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七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秦漢,是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時期,用什麽指導思想來統治龐大的帝國,從秦始皇到漢初的統治者都做了積極的探索。

  秦始皇“奉法家之言”,結果二世而亡。漢惠帝四年廢除《挾書律》,使遭秦始皇焚書坑儒政策摧殘的儒家思想逐漸抬頭,也進一步促使諸子學說複蘇,其中儒、道兩家影響較大。但由於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統治階級所麵臨的主要任務是恢複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因此,清靜無為的黃老學說成為這一時期的統治思想。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漢初的統治者們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元。這時社會經濟已得到很大的恢複和發展。武帝依靠文、景兩代積累的財富,大事興作。與此同時,隨著地主階級及其國家力量的強大,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也逐漸加重,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因此,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符合統治者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觸。

  比如說,在無為而治思想統治之下,農業生產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因政府對農民控製得較鬆,許多農民為逃避賦稅而脫離戶籍,成為“亡人”。政府對部分農民失去控製,這當然不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怎樣從思想上把農民控製住,使他們成為國家的順民呢?

  又如,在統治階級內部,雖然代表地方割據勢力的異姓王早已被消滅,同姓諸侯王的勢力也已從根本上削弱,但仍有一些皇室貴族、官僚和豪強地主、大商人勢力膨脹,這顯然是對中央集權的潛在威脅。用什麽思想可以規範他們的理念和行為,從而理順君臣、上下、尊卑的關係呢?

  再如,在西漢王朝妥協退讓政策下,匈奴勢力一天天擴大,肆意寇邊搶掠,直接關係西漢政權的生死存亡。用什麽思想可以讓天下臣民能夠忠君愛國、同仇敵愾地與入侵者殊死搏殺呢?

  麵對以上種種挑戰與問題,漢武帝認為,時代需要一整套的上層建築,也需要有一套廣泛的哲學體係,而儒家思想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力武器。

  漢武帝建元六年發生了一件極其重大的事件,就是黃老派的政治代表人物竇太後逝世,政治形勢在瞬間發生逆轉,竇太後給漢武帝配備的權力班子被根本改組,議立明堂時被免職的竇嬰、田蚡等重新掌權,漢武帝從此才真正大權在握,也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於是曆來向儒尊儒的田蚡才敢、也才能提出絀抑黃老、刑名百家之言,並延文學儒者上百人。過去衛綰沒敢挑破的主題,現在由田蚡率先挑破了。這是一個標誌,標誌著轉變國家指導思想的鬥爭已經從政治上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但這一切都是政治上的勝利,並不等於理論上的完成。要鞏固政治上的勝利,必須要有足夠的理論條件的支持。儒學理論雖然是當時國家所需要的理論,但要把它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必須有正當的理由,這就要做出充分的理論論證,而這個工作可不是政治家用權力能夠輕易做到的,必須要由思想家來擔當。曆史在呼喚這樣的思想大家。

  公元前134年,年輕的漢武帝真正掌握了國家的政權,盡管他聰慧通透、涉獵廣泛,但是對於統治臣民卻毫無經驗,更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於是,一心想有所作為的漢武帝,就再次詔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讓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治國之道,以備朝廷谘詢任用。

  一時間,一百多個讀書人聚集到京都長安,都想通過金殿對策,取得皇帝的賞識,得個一官半職。在這一次對策中,一個名叫董仲舒的博學之士,走進了漢武帝的視線,並脫穎而出。

  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學的博士,他自幼學習十分刻苦專心,因發憤鑽研儒家經典,三年中連自己家的園圃都沒有去過一次,史稱“三年不窺園”。他甚至連自己經常騎的馬,都沒有去分辨雌雄,可見董仲舒為經傳所吸引,簡直到了如癡若愚的程度。由於他不僅對《春秋》很有研究,而且相當深入地掌握了儒學思想的精髓,所以當時人稱他為“漢代孔子”。

  當漢武帝看到董仲舒的策文時,被那精辟而有光彩的議論所深深吸引,歎為奇文。隨即武帝又接連兩次召董仲舒上殿策問。董仲舒也對這位年輕皇帝能提出那麽多深刻的社會問題而大為驚訝。好在他多年講學研究,心中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儒家治國的理論。於是,董仲舒一一回答了漢武帝提出的問題。由於三次策問基本內容都是關於天人關係問題,所以,後人稱之為“天人三策”。

  在這裏麵,董仲舒闡述了五大關鍵問題,每一個問題都切中要害。從而引起了這位年輕皇帝的重視和賞識,成為這次策問的“舉首”。

  第一個問題就是新王改製:董仲舒認為一個新的國君登基以後,一定要改變一整套的製度。新王改製主要體現在“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什麽是“改正朔”呢?正,就是正月,正月是一年之始;朔,是初一,是一月之首。所謂“改正朔”,通俗地說就是要改變曆法。那麽,什麽叫“易服色”呢?董仲舒說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要改變一下服裝顏色,當然,還不光要改服裝的顏色,祭祀的時候用的牲口、車馬的顏色也要改變。總的來說,就是改變一個王朝的顏色,中國古代都是一個王朝崇尚一種顏色。所以,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要把舊王朝的顏色換成自己這個王朝的顏色,即為易服色。

  那麽,董仲舒為什麽要這麽強調改變曆法和服色呢?這是因為董仲舒提出要改變的儀式過程中間包含了一個對於漢王朝來說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是否具有合法性。從而也就引出董仲舒所要闡述的一個重要觀點——君權神授,即“天命”說。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天人感應”說中著重談的就是這個問題。他說,一個人最終成為君主,並非人力所能決定,而是自然如此,是君權神授,是天命所在。因此,君主是天命或天意的執行者,他執掌生殺大權,發號施令,統治天下,其權力是“天意之所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執行天意。君主居於上天和人民之間,上天的意思通過君主而貫徹到人間。君主號稱為“天子”,上天與天子就如同父親和兒子,兒子遵從父命,君主服從天命。君主和人民的關係也是一樣,天下之人都要服從於君主,這就好比孩子歸順父母。總之,就是要承認君權。因為天意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必須服從君主的統治。反過來說,其他的人也想成為君主,但是他不具備這個天意,老天不支持他。所以,不管他怎麽折騰,他也最終成不了君主。董仲舒的這個說法,立即引起了漢武帝的極大興趣。

  由此,又引出了“德主刑輔,重德遠刑”的主張,並以“春秋決獄”來匡正律令嚴峻的弊病,認為人君應當施仁政。董仲舒的“德”主要是指人倫綱常。孔孟認為人間有五倫,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而董仲舒則擇其要者改為“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再將原先儒家主張的五種德性(仁、義、禮、智、信)合為“五常”。並認為三綱五常可求於天,不能改變。

  三綱五常曆來被視為封建社會倫理秩序的根基,同時又達到了製衡君主權力這樣一個目的。三綱裏的父為子綱,使得皇帝(天子)也要“事天以孝道”,皇帝也必須信奉“天人感應”,施行仁政。

  接著,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感應的另一個論點——“性情”論。董仲舒指出,命是上天的指令,性是生命的本質屬性,情是人的欲望情感。人的性情有仁與不仁,壽命有長有短,都是造物者(陶冶)和社會環境(治亂)作用的結果。天命無法改變,而社會環境卻可以改良。國家政治有失,天就出現災害來譴責人;如不知道自我反省,又出怪異現象來警告他;如果還不知悔改,天才改變成命,使其喪邦失國。

  可見,天和人可以互相感應,互相影響。他說,王者將王天下,天必出現一種非人力所能引起的征兆,此即“受命之符”。因此,堯舜行德政其民就仁厚長壽,桀紂行暴政其民就貪鄙夭折。可見人民的好壞善惡全在為君者的所作所為了。

  一方麵,儒家通過君權神授論竭力為君權(政權)的合理性做出證明,樹立君主的絕對權威,以此依托君權(政權)來確立儒家的正統地位。另一方麵,儒家又通過天人感應論,假上天之威,對皇帝言行提出要求,皇帝必須時刻注意天的喜怒哀樂,按上天的旨意來行事。而天意的解釋權則牢牢被儒生抓在手中,這樣就實現了儒家對君權的限製和控製。儒家與權力的結盟使得儒家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和對出仕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強。

  天人三策所闡述的第二個關鍵問題就是一統天下。古時候的《春秋》學分為三個派別,即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穀梁喜《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董仲舒所屬的公羊派《春秋》學特別重視的就是大一統。

  所謂大一統就是把天下的統一看得非常大,看得非常重要。董仲舒宣稱大一統之說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其目的就是要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加強皇權。

  董仲舒認為,“君人者,國之元也”,君主與臣民是幹與支、本與末、陽與陰的關係,必須“強幹弱枝,大本小末,陽主陰次”。

  他說:“臣按照《春秋》的本義,尋求王道的出發點,那就是個正字。作為一個帝王,要上承天意,糾正自己的所作所為,要任用德教,不要專用刑罰,因為刑罰不可能治理好天下。《春秋》上講過一元的問題。一是萬物之始,元是大。一元就是萬物開始於大,隻有開始於大,才能正本清源。所以做君主的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海。四海正,則遠近之處莫不統一於正,這樣才能實現王道。”

  可見,董仲舒的所謂大一統,落到實處就是損抑諸侯,一統於天子,並使四海“來臣”。董仲舒特別強調天下的統一是非常迎合漢武帝的心理的。漢武帝即位之初的漢王朝是一個剛剛經過七國之亂,仍然存在諸侯王割據問題的王朝。漢武帝一生致力的就是要搞中央集權,而董仲舒恰恰給他提供了大一統這麽一個理論。這樣,漢武帝就可以在大一統的理論之下,公開地搞那一套中央集權了。所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受到漢武帝信任的第二點就是他給漢武帝的中央集權提供了一個理論的依據。

  天人三策所闡述的第三個關鍵問題就是興太學、舉賢良。董仲舒在他的第二道對策中,進一步總結了三代以來的曆史經驗教訓,特別指出秦朝以刑法治天下,賦斂無度,導致因觸犯刑律而被處死的人比比皆是,犯奸作亂的人也遍地橫生。他認為應以德治天下。為了培養一批德治人才,董仲舒建議設立太學,作為教化的根本場所。

  太學是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興辦太學,培養既忠君又善於治民的官吏,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和加強封建中央集權製。董仲舒把春秋戰國以來所形成的私家養士風氣,發展成由封建國家統一的養士製度,對中國古代教育是有所貢獻的。

  董仲舒認為,朝廷求得賢才最根本、最可靠的辦法,就是通過教育培養賢士。他對漢武帝說,平日不培養士,而想求得賢士,就像玉不經過雕琢而要求玉有光彩一樣。培養賢士沒有比辦太學更為重要的了。太學設在國都,在朝廷的直接管轄之下,聘請高明的教師培養天下的士人,經常地考問他們,以發展他們的才能,這樣,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正由於太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受過係統的儒家經典的教育,選派他們擔任各級官吏,便可以按照儒家的一套統治術去教化萬民。

  但是,興辦太學及地方各種學校的效果並不太明顯,這就說明了另一個問題:要把推舉賢良作為一種製度,每兩年要推選一次,推選天下的賢士,並把它製度化。

  董仲舒認為選用官吏應以“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為原則。隻有賢能的官吏才能擔當起教化人民的職責。他向漢武帝建議,規定諸列侯和郡守每年在他們管轄的地區內,貢舉賢士二人,以供朝廷考察錄用。如果被推薦的人確實德才兼備,那麽負責推薦的官員就可得到獎賞;如果被推薦的人名不副實,那麽負責推薦的官員就要受到處罰。這樣,各位諸侯及中層官員都會全心全意地訪求人才,天下有才的人也就都能得到一官半職,為皇上盡心盡力。

  董仲舒在這道對策的最後寫到:“陛下若能通過考試和策問的方式招徠到天下的英才,就可以實現三代的至治局麵,聖上的英名也就能和古代的明君堯、舜媲美。”

  早就想成就一番事業的漢武帝,被董仲舒的對策深深地打動了。他覺得董仲舒係統而完整地講出了自己想說出的話。漢武帝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君主,他當了皇帝以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麽樣網羅人才,而董仲舒給他提出來了培養人才、選拔人才的具體的做法,這也是董仲舒的學說得漢武帝信任、喜愛的一個方麵。

  天人三策所闡述的第四個關鍵問題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的第三策的最後提出的統一思想於孔子儒術的建議。

  先秦時代,諸子百家互相爭鳴。秦統一中國以後,用法家思想統一天下的思想,其他思想都受到排斥。秦亡以後,各家思想又活躍起來。漢初統治者實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也給百家複興提供了良好條件。所以,當時思想界出現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相對自由的局麵。這種局麵使統治者不知應該堅持什麽,政策缺乏連續性,平民百姓也不知道該聽誰的,法製經常變化,百姓思想混亂。在這種情況下,董仲舒認為應該統一思想,提出以“六藝之科、孔子之術”來統一天下思想,把其他思想都加以禁止,“勿使並進”。董仲舒這個建議被漢武帝馬上就采納了。

  董仲舒的這個建議,表麵上看,在教育上的影響,就是以儒家學者任教師,以儒家典籍為教材,進行儒學教育。後來,這個建議被統治者采納、貫徹,在教育界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形成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經學傳統,產生了特殊的思維方式。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幹。

  天人三策所闡述的第五個關鍵問題就是進行改革。針對這個問題,董仲舒提出了一個詞——“更化”。董仲舒認為從漢朝建立以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所以發展不快,很大的原因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改而沒有改。所以,董仲舒提出來這個更化說,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改革。

  從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提出的幾個關鍵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引入陰陽五行理論,建成新的思想體係。這三次對策所談到的內容,適應了當時漢朝從政治、思想上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句句打動了漢武帝的心懷,這位年輕的君王早就醞釀著許多宏偉的想法,隻是還沒有係統化、理論化,還很朦朧,也沒有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出來。聽了董仲舒的對策,他感到大為驚異,想不到漢家天下竟有這樣難得的人才,真是相見恨晚啊!於是從其所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論改變了漢家統治的指導思想,由以前的崇尚黃老無為政治,改為崇尚儒學的禮樂文章,開啟了漢代文治燦爛的先河,砥礪了漢代士子好學尚文的一代風尚。國家以儒學選士,士子以儒行勵操,於是形成尊儒好學的風氣;歲貢賢能,形成定製,並以之考績官吏,從而為國家多渠道選拔人才開通了航道;確立了儒家獨尊的地位,使儒學借助政府的力量戰勝百家,取得壓倒優勢,成為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於是,儒風漸盛,聖學廣被,儒學實現了重大轉折。

  漢武帝“罷黜百家”以後,實際上隻是提高儒學地位,將其奉為官方的統治思想而已,各種思想學派並未完全被禁止。儒家以外的各派學者,不僅可以公開教授、治學,而且有不少人還進入朝廷為官。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