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日本近代的革新家與擴張者明治天皇

  睦仁

  (1852~1912)

  [傳略]明治天皇,日本曆史上著名的天皇之一。1852年11月3日,明治天皇出生,名睦仁。1860年7月,睦仁被立為太子。1866年12月,孝明天皇病故。1867年1月9日,睦仁即位,是為明治天皇,時年僅15歲。即位後,明治天皇就發動了維新運動,這是改變日本乃至整個亞洲曆史命運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1868年3月,明治天皇公布《五條誓文》,11月改江戶為東京。隨後,明治天皇頒布了一係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同時,明治天皇還在全國大力推行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改革,大力發展日本的資本主義。1882年,明治天皇發布《軍人敕諭》,宣揚軍國主義。1889年,明治天皇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在日本建立了專製的天皇製。1894年,明治政府發動了侵略中國的中日甲午戰爭,從中國手中奪走台灣、澎湖等島嶼。1904年,明治政府發動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在朝鮮及中國東北確立了優勢。1910年,明治政府正式宣布吞並朝鮮,使日本走上殖民擴張的帝國主義道路。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死去。

  [影響]明治天皇統治時期是日本由封建主義完成向資本主義轉變的時期,是日本走向富強的過程。明治天皇領導的明治維新在日本確立了資本主義製度,使日本社會生產獲得極大發展,在短短的30年時間裏,日本便由一個蕞爾小國一躍而成為東亞的霸主,躋身於世界強國的行列。日本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發展與明治天皇是密不可分的,是他帶領日本走上了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明治天皇即位之時,日本正值危難之際,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對日本構成了嚴重威脅,日本已被迫向它們開國通商,而日本國內矛盾尖銳,倒幕派與江戶幕府衝突不斷。正是在這一內外交困的局勢下,明治天皇登位了。他依靠倒幕派的力量,結束了在日本長達260餘年的江戶幕府和延綿了670餘年的軍事封建領主的武家政權,重新確立了天皇在日本至高無上的地位,使衰敗了將近700年的日本皇室又重新崛起為日本政治生活的主導。

  1868年3月14日,明治天皇發布了明治維新的施政綱領,即《五條誓文》。提出要“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要行“前後未有之變革”。世界近代史上最成功的改革――明治維新就此拉開了序幕。在發布《五條誓文》的同時,明治天皇又頒布了《宸翰》,他表示要率領日本“開拓萬裏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從《宸翰》中可以看出明治天皇開拓進取的決心。1869年初,明治天皇為了加強日本的中央集權,實行了兩項影響深遠的改革,即奉還版籍和撤藩置縣,徹底摧毀了地方的封建割據勢力,使日本成為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隨後,明治天皇又對日本的中央官製作了改革,政府的高級官吏由天皇任命,並絕對效忠於天皇。日本的近代國家體製形成了。

  自幼年時,明治天皇就感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對日本的侵略。在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後,明治天皇借助倒幕派中的才智之士,大力推行殖產興業,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這是明治維新的重心。明治政府為執行“殖產興業”的改革計劃,成立了工部省,並以國家的資本為基礎,建立了官辦的“模範工廠”,作為示範,鼓勵日本發展近代工業。不久,為扶持日本私人企業,明治政府將大量的官辦企業低價售與私人。在明治政府的鼓勵與扶持下,日本在19世紀80年代已建立起了一大批私人企業,一些財閥也開始出現。明治政府利用國家的權威,自上而下地在日本實行資本主義化,為日本社會發展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明治天皇有著強烈的民族情緒,他是在一片危機中上台的,他的改革是為了使日本擺脫民族危機,求得富強。但在明治天皇的改革中,也有加強天皇專製統治的意圖,通過改革,明治天皇逐漸確立起了天皇至高無上的地位。1882年,明治天皇頒布《軍人敕諭》,強調軍隊必須絕對地效忠於天皇,軍國主義思想與忠君思想開始滲入日本軍隊。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天皇成為日本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被確定下來。日本建立起了天皇的絕對專製統治,“天皇陛下”成了日本社會無所不在的神聖權威,而這也是給整個亞洲人民帶來痛苦與災難的一大根源。

  不管怎樣,我們應當承認,明治天皇領導的這場變革在日本發展曆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改變了日本社會的性質,使日本走上了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並迅速地擺脫民族危機,成為新興的世界強國、亞洲的霸主。可以說,沒有明治維新也就沒有日本在近代的飛躍發展,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日本。明治維新是人類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之一,在近代曆史上,可以與它相提並論的是俄羅斯彼得大帝的改革。這兩場偉大改革都各自促成了一個強國的出現,不過從時間與成效上來看,明治維新似乎略勝一籌,日本在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通過30年的改革就一躍而為世界列強中的一員,開始參與列強爭奪世界的遊戲,而俄國則在彼得大帝改革的半個世紀後,才獲得歐洲列強的認可,最後還敗在了日本人的手中。

  明治天皇在竭力維護日本民族獨立的同時,卻向亞洲人民舉起了屠刀,向亞洲的鄰國發動了野蠻的侵略戰爭。

  1868年,明治天皇提出“開拓萬裏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就已明顯地顯露出他的對外擴張思想。明治天皇上台後不久,日本統治階級中就出現了“征韓論”,開始覬覦其東亞鄰國。187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台灣的戰爭,並與清政府簽訂了《北京專條》。1876年,日本借口“江華島事件”,武力征韓,強迫朝鮮簽訂《日朝修好條約》,在朝鮮取得領事裁判權。到19世紀80至90年代之交,在明治天皇參與下,日本形成了極富侵略性的“大陸政策”,其侵略目標直指中國。1894年,明治天皇下令日本軍隊發動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當日本軍隊取得節節勝利時,明治天皇親自譜寫日本軍歌《黃海大捷》,給日本侵略軍鼓氣。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從中國清政府手中奪走台灣、澎湖等島嶼,並從中國勒索白銀2億兩。1904年,明治天皇又對俄宣戰,發動日俄戰爭,擊敗俄國,日本的侵略勢力滲入到中國東北的廣大地區。1910年,明治政府正式吞並朝鮮。

  明治天皇政府發動以針對亞洲人民的侵略戰爭,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其罪惡是罄竹難書的。中國是明治政府對外侵略的主要受害國,日本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如日軍攻占旅順後,實行了野蠻的屠城,無數中國百姓慘死於侵略者的刀下。

  1904年,明治天皇挑起的日俄戰爭,它是在中國的領土――東北進行的,中國東北廣袤富庶的土地成為戰場,受到無端的蹂躪,廣大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爭奪的戰爭中流離失所。

  [餘論]明治天皇對亞洲人民,特別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將被永遠地寫入曆史的恥辱柱上,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改變中國命運的甲午戰爭!

  (卓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