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菩提樹下悟道的佛陀

  釋迦牟尼

  (約前566~前486)

  [傳略]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

  喬達摩・悉達多本是南亞次大陸北部迦毗羅城(在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他的母親是鄰國的公主,年近50時才懷孕。按照印度的習俗,她應該回娘家分娩,結果途經蘭毗尼,在樹下乘涼時生下了喬達摩・悉達多。喬達摩・悉達多出世7天之後,母親去世,她的妹妹入宮,把王子撫養成人。王子19歲時,英俊秀朗,學識淵博,曾在一次公開比試中圓滿地回答了智者名流們提出的所有問題,而他提出的問題則難倒了最有學問的人。他和拘利城公主耶輸陀羅結婚後,生子羅怙羅,在無憂無慮中過著奢侈的生活。喬達摩・悉達多沉靜好思,關心眾生疾苦。29歲時,他悄然離開王宮,棄家修道。他在印度各地漫遊,用最嚴格的苦行方式修煉6年之後,未得正果;第七年,他在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冥思苦想,靜坐七七四十九天之後,終於徹悟,找到從人世中解脫苦惱的辦法,創立了佛教的基本教義。此後,他廣收門徒,四處傳教,其足跡南至婆羅捺斯,北至迦毗羅衛,東至瞻波,西至拘彌,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弟子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他80多歲時,在傳教途中仙逝,遺骨火化,由信徒們分別拿到各處建塔供奉。

  [影響]按照佛教的說法,釋迦牟尼之所以放棄宮廷舒適的生活而走上修行之路,是因為在一次出宮遊玩中看到了一個老人、一個殘廢者和一個死人。由此,深切地感悟到芸芸眾生在諸如老、病、死之類的痛苦麵前的無奈,便下決心尋找一種解脫痛苦的方法,尋求涅�的幸福。實際上,拋開這種邂逅偶感式的記載,釋迦牟尼的脫俗選擇有著深層的社會曆史背景。當時,印度半島尚未統一,“種姓”製度盛行。根據這種製度,社會上所有的成員被劃分為四個等級的“種姓”:婆羅門,他們是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刹帝利,包括國王、武士和官吏,把持國家軍政大權;吠舍,包括農民、牧人、手工業者和商人;首陀羅,包括因貧窮破產而喪失土地的人和被征服的本地居民,他們處於奴隸地位。婆羅門種姓利用婆羅門教作為統治工具,保持自己的特權地位。而新興的工商業階層(富有的吠舍)和在戰爭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武士貴族(刹帝利)對此十分不滿,他們醞釀著以一種新的宗教思想來取代婆羅門教,從意識形態上瓦解婆羅門高高在上的合法性。佛教正是在這種基礎上產生的。

  釋迦牟尼是在漫長的修行實踐基礎上有所感悟,才創立了佛教。離家出走之初,他向一些著名的婆羅門教學者請教解脫之法,得到的答案是,通過祈禱、奉獻犧牲和舉行宗教儀式,靈魂就可以得救。但他認為這樣並不能超出生死並永遠脫離輪回,於是選擇了當時較為流行的苦修之道。在其後的6年中,他在尼連禪河畔的森林中靜坐修煉。某天晚上,由於體力極度虛弱,他暈倒在地。這個結果使他對苦修也產生了失望,但堅定了他另辟修行途徑的決心。於是,他走到尼連禪河中,洗淨6年來的積垢,又吃了牧女善生送給他的乳粥。待體力恢複之後,他離開了尼連禪河,來到婆羅捺斯附近的伽耶(後稱佛陀伽耶),在一棵菩提樹下打坐49天,終於大徹大悟,創立了佛教的基本教義。

  “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譯的簡稱,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釋迦牟尼最初說教的內容是“四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理。釋迦牟尼認為,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苦的,故稱“苦諦”;造成這些苦果的煩惱業因,叫做“集諦”(“集”是“因”的意思);隻有達到不生不滅的涅�境界,才能解脫苦果,此為“滅諦”;要想達到涅�的境界,就必須修道,因而叫“滅諦”。人們通過修行、斷惑、涅�,成為阿羅漢(意為“不生”)而不再墮入因“造業”產生的生死輪回。“四諦”後來成為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釋迦牟尼還提出了“八正道”之說,即走向涅�目標的八點要求:第一是正見;第二是正定;第三是正言;第四是正業;第五是正命;第六是正精進;第七是正念;第八是正欲。此外,佛教要求其徒眾終身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家修行的男子稱“比丘”,女子稱“比丘尼”,他們必須剃除須發,身著僧袍,完全脫離家庭生活;在家修行的男子稱“鄔波索迦”,女子稱“鄔波斯迦”。出家的信徒組成社團,稱做“僧伽”。參加社團的人不得擁有私產,隻能靠布施生活。每一個佛教徒都有遊方傳教的義務。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不承認婆羅門教的經典《吠陀》,否認婆羅門祭司有存在的必要,並且反對婆羅門“種姓”在等級製度中的特權地位。佛教宣揚,一切眾生在靈魂上平等;每個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修行得到解脫,而不必通過特殊的祭司階層的引導。早期的佛教不設神廟,不主祭祀,不拜偶像,傳教用語通俗易懂,並且不排斥低級“種姓”的人入教,因而比婆羅門教更容易為人所接受。

  為了推廣自己的宗教理念,釋迦牟尼在恒河流域傳教。他先後在婆羅捺斯的鹿苑、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衛城的社祗精舍等處聚眾說法。據說,他每天黎明即起,一天步行15~20裏路,把他所發現的極樂之路,播揚給眾生。他在傳教布道過程中從不慫恿別人,也不強迫別人,所以也很少受到異教衛道士或統治者的幹涉阻礙。根據記載,最早皈依佛教的是兩個名叫提謂和婆利迦的商人。接著,曾與釋迦牟尼一起在尼連禪河畔苦修的5個修行者也改修佛法。釋迦牟尼的姨母和兒子也都成了他的信徒。在釋迦牟尼傳教的第一年中,就有一千多人加入到佛教中。在其後的數年中,佛教徒的數量以加速度的方式猛增,其中既有屬於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也有國王、貴族和富豪,許多婆羅門祭司也放棄了舊信仰,成為新宗教的成員。佛教勢力越來越大,釋迦牟尼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他傳教所到之處,總有崇拜者紛湧而來歡迎,鮮花鋪滿道路,歡呼聲此起彼伏。

  釋迦牟尼死後,他的大弟子大迦葉主持召開了第一次佛教大會,並將釋迦牟尼的說教整理成文字,成為佛教中最早的經藏和律藏。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佛教被尊為國教;大約在公元前253年,在阿育王的讚助下,第三次佛教大會在華氏城召開,確定了向國外和國內的邊遠地區派出傳教士,宏揚佛法的戰略。於是,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越過地理阻隔和國界,最終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餘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作為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代表著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對於佛教乃至於其他宗教,從古至今,人們對之有各種不同的評價,褒之也好,貶之也罷,所反映的乃是不同的世界觀和時代色彩。但就釋迦牟尼個人而言,他無疑是成功的。他所創立的思想、行為模式潛移默化為道德標準,曆史上數以十億計的佛教徒對他頂禮膜拜,立德之宏,莫出其右;他沒有軍隊,沒有政權,沒有國家,但他是無冕之王,他的聲望與影響足以轉化為更為巨大的力量,其立功之大,鮮有可比;他沒有寫過文字,沒有等身的著作,但他的言語成為無數人恪守的經典作品,並不斷發揚光大,立言之深,古今罕見。立德、立功、立言,一個人都做到了,對於生命個體而言,這的確是一個奇跡。

  (趙凱)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