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嬴政的陵墓之謎

  公元前210年夏,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王嬴政逝世,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開始修建,前後共花了30多年時間,修陵頂峰時用的工人人數達到了70多萬。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陵

  帝王陵墓屬於帝國工程,建築豪華奢靡的陵墓是維護皇權、鞏固統治的一種手段。無論中外,有帝國必有帝王陵墓。在通常情況下,帝國越強盛,帝陵越宏偉。在中國曆史上,秦始皇驪山陵工程規模之大、耗費之巨,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秦始皇陵坐落在今陝西省臨潼縣城以東5公裏處的晏寨鄉,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巍峨的山丘,從空中看猶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也是最為豪華的皇帝陵園。

  秦始皇陵的布局和結構完全仿照秦都鹹陽設計建造,高大的封土丘之下的地宮象征著富麗堂皇的皇宮,陵園的內城和外城象征著鹹陽的宮城和外郭城。陵園和從葬區總麵積達66.25平方公裏。

  秦始皇自13歲即位就開始為自己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征發了十餘萬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死去,共修了37年。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挖於泉水之下,然後用銅水澆鑄加固。墓宮中修建了宮殿樓閣和百官相見的位次,放滿了奇珍異寶。為了防範盜竊,墓室內設有一觸即發的弩機暗箭。墓室穹頂上飾有寶石明珠,象征著天體星辰;下麵是百川、五嶽和九州的地理形勢,用機械灌輸了水銀,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麵浮著金製的野雞;墓室內點燃著用鯨魚油製成的“長明燈”。陵墓周圍布置了巨型兵馬俑陣。陵墓的設計處處體現了這位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秦始皇的陵邑、陵園、陵塚、寢殿、地宮、寺吏舍、陪葬墓及各種陪葬坑,模擬天地、國家、皇宮、政府、軍隊、臣民、苑囿等,形成一個完整的冥世帝國。

  秦始皇陵園是在戰國君王陵寢製度的基礎上創建的。秦始皇繼承前代製度並多有創新,他通過修築驪山陵形成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帝陵製度,如封樹製度、陵邑製度、園寢製度等。秦漢時期的帝王之陵以秦始皇驪山陵的封土規模最大。秦始皇還命名自己的陵塚為“山”。秦始皇的陵塚呈覆鬥狀,全部由人工積土成山,精心夯築而成。陵塚原高五十丈(約115米),陵基東西長約485米,南北寬約515米。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至今尚保存高76米、寬350米、長345米的夯土陵丘。

  秦始皇建立陵邑製度和園寢製度。他“因徙三萬家麗邑”,令大量關東之民到陵園附近居住。這些居民的任務是修建、維護皇帝的陵園。“驪山園”仿照都邑建造,是一座由內外兩重園垣圍成的陵園。考古勘察表明,陵塚圍有長方形的內、外二城,其規模也比漢代宏大。內城、外城四麵有門,門上有闕樓。在陵塚的北側和西側建有大片地表建築,模仿生前宮殿的“前朝後寢”製度。陵園設專職官員負責管理。

  麵對著秦始皇陵,這座象征著秦都鹹陽的陵園,象征著鹹陽內外城的陵園內外城垣,象征著鹹陽宮的地宮陵寢,象征著首都禁衛軍的兵馬俑軍陣,象征著天子苑囿的珍禽異獸葬坑等等,人們不得不承認秦始皇帝陵是古人留給後世的一筆寶貴財富,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與象征。然而,秦帝國人民為此所付出的代價卻是太大了。

  秦始皇陵及地宮之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位生前驕橫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死後留下的陵墓依然撲朔迷離,成為中國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難破解的謎團之一。

  恢宏浩大的秦始皇陵寢神秘莫測,千百年來圍繞著秦陵地宮更是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曾以30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鬥轉星移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吳寶鼎元年,有人送隻金雁給名叫張善的官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秦始皇陵……這類神奇的傳說更是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秦始皇陵的確是一座充滿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地宮形製及內部結構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千百年來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測與遐想。這些令人費解的懸念和謎團也一直困擾著專家學者們。從1962年起,考古工作者開始對秦始皇陵進行考古勘察。經探測,陵園範圍達56.25平方公裏,相當於近78個故宮的麵積,這麽大麵積的陵園在世界上也屬罕見。1974年,秦始皇陵再一次震驚了世界。人們在它的東側挖出了一個巨大的兵馬俑坑,成百上千個比真人還要高大的陶俑出土,轟動了整個世界。第一個被發現的兵馬俑坑被命名為一號坑,它的麵積達到14000多平方米。然而,可能好幾個兵馬俑一號坑的麵積才相當於一個地宮的麵積。考古學家預言,地宮作為秦始皇陵的核心宮殿,它的價值將不可估量。然而,幾十年來,地宮之謎一直困擾著考古學界,人們始終沒有探明它的準確方位。今天,我們隻能根據太史公司馬遷的記載,尋找能揭開秦陵地宮之謎的種種蛛絲馬跡。

  謎團一:秦皇陵封土取自何處 秦始皇陵封土堆呈覆鬥形,高76米,長和寬各約350米,如此大規模的封土堆在國內堪稱為最。但體積龐大的封土究竟取於何處?是取自秦始皇墓中,還是挖自魚池一帶?

  在臨潼地區長期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封土堆的土是從鹹陽運來的,因經過燒炒,所以陵上寸草不生。

  《史記·秦始皇本紀》:“複土驪山。”《正義》曰:“謂出土為陵,即成,還複其土,故言複土。”意思是說把原來從墓穴中挖出來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

  《水經注·渭水》說:“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池在秦皇陵東北五裏,周圍四裏。”經過實地考察,考古學者們在始皇陵封土東北2.5公裏的魚池村與吳西村之間,果然找到了這處地勢低窪、形狀不規則的大水池,有人曾估算魚池總麵積達百萬平方米。酈道元的取土於魚池的說法得到了不少考古專家的認可。

  然而有的學者卻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在對封土堆進行鑽探中,已從洛陽鏟中提取了大量的土樣,發現土中含雜著大量的沙石;而取自魚池裏的土卻是純淨的黃土,且黏性強,極少含有沙石。因此,取土於魚池一說值得商榷。

  考古學家通過對秦陵陵區的高光譜遙感探測,在秦陵南部的驪山腳下發現了一處南北走向串珠狀的巨型凹陷。經實地勘查,他們發現這個深達30米的巨型凹陷處於山間衝積扇的緩坡上,與周圍地形特征格格不入,且有明顯人工挖掘的跡象,而凹陷的土質也與封土相同。不過從驪山取土的說法的確是個新推斷,還要通過體積還原計算和對比才能最後下定論。

  謎團二:“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修建秦陵地宮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有人說地宮巡遊通道遇阻改了方向,也有人說地宮從初挖點向北移了700米。

  專家們運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了探測,證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距離地平麵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地宮雖然被定位,但史料記載“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史料記載,秦始皇生前多次巡行全國,向南到了洞庭湖,浙江的會稽山,向東走到了山海關、渤海灣,西北方向則到了寧夏。

  《漢書·賈山傳》對秦陵地宮也有所描述,“被以珠玉,飾以翡翠,中成觀遊,上成山林”。“中成觀遊”即巡遊天下的意思,可在地宮裏如何實現巡遊?就隻有修挖四通八達的通道。

  而封土堆南部緊挨驪山,由於山間衝積扇的原因,山下的地層中分布著厚層的礫石,修陵人從地宮向南挖巡遊通道時,遇到了大礫石,最後不得不順著礫石層改向挖掘,即所謂的“旁行三百丈”。

  考古學者在秦陵區進行探測時,發現在封土堆南約700米處出現了重力異常的現象,按地質理論說明該異常區與周圍土質存有差異。據推斷,秦始皇陵地宮最初的挖掘點可能位於這個異常區,因土中含有大量礫石,修陵人無法挖掘,隻好向北移到了目前封土堆的位置。

  謎團三:司馬道走向未有定論 古時,帝王在世時專用的道路叫“禦道”,而死後特意為其專修的道路就叫“神道”,也叫司馬道。司馬道一般也是帝王陵墓的中軸線,具有重要的考古意義。

  許多考古專家都認為,秦陵的司馬道為東西走向,即陵園麵向東。並給出了三個論據:其一,陵墓南、北各有一條通道,唯獨東邊有五條通道,這說明東邊是主要通道,即始皇陵墓的方向為東西向;其二,從陵園的整個布局及地理環境方向來看,隻有陵東側地勢開闊,符合古代選擇墓向“明堂要清”的要求;其三,墓葬和陵園為東西向是秦人故有的習俗。

  也有專家指出,陵園內外城垣唯有東門規模最大;唯有東側的陪葬坑不但規模宏大,而且多與軍事內容有關。

  而從整個陵園的地形特征看,陵園南高北低,背依驪山,俯視渭河,南北高差達85米,陵園麵向北是再合適不過了。同時,其他國君大多將封土堆安置在回字形陵園的中部,而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卻位於內城南半部,從對稱角度講,司馬道東西走向似乎是說不通的。

  在形成的遙感圖像中,考古學者們也驚奇地發現,如果把封土堆與驪山主峰連線,竟然與南北子午線完全重合。再向北,魚池遺址旁秦時修建的大壩竟然也正在這條子午線上,這應該不是巧合。

  除了地理環境原因,在封土堆西側,學者們發現了大麵積的溫度異常區域,考古人員證實其下為一片大型陪葬坑,共有6個陪葬坑。而在陵園裏至今還沒有發現一處大型文官的陵墓,而絕大多數都與“武”有關。據考古人員推測,那片異常區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相呂不韋的陵墓。

  謎團四:陵墓的朝向為何為坐西向東 據考古勘探,以及對墓道兵馬俑位置的判斷,人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秦始皇陵墓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麽願意坐西向東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並多次親自出巡,東臨碣石,南達會稽,在琅琊一帶流連忘返,這一切無不昭示其對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無音信,秦始皇親臨仙境的願望終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麵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於天國,大概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願望。基於此,秦始皇陵也就隻能坐西向東了。

  有人認為,秦國地處西部,為了彰顯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秦王嬴政初建東向的陵墓;並吞六國之後,為了使自己死後仍能注視著東方六國,所以我們看到的陵墓隻能是東西朝向。

  還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風俗有關。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東。秦始皇天下獨尊,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其實,讓人不解的不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據考察,陝西境內已發掘的917座秦墓,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麵向東方。秦人葬式的這一特點,越是早期越為明顯。是什麽原因讓秦人采取這東向的葬式呢?

  有人認為,由於東方是秦人祖先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他們對東方懷有特殊的感情,然而東西懸隔、路途遙遠,其間又強敵林立,“葉落歸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東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

  也有相反意見認為,秦人采用“頭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顯他們來自中國西部。但如果頭西足東的葬式表示秦人來自西方的話,那麽華夏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說明他們來自北方呢?現代文化學與民俗學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們曾流行過的“屈肢葬”一樣,與甘肅地區的古代文化或某種原始宗教信仰有關。比如“白馬藏人”對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釋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也許,秦人對他們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釋。一切都不得而知。

  謎團五:秦始皇陵地宮深幾許 地宮是放置秦始皇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兩千多年來,深藏地下的地宮構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關於秦陵地宮最早的曆史文獻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司馬遷展示了始皇陵的情景:穿三泉而建的地宮充滿窮奢豪華的陪葬品,有以水銀來表現的百川大海,有防止盜墓的機關弩矢,宮頂裝飾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擬統一後的中國疆域,還有用鯨魚油做成的長明燈,照亮了整個地宮,經久不熄……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地宮就如同秦始皇生前的宮室一樣。秦始皇是一個永不服輸的人,即使到了地下,他仍然繼續著“萬世”的夢想。

  司馬遷說“穿三泉”,《漢舊儀》中則說“已深已極”。說明地宮深度挖到了不能再挖的地步,那麽地宮究竟有多深呢?

  地宮的深度是研究者們爭議最大的地方。有人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500至1500米。其實地宮並沒有這麽深,試想,如果地宮深度超過了1000米,超過了陵墓位置與北側渭河之間的落差,地宮之水就難以排出,甚至還會導致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秦陵地宮果然沒有那麽深。秦陵地宮總麵積41600平方米,東西實長260米,南北實長160米,相當於5個足球場大小。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的推算,具有較大的可信度,但是不一定正確,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考古人員還發現在秦陵周圍地下存在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青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象。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有專家推測,《史記》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謎團六:地宮設有幾道門 偌大一個地宮到底有幾道墓門呢?《史記》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複出者。”

  從這可看出,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羨門以內。工匠正在裏麵忙活著,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複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裏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有三道門似乎無可辯駁。

  值得注意的是《史記》中羨門用了個“閉”字,外羨門則有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內羨門可能與中羨門相似。三道羨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謎團七:“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作何解 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應怎樣解釋呢?

  著名考古學家夏鼐曾推斷說:“‘上具天文’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可能仍保存在今日臨潼始皇陵中。”近年來,漢墓考古中發現了類似於“天文”、“地理”的壁畫。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因此可以推斷,秦始皇陵地宮上部可能繪有或刻塑有更為完整的二十八宿等星圖,下部則是以水銀來代表的山川地理。

  謎團八:墓室中果真有水銀嗎 秦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否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經現代科技手段探測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強汞異常反應,封土中的汞異常是地宮大量存在的水銀揮發造成的,其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呈有規律的幾何形,秦始皇曾親自到過渤海灣,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畫進自己的地宮。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中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如果被證實,說明秦代時對中國地理就有了調查和研究,這也是個新發現。這也證明了《史記》“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記載。在中國古代,煉丹家已掌握了將硫化汞分解得到水銀的方法。如果始皇陵地宮中以水銀為百川、大海,估計至少使用了一百噸水銀。

  那麽,秦始皇為何要在地宮埋入大量水銀呢?北魏學者酈道元的解釋是“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他的意思是,以水銀象征山川地理,與“上具天文”相對應。

  這些數量巨大的汞礦是從那裏來的呢?據考證,四川東南一帶是春秋戰國時期汞礦的主要產地。當時川東南一帶的汞礦跨長江、溯嘉陵江而上,走巴山,過漢水,經過千裏棧道運到關中,其艱辛可想而知。

  秦始皇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宏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彌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此外還有沒有其他用意呢?這還有待進一步考察研究。

  秦始皇的夢想,就是在這座有著象征的天、地的地下“王國”裏,自己死後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著這裏的一切。

  謎團九:地宮珍寶知多少“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一語出自司馬遷筆下。而早於司馬遷的大學者劉向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深切感歎:“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麽,這座神秘的地下宮殿裏珍藏了哪些令世人歎為觀止的珍寶呢?

  《史記》中明文記載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他還有什麽稀世之寶誰也不清楚。20世紀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車馬造型之準確、裝飾之精美舉世罕見。之前,考古工作者還發掘出土了一組木車馬,除車馬、禦官俑為木質外,其餘車馬飾件均為金、銀、銅鑄造而成。地宮外側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隨葬品,那麽,地宮內隨葬品之豐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謎團十: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還是木槨 生前聲威赫赫,死後也隨葬了無數奇珍異寶,那麽秦始皇使用什麽樣的棺槨呢?這是人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遺憾的是《史記》、《漢書》均未明確記載,太史公司馬遷隻留下一句“下銅而致槨”的含糊記錄。於是有學者據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但從文獻記載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銅棺。

  《漢書》明文記載,“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被以珠玉,飾以翡翠”。這裏“漆塗其外”、“飾以翡翠”的棺槨恐怕隻能是木質的了。如果是銅棺或石棺,漆塗其外豈不是多此一舉,而隻有木棺使用塗漆才有其合理性。

  從先秦及西漢的棺槨製度考察,使用“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是當時天子的特權。除非有皇帝特賜,個別功勳卓著的大臣和皇親國戚才可使用。自命功勞大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怎麽可能放棄“黃腸題湊”的木槨而改用其他棺槨呢?

  所謂“黃腸”指堆壘在棺槨外的黃心柏木枋,“題湊”指木枋的頭一律向內排列。“黃腸題湊”指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黃腸題湊”一名詞最初見於《漢書·霍光傳》,根據漢代禮製,“黃腸題湊”與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謎團十一:地宮內有沒有空間 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則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

  如果李斯的這段話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了如指掌。加之這段話是當麵向聖上匯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宮。不然,怎麽會“叩之空空”?又怎麽會“燒之不燃”?

  如按文獻記載推理,地宮應該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仍是個謎。

  謎團十二:地宮中真的有自動發射器嗎 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麵也苦費心機。《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指的是那裏安裝著一套自動發射的暗弩。如果記載屬實的話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設備。

  秦代曾生產過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當是一套自動發射的弓弩,當外界物體碰到機關,弓便會自動發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如何生產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也是一大謎。

  謎團十三:秦始皇屍骨是否保存完好 不管是銅棺還是木槨,肯定都是當時條件下最為珍貴的,那麽,放置於其中的秦始皇的遺體是否完好保存下來了呢?這也是牽動人心的一大謎題。

  20世紀70年代中期,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發現震驚中外。其屍骨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由此,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也很有可能完好地保存下來。

  如果單從遺體保護技術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女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但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當時正值酷暑。屍體未運多遠,便開始腐爛並發出了熏人的惡臭味,為了防止臭味擴散、走漏“風聲”,趙高、胡亥還派人將鮑魚與屍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這樣,經過五十餘天的長途顛簸,至九月才將屍體運回鹹陽發喪。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間隔近兩個月。根據當時遺體保護經驗,遺體保護須死後即刻著手處理,稍有延誤,等到屍體本身開始變化就無能為力了。秦始皇遺體途中就開始腐爛,屍體運回鹹陽等不到處理恐怕早已麵目全非了。據此推測,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謎團十四:秦始皇為何要在陵中布下兵馬俑軍陣 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至今仍令無數中外遊客歎為觀止。

  如果說秦始皇當年修造這麽多的陶俑、陶車、陶馬是用來作為自己的陪葬,那他為什麽要以如此規模宏大、嚴整有序的兵馬俑軍陣的形式來陪葬呢?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軍事情況,但在具體問題上觀點又不一致。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陵實質上是按古代禮製“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設計的。因為秦始皇即位後,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當時他率領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從而並吞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顯示他生前的功績,以軍隊的形式來陪葬似乎是一種必然。

  有的學者認為,秦俑坑出土的這支秦代軍隊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創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象征。秦俑坑大批兵馬俑的軍事陣容,正是秦始皇統治下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形象記錄。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它是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征。

  有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坑象征著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為宿衛軍。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一號兵馬俑軍陣為右軍,以戰車和騎兵為主的二號兵馬俑坑為左軍,未建成的廢棄坑當為四號坑,即擬議中的中軍,三號兵馬俑坑是統帥右、左、中三軍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征著屯兵的壁壘。三軍拱衛京師,是秦始皇希圖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一統江山的反映。有的學者則否定了“三軍”之說,認為不存在四號坑的問題,秦俑軍陣是由正、奇兵和指揮部組成的軍陣。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乃一項未竟工程,全部建成應有5個兵馬俑坑。這個龐大的軍陣按前、後、左、右、中配置兵力,實為秦代所演習的八種陣法中最基本的陣法方陣。方陣陣法的特點之一是“薄中厚方”,中軍兵精而少,接敵的外圍四隊兵力較多。秦俑軍陣正是按照“薄中厚方”的方陣法來配置兵力的。

  還有學者認為,兵馬俑三坑,不是象征左、中、右三軍,而是反映秦代中央軍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號坑絕非人們通常說的指揮部,它應該是象征郎中令統領的宮廷侍衛——郎衛,一號坑是反映衛尉統轄的宮城衛士,或稱之為南軍;二號坑是反映中尉統領的京師屯戍兵,可稱之為北軍。

  對於三號坑,有人認為是軍伍社宗,是用來進行軍祭的,是作為在軍祭祖的對象的社主和遷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對於二號坑,有人提出是四獸陣,即弩兵陣為朱鳥陣,戰車、步兵、騎兵混合陣為玄武陣,騎兵戰車組成的陣為青龍陣,戰車陣為白虎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為《尉繚子》所雲的“常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就是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雖然,秦始皇在地宮內建造兵馬俑軍陣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一時還無法確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創造了一個曆史的奇跡,它是秦始皇大帝留給後世的一筆物質財富,是中華民族,乃至是全世界最為寶貴的藝術瑰寶。

  謎團十五:秦陵中為何不見皇後的陵寢 從秦始皇陵的布局來看,內外城牆、寢殿、官署、珍獸坑、馬廄坑等反映現實生活的設施和用具應有盡有,安排十分嚴密。但至今令考古工作者不解的是:陵園內沒有發現皇後陵寢。

  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秦始皇死後而皇後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滅,因此,倉促之中皇後未能安葬在陵園內。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在陵園內也應該預留下皇後陵的位置,而始皇陵園內已無皇後陵的插足之處。

  也有人推測,這可能是由於秦始皇未成年時,太後專權,淫亂後宮,與宦官結黨釀成叛亂,秦始皇有鑒於此,在親理朝政後有意降低皇後的身份,不使她拋頭露麵,在修築陵園時也是一墓獨尊,不留皇後的墓穴。從古代文獻來看,也的確不曾見到關於秦始皇皇後的記載,秦始皇究竟是否立過皇後,如果立過,他的皇後究竟是誰,這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

  謎團十六:火燒秦陵僅僅是一種燎祭方式,還是項羽所為 千百年來,曆史上一直存在著楚霸王項羽火燒阿房宮和秦始皇陵的說法。但從《史記》“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作風嚴謹的司馬遷並沒有提到項羽曾焚燒秦陵,但許多學者仍舊認為項羽火燒秦陵的可能性最大。那麽,項羽是否真的曾火燒秦陵呢?

  根據最新的阿房宮遺址考古挖掘發現,前殿遺址20萬平方米的勘探麵積內隻發現了幾處火燒土遺跡。專家認為,這表明曆史上有關項羽放火焚燒阿房宮的記載是不準確的,媒體也紛紛展開了“項羽沒燒阿房宮”的報道。

  根據遙感探測,考古人員也發現了秦陵區內有大麵積的火燒土分布,同樣考古人員在對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發現了大量火燒土和殘餘焦木。在對秦始皇陵陪葬坑的挖掘中,考古人員在一號坑和二號坑也發現了火燒土,但在三號坑中卻沒有發現,但也不能就此斷定秦陵沒有遭到大麵積的火燒,具體情況還需進一步挖掘、研究。

  如果是項羽火燒了秦陵,那麽陪葬坑裏的珍寶為什麽沒有被運走?珍禽異獸坑雖然遭到了火燒,但坑內卻完好保存著精美的銅鶴、銅鵝、銅鴨子等,這也確實讓人費解。因此,專家推斷,火燒陵墓很可能是當時的一種祭祀方式,即所謂的燎祭,這在已發現的秦代陵墓中並不少見。

  以上謎團隻是秦陵眾多謎團之冰山一角。隨著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測技術的實際運用,秦陵地宮終有一天將再次震驚全世界。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秦始皇帶著“萬世一統”的美夢告別了他精心構築並為之奮鬥一生的宏偉基業。但“祖龍魂死秦猶在”,他雖沒料到大秦統治會二世而亡,但他“萬世一統”、“永偃戎兵”的英明卓見,卻恩澤後人、永世不息。

  公元前264年~前241年,古羅馬與迦太基進行第一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247年~公元226年,帕提亞王國(在今伊朗高原一帶,中國史籍稱安息)時期。

  公元前245年,古希臘的克達席布斯在埃及的亞曆山大發明壓力泵、氣槍等。

  公元前234年~前149年,古羅馬共和時期的政治家和農學家加圖在世,著《農業誌》,為現存最早的古羅馬農書。

  公元前240年,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在埃及的亞曆山大測定出地球圓周長。

  公元前218年~前201年,古羅馬與迦太基進行第二次布匿戰爭。

  秦二世

  ——胡 亥

  胡亥,生於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少子,早年曾師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病死於巡行途中,胡亥憑借趙高與丞相李斯共同策劃的“沙丘之變”,篡改詔書,逼死長兄扶蘇,刑囚大將蒙恬,坐上了大秦王朝儲君的位置。

  公元前210年九月,秦始皇入葬驪山皇陵。十月,“太子”胡亥登上了大秦帝國皇帝的寶座,成為秦朝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史稱秦二世。

  胡亥登基後,任命趙高為郎中令。郎中令是秦帝國“九卿”之中最具有實權的官員,“掌宮殿掖門戶”,負責保衛皇帝和上傳下達,屬官有大夫(“大夫掌議論”)、郎(“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謁者(“掌賓讚受事”)。總之,郎中令以皇帝警衛和機要秘書的身份,與皇帝關係最為親近。趙高被任命為郎中令後,憑借著這一職務上的便利,經常在宮中侍奉皇帝。在趙高的慫恿下,秦二世禍國殃民的一係列倒行逆施的舉措相繼出台。

  秦二世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他即位後,處處受趙高的愚弄,先是秦始皇後宮無子者皆令從死,又將營造驪山陵地下機弩的工匠都活埋在墓中。他怕諸公子和大臣不服,於是與趙高密謀,更改法律,誅殺諸公子、公主二十餘人和秦始皇親信大臣蒙恬、蒙毅等,株連者不計其數。當他的皇位鞏固之後,便立刻縱情於聲色犬馬,豢養了無數的狗馬禽獸,因為消費巨大,弄得鹹陽糧草不足,便下令各郡縣人民運輸糧草到鹹陽,沿途要自帶幹糧,不許吃鹹陽300裏內的糧食。

  胡亥把秦始皇的奢侈殘暴加以發揚光大,並且變本加厲。他聽信趙高讒言,以謀反的罪名腰斬左丞相李斯,誅滅其三族,以防止矯詔篡位之事泄露出去。又迫使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自殺。隨即,他任命趙高為中丞相,聽任其專擅朝政,自己則獨居深宮之中,使大臣很難見到他,致使眾叛親離。

  其後,胡亥又承襲秦始皇弊政,繼續修建秦始皇時未完成的阿房宮,並征調戍民5萬人屯衛鹹陽,徭役征發的對象更加擴大了。秦時不該服役的人住在閭裏的左邊,該服役的人住在閭裏的右邊。秦二世不僅把該服役的閭右征發完了,還把不該服役的閭左也征發了。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終於爆發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反秦鬥爭隨即席卷關東地區。秦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離率領的秦軍主力投降項羽,劉邦帶領的起義軍,攻下武關。趙高恐誅罰及身,與其婿鹹陽令閻樂合謀,乘秦二世齋於望夷宮,詐詔發兵圍宮,令秦二世胡亥自殺。

  秦二世皇帝在位三年,卒年23歲,死後照黔首(平民百姓)的身份和禮節葬於杜南(今陝西西安東南曲江池南岸)的宜春苑中,沒有廟號和諡號。秦始皇曾夢想的千世萬世的大秦王朝,也僅僅存在十五年,便“二世而亡”了。

  當秦始皇極不情願地閉上眼睛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千辛萬苦創立起來的大秦王朝,會被自己曾經最為疼愛的小兒子胡亥在短短幾年中就弄得灰飛煙滅。秦二世胡亥在中國曆史上也開了“敗家之子”的先河。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其功過讓人一目了然,而秦二世胡亥卻沒有留下什麽值得讓人稱道的東西,相反的是,他的殘暴卻絲毫不亞於他的父皇秦始皇,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胡亥的殘暴並不同於秦始皇,秦始皇統治殘暴的根源比較複雜,既有統治思想方麵的因素,也有個人經曆方麵的因素。而秦二世的殘暴則不同,他出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開始時期,忙於政務的秦始皇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管教這個小兒子,而胡亥年輕時代又處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橫征暴斂的殘酷統治時期,耳濡目染,自然也繼承了父親性格中殘暴的一麵。況且,胡亥的身邊適時地出現了趙高這個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專權宦官,使他的性格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以“快樂為本”,成為曆史上有名的“玩樂皇帝”。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