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

  毛澤東

  (1893~1976)

  [傳略]毛澤東,字潤之,1893年12月26日誕生於湖南省湘潭韶山衝的一個農民家庭。1913年春在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就讀,1918年夏畢業。毛澤東早期即開始革命活動,接受並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1918年4月與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1919年7月創辦《湘江評論》,1920年夏發起建立湖南的俄羅斯研究會、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等革命組織。1921年7月,作為湖南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始人。

  中共“一大”之後,毛澤東先後從事領導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參與中共中央的領導工作。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毛澤東主張武裝反蔣。同年8月7日,出席在漢口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著名論斷,會後即到湘贛邊界作為中央特派員領導了秋收起義,創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接著率領部隊進入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後與朱德、陳毅率領的一部分部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該軍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先驅。毛澤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

  1935年1月,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黨和紅軍戰勝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1936年12月,毛澤東被選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他擔任這一職務直到逝世。1943年3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以後在曆屆中央委員會上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直至逝世。

  在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鬥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在中國革命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毛澤東都寫下了帶有指導意義的重要文獻,形成了完整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體係――毛澤東思想。主要著作結集為《毛澤東選集》四卷。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中共中央在《悼詞》中稱譽他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族人民的領袖和導師。1982年中國共產黨十二屆六中全會在《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毛澤東的一生及其曆史功績作了客觀公允的評價。

  [影響]評價一位現代的偉大人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他的影響要由未來的曆史去書寫。但毛澤東與同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創了中國曆史的新時代,已是舉世公認的曆史事實。毛澤東締造的新中國,使得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以來支離動蕩的中國重新歸於統一和安定,飽受西方列強淩辱的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從而開拓出中華民族曆史進步和全麵振興的康莊大道,其豐功偉績是怎麽評價也不會過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一座曆史豐碑,她由她的締造者毛澤東所親手建立;她的巋然屹立和繁榮昌盛又為她的締造者不斷地增添著光彩。

  毛澤東於20世紀20年代登上中國曆史舞台。當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裏徘徊的中國人正在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正如毛澤東所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1926年3月和1927年3月,毛澤東先後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中國的社會狀況和階級狀況,明確提出了堅持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同盟軍進行革命的思想。從1929年開始,他先後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創造性地提出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戰略思想,開創了一條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1935年12月他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1937年寫了《實踐論》和《矛盾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抗日戰爭爆發後,毛澤東寫了《論持久戰》等著作,為中國共產黨製定了正確的抗日路線、方針和政策。1939年10月,毛澤東寫了《〈共產黨人〉發刊詞》,創造性地提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12月,發表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翌年l月,又發表了《新民主主義論》,全麵係統地論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這些標誌著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和成熟。1942年,毛澤東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在此基礎上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使全黨緊密地團結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全黨思想統一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這就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礎。

  抗戰勝利後,針對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陰謀從人民手中奪取勝利果實的形勢,毛澤東提出了“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1945年8月28日與周恩來等赴重慶談判。1946年夏,在蔣介石發動全麵內戰以後,號召和率領全國人民以革命戰爭消滅反革命戰爭。在毛澤東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時間,就粉碎了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並於1947年7月轉入全國規模的反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毛澤東親自指揮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1949年3月,主持召開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指出全國勝利以後,民主革命要不停頓地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到城市,必須努力學會管理和建設城市。同年7月,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時,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闡明了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性質、任務和方針。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毛澤東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他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1/4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會議一致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製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2年,毛澤東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3年時間完成了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識分子改造等運動。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抗美援朝的同時,迅速恢複了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1952年底,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規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以及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一整套方針和政策。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製定的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56年4月,發表《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1957年,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了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即使在晚年,毛澤東仍在孜孜不倦地讀書學習,研究世界形勢,為維護國家的安全和尊嚴而操勞。

  [餘論]對毛澤東的一生及其曆史功績,1982年中國共產黨十二屆六中全會在《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作了客觀公允的評價。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統帥,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國家強盛和民族振興的曆史道路。這是毛澤東成為震古爍今的曆史偉人的根本所在。縱觀毛澤東的革命生涯,他不愧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戰略家,他不僅是我們中國的一位偉人,而且也是一位世界級的世紀偉人,其理論體係――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

  (王誌功)

  §§第三編 革新先驅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