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0、IT巨擘

  比爾・蓋茨

  (1955年~)

  [傳略]比爾・蓋茨,微軟公司董事長。1955年10月28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自小家境富裕,他的父親威廉・蓋茨是一位傑出的律師,母親是華盛頓大學評議員及第一州際銀行的董事。為了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求學時代蓋茨的雙親便將蓋茨送進管教嚴格的西雅圖湖濱私立中學就讀,也就是在這裏蓋茨發現了一生事業的重心――電腦,也遇見了未來的工作夥伴保羅・艾倫。自中學8年級起,蓋茨便利用閑暇時間從事電腦程序的設計工作,並且從中獲利。1973年蓋茨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兩年後,也就是1975年,自動辦理退學,與保羅・艾倫一同寫下電腦語言BASIC版本,提供新成立的阿爾它電腦公司使用。稍後,蓋茨與艾倫遷往阿爾它公司所在地新墨西哥州阿爾布奇市,正式創立微軟公司(Micro-soft),當時蓋茨19歲。1979年,蓋茨將公司遷往西雅圖,並將公司名稱從“Micro-soft”改為“Microsoft”。1980年是微軟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占有大型電腦80%的市場,也就是在這一年IBM決定開始製造個人電腦,並且找上微軟公司,向他們購買作業係統的授權,於是個人電腦作業係統PC-DOS出現了,IBM成了微軟新軟件的第一個授權使用者。隨著IBM的個人電腦獨霸市場,微軟的軟件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從而穩住了IBM的江山,也奠定了微軟在電腦軟件市場上不容輕視的地位。數年後,艾倫因為被診斷得了霍奇金病而離開微軟公司。蓋茨憑著獨到的眼光,堅信個人電腦的觸角將深入到未來每一個家庭中,先後推出了Windows係列操作係統,占據了操作係統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他也成為全球首富與信息業最具影響力的人士。

  [影響]在科技主導人類社會的今天,雖然它所帶來的影響究竟利多或弊多仍然受到人們爭議,但是這位統率全球最大電腦軟件公司的比爾・蓋茨卻是一位十足的科技擁護者。他不僅熟知新科技的降臨剛開始勢必遭到人們抗拒,同時更深信最後人們終將樂意接納。蓋茨曾說:“每當新科技對人們喜歡或習以為常的事物造成威脅時,就會有人發誓絕不隨波逐流。一開始,腳踏車隻是呆板的機械裝置;汽車,是噪音的入侵者;口袋型計算機,對數學學習的威脅;收音機,人們識字的終結者。但是這種抗拒創新的誓言通常無法持久。由於省時省力,這些機器很快地在人們的生活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將人類新的創意激發到最高點,並成為我們所信任的工具之一。新一代的人和它們一起成長,將其變得更人性化,並樂於與之為伍。”不過,蓋茨對科技所帶來的影響並非一麵倒。在引領信息革命快速進展的同時,他也大聲疾呼:“信息科技並非萬靈丹。這點恐怕會令希望知道電腦和網絡可以如何解決人類問題的人們失望。”蓋茨同時也提出信息科技可能帶來的弊病,包括人們對多媒體娛樂上癮、過度依賴全球互動信息網以及網絡使人們喪失隱私權等等。這樣的看法和觀念,讓人們清楚了解蓋茨雖然堅信科技的必要性,卻不致迷信科學。您也許會認為,以微軟公司這樣的成功,加上蓋茨少年得誌,他一定洋洋自得。不過,出人意料的是,蓋茨不以成功為終點,而以成功為警惕。他說:“成功非良師,它讓聰明人自以為立於不敗之地,也無法對未來提供可靠的指引。今日看來完美的計劃或最新科技,瞬時便可能成為明日黃花。”因此,雖然蓋茨自信,但是這樣謹慎求好的態度,也可以稱做是“比爾・蓋茨式的謙虛”吧!

  這樣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信息世界裏,涉足其間如履薄冰,若沒有一顆樂觀的心,恐怕難以久留。蓋茨自稱是樂觀主義者,他說:“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對於新科技可能產生的衝擊保持著樂觀的看法,我認為新科技將增加我們休息的時間,並藉由信息傳播的擴張,使我們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不過,蓋茨也澄清:“樂觀並不表示我對即將發生的一切完全沒有疑慮,正如同所有重大的改變一樣,信息社會的好處必然伴隨著缺點而來。整個社會必須考慮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性、教育的投資、個人隱私權和公共安全等重要問題,並做出明智的決定。”

  蓋茨的微軟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好戰的本性及一貫咄咄逼人的策略。用他的話來說:“任何會動的東西,都是我們的獵物。”也正是他非凡的野心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成為微軟不斷成功的動力源泉。幾十年來,微軟如同一頭風度翩翩的大白鯊,遊進了金魚池中,令對手聞風喪膽。在比爾・蓋茨的率領下,不但在原有的業務領域內鞏固了壟斷地位,也頻頻開拓可供占領的全新疆界。

  如今微軟已成為了IT業內的“帝國”,除了主宰PC操作係統和辦公軟件外(這是微軟的命脈),還插足個人財務軟件、教育及遊戲軟件、網絡操作係統、商用電子郵件、數據庫及工具軟件、內部網服務器軟件、手持設備軟件、網絡瀏覽器、網絡電視、上網服務以及多個不同的萬維網站。

  微軟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國反壟斷法的注意。於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開始了。1990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開始調查微軟的市場行為,主要是針對其操作係統與應用軟件一起捆綁銷售的方式,這種搭售方法正是反壟斷法“專政”的對象之一。不過作為信息時代的美國傳奇,微軟習慣了法律對它網開一麵的照顧。1993年,司法部接管調查工作,才使微軟有點緊張起來。1994年,司法部對微軟的市場行為做出限製性裁決。尤其是當微軟準備並購財務軟件市場的領頭羊―Intuit公司時,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這起兼並為非法,微軟不得不放棄了這個燙手的山芋。1995年,法院做出裁決,禁止微軟將不同軟件產品強行捆綁,這與其說是司法部的勝利,不如說是雙方體麵的“言和”,因為微軟毫發未損,而且也認定這項裁決將束之高閣。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1998年5月美國司法部和20個州(南卡羅來納州後來退出)聯合提出訴訟,控告微軟公司違反美國的反壟斷法。1999年11月5日美國地方法院法官托馬斯・傑克遜公布關於微軟公司壟斷事實的調查報告,稱微軟公司對“視窗”操作係統的壟斷性銷售行為損害了消費者、計算機生產商和其他相關公司的利益。2000年4月3日傑克遜法官在華盛頓宣布,微軟違反了美國的反壟斷法。4月28日美政府向傑克遜法官提交了處罰建議,要求將微軟分割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分別經營“視窗”操作係統和“辦公室”應用軟件及網絡業務。5月17日美國司法部和17個州拒絕了微軟公司一周前提出的自我處罰建議。5月26日美國司法部向傑克遜法官提交了對微軟公司的最終處罰建議,堅持要將微軟分割為兩家公司。6月7日美國地方法院法官傑克遜做出將微軟公司“一分為二”的判決,被分割後的微軟公司一家負責經營個人電腦操作係統,另一家負責經營其他軟件業務。

  這個時候的蓋茨並沒有慌張,而是積極應對並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1年6月28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駁回了地方法院法官托馬斯・傑克遜去年6月做出的將微軟公司分割為兩家公司的判決,並要求地方法院指定一位新法官重新審理這一曆史性的反托拉斯案。蓋茨29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分割微軟的判決被推翻後,他很樂意就此事與政府達成和解。蓋茨說,曠日持久的訴訟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微軟在此案中對與政府達成和解的解決方式一直持非常開放的態度。微軟將盡最大努力與司法部達成和解。訴訟究竟會走向何方,直接關係到微軟和蓋茨的命運。

  [餘論]蓋茨是在一個充滿挑戰性遊戲的家庭裏長大的,從小到大,在形形色色的遊戲中學會了怎麽樣才會贏得勝利。從為IBM設計操作係統開始,一直到今天最盛行的Window s98、W indow s2000乃至W indows XP,無不讓人感覺到人類智慧的無窮無盡。蓋茨在很多方麵也是很普通的,也會犯一些錯誤,但是他對微軟的經營絕對是非常成功的。

  蓋茨書寫了20世紀最為傳奇的神話。

  (劉偉)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