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2 股市常用技術指標

  3.2.1 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

  (1)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運用兩條移動平均線相互背離、相互印證的交易法則,就可以得出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它是運用快速和慢速移動平均線交叉換位、合並分離的特性加以雙重平滑運算,來判斷買賣時機。該指標在股市中具有重大實踐意義。

  (2)公式計算。

  指數平均值EMA(n)=n日平滑係數×(今日收盤價-昨日EMA)+昨日。

  n日平滑係數=2÷(n+1)

  離差值DIF=EMA1-EMA2

  離差平均值MACD(n)=n日平滑係數×(今日DIF-昨日MACD)+昨日。

  離差柱線BAR=DIF-MACD

  (3)MACD分析要領。

  運用MACD應該綜合其他技術指標共同分析。

  運用移動平均線(MA)判研買賣時機在趨勢明顯時收效甚大,但如果碰到盤整形態時,MA會發出頻繁而不準確的信號。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發展出來的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可以去掉移動平均線發出的虛假信號,同時能夠保持平均線的效果。

  由於DIF是短期移動平均值與長期移動平均值的“離差”,因此,如果行情見漲,短期移動平均值在長期移動平均值之上,此時DIF為正值。且離差加大,投資者應適當控製買入速度防止追漲而被套牢。

  如果行情下跌,短期移動平均值在長期移動平均值之下,此時DIF值為負,且離差加大,投資者可適當購入股票。

  當行情由多頭轉向空頭,或由空頭轉向多頭時,離差值趨近於0,此時,投資者可觀望一段時間,判定走勢後,再決定買賣。

  離差平均值MACD反映的是平均後的離差值,所以,二者應配合分析。當MACD和DIF都在0軸線以上時,說明買方力量強,投資者不可猛追;當MACD和DIF都在0軸線以下時,說明市場拋盤壓力大,投資者應適當購入,待股價上漲時再拋出。

  如果DIF向上突破MACD和0軸線時,說明買盤大,投資者可適當加入多頭;如果DIF向下跌破MACD和0軸線時,說明賣方多,投資者應適時低價購進股票,待股價上漲後,再賣出。

  3.2.2 動向指數(DMI)

  動向指數又叫做移動方向指數或趨向指數,是屬於趨勢判斷的技術性指標,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分析股票價格在上升及下跌過程中供需關係的均衡點,即供需關係受價格變動之影響而發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環過程,從而提供對趨勢判斷的依據。

  動向的指數有三條線:上升指標線、下降指標線和平均動向指數線。三條線均可設定天數,一般為14天。

  (1)計算方法。

  動向指數的計算比較複雜,運算的基本程序為:

  [1]按一定規則比較每日股價波動產生的最高價、最低價和收市價,計算出每日股價波動的真實波幅TR,上升動向+DM和下降動向-DM,在運算基日基礎上按一定天數將其累加,以求14天的TR、+DM和-DM值。

  [2]將14天的上升動向值和下降動向值分別除以14天的真實波幅值,從而求出14天的上升指標+DI和下降指標-DI。

  [3]通過14天的上升指標+DI和下降指標-DI之間的差和之比,計算出每日動向指數DX。

  [4]按一定天數將DX累加後平均,求得14天的平均動向指數ADX。

  下麵是製作動向的指數的具體計算程序和方法。

  [1]計算真實波幅(TR)。動向指數中的真實波幅是通過比較下列三種股價差額的絕對值,取其中最大的價差絕對值作為股價的每日真實波幅。

  當日最高價與當日最低價之間的價差。

  當日最低價與上日收市價之間的價差。

  當日最高價與上日收市價之間的價差。

  [2]計算當日動向值。當日動向值分上升動向、下降動向和無動向三種情況,每天的當日動向值隻能是三種情況中的一種。

  上升動向(+DM)。當日最高價高於上日最高價的部分為當日上升動向值,即+DM值,條件是上升動向值必須大於當日最低價減去上日最低價的絕對值,否則+DM=0.

  下降動向(-DM)。當日最低價低於上日最低價的部分為當日下降動向值,即-DM值,條件是下降動向值必須大於當日最高價減去上日最高價的絕對值,否則-DM=0.

  無動向(Zero Directional Movement)。無動向代表當日動向值為“零”時的情況,即當日的+DM=0.有兩種股價波動情況可能出現無動向。

  當當日最高價低於上日最高價並且當日最低價高於上日最低價時;當上升動向值正好與下降動向值相等時;這兩種情況下的±DM值均為零。

  [3]計算14天的TR、+DM和-DM。動向指數是一種對股價趨勢的分析工具,因此采取一定天數的平均指標更能反映市場趨勢。平均指標的采樣天數過多,指數擺動較為平滑,采樣天數過少,指數擺動又過於敏感,一般是以14天采樣作為運算的基礎天數。

  14天的TR即TR14為14天的TR之和,同理,14天的±DM之和即±DM14.

  為簡化計算過程,在第一個TR14計算出來之後,RT14的計算方法可改為:

  當日TR14=上一個TR14-上一個TR14中的第一個TR+當日。

  [4]計算上升指標(+DI)和下降指標(-DI)。上升指標和下降指標的計算方法為分別將其上升的動向值和下降的動向值除以真實波幅值。即:

  +DI14=+DM14/TR14,-DI14=-DM14/TR14

  [5]計算動向指數(DX)。動向指數是上升指標與下降指標之間的差和之比,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DX=[(+DI14)-(-DI14)]/[(+DI14)+(-DI14)]×100%

  [6]計算平均動向指數(ADX)。由於每日的動向指數值跟隨每日股價波幅上落,上下起伏較大,為使動向指數表現得比較平滑,一般以平均動向指數作為最終的分析指標。平均動向指數仍按14天作為運算基礎,它的計算公式為:

  ADX=(DX1+DX2+……+DX14)/14

  同樣,為運算能夠簡化,在計算出第一個ADX後,平均動向指數的計算公式可改為:

  當日ADX=(上日ADX×13+當日DX)/14

  [7]動向指數圖的繪製。在以上計算過程中得出的三個重要數值+DI、-DI和ADX後,可將它們繪製在動向指數圖上。動向指數圖一般繪於股價走勢圖下方,橫軸表示時間,繪製時要與股價走勢時間相對應,以便分析研判,縱軸表示數值單位,由於三種數值的單位均在0~100之間,可用0和100表示縱軸的單位坐標。

  在繪製圖表過程中,要用線條將每日斬數值逐日連接起來,形成三條波動曲線。

  (2)運用法則。

  動向指數在應用時,主要是分析上升指標+DI,下降指標-DI和平均動向指數ADX三條曲線的關係,其中+DI和-DI兩條曲線的走勢關係是判斷出入市的訊號,ADX則是對行情趨勢的判斷訊號。

  [1]上升指標+DI和下降指標-DI的應用法則。

  走勢在有創新高的價格時,+DI上升,-DI下降。因此,當圖形上+DT從下向上遞增突破-DT14時,顯示市場內部有新的多頭買家進場,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買進,因此為買進訊號。

  相反,當-DI從下向上遞增突破+DI14時,顯示市場內部有新的空頭賣家出貨,願意以較低價格沽售,因此為賣出訊號。

  當走勢維持某種趨勢時,+DI14和-DI14的交叉突破訊號相當準確,但走勢出現牛皮盤檔時,應將+DI14和-DI14發出的買賣訊號視為無效。

  [2]平均動向指標ADX的應用法則。

  趨勢判斷。當行情走勢朝向單一方向發展時,無論是漲勢或跌勢,ADX值都會不斷遞增。因此,當ADX值高於上日時,可以斷定當前市場行情仍在維持原有趨勢,即股價會繼續上漲,或繼續下跌。特別是當+DI14與ADX同向上升,或-DI與ADX同向上升時,表示當前趨勢十分強勁。

  牛皮市判斷。當走勢呈牛皮狀態,股價新高及新低頻繁出現,+DI和-DI愈走愈近,反複交叉,ADX將會出現遞減。當ADX值降低至20以下,且出現橫向移動時,可以斷定市場為牛皮市。此時趨勢無一定動向,投資者應持股觀望,不可認為±DI14發出的訊號是入市。

  轉勢判斷。當ADX值從上漲高點轉跌時,顯示原有趨勢即將反轉,如當前處於漲勢,表示跌勢臨近,如當前處於跌勢,則表示漲勢臨近。此時±DI有逐漸靠攏或交叉之表現。ADX在高點反轉斬數值無一定標準,一般以高度在50以上轉跌較為有效。觀察時,ADX調頭向下,即為大勢到頂或到底之訊號。

  (3)評價。

  [1]不需要主觀判斷,隻需要在有效市場訊號下采取行動。而且上升指標與下降指標的交錯訊號容易理解。

  [2]在動向指數中增添ADXR指標,能夠擴充動向的指數功能。ADXR是ADX的“評估數值”,其計算方法是將當日的ADX值與14日前斬ADX值相加後除以2得出。ADXR的波動一般較ADX平緩,當±DI相交,發出買賣訊號後,ADXR又與ADX相交,則是最後的出入市機會,隨後而來的行情較急,因此應立即采取行動。

  ADXR還是市場的評估指標,當ADXR處於高位時,顯示行情波動較大,當ADXR處一低檔時,則表明行情較為牛皮。

  [3]計算複雜,公式不易掌握。

  3.2.3 均線差指標(DMA)

  DMA指標是屬於趨向類指標,也是一種趨勢分析指標。DMA是依據快慢兩條移動平均線的差值情況來分析價格趨勢的一種技術分析指標。它主要通過計算兩條基準周期不同的移動平均線的差值,來判斷當前買入賣出的能量大小和未來價格走勢的趨勢。

  (1)DMA指標的計算方法。

  DMA指標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其計算過程如下:

  DMA=短期平均值-長期平均值

  AMA=短期平均值

  以求10日、50日為基準周期的DMA指標為例,其計算過程具體如下:

  DMA(10)=10日平均值-50日平均值

  AMA(10)=10日平均值

  和其他指標的計算一樣,由於選用的計算周期不同,DMA指標也包括日DMA指標、周DMA指標、月DMA指標、年DMA指標以及分鍾DMA指標等各種類型。經常被用於股市研判的是日DMA指標和周DMA指標。雖然它們計算時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計算方法一樣。另外,隨著股市軟件分析技術的發展,投資者隻需掌握DMA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無須去計算指標的數值,更為重要的是利用DMA指標去分析、研判股票行情。

  (2)原則。

  DMA指標的一般使用原則是:當實線向上交叉虛線時為買進點;當實線向下交叉虛線時為賣出點。針對DMA指標的常用規律是:當實線從高位兩次向下交叉虛線時,則股價下跌幅度可能會較深;當實線從低位兩次向上交叉虛線時,則股價上漲幅度可能會較大。

  DMA指標也可以用來觀察股價與均線之間的背離情況。一旦股價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高,而DMA指標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低時,表示從指標上反映出股價的上漲動力不足,暗示股價很快就會反轉下跌;一旦股價的低點比前一次的低點低,而DMA指標的低點比前一次的低點高時,指標反映出股價不會再持續下跌,暗示股價很快就會反轉上漲。

  實際應用時,我們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長短天參數來調整指標圖形,進而獲得較為準確有效的買賣信號。一般默認設定的短天參數取10天,長天參數取50天。公式中一律由短天期平均值減去長天期平均值,而且可以以倍數更改原始設定值。

  如果參數值選取不當,會影響指標的使用效果。例如:當參數天數過短時,則DMA指標出現訊號的時間會提前,並且訊號的次數會增加,相對也會增加騙線的機會。所以,建議使用者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經驗,選擇恰當的參數來指導自己的投資決策。

  3.2.4 人氣指標(AR)

  人氣指標(AR)和意願指標(BR)都是以分析曆史股價為手段的技術指標,其中人氣指標較重視開盤價格,從而反映市場買賣的人氣;意願指標則重視收盤價格,反映的是市場買賣意願的程度,兩項指標分別從不同角度對股價波動進行分析,達到追蹤股價未來動向的共同目的。

  (1)人氣指標概述。

  人氣指標是以當天開市價為基礎,即以當天市價分別比較當天最高、最低價,通過一定時期內開市價在股價中的地位,反映市場買賣人氣。人氣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AR=n日內(H-O)之和/n日內(O-L)之和

  其中:H=當日最高價;L=當日最低價;O=當日開市價

  n為公式中的設定參數,一般設定為26天。

  (2)人氣指標的基本應用法則。

  [1]AR值以100為中心地帶,其在±20之間,即AR值在60~120之間波動時,屬盤整行情,股價走勢比較平穩,不會出現劇烈波動。

  [2]AR值走高時表示行情活躍,人氣旺盛,過高則表示股價進入高價,應選擇時機退出,AR值的高度沒有具體標準,一般情況下,AR值上升至150以上時,股價隨時可能回檔下跌。

  [3]AR值走低時表示人氣衰退,需要充實,過低則暗示股價可能跌入低穀,可考慮伺機介入,一般AR值跌至70以下時,股價有可能隨時反彈上升。

  [4]從AR曲線可以看出一段時期的買賣氣勢,並具有先於股價到達高峰或跌入穀底的功能,觀圖時主要憑借經驗,以及與其他技術指標配合使用。

  3.2.5 意願指標(BR)

  (1)意願指標概述。

  意願指標是以昨日收市價為基礎,分別與當日最高、最低價相比,通過一定時期收市價在股價中的地位,反映市場買賣意願的程度,意願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BR=n日內(H-CY)之和/n日內(CY-L)之和

  其中:CY為昨日收市價,n為公式中的設定參數,一般設定值同AR一致。

  (2)意願指標的基本應用法則。

  [1]BR值的波動較AR值敏感,當BR值在70~150之間波動時,屬盤整行情,應保持觀望。

  [2]BR值高於400以上時,股價隨時可能回檔下跌,應選擇時機賣出;BR值低於50以下時,股價隨時可能反彈上升,應選擇時機買入。

  一般情況下,AR可以單獨使用,BR則需與AR並用,才能發揮效用,因此,在同時計算AR、BR時,AR與BR曲線應繪於同一圖內,AR與BR合並後,應用及研判的法則如下:

  AR和BR同時急速上升,意味股價峰位已近,持股時應注意及時獲利了結。

  BR比AR低、且指標處於低於100以下時,可考慮逢低買進。

  BR從高峰回跌,跌幅達1.2時,若AR無警戒訊號出現,應逢低買進。

  BR急速上升,AR盤整小回時,應逢高賣出,及時了結。

  在AR、BR指標基礎上,還可引入CR指標,作為研判和預測走勢的參考指標。

  3.2.6 壓力支撐指標(CR)

  (1)CR指標。

  CR指標又稱為價格動量指標,它能夠大體反映出股價的壓力帶和支撐帶,彌補了AR、BR指標分析的不足。

  (2)計算公式。

  中間價=(最高價+最低價)÷2

  上升值=今天的最高價-昨天的最低價(負值記0)

  下跌值=昨天的中間價-今天的最低價(負值記0)

  多方強度=26天的上升值之和

  空方強度=26天的下跌值之和

  CR=(多方強度÷空方強度)×100

  a線:CR的10天平均線後移5天。

  b線:CR的20天平均線後移9天。

  c線:CR的40天平均線後移17天。

  d線:CR的62天平均線後移28天。

  兩線所合成的區域叫做“副地震帶”,c、d兩線合成的區域叫做“主地震帶”。

  (3)CR分析要領。

  運用CR指標應該綜合其他技術指標共同分析。

  當CR由下向上穿過“副地震帶”時,股價會受到次級壓力。反之,當CR從上向下穿過“副地震帶”時,股價會受到次級支撐的壓力。

  當CR由下向上穿過“主地震帶”時,股價會受到相對強大的壓力;反之,當CR由上自下穿過“主地震帶”時,股價會受到相對強大的支撐力。

  CR跌穿a、b、c、d四條線,再由低點向上爬升160時,為短線獲利的一個良機,應適當賣出股票。

  CR跌至40以下時,是建倉良機。而CR高於300~400時,應注意適當減倉。

  (4)買賣原則。

  CR與BR、AR最大的不同在於采用中間價作為計算的基準,由於價格雖然收高,但其中一天的能量中心卻較前一天為低,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CR可與BR、AR完全分開獨立使用,對於股價何時上漲、何時下跌提供難得的參考。CR本身配置4條平均線,平均線又較CR先行若幹天,另一方麵,平均線之間又相互構築一個強弱帶,被應用來對股價進行預測。

  [1]CR平均線周期由短到長分成a、b、c、d4條。

  [2]由c、d構成的帶狀稱為主帶,a、b構成的帶狀稱為副帶。

  [3]CR跌至帶狀以下兩日時,買進。

  [4]CR亦會對股價產生背離現象。

  [5]CR由帶狀之下上升160時,賣出。

  [6]CR跌至40以下,重回副帶,而a線由下轉上時,買進。

  [7]CR上升至帶狀之上時,而a線由上轉下時,宜賣出。

  [8]主帶與副帶分別代表主要的壓力支撐及次要壓力支撐區。

  [9]CR在300以上,漸入高檔區,注意a線變化。

  3.2.7 容量指標(VR)

  (1)容量比率。

  容量比率是將某段時期內股價上升日的交易金額加上1/2日內不漲不跌的交易額總計,與股價下降日的交易額加上1/2日內股價不漲不跌交易額總計相比,從而反映出股市交易量強弱的指標。觀測VR,可以了解股市上市資金的走勢,了解股市資金的氣勢。

  (2)計算公式。

  VR=(n日內股價上升日交易金額總計+1/2日內股價不變交易金額總計)

  ÷(n日內股價下降日交易金額總計+1/2日內股價不變交易金額總計)×100

  n的數值在有的分析軟件中是默認的。

  (3)VR分析要領。

  運用VR指標應該綜合其他技術指標共同分析。

  VR值在80~150之間波動,表明股價變動小,呈盤整格局,投資者以觀望為主;VR值趨近250時,表明股市進入多頭超買警戒區,350以上時,投資者應及時出貨,VR值趨近60時,說明股市超賣區已經形成空方主力減弱,投資者可借機入市購股。通常,VR值在160~280時,投資者應賣出股票,VR值在40~60時,投資者可買入股票。

  當股價處於下降時,但VR值開始上升,表明交易量呈上升趨勢,這時投資者可買入股票;當股價處於上升時,但VR值開始下降,表明交易量呈下降趨勢,這時投資者要及時售出股票。

  (4)成交量與股價的關係。

  供需雙方取得共識後完成交易手續叫做成交。成交是交易的目的和實質,是市場存在的根本意義,換句話說,沒有成交的市場就不稱其為市場。

  在證券市場中,成交量是成交股數和成交金額的統稱。成交股數是某股票某日成交股數之和,成交金額則是該股票成交值總和的貨幣表示。

  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原動力,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價形同無本之木。因此,成交量是投資者分析判斷市場行情並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各種技術分析指標應用時不可或缺的參照。

  成交量與股票價格、交易時間、投資者意願、市場人氣等諸多因素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成交量的變化過程就是股票投資者購買股票欲望消長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股票市場人氣聚散的過程。當人氣聚斂,成交量增大,會吸引更多投資者介入,必定刺激股價攀升;股價升至一定高度,投資者望而卻步,成交量開始徘徊;獲利盤紛紛出手,成交量放大,又會導致人心趨散,股價會下跌;而當人心惶惶,拋盤四起,成交量的放大似乎成為人氣進一步渙散的引信;待到股價繼續下跌,成交量萎縮,投資者逃脫惟恐不及,供大於求,股價又走入低穀。

  成交量的變化最能反映股市的大趨勢。上升行情中,做長線和做短線都可獲利,因此股票換手頻繁,成交量放大;在下跌行情中,人氣日趨散淡,成交量縮小。

  成交總值與加權股價指數漲跌有密切關係。股價指數上升,必須伴有成交量的持續增加。多頭市場裏,成交量隨著指數上升而擴大,到了股價指數上升而成交量停滯或縮小時,預示本輪上升行情即將結束,接踵而來的將是股價指數下跌;在空頭市場中,指數的每次下跌都會伴有成交量的急劇萎縮,到指數下降而成交量不再減少時,本輪跌勢也就告一段落。這就是“先見量、後見價”說法的實踐基礎。

  成交量與股價的關係體現為下麵兩種情況:

  [1]量價同向:即股價與成交量變化方向相同。

  股價上升,成交量也相伴而升,是市場繼續看好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隨之而減,說明賣方對後市看好,持倉惜售,轉勢反彈仍大有希望。

  [2]量價背離:即股價與成交量呈相反的變化趨勢。

  股價上升而成交量減少或持平,說明股價的升勢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撐,這種升勢難於維持;股價下跌但成交量上升,是後市低迷的前兆,說明投資者惟恐大禍降臨而拋售離市。

  成交量是反映股市上人氣聚散的一麵鏡子。人氣旺盛才可能買賣踴躍,買氣高漲,成交量自然放大;相反,投資者在人心動搖舉棋不定,人氣低迷時心灰意冷,成交量必定萎縮。

  成交量是觀察莊家大戶動態的有效途徑。資金巨大是莊家大戶的實質,他們的一切意圖都要通過成交來實現。成交量驟增,很可能是莊家在買進賣出。

  3.2.8 相對強弱指標(RSI)

  相對強弱指標是通過比較一段時期內的平均收盤漲數和平均收盤跌數來分析市場買沽盤的意向和實力,從而做出未來市場的走勢分析。

  (1)計算公式和方法。

  RSI=[上升平均數÷(上升平均數+下跌平均數)]×100

  具體方法:

  上升平均數是在某一段日子裏升幅數的平均,而下跌平均數則是在同一段日子裏跌幅數的平均。例如:我們要計算9日RSI,首先就要找出前9日內的上升平均數及下跌平均數。

  據此可計算以後幾天的RSI。同樣,按此方法可計算其他任何日數的RSI。至於用多少日的RSI才合適。最初RSI指標提出來時是用14天,14天作為參數則成為默定值。但在實際操作中,分析者常覺得14天太長了一點,才有5天和9天之方法。

  (2)運用原則。

  [1]受計算公式的限製,不論價位如何變動,強弱指標的值均在0~100之間。

  [2]強弱指標保持若高於50,則表示為強勢市場;反之若低於50,則表示為弱勢市場。

  [3]強弱指標多在70~30之間波動。當6日指標上升到達80時,表示股市已有超買現象,如果一旦繼續上升,超過90以上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買的警戒區,股價已形成頭部,極可能在短期內反轉回轉。

  [4]當6日強弱指標下降至20時,表示股市有超賣現象,如果一旦繼續下降至10以下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賣區域,股價極可能有止跌回升的機會。

  [5]每種類型股票的超賣超買值是不同的。在牛市時,通常藍籌股的強弱指數若是80,便屬超買,若是30便屬超賣,至於二三線股,強弱指數若是85~90,便屬超買,若是20~25,便屬超賣。但我們不能硬性地以上述數值,擬定藍籌股或二三線股是否屬於超買或超賣,主要是由於某些股票有自己的一套超買或超賣水平,即股價反複的股票,通常超買的數值較高(90~95),而視作超賣的數值亦較低(10~15)。至於那些表現較穩定的股票,超買的數值則較低(65~70),超賣的數值較高(35~40)。因此,我們對一隻股票采取買或賣行動前,一定要先找出該隻股票的超買或超賣水平。至於衡量一隻股票的超買或超賣水平,我們可以參考該股票過去12個月之強弱指標記錄。

  [6]超買及超賣範圍的確定還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是市場的特性,起伏不大的穩定的市場一般可以規定70以上為超買,30以下為超賣。變化比較劇烈的市場可以規定80以上為超買,20以下為超賣。第二是計算RSI時所取的時間參數。例如:對於9日RSI,可以規定80以上為超買,20以下為超賣。對於24日RSI,可以規定70以上為超買,30以下為超賣。應當注意的是,超買或超賣本身並不構成入市的訊號。有時行情變化得過於迅速,RSI會很快地超出正常範圍,這時RSI的超買或超賣往往就失去了其作為出入市警告訊號的作用。例如:在牛市初期,RSI往往會很快進入80以上的區域,並在此區域內停留相當長一段時間,但這並不表示上升行情將要結束。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強勢的表現。隻有在牛市末期或熊市當中,超買才是比較可靠的入市訊號。基於這個原因,一般不宜在RSI一旦進入非正常區域就采取買賣行動。最好是價格本身也發出轉向信號時再進行交易。這樣就可以避免類似於上麵提到的RSI進入超買區但並不立即回到正常區域那樣的“陷阱”。在很多情況下,很好的買賣訊號是:RSI進入超買或超賣區,然後又穿過超買或超賣的界線回到正常區域。不過這裏仍然要得到價格方麵的確認,才能采取實際的行動。這種確認可以是:

  趨勢線的突破。

  移動平均線的突破。

  某種價格形態的完成。

  [7]強弱指標與股價或指數比較時,常會產生先行顯示未來行情走勢的特性,亦即股價或指數未漲而強弱指標先上升,股價或指數未跌而強弱指標先下降,其特性在股價的高峰與穀底反應最明顯。

  [8]當強弱指標上升而股價反而下跌,或是強弱指標下降而股價反而上漲,這種情況稱之為“背馳”。當RSI在70~80以上時,價位破頂而RSI不能破頂,這就形成了“頂背馳”,而當RSI在30~20以下時,價位破底而RSI不能破底就形成了“底背馳”。這種強弱指標與股價變動,產生的背離現象,通常是被認為市場即將發生重大反轉的訊號。

  和超買及超賣一樣,背馳本背並不構成實際的賣出訊號,它隻是說明市場處於弱勢。實際的投資決定應當在價格本身也確認轉向之後才做出。雖然在行情確實發生反轉的情況下,這個確認過程會使投資者損失一部分利潤,可是卻可以避免在行情後來並未發生反轉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做出的錯誤的賣出決定。相對地說,這種錯誤會對投資者造成更大的損失,因為有時候行情會暫時失去動量然後又重新獲得動量,而這時價格並不發生大規模的轉向。

  (3)評價。

  [1]相對強弱指數能顯示市場超賣和超買,預期價格將見頂回軟或見底回升等,但RSI隻能作為一個警告訊號,並不意味著市場必然朝這個方向發展,尤其在市場劇烈震蕩時,超賣後還有超賣,超買後還有超買,這時須參考其他指標綜合分析,不能單獨依賴RSI的訊號而做出買賣決定。

  [2]背離走勢的訊號通常都是事後曆史,而且有背離走勢發生之後,行情並無反轉的現象。有時背離一兩次才真正反轉,因此,這方麵研判須不斷分析曆史資料以提高經驗。

  [3]在牛皮行情時RSI徘徊於40~60之間,雖有時突破阻力線和壓力線,但價位無實際變化。

  3.2.9 威廉指標(W%R)

  (1)計算公式。

  威廉指數(W%R)是利用擺動點來量度股市的超買超賣現象,可以預測循環期內的高點或低點,從而提出有效率的投資訊號。其計算公式如下:

  W%R=100-(C-Ln)/(Hn-Ln)×100

  其中:C為當日收市價,Ln為n日內最低價,Hn為n日內最高價,公式中n日為選設參數,一般設為14日或20日。

  (2)運用原則。

  威廉指數計算公式與強弱指數、隨機指數一樣,計算出的指數值在0~100之間波動,不同的是,威廉指數的值越小,市場的買氣越重,反之;其值越大,市場賣氣越濃。應用威廉指數時,一般采用以下幾點基本法則:

  [1]當W%R線達到80時,市場處於超賣狀況,股價走勢隨時可能見底。因此,80的橫線一般稱為買進線,投資者在此可以伺機買入;相反,當W%R線達到20時,市場處於超買狀況,走勢可能即將見頂,20的橫線被稱為賣出線。

  [2]當W%R從超賣區向上爬升時,表示行情趨勢可能轉向,一般情況下,當W%R突破50中軸線時,市場由弱市轉為強市,是買進的訊號;相反,當W%R從超買區向下跌落,跌破50中軸線後,可確認強市轉弱,是賣出的訊號。

  [3]由於股市氣勢的變化,超買後還可再超買,超賣後亦可再超賣,因此,當W%R進入超買或超賣區,行情並非一定立刻轉勢。隻有確認W%R線明顯轉向,跌破賣出線或突破買進線,方為正確的買賣訊號。

  [4]在使用威廉指數對行情進行研究時,最好能夠同時使用強弱指數配合驗證。同時,當W%R線突破或跌穿50中軸線時,亦可用以確認強弱指數的訊號是否正確。因此,使用者如能正確應用威廉指數,發揮其與強弱指數在研究強弱市及超買超賣現象的互補功能後,可得出對大勢走向較明確的判斷。

  (3)評價。

  威廉指數屬於研究股價波幅的技術指標,在公式設計上,它與隨機指數的原理比較近似,兩者均為從研究股價波幅出發,通過分析一段時間內高、低價位與收市價之間的關係,反映市場的強弱及買賣氣勢。不同的是,隨機指數采樣天數較短,計算結果更具隨機性,而威廉指數的采樣天數短容易錯過大行情,亦不容易在高檔套牢。但由於該指標敏感性較強,在操作過程中,如完全按其信號出入市,未免過於頻繁。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最好能結合強弱指數、動向指數等較為平衡的技術指標一起研究,由此可對行情趨勢得出較準確的判斷。

  3.2.10 移動平均線(MA)

  移動平均線,是利用統計學上moving average的方式計算而得。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可以取自3~5天,中期可取12天,長期取一個月,超長期為2個月以上。平均線可反映股價之上升或下降趨勢,且平均日數愈少,趨勢反應愈靈敏,但也容易受到股價單日暴漲暴跌而扭曲長期趨勢。

  (1)MA代表的意義。

  我們可以看出采用兩條移動平均線組合分析時,天數少的移動平均線升破天數多的移動平均線即為買入信號,反之跌破天數多的移動平均線即為賣出信號。

  (2)MA的優缺點。

  移動平均線的優點在於辨認長期趨勢,在移動平均線向自己有利的方麵發展時,可繼續持股,直到移動平均線掉頭轉向才平倉,可獲巨大利潤,在移動平均線對自己不利的方麵發展時,可及早拋出,將風險降至最低。

  缺點在於:在無趨勢(即牛皮市)的期間,重複的虧損將是不可避免的;在實際的出入市運作中,虧損的次數高於盈利的次數,盈利以長線投資為主。

  買點A平均線由下降逐漸轉為水平且往上趨勢,而股價由下往上突破平均線時。

  買點B股價由均線上方跌至均線下方,但均線仍處於上升趨勢階段。

  買點C股價趨勢線位於均線上方,股價突然下跌,但未跌至均線下方又反彈,此時為加碼時機。

  買點D股價跌至均線下方,且偏離均線很遠,此時股價可能會再趨近均線,為買入時機。

  賣點E平均線由上升逐漸轉為水平且往下趨勢,而股價由上往下突破平均線時。

  賣點F股價由下往上穿越均線,但又立刻拉回,且均線仍處於下跌趨勢階段。

  賣點G股價趨勢線位於均線下方,股價突然上漲,但未超越均線又被拉回時。

  賣點H股價位於平均線上方,且不斷上漲偏離均線,表示短期漲幅已高,可逢高出脫。

  注意:買點B與賣點F運用時風險較高,應小心。

  3.2.11 震蕩量指標(OSC)

  震蕩量是動量指標的另一表現形式,一般用百分比值來加以計算。其內涵是以當日收盤價除以十天前收盤價,再乘以100.

  (1)震蕩量試算表。

  (2)計算公式。

  OSC=(Ct÷Ct-n)×100

  其中:Ct為當日收市價,Ct-n為N日前收市價。

  計算出的震蕩量,數值在100以上時,在繪製圖形時,即以100為基準橫軸。當動量值在100以時為多頭市場傾向,100以下則為空頭市場傾向,運用原則與MTM公式一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3看圖炒股
4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5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6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7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8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9少年不知愁
10少年不知苦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