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青年的“奧運情結”與愛國主義

  2001年7月13日,中國度過了一個不平靜的狂歡之夜。無論是有組織的人群還是自發的人群都匯聚到一起,共同歡呼和慶祝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成千上萬的青年和社會各界人士在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在宣泄積壓在心頭的情緒,在呼喊民族的強音。北京長安街出現了十多年未見的人群聚集的場麵。許多人興奮得流出了淚水。這種場麵使許多外國朋友都為之感染。一次國際體育運動會何以引發如此強烈的民族情感?其實,在這自發、熱烈的背後,潛存的是中國青年民族主義的崛起和愛國主義的高漲。

  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在中國的高漲,是世紀末青年思想的一大特色。在21世紀將更加顯露出它的價值。目前中國青年堅持的民族主義,是孫中山所提倡的民族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是毛澤東強調的民族骨氣和民族英雄氣概的再現。它與英美國家學者所談論的“民族主義”,即民族分離主義不是同一個概念。中國青年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高漲的民族主義,是以維護國家的統一與主權、國家安全與利益、民族的複興與尊嚴為目的的思潮。因此,它的實質是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在今天和未來,將是中國發展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促使中國青年爆發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麵因素的長期積累。這些因素包括:

  1.全球化浪潮的衝擊

  自從美國當權者有意鼓吹“全球化”思潮以來,中國國內就出現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全球化”的狂熱思潮。在這種思潮看來,“全球化”成了最高標準,可以拿來裁決一切。他們提出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一切都要“與國際接軌”。有人話說得很透徹:“最新一波的政治全球化是自1989年衝破柏林牆、冷戰的結束和鐵幕的消失開始的。全球化的有形動力是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無形動力是價值的一體化,民主政治與全球價值的一體化。”原來,這些人主張的全球化,就是繼續消滅社會主義國家,最終達到西方意識形態的“一體化”。在全球化思潮麵前,許多青年學者認識到:所謂經濟“全球化”僅僅意味著資本運動的“全球化”,而決非經濟福音的“全球化”,而“全球化”導致的最終結果必然是全球分裂化。“全球化”不會帶來真實的“全人類的利益”、“地球村主義”或“世界主義”,而隻是西方的說教。發展中國家追逐“全球化”,隻能落人“發展的陷阱”、西方的附庸。有的青年學者指出:“事實恰恰與全球化輿論倡導的相反,不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是逆之者昌,順之者亡。”有的青年學者總結了自己的思想發展曆程:“蘇聯解體、亞洲經濟危機、科索沃事件暴露的20世紀的深刻矛盾,證明了今天我們必須反思‘全球化’的必要性。中國人必須避免從一種教條陷入另一種教條,富裕之邦並非真理之地,20世紀形成的國際格局帶來的後殖民主義的危險,必須以我們的民族利益和國家安全作為邏輯起點加以認真應對。”這種思想在《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一書的封底題詞上,清晰可見:“所謂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國人如何避免自我淘汰?”“自由貿易的歌聲中,中國的經濟安全受到了哪些威脅?”“鞭撻民族自虐,呼喚中國民族意識;戳穿反華陰謀,探索中國突圍之路”……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的思潮就是這樣,以不可阻擋的氣勢升騰起來。

  2.美國霸權主義野蠻行徑的激發

  這次申辦奧運成功,一個引人注目的因素是美國放棄對中國申奧的幹涉和阻擋。在青年歡呼申奧成功的心靈深處,也有對上一次申奧失敗的回那一次,美國國會公開通過阻撓中國申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的決議,使得“12億中國人民心中的聖火化為死灰”。億萬青年注目已久的希望被美國國會毀滅,當時青年的憤怒達到了難以遏製的程度。美國一係列的野蠻行徑一再激起青年的覺悟。1993年8月美國以“可能運送違禁貨物”為借口,強行攔截並搜查中國的貨輪“銀河號”,中斷航行33天,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連道歉的姿態都沒有,這引起中國青年的義憤。美國還曾向台灣海峽派出大型艦隊,擺出為李登輝台獨勢力撐腰的架勢,極大地傷害了中國青年的民族自尊,促使中國青年不得不發出《中國可以說不》這樣的強音。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向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發射5顆導彈,炸死炸傷20多人,同時也炸飛了某些知識分子20來年中滋養起來的“親美情緒”,炸醒了曾經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人。另外一方麵,這場轟炸也炸出了中華民族新的危機感和正義感,極大地激發了包括一切華人世界的愛國主義精神。連香港的大學校園內,也出現了“打倒霸權主義!”,“捍衛國土!”的標語。在義憤填膺的抗議遊行隊伍裏,不僅有“打倒美帝國主義!”的呐喊,還有冷靜的思考。這種情緒和認識的深化,促成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持續高漲。

  在這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潮流中,出現了一大批著作和論文。房寧、王小東、宋強著《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韓德強著《碰撞——全球化陷阱與中國現實選擇》、瞿湘著《人類的希望在中國》、楊斌著《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美國隱蔽經濟戰與改革陷阱》等著作;周春明著《試析經濟全球化的五大神話》、李克穆著《關於全球化進程的幾點認識》、陳曉薇著《全球化僅屬於富人》等論文。這些論著的主要觀點是:在所謂“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西方列強的本質沒有改變,其獨霸世界、奴役世界的野心沒有變化;中國在“全球化”潮流麵前,所處的國際環境有惡化的趨勢,中國的生存空間日益狹小,國家安全受到威脅:中國不應該拋棄民族主義,而應該複興民族主義,用民族主義整合渙散的國民意識。在這一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北京大學的學生在克林頓麵前義正詞嚴提出對美國霸權主義的質問;報刊上曾經披露並支持了在中日勞資衝突中,堅持民族尊嚴,寧可辭職,不向日本人下跪的中國青年職工;乘坐日航班機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中國公民,訴諸國際法,向日本航空公司討說法。近來,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針對中國申奧成功,說這“將使北京處於國際社會7年的監督之下”,“成為限製北京的一個因素”。可見美國政府這次沒有阻撓中國申奧,居心深遠。看來,美國政府將在中國青年的心目中繼續丟分。

  3.國內民族虛無主義的激發

  在開放的環境下,由於多年的精神文明建設“一手軟”及其他原因,青年學生中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國家意識並非不存在問題。一些人繼續宣傳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而部分新聞媒體仍然為之炒作。甘當美國人孫子的所謂“孫子戰略”還有一定的市場。虛幻的全球化“美景”,仍然在欺騙著某些善良的青年。在思想文化領域,盲目宣傳“與國際接軌”和“泛市場化”的思潮仍在擴散;某些暢銷的青年報刊,言不及社會主義,其風格已經變得與資本主義世界的報刊類同;發行數十萬冊的小說《上海寶貝》與其說是淫穢作品,毋寧說是出賣人格、國格的墮落作品。這些東西,與其說毒害了青年,還不如說從反麵開啟了青年愛國主義的覺悟。上述種種墮落的思想,早已被青年唾棄,在此基礎上,青年煥發了空前高漲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

  令人欣喜的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思潮十分強勁。它以不斷發生的事實為基礎,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在它麵前,曾經泛起一時的自由主義和投靠西方的各種詭辯被潮流卷走,以民族利益、民族安全、民族複興、民族尊嚴為主調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不可遏製地興起。我們曾經記得1990年的亞運會,由於中國青年爆發了政府領導人想象不到的熱情和責任心,辦得十分成功,形成了人們樂道的“亞運精神”。我們也可以預測,隻要保持這種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中國青年肯定能夠以更高的熱情和責任心積極參與,保證北京把2008年奧運會辦成最具特色的成功的奧運會。

  (原作發表於《中國青年研究》2001年第5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