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一位鐵腕布爾什維克

  斯大林

  (1879~1953)

  [傳略]斯大林,前蘇聯共產黨和政府領導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1879年12月21日,出生於俄國南高加索梯弗裏斯(1936年改名第比利斯)州哥裏城。斯大林15歲開始從事革命活動,宣傳馬克思主義。1898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1年當選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梯弗裏斯委員會委員。1902年,因參加工人示威遊行被捕入獄,流放西伯利亞。1903年3月缺席當選為高加索聯盟委員會委員。1904年擔任黨的巴庫委員會委員,12月,領導巴庫石油工人大罷工。在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之間的鬥爭中,支持布爾什維克的觀點。1905年12月,出席布爾什維克黨第一次代表會議,首次會見列寧。參加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五、六次代表大會。1902至1913年間,他先後7次被捕,6次流放,5次逃脫,從未間斷反對沙皇專製製度的鬥爭和傳播馬克思主義。1912年春,負責創辦《真理報》,同年9月任《真理報》主編。1912年底至1913年初撰寫了《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闡明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問題的理論和綱領,得到列寧很高的評價。

  1917年5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第7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為中央委員。6月,出席全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第1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局委員。參與組織和領導了11月6日、7日的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十月革命勝利後,擔任過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國家監察部人民委員等職。1918~1920年國內戰爭和反對外國武裝幹涉期間,參與領導組織了察裏津、彼得格勒保衛戰,以及粉碎鄧尼金軍隊的鬥爭,顯示出卓越的軍事和政治工作才能,為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做出了很大貢獻。1922年4月,在俄共(布)第11次代表大會新選出的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依照列寧建議,當選為總書記。1924年1月列寧逝世後,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總書記,擔任這一職務直到1952年10月聯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

  [影響]俄國革命的導師列寧對於是否把權力交給斯大林曾有過顧慮。他在患病期間曾對斯大林掌握無限權力以後能否永遠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表示過懷疑,認為斯大林過於粗暴、專橫,不適合擔任黨的總書記的職務。斯大林掌權後,從1924年到1927年在黨內開展了同托洛茨基和季諾維也夫的鬥爭,清除了俄共黨內的反對派。1928年至1929年又在關於農業集體化的步驟和對待富農政策等問題上同布哈林展開了鬥爭。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斯大林的個人威望日隆,開始在黨內搞個人崇拜,破壞黨的民主集中製原則,把國內階級鬥爭擴大化,直接導致了30年代中期肅反運動的擴大化,一大批蘇聯黨的領導人和軍隊中高級將領被殺害,從而導致了蘇德戰爭爆發後,軍隊缺乏優秀指揮員的被動局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外交鬥爭能力。一方麵領導蘇聯人民取得了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勝利,另一方麵同英、美進行了一係列的妥協與鬥爭,從而奠定了戰後世界範圍內二極對抗的格局,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世界曆史的進程。

  法西斯德國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後,斯大林在軍事和外交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一方麵加強戰備,另一方麵於1939年8月與希特勒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此拖延戰爭的爆發,為蘇聯贏得足夠的準備時間。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6月30日斯大林就任國防委員會主席,8月9日就任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由於斯大林對德軍進攻的時間、規模估計不準,加上30年代的肅反運動給蘇聯軍隊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因此戰爭初期,蘇聯軍隊節節敗退,西部國土大片淪喪。6月28日德軍占領明斯克,7月16日攻陷斯摩棱斯克,9月8日包圍列寧格勒,9月19日占領基輔,11月27日德軍突擊部隊離莫斯科隻有24公裏。12月6日,蘇聯軍隊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德軍被趕離莫斯科100公裏到250公裏。蘇聯軍隊轉入全線反攻,到4月中下旬為止,蘇聯軍隊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擊潰德軍50個師,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從而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有力地牽製了德軍。

  1942年7月,德軍發動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軍民頂住希特勒的猛攻,至1943年2月2日,全殲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33萬人,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局。1944年,蘇軍連續發動10次重大的戰略性戰役,曆史上稱為“斯大林式”的10次打擊,解放了蘇聯的全部領土,進入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作戰,到年底共消滅德軍約200萬人。

  1945年4月,蘇軍進攻柏林,激戰16個晝夜,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人。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歐洲戰爭到此結束。根據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與美英首腦達成的協定,1945年8月9日,蘇聯宣布對日作戰,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線總攻。整個遠東戰役中,蘇聯軍隊共擊斃日軍8萬多人,俘敵59萬多人。

  毫無疑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大林憑借其領袖的個人魅力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使蘇聯軍民團結一致,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與同盟國和東歐各國人民一道打敗了德國法西斯侵略軍及其仆從國軍隊,為世界範圍內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戰”期間,斯大林參加了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舉行的會議。在曆次會議上,斯大林運用其外交手腕,在製定打敗德、意、日的戰略決策方麵與美、英協商,達成有利於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協定。但在涉及蘇聯利益和處理其他國家,特別是東歐國家事務時,斯大林表現出明顯的大國沙文主義傾向。斯大林通過雅爾塔、波茨坦會議和蘇波邊界協定,確定了以寇鬆線劃分蘇波邊界,波蘭將18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割讓給蘇聯。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也向蘇聯割讓了領土。

  “二戰”後,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對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鬥爭給予支持,鞏固和發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這些都是應該給予肯定的。但另一方麵,隨著1947年冷戰爆發後國際形勢的日益惡化,為了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鬥爭,斯大林積極插手各國共產黨的內部事務,幹涉東歐國家的內政,要求別國進行蘇聯式的經濟和社會體製的改造。當一些國家對照搬蘇聯經驗表示擔憂,要求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時,如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斯大林對東歐共產黨進行整肅,致使東歐各國共產黨蒙受了不必要的損失。可以說,斯大林在冷戰開始後,為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對抗而采取的一些過火行為,直接為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埋下了伏筆。

  [餘論]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作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時至今日,人們對斯大林的評價仍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實事求是地講,斯大林在保衛新生的俄國(蘇聯)政權,發展社會的經濟,反法西斯戰爭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在他的領導下,蘇聯由一個經濟極端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工業總產值的絕對值超過了英、法、德等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但是,他的獨裁傾向的統治方式和斯大林模式的經濟發展道路也為蘇聯未來的解體早早埋下了禍根;他對東歐國家領土、內政的粗暴幹涉埋下了東歐劇變的種子。

  (王海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