陵之戰,為他悲壯的一生畫上一個慘淡的句號。

  說劉備的一生是悲壯的,其“壯”在於,靠撞大運,靠坑蒙拐騙,靠死纏爛打,建立了一個名號如雷貫耳的政權。其悲在於,在他生前,劉備就知道,他的這個政權,是為滅亡而建立的。因為這個政權的基礎,就是運氣加地緣加騙人的政治口號。

  所以,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戰他要打,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戰他要打;正如此後的一次一次的莫名其妙的北伐,劉備實質上的繼承者諸葛亮也要打一樣。劉備不僅要打,而且打得自有他的道理。勝負成敗,那是另一回事,另一個主題。

  世人都以為,打仗是為了勝利,為了成功。其實,曆史上的有些戰爭、戰役、戰鬥,開打的目的不在於成敗得失。有的時候,打的就是一口氣,或者為了一個女人,或者為了一個空洞的口號。更有甚者,有的仗僅僅是為滅亡的恐懼而打,比如劉備的夷陵之戰,比如諸葛亮的北伐。

  奇怪麽?在後人看來,的確奇怪。在當時的當事人看來,一點也不奇怪,我們也沒有必要替古人擔心。

  鬥轉星移,物是人非。益州這個難民營又換了總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