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當代大學生與社會思潮:主旋律回響下的多重變奏

  青年大學生群體是社會思潮不斷興起和傳播的一個主要載體,現實政治、社會經濟、思想理論環境是其形成和傳播的條件。

  回歸主旋律、搏擊互聯網信息、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高漲、反對腐敗、“學曆熱”與實用主義等構成近幾年大學生社會思潮的多重變奏。

  追求理性思維、注重實踐檢驗、重物質和思想層麵結合解決問題,善於微觀、橫向、局部,不善宏觀、縱向、全局性比較體察,以及逆反心理幹擾,是其體現出的思想方法特點。

  新世紀新階段,社會處於急劇變革之中。利益的快速調整,導致社會思潮趨於活躍。青年大學生群體是社會思潮不斷興起和傳播的一個主要載體,這一特點一直為人們所普遍關注。《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要求“重視對社會思潮及其表現形式的研究和引導”,對於大學生社會思潮問題的研究,正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一、思潮成因:現實政治·社會經濟·思想理論

  社會思潮是在一定社會曆史條件下產生,反映一定的民族、階級、階層或社會群體利益,並具有一定的理論色彩和相當社會影響的思想傾向。它往往占有相當數量的從眾,其傳遞過程一般是從高層知識分子到一般青年大學生,再到社會群眾。社會思潮對社會現實局麵具有較大影響,能夠左右社會輿論的影響力;它圍繞社會發展進程的主線進行,對社會發展的進程或推進、或幹擾。

  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應該研究的重點課題。青年大學生是社會思潮的一個關鍵性載體。在他們身上,社會思潮能夠映射出其主要思想特征,也能夠反映出其普遍關注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青年中積極進步的思潮,需要我們去引導和鼓勵,把它們從心理層麵或不完整的理論形態提升到理性層麵;錯誤思潮,則需要我們去引導和教育,開展思想爭論,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製度。因此,研究青年大學生的社會思潮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的興起和傳播受到幾個方麵因素的影響。

  第一,現實政治環境。社會現實政治的影響是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產生和消長的直接因素。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政治製度,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狀,特別是黨風和社會風氣,都是影響青年社會思潮的重要因素。青年大學生處於社會化的重要階段,要發展全麵素質,成為“四有新人”,這就包括對現實社會政治製度的認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確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念的形成。現實政治情況的主體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是積極的。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鄉麵貌的不斷變化,都有利於建立青年大學生的社會主義信念。但是,現實也有複雜的一麵。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處於低潮的現實,西方敵對勢力“分化”、“西化”的攻勢,社會主義製度自身不夠成熟和完善的現實,改革中各種失誤和消極現象的出現,都會造成青年大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引發各種不同的社會思潮。

  第二,現實社會經濟環境。我國在經濟體製改革深入進行的過程中,出現了經濟成分多樣化、利益關係多樣化和分配方式多樣化,在經濟基礎範疇內發生的這些變化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極大地影響了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社會上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分層的現實,市場作用的擴大,金錢作用的顯示,都為青年大學生接受和傳播各種社會思潮鋪墊了基礎。

  第三,現實思想理論環境。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由於現實思想理論環境的複雜化,使得人們的思想意識不再是單一地接受主旋律的引導,而是有了許多複雜的聲音。如今,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旋律,是在與其他的聲音相比較而存在,相鑒別而被接受的。青年大學生群體生活在這樣的思想理論環境裏,獨立判斷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但思想導向卻遇到了多向性的難題。這也為青年大學生接受和傳播各種社會思潮鋪墊了基礎。

  以上幾個方麵的因素,既是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形成的原因,又是社會思潮傳播的條件。隻有認真研究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引導青年大學生的社會思潮。

  二、回顧與分析:主旋律·互聯網·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反腐·學曆熱·實用主義

  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是一個複雜的思想意識發展過程,既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需要區別對待,具體分析,加以引導。回顧近年來的青年社會思潮的曆程,會為我們引導青年大學生的社會思潮提供有益的參考。

  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2002年黨的十六大的召開,特別是全黨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政治環境,營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圍。同時,由於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也在孕育發展,以圖用其世界觀影響青年,預示著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領域仍然是不平靜的。

  第一,積極回歸主旋律的思潮。這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堅持學習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清醒審視全球化思潮,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實踐。

  青年在思想政治方麵注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正氣不斷上升,主要表現在對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抵製和批評。在全球化思潮的影響下,出現了盲目與西方接軌的傾向,少數人以西方的意識形態為社會“主流文化”,力圖否定和取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幾年來,這股思潮形成了具有相當衝擊力的一股力量,激起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青年學生的回應。如2000年北京大學一位研究生在媒體上發表關於高校思想陣地問題的來信,指出了某些大學講壇上,個別學者竭力推崇個人主義,批判集體主義,直至批判社會主義的錯誤思想。

  同時,積極學習馬克思基本理論的活動在一些青年學生中被自覺地堅持下來。一位叫瞿湘的青年在其專著的前言中,表達了他擺脫西方中心論、西方價值觀思想桎梏,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由愛國主義走向了共產主義的心理曆程。許多高校學生通過開展學習“兩彈一星”精神的活動,受到了一次共和國曆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這一活動,青年以事實為依據,對新中國、對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有了更加客觀真實的認識。2003年抗擊“非典”的鬥爭,更是堅定了青年大學生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升華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但是,在青年思想領域並非不存在問題。如對曆史無知,尤其是當代史、改革史,在相當一些青年學生眼裏仍屬於盲點;對於自由主義思潮的批評沒有展開,阻力很大。這些情況說明,青年大學生思想領域的情況還很複雜。

  第二,搏擊互聯網信息的思潮。這主要表現為,青年大學生成為積極利用互聯網信息的先鋒,開拓信息傳播的新境界,但急需進行正確的引導。

  互聯網信息傳播可能是體現全球化形象的代表。當今,青年大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構成了網民的主體。高校走在互聯網建設和利用的最前沿,互聯網也成了青年學生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如針對互聯網信息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反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立。這也反映了青年利用新技術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的意識十分強烈。同時,青年大學生還積極參與引導BBS的輿論導向。由於BBS的環境極易形成少數意見主導輿論,及時、正麵、柔和的引導成為關鍵的環節。青年在BBS上的主流導向就是由青年大學生自己引導的。盡管BBS上的言論有一種情緒化的傾向,有時爆發一定的信息風險,但其主導輿論是愛國主義的。許多青年學生,積極參與BBS的討論,及時發布事實真相澄清是非,采取幽默的方法開釋過激言論。可以說,青年是建設BBS站點的主體力量。

  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發展對於青年來說,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值得人們重視。互聯網信息反映和傳播的快速廣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較大幅度地更新觀念,必須及時恰當地對互聯網信息作出反應,把輿論引導在萌芽狀態。除了互聯網上出現的BBS之外,還出現了E-mail的信息傳播、個人網頁等,近年還有了手機短信等信息傳播方式,這些對於社會有關管理方麵,都是未知的領域或不熟悉的領域,弄得不好,也會出現一些失控的問題。既然在新的傳播媒體中隻有人們的靈魂在活動,任何人都擺脫不了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限製,那麽,最根本的就是平素思想道德教育應該得到加強。這樣才能把問題解決在青年大學生上網活動之前的環節上。

  第三,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思潮繼續高漲。中國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高漲,是世紀之交和新世紀的一大特色,它將更加顯露其價值。實際上,目前在中國青年大學生中存在的民族主義思潮,主流是愛國主義。這與英美國家學者所說的“民族主義”不是同等的概念。中國青年大學生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上升的民族主義思潮,是在我國加入WTO的情況下,以維護中華民族的統一與主權、安全與發展、獨立與尊嚴為目的的。因此,它的實質是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通向民族精神的橋梁。所以,無論在今天和未來,它都將是中國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

  促使中國青年爆發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麵因素的長期積累。這些因素包括:一是全球化浪潮的衝擊。許多青年大學生認識到:所謂全球化不會輕易帶來“全人類的利益”、“地球村主義”或“世界主義”,而更多的是西方利益的思想工具,“中國人必須避免從一種教條蹈入另一種教條,富裕之邦並非真理之地,20世紀形成的國際格局帶來的後殖民主義的危險,必須以我們的民族利益和國家安全作為邏輯起點加以認真應對。”“所謂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國人如何避免自我淘汰?”“自由貿易的歌聲中,中國的經濟安全受到了哪些威脅?”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的思潮就是這樣以不可阻擋的氣勢升騰起來。二是霸權主義行徑的激發。1993年美國製造的“銀河號”事件,美國國會通過阻撓中國申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的決議,美國向台灣海峽派出大型艦隊幹涉中華民族統一的行徑,曾經促使中國青年不得不發出“中國可以說不”這樣的強音。1999年5月8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引爆了中華民族新的危機感和正義感,引發了包括一切華人世界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情緒和認識的深化,促成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持續高漲。在這一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影響下,青年學生中出現了民族正氣抬頭的情況。

  當然,青年大學生中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國家意識並非不存在問題。一些人還不同程度地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所謂全球化“美景”,仍然在欺騙著某些善良的青年。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思潮十分強勁。它以不斷發生的事實為基礎,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它不斷為我們中國人思索自己的前進方向和具體舉措,提供清醒、可靠的思考。

  第四,持續強烈的反對腐敗的思潮。這主要表現在,青年大學生多年對反腐敗的進程給予密切關注,對黨和政府反腐敗的前景寄予較高的期望。

  由於中央不斷加大反腐敗的力度,青年大學生對反腐敗的期望不斷得到激發。他們不但希望懲處腐敗分子,更要求根治腐敗的風氣。由於2000年反腐敗的進程中相繼嚴懲了胡長清、成克傑、“遠華”特大走私案,青年普遍認為反腐敗的工作有了實在的進展。他們把2000年稱為“反腐年”。青年大學生利用報刊和網絡手段,表達了對反腐敗的高度關注。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的看法,對社會主義製度生命力的看法,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堅定程度,關鍵取決於中國當前能否解決腐敗問題。

  第五,“學曆熱”與實用主義思潮。這主要表現在,青年大學生就業特點的變化中,高學曆和熱門專業仍然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新一輪的學曆熱、“考研熱”持續升溫。

  造成這種熱潮的原因,首先是就業需求量的增加。以北京為例,市屬用人單位對2001屆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創下最高紀錄,達37800人。其次,是出於“求錢”的實用主義目的。隻有拿到熱門技術的學曆,才能換回高薪水。出於賺錢的目的,思想的支撐是實用主義。因此,在某些辦學基礎不好的奮校,一些非熱門專業的新生出現退學的現象。再次,出國熱持續高溫。“考托”、“考G”、出國,仍然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最高願望。而出國,隻能把國內大學當成出國預備學校。在文憑熱的背後,掩蓋著許多複雜的因素。但總的看來,令人不能太樂觀。

  三、思想方法特點:理性·實踐·物質思想結合微觀·橫向·局部·逆反

  在當代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的形式中,明顯地表現出他們思想方法的幾個特點。總結和把握這些思想方法的特點將有助於對青年大學生社會思潮的了解和引導。

  第一,追求理性思維,注重實踐檢驗,一切理性結論都要經過親身體驗才願意接受。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青年大學生對改革深層問題的關注,他們普遍揚棄了“煽情式”的鼓動,而側重追求理性思考,帶有一定理論色彩的社會思潮因而受到青年大學生的垂青。青年大學生深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熏陶,追求理性思考,這是積極的。但同時又對一切現成的理性結論持懷疑態度。在他們看來,隻有一切經過自己親身體驗的東西,才是可以相信的。這本來是克服教條主義的優勢。但是,如果走向極端,就會出現悖論。假如人類積累的一切理性財富都要經過一代代人的親身體驗才被接受,否則就懷疑和拒斥,那麽,人類就永遠無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世界曆史就會變成無限的重複體驗過程。

  第二,追求在物質和思想層麵的結合上解決問題。由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的動員機製變為“利益驅動”,青年大學生中出現務實的傾向是必然的。他們追求新的條件下的社會公正,利益協調。一些沒有物質利益支撐的規範和要求,顯得有些失調。社會需要的高尚精神的揮發,由於缺少物質利益的支持,也顯得蒼白無力。這裏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如果這種傾向走向極端,也容易產生浮躁情緒,甚至產生實用主義和唯利是圖的趨向。

  第三,善於微觀體驗,不善於宏觀把握。由於青年期成長的特點,青年大學生帶有非常敏感的微觀體驗的特點。在觀察社會問題時,也會明顯地表現出來。有些青年大學生,善於對具體事物進行量的體驗,不善於進行宏觀質的把握,容易做出過激的結論。這需要在人生經曆中逐漸克服。微觀體驗隻能得到情緒和膚淺的心理感受,是不能作為定性分析的根據的。隻有善於宏觀的把握,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

  第四,善於橫向比較,不善於縱向比較。長期以來,由於全社會多年忽視曆史知識和曆史方法的學習,更缺少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教育,在青年大學生中形成了一種習慣於片麵的橫向比較的思想方法,而忽視縱向的、曆史的看問題的方法。江澤民同誌在1989年曾經專門致信教育部,提醒加強曆史知識和曆史方法的學習和教育問題。現在看來,曆史地看問題的氛圍還沒有培養起來。一些青年大學生對中國大陸與台灣、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甚至東方與西方的比較,都缺少曆史的視野,往往根據今天的時間的橫斷麵,抓住其中幾個數據,就敢於得出曆史性的結論。這顯然是不科學的。

  第五,善於局部觀察,不善於全局性的觀察。由於青年大學生生活經曆和社會接觸麵的局限,對社會了解尚不全麵,所以在判斷問題時帶有明顯的片麵性。他們往往把在一個局部遇到的問題,當成全局的問題,容易做出不符合實際的結論。西方的輿論宣傳則善於誤導青年大學生的這一特點。他們往往是攻其一點,不計其餘,誘導大學生得出極端的結論。對於青年大學生的教育來說,開闊視野,全麵了解社會,則是一個必要的課程。

  第六,逆反心理的幹擾。由於社會存在著理論與實際的脫節現象,以往直線平麵的思維方式容易遇到現實中的障礙。這種直線思維方式在遇到障礙後的簡單回返運動,就被稱為“逆反心理”。實際上,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不是什麽心理問題。在青年大學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的思維方式。這種逆反心理是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教育的巨大障礙,很容易產生和推動消極思潮的發展。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論界應該在設計教育的過程中關注這一現象,超越、穿透或繞過逆反心理,才能使教育工作收到成效。(作者係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後

  轉眼陽春三月,這是一個有著太多美好的月份,學雷鋒日、婦女節、植樹節、文明禮貌月等,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青年,對於國家與社會來說,是未來與希望;對於自身而言,是迷惘與探求中的成長。青年大學生是當代社會中的佼佼者,是明天民族與人類發展的棟梁。在這個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健康的引導,猶如這個月的春風和陽光,給成長者以堅強而旺盛的生命力量,一年之計在於春,刊發這篇文章,是我們對青年未來和成長的祝願,也是為之播撒希望。

  (原載《中國教育報》2004年8月2日第3版)

  §§第二章 關於五四運動與當代青年的研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